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避諱的,但是每個兒童都會天然的經歷害怕死亡、認識死亡的階段。根據調查,5-9歲的孩子多數都會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

  • “我什麼時候會死?”
  • “多老會死?”
  • “我會活到多少歲?”

孩子一定是自己思索後才向父母提出疑問,可父母常心疼孩子為死亡這件事感到困擾而急於保護孩子,會告訴TA你與死亡無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死亡的焦慮,壓抑了自己對死亡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並不會從父母那得到真正的緩解。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避諱的,但是每個兒童都會天然的經歷害怕死亡、認識死亡的階段。根據調查,5-9歲的孩子多數都會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

  • “我什麼時候會死?”
  • “多老會死?”
  • “我會活到多少歲?”

孩子一定是自己思索後才向父母提出疑問,可父母常心疼孩子為死亡這件事感到困擾而急於保護孩子,會告訴TA你與死亡無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死亡的焦慮,壓抑了自己對死亡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並不會從父母那得到真正的緩解。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孩子自身產生對死亡防禦的機制一般分為兩種;

  • 第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將死亡擬人化,把死亡想象成陰曹地府,把死亡想象成拿著鐮刀的死神。當死亡成為了一種具體的事物,我們似乎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力更強了一些。
  • 第二種則是認為死亡與孩子無關,是老人的事。小孩子是不會死的,於是有些孩子開始阻止自己長大、不希望自己長大,比如說在頭上放本書,或者是以某些儀式祈禱自己永遠不會長大這樣就可以避免死亡。

這樣的防禦機制當然不算壞,但當小孩看到同年齡的人死去,就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帶來嚴重心理問題。在這邊諮詢師對緩解孩子對死亡焦慮這樣的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那就是教會孩子區分死亡和被傷害的不同。比如說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會死,但是你生病了可能會死。告訴孩子,你如果被車撞了可能會死。也就是向兒童保證了死亡不是直接發生的事情,不是不可避免的。

和死亡的觀念達成妥協是兒童成長時期重大的任務。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避諱的,但是每個兒童都會天然的經歷害怕死亡、認識死亡的階段。根據調查,5-9歲的孩子多數都會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

  • “我什麼時候會死?”
  • “多老會死?”
  • “我會活到多少歲?”

孩子一定是自己思索後才向父母提出疑問,可父母常心疼孩子為死亡這件事感到困擾而急於保護孩子,會告訴TA你與死亡無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死亡的焦慮,壓抑了自己對死亡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並不會從父母那得到真正的緩解。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孩子自身產生對死亡防禦的機制一般分為兩種;

  • 第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將死亡擬人化,把死亡想象成陰曹地府,把死亡想象成拿著鐮刀的死神。當死亡成為了一種具體的事物,我們似乎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力更強了一些。
  • 第二種則是認為死亡與孩子無關,是老人的事。小孩子是不會死的,於是有些孩子開始阻止自己長大、不希望自己長大,比如說在頭上放本書,或者是以某些儀式祈禱自己永遠不會長大這樣就可以避免死亡。

這樣的防禦機制當然不算壞,但當小孩看到同年齡的人死去,就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帶來嚴重心理問題。在這邊諮詢師對緩解孩子對死亡焦慮這樣的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那就是教會孩子區分死亡和被傷害的不同。比如說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會死,但是你生病了可能會死。告訴孩子,你如果被車撞了可能會死。也就是向兒童保證了死亡不是直接發生的事情,不是不可避免的。

和死亡的觀念達成妥協是兒童成長時期重大的任務。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這本書中說道:存在的核心衝突就是對死亡必然的意識和繼續生存下去的願望之間的張力。我們會不自覺的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註定得死,那麼生命有什麼意義?”書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人類這種追求意義的動物卻被投到無意義的宇宙中。”這是一個很寬廣的議題,人活著的意義。在我看來,是死亡使得我們的生命有了意義,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才能認識到生命的色彩。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避諱的,但是每個兒童都會天然的經歷害怕死亡、認識死亡的階段。根據調查,5-9歲的孩子多數都會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

  • “我什麼時候會死?”
  • “多老會死?”
  • “我會活到多少歲?”

