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不完美媽媽 心理健康 發現佩奇 文章 寶爸育兒路 2019-08-24
"

寶爸育兒路(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如果你帶孩子去超市,回來的時候在孩子口袋裡面發現有沒有付款的糖,你會怎麼做?”最近一個開服裝店的劉先生就遇到了這個情況,這天他帶孩子一起去逛超市。期間他的四歲兒子一直跟在他的身旁,在路過糖果區的時候,孩子想買一點糖帶回家,但是他想起來家裡面還有一罐糖沒有吃完,所以就跟孩子說先不要買了,下次吃完的時候再來買。說完後他就轉身看向前面的飲品。他沒有注意到,這時候孩子已經把按斤稱的糖塊兒放到他自己的口袋裡。回到家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口袋裡面有糖便問孩子,怎麼會出現糖呢?孩子坦白說是在超市裡面拿的。劉先生很生氣,嚴肅的對孩子說:“這不是開玩笑,這種行為是偷東西,是不可以這樣做的。”他趕緊拿著孩子手中的糖塊兒,準備帶孩子去超市道歉還東西。

遇到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有些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將東西悄悄的放回去就結束了這件事。還有的人竟然跟孩子說已經拿出來就這樣吧,下次注意不可以這樣做。所有的反應都是沒有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而無所謂的態度無疑是放縱了孩子的行為。

一、有些階段的孩子的偷,只是無意識的拿。

1.孩子對這些行為沒有概念

對於那些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普遍的是非觀念。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偷東西。只是覺得這個物品是他們喜歡的,可以拿走變成自己的。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提前去教導他孩子,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錢包也是可以隨意翻動拿走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恰當的。

"

寶爸育兒路(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如果你帶孩子去超市,回來的時候在孩子口袋裡面發現有沒有付款的糖,你會怎麼做?”最近一個開服裝店的劉先生就遇到了這個情況,這天他帶孩子一起去逛超市。期間他的四歲兒子一直跟在他的身旁,在路過糖果區的時候,孩子想買一點糖帶回家,但是他想起來家裡面還有一罐糖沒有吃完,所以就跟孩子說先不要買了,下次吃完的時候再來買。說完後他就轉身看向前面的飲品。他沒有注意到,這時候孩子已經把按斤稱的糖塊兒放到他自己的口袋裡。回到家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口袋裡面有糖便問孩子,怎麼會出現糖呢?孩子坦白說是在超市裡面拿的。劉先生很生氣,嚴肅的對孩子說:“這不是開玩笑,這種行為是偷東西,是不可以這樣做的。”他趕緊拿著孩子手中的糖塊兒,準備帶孩子去超市道歉還東西。

遇到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有些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將東西悄悄的放回去就結束了這件事。還有的人竟然跟孩子說已經拿出來就這樣吧,下次注意不可以這樣做。所有的反應都是沒有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而無所謂的態度無疑是放縱了孩子的行為。

一、有些階段的孩子的偷,只是無意識的拿。

1.孩子對這些行為沒有概念

對於那些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普遍的是非觀念。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偷東西。只是覺得這個物品是他們喜歡的,可以拿走變成自己的。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提前去教導他孩子,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錢包也是可以隨意翻動拿走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恰當的。

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2.孩子的心智發展不成熟

孩子在發育的過程當中,需要逐步的去完善自己的認知。在這個小年齡段的孩子當中,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對於自己的行為也沒用正確的判斷和恰當的認知。所以家長不要將這種行為肯定為偷的性質。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理智審視,用恰當的態度來去對待這一行為,以免讓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受打擊。

3.相比孩子的行為,有些大人的行為才是惡劣。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報道,在火車上有一個女士正在給手機充電。火車停靠的時候車上的一位50多歲的婦女帶著一個四歲左右的孩子下車的時候,她順手把充電器和手機一起拿了下去。手機在一旁充電的時候機主在旁邊的床鋪休息,由於人群的流動,她並沒有及時發現自己的手機已經被拿走了。好在後面通過監控找了回來。這位婦女是孩子的姥姥,她的這種行為就已經是一個偷竊的行為,而且在孩子的面前做這種事情直接讓孩子產生了錯誤的觀念。

孩子的年紀很小,他們或許並不理解什麼是偷竊。但是家長是一個成年人,他們是有是非觀念的,當你面對孩子出現無意識拿地行為,家長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二、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讓孩子偷偷的將拿的物品放回去

