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


"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1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很令人震驚的新聞: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在醫院立下了一份遺囑“我的遺產留給女兒吳某1元,其餘財產包括房產一套、存款80萬,全留給陳女士”。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陳女士並不是老人的親戚,而是女兒給老人請的保姆。

據老人自己所說,年紀大生了病之後,一個人躺在醫院裡,但是三個月女兒只來了兩次,簡單的問候兩句就走了,而保姆是很貼心的照顧了老吳三個月。甚至直到生命臨到盡頭,還是沒等來女兒,這位父親心如死灰,便立下了這份遺囑。

對了,這個老人是跟妻子離異的,早年的時候他放棄了財產分割,只提了一個要求:我要女兒。

女兒結婚生子後就跟吳大爺變得陌生了起來,據老吳自己說:“從一週一個電話,到一個月一個電話,到三個月一個電話;從半個月來看我一次,到一個月來一次,到三個月來一次,後來半年也未必能見到一次了。”

女兒家到老吳的家,離得也不算太遠,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老吳說:“上海房租太貴了,房子就留給保姆。爸爸的存款也不多,你結婚生子耗盡了爸爸所有積蓄,只剩下80多萬養老錢也用不上了,也留給陳阿姨吧。”

老吳立遺囑遺產留給女兒的那1元,就像是對女兒的羞辱和嘲諷,讓你不孝順,讓你不來看我,讓你不給我打電話,你看看,我的錢寧願給外人都不給你。

說句實在話,老人這樣做讓人覺得蠻寒心的,孩子結婚之後也有她的難處,照顧孩子上班等等各種的忙碌。可能她覺得已經給父親請了保姆,很多時候也就忽略了對父親的照顧,但是也犯不著這樣對待自己的親閨女。保姆可是女兒請的,若女兒真的是不管不問,可能連保姆也不會請吧。

可能做兒女的,有不對的地方,但是老吳的做法也是很不妥當。有的網友稱老吳為現實版“蘇大強”,而陳阿姨是蔡根花,照我說還真的有點像。

"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1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很令人震驚的新聞: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在醫院立下了一份遺囑“我的遺產留給女兒吳某1元,其餘財產包括房產一套、存款80萬,全留給陳女士”。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陳女士並不是老人的親戚,而是女兒給老人請的保姆。

據老人自己所說,年紀大生了病之後,一個人躺在醫院裡,但是三個月女兒只來了兩次,簡單的問候兩句就走了,而保姆是很貼心的照顧了老吳三個月。甚至直到生命臨到盡頭,還是沒等來女兒,這位父親心如死灰,便立下了這份遺囑。

對了,這個老人是跟妻子離異的,早年的時候他放棄了財產分割,只提了一個要求:我要女兒。

女兒結婚生子後就跟吳大爺變得陌生了起來,據老吳自己說:“從一週一個電話,到一個月一個電話,到三個月一個電話;從半個月來看我一次,到一個月來一次,到三個月來一次,後來半年也未必能見到一次了。”

女兒家到老吳的家,離得也不算太遠,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老吳說:“上海房租太貴了,房子就留給保姆。爸爸的存款也不多,你結婚生子耗盡了爸爸所有積蓄,只剩下80多萬養老錢也用不上了,也留給陳阿姨吧。”

老吳立遺囑遺產留給女兒的那1元,就像是對女兒的羞辱和嘲諷,讓你不孝順,讓你不來看我,讓你不給我打電話,你看看,我的錢寧願給外人都不給你。

說句實在話,老人這樣做讓人覺得蠻寒心的,孩子結婚之後也有她的難處,照顧孩子上班等等各種的忙碌。可能她覺得已經給父親請了保姆,很多時候也就忽略了對父親的照顧,但是也犯不著這樣對待自己的親閨女。保姆可是女兒請的,若女兒真的是不管不問,可能連保姆也不會請吧。

可能做兒女的,有不對的地方,但是老吳的做法也是很不妥當。有的網友稱老吳為現實版“蘇大強”,而陳阿姨是蔡根花,照我說還真的有點像。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2

有的老人在年紀大了之後,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旦生病就會變得異常的脆弱,兒女們有時候很忙根本沒辦法既忙工作又得照顧家庭、孩子以及父母,所以有時候父母生病了兒女會想請護工。但是請護工在一些老人看來還是很不孝,只要沒有在床前伺候就是不孝。

可是我們很多時候也得替他們想想,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他們要照顧家庭,要忙工作,上有老下有小如何能兼顧。