孩子一定是自己思索後才向父母提出疑問,可父母常心疼孩子為死亡這件事感到困擾而急於保護孩子,會告訴TA你與死亡無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死亡的焦慮,壓抑了自己對死亡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並不會從父母那得到真正的緩解。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孩子自身產生對死亡防禦的機制一般分為兩種;

  • 第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將死亡擬人化,把死亡想象成陰曹地府,把死亡想象成拿著鐮刀的死神。當死亡成為了一種具體的事物,我們似乎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力更強了一些。
  • 第二種則是認為死亡與孩子無關,是老人的事。小孩子是不會死的,於是有些孩子開始阻止自己長大、不希望自己長大,比如說在頭上放本書,或者是以某些儀式祈禱自己永遠不會長大這樣就可以避免死亡。

這樣的防禦機制當然不算壞,但當小孩看到同年齡的人死去,就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帶來嚴重心理問題。在這邊諮詢師對緩解孩子對死亡焦慮這樣的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那就是教會孩子區分死亡和被傷害的不同。比如說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會死,但是你生病了可能會死。告訴孩子,你如果被車撞了可能會死。也就是向兒童保證了死亡不是直接發生的事情,不是不可避免的。

和死亡的觀念達成妥協是兒童成長時期重大的任務。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這本書中說道:存在的核心衝突就是對死亡必然的意識和繼續生存下去的願望之間的張力。我們會不自覺的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註定得死,那麼生命有什麼意義?”書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人類這種追求意義的動物卻被投到無意義的宇宙中。”這是一個很寬廣的議題,人活著的意義。在我看來,是死亡使得我們的生命有了意義,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才能認識到生命的色彩。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有這樣一個案例,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在發現自己患癌症後,自然治癒了心中的心理困擾。在面對死亡時,人們反而更能從瑣事選擇的生活中轉化到更簡潔明瞭的生活模式中,更能優先安排自己內心想做的事。

我們都知道關係導致治癒,選擇導致了病人的痛苦。

當時間線縮短的時候,重要的事物更容易顯現出來。對死亡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衍生對生命的認識,可以讓我們擁有更真誠的生活模式。而諮詢師則是要幫助病人,在沒有這些偶然境遇的情況下,挖掘出這個人成長的潛能。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避諱的,但是每個兒童都會天然的經歷害怕死亡、認識死亡的階段。根據調查,5-9歲的孩子多數都會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

  • “我什麼時候會死?”
  • “多老會死?”
  • “我會活到多少歲?”

孩子一定是自己思索後才向父母提出疑問,可父母常心疼孩子為死亡這件事感到困擾而急於保護孩子,會告訴TA你與死亡無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死亡的焦慮,壓抑了自己對死亡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並不會從父母那得到真正的緩解。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孩子自身產生對死亡防禦的機制一般分為兩種;

  • 第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將死亡擬人化,把死亡想象成陰曹地府,把死亡想象成拿著鐮刀的死神。當死亡成為了一種具體的事物,我們似乎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力更強了一些。
  • 第二種則是認為死亡與孩子無關,是老人的事。小孩子是不會死的,於是有些孩子開始阻止自己長大、不希望自己長大,比如說在頭上放本書,或者是以某些儀式祈禱自己永遠不會長大這樣就可以避免死亡。

這樣的防禦機制當然不算壞,但當小孩看到同年齡的人死去,就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帶來嚴重心理問題。在這邊諮詢師對緩解孩子對死亡焦慮這樣的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那就是教會孩子區分死亡和被傷害的不同。比如說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會死,但是你生病了可能會死。告訴孩子,你如果被車撞了可能會死。也就是向兒童保證了死亡不是直接發生的事情,不是不可避免的。

和死亡的觀念達成妥協是兒童成長時期重大的任務。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這本書中說道:存在的核心衝突就是對死亡必然的意識和繼續生存下去的願望之間的張力。我們會不自覺的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註定得死,那麼生命有什麼意義?”書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人類這種追求意義的動物卻被投到無意義的宇宙中。”這是一個很寬廣的議題,人活著的意義。在我看來,是死亡使得我們的生命有了意義,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才能認識到生命的色彩。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有這樣一個案例,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在發現自己患癌症後,自然治癒了心中的心理困擾。在面對死亡時,人們反而更能從瑣事選擇的生活中轉化到更簡潔明瞭的生活模式中,更能優先安排自己內心想做的事。