有些家長礙於面子覺得孩子當著自己的面把東西拿走了,這讓他很丟臉。所以他就讓孩子偷偷把東西放回去,雖然他也正面的告訴孩子不要做這種事情,但是他讓孩子做的方式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當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可以偷偷的不被別人發現,就可以不了了之的不承擔責任。

"

寶爸育兒路(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如果你帶孩子去超市,回來的時候在孩子口袋裡面發現有沒有付款的糖,你會怎麼做?”最近一個開服裝店的劉先生就遇到了這個情況,這天他帶孩子一起去逛超市。期間他的四歲兒子一直跟在他的身旁,在路過糖果區的時候,孩子想買一點糖帶回家,但是他想起來家裡面還有一罐糖沒有吃完,所以就跟孩子說先不要買了,下次吃完的時候再來買。說完後他就轉身看向前面的飲品。他沒有注意到,這時候孩子已經把按斤稱的糖塊兒放到他自己的口袋裡。回到家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口袋裡面有糖便問孩子,怎麼會出現糖呢?孩子坦白說是在超市裡面拿的。劉先生很生氣,嚴肅的對孩子說:“這不是開玩笑,這種行為是偷東西,是不可以這樣做的。”他趕緊拿著孩子手中的糖塊兒,準備帶孩子去超市道歉還東西。

遇到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有些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將東西悄悄的放回去就結束了這件事。還有的人竟然跟孩子說已經拿出來就這樣吧,下次注意不可以這樣做。所有的反應都是沒有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而無所謂的態度無疑是放縱了孩子的行為。

一、有些階段的孩子的偷,只是無意識的拿。

1.孩子對這些行為沒有概念

對於那些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普遍的是非觀念。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偷東西。只是覺得這個物品是他們喜歡的,可以拿走變成自己的。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提前去教導他孩子,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錢包也是可以隨意翻動拿走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恰當的。

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2.孩子的心智發展不成熟

孩子在發育的過程當中,需要逐步的去完善自己的認知。在這個小年齡段的孩子當中,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對於自己的行為也沒用正確的判斷和恰當的認知。所以家長不要將這種行為肯定為偷的性質。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理智審視,用恰當的態度來去對待這一行為,以免讓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受打擊。

3.相比孩子的行為,有些大人的行為才是惡劣。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報道,在火車上有一個女士正在給手機充電。火車停靠的時候車上的一位50多歲的婦女帶著一個四歲左右的孩子下車的時候,她順手把充電器和手機一起拿了下去。手機在一旁充電的時候機主在旁邊的床鋪休息,由於人群的流動,她並沒有及時發現自己的手機已經被拿走了。好在後面通過監控找了回來。這位婦女是孩子的姥姥,她的這種行為就已經是一個偷竊的行為,而且在孩子的面前做這種事情直接讓孩子產生了錯誤的觀念。

孩子的年紀很小,他們或許並不理解什麼是偷竊。但是家長是一個成年人,他們是有是非觀念的,當你面對孩子出現無意識拿地行為,家長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二、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讓孩子偷偷的將拿的物品放回去

有些家長礙於面子覺得孩子當著自己的面把東西拿走了,這讓他很丟臉。所以他就讓孩子偷偷把東西放回去,雖然他也正面的告訴孩子不要做這種事情,但是他讓孩子做的方式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當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可以偷偷的不被別人發現,就可以不了了之的不承擔責任。

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2.拿了就拿了吧,下次不要這樣。

有些長輩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將東西拿回家了。他們覺得反正東西已經在自己家中了,拿回去還怪麻煩的。這次告訴孩子,下次不要這樣做就可以了。但是這使得孩子發現他自己做錯了事,但是如果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不被別人追究責任,那他就可以繼續的重複的做同樣的事情。這會讓孩子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為,甚至以後會成為真正的小偷。

3.當眾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拿超市的東西反應過於激烈。當著超市裡所有人的面打罵孩子教育他這種行為就是偷盜行為是一種可恥的行為,還指責孩子不是一個好孩子。但是我們知道,如果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偷盜行為的時候。過於嚴肅的批評孩子,指責孩子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甚至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羞愧心理給自己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也是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的。

當家長知道孩子已經犯錯誤的時候,要採取正面積極的方式是去解決問題。孩子犯錯是可以通過改正而得到原諒的,不應該去無端的指責孩子的行為,以免讓孩子走上極端。

三、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呢?