當然老吳的女兒比較過分的是,臨終的時候也沒來看看,但是不是有其他的隱情呢?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沒來看?這個事我們也不能單方面聽老吳的一面之詞,因為在很多時候老人年紀大了,思維會變得跟古怪,你跟他根本沒辦法能說得通。

不管怎樣,父女之間都有50年的感情,保姆是拿錢幹活當然會很貼心,但是也犯不著這麼對待自己的親閨女。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是一種很天然的血緣聯繫,更何況老吳是跟女兒相依為命,只不過後來女兒有了自己的家之後,才跟他越來越陌生。

兒女長大了,他也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和自己的家,我們在很多時候沒辦法強人所難。老吳跟女兒就是溝通的太少了,才導致兩個人誤解越來越深。

有一個網友評論得很中肯:

“3個月的保姆能信嗎?話說,保姆的工資誰給的?老人的吃穿用度誰給的,我就不相信你女兒一分都沒管。跟保姆出財產分割問題的,發現大部分都是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基本沒有這個問題。有句老話說的是,當官的爹不如討飯的娘,很現實啊,父親在很多時候真的很不靠譜。”

"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1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很令人震驚的新聞: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在醫院立下了一份遺囑“我的遺產留給女兒吳某1元,其餘財產包括房產一套、存款80萬,全留給陳女士”。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陳女士並不是老人的親戚,而是女兒給老人請的保姆。

據老人自己所說,年紀大生了病之後,一個人躺在醫院裡,但是三個月女兒只來了兩次,簡單的問候兩句就走了,而保姆是很貼心的照顧了老吳三個月。甚至直到生命臨到盡頭,還是沒等來女兒,這位父親心如死灰,便立下了這份遺囑。

對了,這個老人是跟妻子離異的,早年的時候他放棄了財產分割,只提了一個要求:我要女兒。

女兒結婚生子後就跟吳大爺變得陌生了起來,據老吳自己說:“從一週一個電話,到一個月一個電話,到三個月一個電話;從半個月來看我一次,到一個月來一次,到三個月來一次,後來半年也未必能見到一次了。”

女兒家到老吳的家,離得也不算太遠,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老吳說:“上海房租太貴了,房子就留給保姆。爸爸的存款也不多,你結婚生子耗盡了爸爸所有積蓄,只剩下80多萬養老錢也用不上了,也留給陳阿姨吧。”

老吳立遺囑遺產留給女兒的那1元,就像是對女兒的羞辱和嘲諷,讓你不孝順,讓你不來看我,讓你不給我打電話,你看看,我的錢寧願給外人都不給你。

說句實在話,老人這樣做讓人覺得蠻寒心的,孩子結婚之後也有她的難處,照顧孩子上班等等各種的忙碌。可能她覺得已經給父親請了保姆,很多時候也就忽略了對父親的照顧,但是也犯不著這樣對待自己的親閨女。保姆可是女兒請的,若女兒真的是不管不問,可能連保姆也不會請吧。

可能做兒女的,有不對的地方,但是老吳的做法也是很不妥當。有的網友稱老吳為現實版“蘇大強”,而陳阿姨是蔡根花,照我說還真的有點像。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2

有的老人在年紀大了之後,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旦生病就會變得異常的脆弱,兒女們有時候很忙根本沒辦法既忙工作又得照顧家庭、孩子以及父母,所以有時候父母生病了兒女會想請護工。但是請護工在一些老人看來還是很不孝,只要沒有在床前伺候就是不孝。

可是我們很多時候也得替他們想想,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他們要照顧家庭,要忙工作,上有老下有小如何能兼顧。

當然老吳的女兒比較過分的是,臨終的時候也沒來看看,但是不是有其他的隱情呢?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沒來看?這個事我們也不能單方面聽老吳的一面之詞,因為在很多時候老人年紀大了,思維會變得跟古怪,你跟他根本沒辦法能說得通。

不管怎樣,父女之間都有50年的感情,保姆是拿錢幹活當然會很貼心,但是也犯不著這麼對待自己的親閨女。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是一種很天然的血緣聯繫,更何況老吳是跟女兒相依為命,只不過後來女兒有了自己的家之後,才跟他越來越陌生。

兒女長大了,他也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和自己的家,我們在很多時候沒辦法強人所難。老吳跟女兒就是溝通的太少了,才導致兩個人誤解越來越深。

有一個網友評論得很中肯:

“3個月的保姆能信嗎?話說,保姆的工資誰給的?老人的吃穿用度誰給的,我就不相信你女兒一分都沒管。跟保姆出財產分割問題的,發現大部分都是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基本沒有這個問題。有句老話說的是,當官的爹不如討飯的娘,很現實啊,父親在很多時候真的很不靠譜。”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3