我們都知道關係導致治癒,選擇導致了病人的痛苦。

當時間線縮短的時候,重要的事物更容易顯現出來。對死亡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衍生對生命的認識,可以讓我們擁有更真誠的生活模式。而諮詢師則是要幫助病人,在沒有這些偶然境遇的情況下,挖掘出這個人成長的潛能。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肉體的死亡會毀掉人,但是對死亡的思考和觀念卻可以拯救一個人。對死亡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衍生對生命的認識,可以讓我們擁有更真誠的生活模式。

"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死亡”題材的電影和書籍,於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死亡這個話題。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死亡總是會如期而至,無可避免,這是一個恐怖的既定事實。人類的四大終極課題,首當其衝就是死亡,我們也無時不刻在與死亡做鬥爭。斯賓諾莎說過:“每個事物都在盡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說到死亡,恐懼是我們對死亡的第一感官。對死亡的恐懼從人類的先祖就開始,據說,人們抱團生活的行為模式也是為了抵禦死亡恐懼的方式之一。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避諱的,但是每個兒童都會天然的經歷害怕死亡、認識死亡的階段。根據調查,5-9歲的孩子多數都會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

  • “我什麼時候會死?”
  • “多老會死?”
  • “我會活到多少歲?”

孩子一定是自己思索後才向父母提出疑問,可父母常心疼孩子為死亡這件事感到困擾而急於保護孩子,會告訴TA你與死亡無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死亡的焦慮,壓抑了自己對死亡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並不會從父母那得到真正的緩解。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孩子自身產生對死亡防禦的機制一般分為兩種;

  • 第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將死亡擬人化,把死亡想象成陰曹地府,把死亡想象成拿著鐮刀的死神。當死亡成為了一種具體的事物,我們似乎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力更強了一些。
  • 第二種則是認為死亡與孩子無關,是老人的事。小孩子是不會死的,於是有些孩子開始阻止自己長大、不希望自己長大,比如說在頭上放本書,或者是以某些儀式祈禱自己永遠不會長大這樣就可以避免死亡。

這樣的防禦機制當然不算壞,但當小孩看到同年齡的人死去,就可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帶來嚴重心理問題。在這邊諮詢師對緩解孩子對死亡焦慮這樣的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那就是教會孩子區分死亡和被傷害的不同。比如說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會死,但是你生病了可能會死。告訴孩子,你如果被車撞了可能會死。也就是向兒童保證了死亡不是直接發生的事情,不是不可避免的。

和死亡的觀念達成妥協是兒童成長時期重大的任務。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這本書中說道:存在的核心衝突就是對死亡必然的意識和繼續生存下去的願望之間的張力。我們會不自覺的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註定得死,那麼生命有什麼意義?”書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人類這種追求意義的動物卻被投到無意義的宇宙中。”這是一個很寬廣的議題,人活著的意義。在我看來,是死亡使得我們的生命有了意義,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才能認識到生命的色彩。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有這樣一個案例,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在發現自己患癌症後,自然治癒了心中的心理困擾。在面對死亡時,人們反而更能從瑣事選擇的生活中轉化到更簡潔明瞭的生活模式中,更能優先安排自己內心想做的事。

我們都知道關係導致治癒,選擇導致了病人的痛苦。

當時間線縮短的時候,重要的事物更容易顯現出來。對死亡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衍生對生命的認識,可以讓我們擁有更真誠的生活模式。而諮詢師則是要幫助病人,在沒有這些偶然境遇的情況下,挖掘出這個人成長的潛能。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肉體的死亡會毀掉人,但是對死亡的思考和觀念卻可以拯救一個人。對死亡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衍生對生命的認識,可以讓我們擁有更真誠的生活模式。

正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義

根據調查,人類死亡恐懼來源排序是:

  • 1、死亡會造成朋友親人的悲痛
  • 2、我所有的計劃的幻想都結束了
  • 3、錘死的人的過程痛苦
  • 4、不再擁有進一步的可能性
  • 5、不能再照顧我撫養的人

2和3是針對自我,而其他都來源於關係。

我們會通過各種尋找各種方式來對抗死亡。比如說通過自己的作品讓後人記住。或者是保有與他人美好的回憶等等。人都希望自己永遠被愛,永遠被記得。

關於死亡還有多值得我們探討,我們敬畏死亡,同時也思考生活的意義,這期閒話就到這。

作者:席曉慧 本章內容來源於《心理學說》知乎專欄作者投稿,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作者。有心理問題,找心理學說!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