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不完美媽媽 玩具 三毛 廖老思親子溝通 2019-06-03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5月31日,《青少年藍皮書》整理出了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五句話,分別是:

①快去學習\快寫作業;

②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別人;

③不許看手機\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遊戲;

④真沒用\笨;

⑤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其實,站在家長的角度,每句話都是對孩子滿滿的愛,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呀,為什麼孩子卻感受不到呢?怎麼還討厭上了呢?真的是好心當成驢肝肺!

著名作家三毛,曾在其著作《親愛的三毛》中說道: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見,父母內心的期望和孩子心裡的想法是有“斷層”的,儘管在父母的眼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是,在孩子的心裡,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今天,我們以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五句話作為線索,探尋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最佳模式,看看被孩子所討厭的這些話,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說,孩子才更樂於接受呢?

01

第一句:快去學習\快寫作業

孩子為什麼討厭?

我們回憶一下,當父母對孩子說“快去學習,快寫作業”的時候,一般是在那些場景下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場景:

場景一: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

場景二:孩子在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時;

場景三:孩子在組裝玩具的時候;

場景四:孩子在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因此,父母催促孩子趕緊去學習,去寫作業的時候,就意味著打斷了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而且這些活動是孩子們樂於去做的,因此,“學習”和“作業”在那一刻,變成了剝奪他們當下快樂的“魔鬼”,孩子當然就不樂意了。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經常這樣說的危害:

1、注意力遭到破壞

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經常遭到外界的干擾和打斷,就無法形成穩定持久的注意力,這就是很多孩子上課無法專注聽課的原因。

2、對父母產生怨恨

父母經常打斷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就會把當時心裡的不爽和父母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裡,父母等於“不爽”的代言人,自然對父母心生怨恨,更嚴重的甚至拒絕與父母溝通,認為父母很煩,對父母的話“左耳進右耳出”。

3、對學習失去興趣

當父母不斷催促孩子去學習,去寫作業的時候,給孩子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父母怎麼比我還著急呀?看來學習是父母的事情!從這以後,孩子就把“學習”變成了應付父母的工具和手段,同時,也徹底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父母這樣說更恰當:

理解孩子——“剛放學回來,挺累的吧?可以先玩半小時遊戲再去寫作業哈!”

鼓勵孩子——“你畫的圖案真好看,我們寫作業前,先給它取個名字吧”

平等溝通——“你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盡興地玩遊戲,又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呢?”

02

第二句: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別人

孩子為什麼討厭?

當父母對孩子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這一句話的時候,孩子內心接受到的暗示是這樣的:

“媽媽對我很不滿意,我讓媽媽失望了”

“我真的不如別人,我做什麼都做不好”

“媽媽不愛我了,我跟別人沒法比”……

因此,當父母指出孩子不如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不僅否定了孩子所做的事,而且還徹底否定了孩子這個人,對孩子來說,就相當於否定了他的一切——他所付出的全部努力都等於零,孩子當然不買賬了;

就像有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說:“你看看其他孩子多活潑啊”,兒子立馬不樂意了:“我才是你兒子,如果我和他們一樣,那他們都是你兒子了,你兒子是我並且只有一個,請別拿我和其他人比!”。

經常這樣說的危害:

經常被父母拿來和別人比的孩子,難以建立起穩定的自信以及高自尊,往往把幸福快樂,以及自我良好的感覺,建立在父母以及他人的“滿意”上;

父母或他人滿意了,自我感覺就良好,否則,就垂頭喪氣,情緒容易大起大落,內心脆弱敏感,自我價值觀偏低;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如果長期以往,甚至可能發展為自卑、內向的性格,對孩子未來的工作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就像世界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所說:

“當人們感到他們的價值很低的時候,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會受騙,會被人羞辱鄙視。正是這樣他們把自己推向了受害者的深淵。”

父母這樣說更恰當:

和自己比——“孩子,你這次考試,比起上次有明顯的進步,繼續加油!”

正確的比——“隔壁家孩子是用這個方法,你看看有沒有參考的價值,說不定你能做得比他更好呢!”