有個讀者也跟我分享了發生在她老公身上的事:

“是不是天下所有男人只要老婆過世了都會很快再找個老伴,可是我發現很多女的沒了老公以後為了孩子好,擔心孩子受委屈,還是會堅持一個人帶娃,不再婚。單親媽媽很多,但是單親爸爸好像很少,男的通常都會再婚,除非沒錢的找不到的。

拿我公婆來說,我老公在內,兩女兩兒四個孩子,公公上班掙錢,婆婆在家帶孩子,婆婆是非常強勢的性格,四個孩子都供到大學生,在他們那個年代很不容易,節衣縮食。後來孩子們都成材了,我婆婆得了癌症去世了,其實為什麼會得癌症,也是操一大家子的心操太多。

我婆婆過世不到百天,公公非要請保姆,其實他可以自食其力但是覺得自己就得有人照顧。後來給他請了個保姆,兒女出錢,他又不知足非要跟保姆結婚,也是把我老公他們幾個給氣得半死。怎麼可能會同意他再婚呢?公公還犯糊塗給保姆兒子買房,把我們氣得。

是我們不孝順嗎?我只能說是公公老糊塗了。

我替我婆婆不值,付出一生,結果自己的老公還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

不得不說一點,有時候老人年紀大了,尤其是男性,思想上真的會變得很古怪。他們明明可以自食其力,但是卻非得人照顧,他們不像女人會做家務會做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男性老人情感上往往會比較脆弱。

女性老人因為生活自理能力強,往往也能面對孤獨;男性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一旦身邊有個人能好好照顧他,就會在情感上很依賴,覺得人家好,自己的兒女不好。

老人也得體諒自己的兒女,現在生活壓力如此之大,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像老吳的女兒,肯定得忙孩子,她活得可沒有男人輕鬆。給父親請保姆卻很少前來探望,她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另外父女倆應該還有點別的誤會。

孩子們不能守著病床照顧,未必就是真的不孝順。

同時我也想給年輕人提個醒:父母要是老了病了,還是要多關心一點,打個電話不多,有時間去看看也不多。畢竟是親生父母,該給的溫情還是要給。

"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1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很令人震驚的新聞: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在醫院立下了一份遺囑“我的遺產留給女兒吳某1元,其餘財產包括房產一套、存款80萬,全留給陳女士”。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陳女士並不是老人的親戚,而是女兒給老人請的保姆。

據老人自己所說,年紀大生了病之後,一個人躺在醫院裡,但是三個月女兒只來了兩次,簡單的問候兩句就走了,而保姆是很貼心的照顧了老吳三個月。甚至直到生命臨到盡頭,還是沒等來女兒,這位父親心如死灰,便立下了這份遺囑。

對了,這個老人是跟妻子離異的,早年的時候他放棄了財產分割,只提了一個要求:我要女兒。

女兒結婚生子後就跟吳大爺變得陌生了起來,據老吳自己說:“從一週一個電話,到一個月一個電話,到三個月一個電話;從半個月來看我一次,到一個月來一次,到三個月來一次,後來半年也未必能見到一次了。”

女兒家到老吳的家,離得也不算太遠,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老吳說:“上海房租太貴了,房子就留給保姆。爸爸的存款也不多,你結婚生子耗盡了爸爸所有積蓄,只剩下80多萬養老錢也用不上了,也留給陳阿姨吧。”

老吳立遺囑遺產留給女兒的那1元,就像是對女兒的羞辱和嘲諷,讓你不孝順,讓你不來看我,讓你不給我打電話,你看看,我的錢寧願給外人都不給你。

說句實在話,老人這樣做讓人覺得蠻寒心的,孩子結婚之後也有她的難處,照顧孩子上班等等各種的忙碌。可能她覺得已經給父親請了保姆,很多時候也就忽略了對父親的照顧,但是也犯不著這樣對待自己的親閨女。保姆可是女兒請的,若女兒真的是不管不問,可能連保姆也不會請吧。

可能做兒女的,有不對的地方,但是老吳的做法也是很不妥當。有的網友稱老吳為現實版“蘇大強”,而陳阿姨是蔡根花,照我說還真的有點像。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2

有的老人在年紀大了之後,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旦生病就會變得異常的脆弱,兒女們有時候很忙根本沒辦法既忙工作又得照顧家庭、孩子以及父母,所以有時候父母生病了兒女會想請護工。但是請護工在一些老人看來還是很不孝,只要沒有在床前伺候就是不孝。

