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欖角情懷

不完美媽媽 橄欖 水果 猴子 真我的風采 2019-05-18
黑欖角情懷

早些時候,母親叫人捎了袋欖角出來。她在電話裡說,屋角邊多年不結果的老黑欖樹,殊料今年結出了許多黑欖果,叫人採摘後,分了些給左鄰右里,自己留一些晒乾。欖角要剛晒乾就吃才新鮮好味,母親知我最喜歡吃,所以趕快叫人捎給我。

說來甚是愧疚,母親只是牢記孩兒心頭好,而孩兒卻總是因工作繁忙而疏忽了母親。

一拿到欖角,立馬買來豬腩尾肉用瓦煲燉,隨著腩肉的將熟,放進洗乾淨的黃豆士、欖角用溫火慢燉。半晌,瓦煲溢出一股既熟悉又誘人的香味。打開瓦煲用筷子翻炒,一塊塊金黃鋥亮的豬肉在誘人流口水,一角角黝黑油亮的欖角在飄出獨特的清香,忍不住夾上一塊放入口中,又燙又好味,痛與快樂並行。

這悠遠的美味,這飄著家鄉氣息的欖香,使我憶記起那個美好、好玩又好吃,充滿憧憬的童年。也許是這種欖角情懷,孩提時爬樹打黑欖果的往事歷歷在目。

那是中秋的季節,屋角邊的黑欖樹滿樹都是成熟的果實,一顆顆如拇指般大小的黑欖果在茂密的枝葉中探出頭,風兒一吹,一些成熟的欖果迫不及待地掙脫枝柄,瀟灑地降落到地上,似乎在等待著主人的豐收。

每當此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兄妹去採摘。由於黑欖樹高大挺拔,故要用竹竿去敲打。太陽初升,我們吃了早餐,拿了袋子、竹竿,戴著草帽來到屋角邊。哥哥是個爬樹能手,他戴好草帽,順著光滑的樹幹,像個猴子般,手腳並用,一蹬就上去。這時,母親叮囑了幾下:“要小心!”待哥哥爬到樹上,便遞上竹竿。哥哥拿著竹竿,像孫悟空舞金箍捧般,那一束束的黑欖果就像冰雹般砸下來,砸到我們頭上的帽子,發出“哐、哐”之聲,如敲鑼聲般悅耳。一會兒,地上就滿是烏黑油亮的欖果,像一顆顆黑珍珠,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閃閃的亮光。

我們打開袋口,一捧捧地放進袋子裡。不知不覺,太陽已當空了,強烈的陽光透過密密層層的欖樹葉,投射到我們身上。這時,我們方覺又渴又餓,弟弟叫嚷著:“該收工吧,又熱又渴!”母親說:“等收拾乾淨才回。”於是,母親自己拿著竹竿也敲打起來,隱藏在樹葉叢裡的黑欖果也沒法藏身,被她一一敲打下來。

忙了大半天,我們終於把這棵樹的果實採摘得七七八八。我們懷著豐收的喜悅心情,抬著袋袋的黑欖果回家了。母親顧不上喝一口水便燒水燙黑欖果了。

經過水燙、去核、鹽拌、篩晒等幾道工序,終於製成欖角了。母親把欖核和欖角賣了大部分,又分些與鄰居,自己留少許欖角。

母親把賣欖角換來的錢,除了幫我們兄弟們交學費外還買回了一斤幾兩豬肉煲欖角給我們解饞。

一到這時候,我們如同過年般,早早洗澡,和母親分工做飯。晚上7點多,天色已暗。我們在小院擺上一張小方桌,點上煤油燈。四周一片寂靜,月色朦朧,霧氣漸濃,大地如飄掛著一張白色的輕紗,偶爾幾聲蟲鳴,如小提琴獨奏。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張小方桌上,當沙鍋一開,一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是一種肉香,也是一種欖角香,再加上豆士味,令人垂涎三尺。其實,我們的口水早已流出,喉結在“咕嚕、咕嚕”地跳動著。弟弟年紀小,站起來舉筷夾了一塊肉來吃。

這時,我們也夾來吃,二口飯一塊肉,慢慢嚼吃。我們邊吃邊說,母親只是夾了個欖角淺嘗輒止,我好奇地問:“媽媽,你為什麼不吃肉?”母親笑而不語,弟弟邊吃邊用手抹嘴角的油漬,連說:“好味,好味。”這時,他才想起母親還沒吃,連忙夾了一塊放在母親碗裡。這是鍋裡剩下唯一的一塊肉。母親連忙擺手,我們都十分內疚,齊聲說:“媽媽,你吃吧!”

哥哥摸著飽滿的小肚,意猶未盡,說:“要是天天這樣吃就好了。”母親輕輕地撫摸著哥哥的腦袋,意味深長地說:“只要你們努力拼搏,能吃苦、不怕累,用功學習,長大後有出息,像表伯那樣,當了同志,就可以天天有得吃了!”

多少年,我們一直以母親的這番話激勵著我們前進。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溫飽早已不成問題了。

今年五月,由於工作忙而錯過母親的牛一,一直十分愧疚,就利用週六日回了趟老家。當我們要離開時,母親執意要摘些新鮮的蔬菜給我們帶出去。

跟在母親身後去摘菜,這時才發現,母親頭上已佈滿銀絲,當看到她蹣跚的腳步,半躬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跨過小水溝時,眼角已溼潤起來。

這時,譚詠麟的《孩兒》 一歌縈繞腦海:

孩兒出生一聲哭叫

曾替您倆佬慰寂寥

曾是願望夢幻的化身

時時刻刻關心相指引

教你養你已成人

獻出一生多少苦與辛

知否倆老對你那片愛

你無法報答這似海深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