父母心裡——“不管怎樣,你在媽媽的心裡是最棒的,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建立自信——“雖然你的學習基礎較弱,但是你玩魔方在班上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03

第三句:不許看手機\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遊戲

孩子為什麼討厭?

在21世紀的今天,可以說網絡已經貫穿了我們的生活,用手機點餐、刷新聞、看綜藝已經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甚至連讓手機充會電的時間,都等不了,還要一邊充著電,一邊刷短視頻(儘管,這樣做很危險)大人都這樣了,就更不要說要求孩子不看手機、不看電視、不玩遊戲了;

就像《少年說》裡六年1班的李卓鴻同學所說:“為什麼大人玩手機,對視力沒有那麼差,但是小孩子玩手機,對視力很差?”——父母沒有起到榜樣作用,而是憑藉大人的權威壓制孩子,這估計是孩子最不服氣的地方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經常這樣說的危害:

父母對孩子強行要求,必然導致孩子對權力的渴望與爭奪——憑什麼大人可以玩,小孩就不能玩?

於是,孩子通過反叛父母,來爭奪自主權——你看吧,你管不了我!結果孩子越叛逆,父母越著急,管的更嚴,導致孩子對父母的意見就越大,最後陷入惡性循環;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儘管魚死網破,但最後勝出的往往是孩子,就像作家何亞娟在《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們都一樣》中說道: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鬥爭,只要孩子足夠堅持,最終往往是父母妥協。”

父母這樣說更恰當:

敢於認錯——“媽媽也經常控制不住自己要玩手機,但是,這是個不好的習慣,媽媽希望和你一起慢慢改變,好嗎?”

點到為止——“這個時間,你應該看書了,不過要不要看,你自己決定,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媽媽只是提醒你一下”

平等協商——“我知道你喜歡玩遊戲,這個媽媽理解,但是你不能因為玩遊戲,而影響休息,你看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正面強化——“媽媽發現,你這周比上週玩遊戲的時間,減少了5個小時,很不錯,媽媽相信你會越來越好,加油!”

正如美國著名心裡治療大師M·斯科特·派克在其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說道: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愛的最終目標,不是要成為孩子生活的中心,而是要從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漸抽離出來,讓孩子去走自己的路。這樣的愛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心靈成長,同時也能促進父母的心靈成長。”

04

第四至五句:真沒用\笨\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孩子為什麼討厭?

12歲以下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建立起成熟客觀的是非觀念,因此,對自我的認識,主要取決於父母以及身邊人的反饋和迴應;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孩子是用父母看待自己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因此,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沒用,你就是個笨蛋,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那麼,孩子就會真的以為自己很笨,很沒用,只知道玩,當孩子不斷的在內心強化、重複這種自我認知的時候,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自然就會越來越趨同於父母口中的“笨蛋”以及沒用的人;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最後,孩子終於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笨蛋”,對未來徹底失去了信心,難怪作家“今何在”會在《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說道:

“那時候人覺得快樂,是因為他們相信未來。現在的孩子不快樂,因為他們不再相信。”

經常這樣說的危害:

經常被父母打擊、責罵的孩子,他的自我價值是扭曲的,他的內心總有一種無力感,對生活提不起興趣和熱情,對自己沒有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種多餘。

藍皮書: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5句話是?15個有效提升溝通的話術

在《薩提亞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書中講到: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或者一個面部表情都是一種信息,會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判斷。遺憾的是,有這麼多家長竟然意識不到自己向孩子傳遞怎樣的一種信息。”

父母這樣說更恰當:

肯定孩子——“孩子,你一點也不笨,你只是這件事情沒做好”

挖掘亮點——“雖然這次考試分數不高,但是,媽媽發現你把自己會的題目都做對了,這一點很好!”

強化動力——“孩子,你要做的不是證明自己比別人強,而是不管情況多糟糕,你依舊樂觀對待,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真實態度——“孩子,你這件事情,媽媽非常生氣,但是,媽媽理解你,並且依舊愛你”

其實,父母是孩子看世界的第一扇窗,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窗外的風景,裝點著孩子的當下與未來,孩子才會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就像電影《死亡詩社》裡送給孩子們的一句話:

“人生就應該是快樂的,要抓住每一天,孩子們。讓你們的生活變得非凡起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