可是我們很多時候也得替他們想想,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他們要照顧家庭,要忙工作,上有老下有小如何能兼顧。

當然老吳的女兒比較過分的是,臨終的時候也沒來看看,但是不是有其他的隱情呢?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沒來看?這個事我們也不能單方面聽老吳的一面之詞,因為在很多時候老人年紀大了,思維會變得跟古怪,你跟他根本沒辦法能說得通。

不管怎樣,父女之間都有50年的感情,保姆是拿錢幹活當然會很貼心,但是也犯不著這麼對待自己的親閨女。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是一種很天然的血緣聯繫,更何況老吳是跟女兒相依為命,只不過後來女兒有了自己的家之後,才跟他越來越陌生。

兒女長大了,他也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和自己的家,我們在很多時候沒辦法強人所難。老吳跟女兒就是溝通的太少了,才導致兩個人誤解越來越深。

有一個網友評論得很中肯:

“3個月的保姆能信嗎?話說,保姆的工資誰給的?老人的吃穿用度誰給的,我就不相信你女兒一分都沒管。跟保姆出財產分割問題的,發現大部分都是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基本沒有這個問題。有句老話說的是,當官的爹不如討飯的娘,很現實啊,父親在很多時候真的很不靠譜。”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3

有個讀者也跟我分享了發生在她老公身上的事:

“是不是天下所有男人只要老婆過世了都會很快再找個老伴,可是我發現很多女的沒了老公以後為了孩子好,擔心孩子受委屈,還是會堅持一個人帶娃,不再婚。單親媽媽很多,但是單親爸爸好像很少,男的通常都會再婚,除非沒錢的找不到的。

拿我公婆來說,我老公在內,兩女兩兒四個孩子,公公上班掙錢,婆婆在家帶孩子,婆婆是非常強勢的性格,四個孩子都供到大學生,在他們那個年代很不容易,節衣縮食。後來孩子們都成材了,我婆婆得了癌症去世了,其實為什麼會得癌症,也是操一大家子的心操太多。

我婆婆過世不到百天,公公非要請保姆,其實他可以自食其力但是覺得自己就得有人照顧。後來給他請了個保姆,兒女出錢,他又不知足非要跟保姆結婚,也是把我老公他們幾個給氣得半死。怎麼可能會同意他再婚呢?公公還犯糊塗給保姆兒子買房,把我們氣得。

是我們不孝順嗎?我只能說是公公老糊塗了。

我替我婆婆不值,付出一生,結果自己的老公還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

不得不說一點,有時候老人年紀大了,尤其是男性,思想上真的會變得很古怪。他們明明可以自食其力,但是卻非得人照顧,他們不像女人會做家務會做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男性老人情感上往往會比較脆弱。

女性老人因為生活自理能力強,往往也能面對孤獨;男性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一旦身邊有個人能好好照顧他,就會在情感上很依賴,覺得人家好,自己的兒女不好。

老人也得體諒自己的兒女,現在生活壓力如此之大,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像老吳的女兒,肯定得忙孩子,她活得可沒有男人輕鬆。給父親請保姆卻很少前來探望,她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另外父女倆應該還有點別的誤會。

孩子們不能守著病床照顧,未必就是真的不孝順。

同時我也想給年輕人提個醒:父母要是老了病了,還是要多關心一點,打個電話不多,有時間去看看也不多。畢竟是親生父母,該給的溫情還是要給。

“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父女50年親情,比不上保姆3個月

04

不過“老人立遺囑遺產給女兒1元”這個新聞比較怪,沒有保姆的聲音,也沒有女兒的聲音,只有老吳自己的聲音,還是有待進一步觀望。

在這裡我要說一點:老人這個群體很是特殊,因為自身身體不好,尤其是男性,會特別需要一種服務叫“伺候”。同時特別愛“嘮叨”。我個人覺得兒女孝順與否不等於“非要守著病床伺候”,不能如此綁架。

在這些老人看來,誰能伺候他們,誰能聽他們嘮叨,甚至“跪舔”,就能讓他們覺得很溫暖。

再對比不聞不問的女兒,老吳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你對我不管不問,我一死你還繼承我的財產,心理上不平衡,索性把財產給外人,留1元羞辱女兒。

這樣的老人真的很讓人寒心。兒女雖有錯,但錯不至此,老人很糊塗。

也給兒女們提個醒:

對於心態不好的父母,如果你真的沒時間照顧,就送養老院,但同時你要多去看看。別放心的把父母交給外人,有時候他們情感上脆弱了,真的會犯糊塗。

今日話題:你覺得文中的老吳是不是很過分?歡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