1.先去詢問情況

孩子做事情是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的。我們要去和孩子平靜的溝通了解孩子做這件事的出發點。所以必須要保持冷靜的態度。不要用過激的情緒來質問孩子。當孩子講出自己的理由的時候,即使是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理由,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要和孩子講道理,引導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

寶爸育兒路(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如果你帶孩子去超市,回來的時候在孩子口袋裡面發現有沒有付款的糖,你會怎麼做?”最近一個開服裝店的劉先生就遇到了這個情況,這天他帶孩子一起去逛超市。期間他的四歲兒子一直跟在他的身旁,在路過糖果區的時候,孩子想買一點糖帶回家,但是他想起來家裡面還有一罐糖沒有吃完,所以就跟孩子說先不要買了,下次吃完的時候再來買。說完後他就轉身看向前面的飲品。他沒有注意到,這時候孩子已經把按斤稱的糖塊兒放到他自己的口袋裡。回到家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口袋裡面有糖便問孩子,怎麼會出現糖呢?孩子坦白說是在超市裡面拿的。劉先生很生氣,嚴肅的對孩子說:“這不是開玩笑,這種行為是偷東西,是不可以這樣做的。”他趕緊拿著孩子手中的糖塊兒,準備帶孩子去超市道歉還東西。

遇到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有些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將東西悄悄的放回去就結束了這件事。還有的人竟然跟孩子說已經拿出來就這樣吧,下次注意不可以這樣做。所有的反應都是沒有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而無所謂的態度無疑是放縱了孩子的行為。

一、有些階段的孩子的偷,只是無意識的拿。

1.孩子對這些行為沒有概念

對於那些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普遍的是非觀念。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偷東西。只是覺得這個物品是他們喜歡的,可以拿走變成自己的。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提前去教導他孩子,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錢包也是可以隨意翻動拿走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恰當的。

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2.孩子的心智發展不成熟

孩子在發育的過程當中,需要逐步的去完善自己的認知。在這個小年齡段的孩子當中,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對於自己的行為也沒用正確的判斷和恰當的認知。所以家長不要將這種行為肯定為偷的性質。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理智審視,用恰當的態度來去對待這一行為,以免讓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受打擊。

3.相比孩子的行為,有些大人的行為才是惡劣。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報道,在火車上有一個女士正在給手機充電。火車停靠的時候車上的一位50多歲的婦女帶著一個四歲左右的孩子下車的時候,她順手把充電器和手機一起拿了下去。手機在一旁充電的時候機主在旁邊的床鋪休息,由於人群的流動,她並沒有及時發現自己的手機已經被拿走了。好在後面通過監控找了回來。這位婦女是孩子的姥姥,她的這種行為就已經是一個偷竊的行為,而且在孩子的面前做這種事情直接讓孩子產生了錯誤的觀念。

孩子的年紀很小,他們或許並不理解什麼是偷竊。但是家長是一個成年人,他們是有是非觀念的,當你面對孩子出現無意識拿地行為,家長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二、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讓孩子偷偷的將拿的物品放回去

有些家長礙於面子覺得孩子當著自己的面把東西拿走了,這讓他很丟臉。所以他就讓孩子偷偷把東西放回去,雖然他也正面的告訴孩子不要做這種事情,但是他讓孩子做的方式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當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可以偷偷的不被別人發現,就可以不了了之的不承擔責任。

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2.拿了就拿了吧,下次不要這樣。

有些長輩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將東西拿回家了。他們覺得反正東西已經在自己家中了,拿回去還怪麻煩的。這次告訴孩子,下次不要這樣做就可以了。但是這使得孩子發現他自己做錯了事,但是如果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不被別人追究責任,那他就可以繼續的重複的做同樣的事情。這會讓孩子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為,甚至以後會成為真正的小偷。

3.當眾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拿超市的東西反應過於激烈。當著超市裡所有人的面打罵孩子教育他這種行為就是偷盜行為是一種可恥的行為,還指責孩子不是一個好孩子。但是我們知道,如果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偷盜行為的時候。過於嚴肅的批評孩子,指責孩子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甚至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羞愧心理給自己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也是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的。

當家長知道孩子已經犯錯誤的時候,要採取正面積極的方式是去解決問題。孩子犯錯是可以通過改正而得到原諒的,不應該去無端的指責孩子的行為,以免讓孩子走上極端。

三、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呢?

1.先去詢問情況

孩子做事情是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的。我們要去和孩子平靜的溝通了解孩子做這件事的出發點。所以必須要保持冷靜的態度。不要用過激的情緒來質問孩子。當孩子講出自己的理由的時候,即使是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理由,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要和孩子講道理,引導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孩子超市悄悄“順走”小東西,這個爸爸的做法有點剛!但是很贊

2.解決問題的方式

當我們瞭解到原因的時候不要用暴力的行為懲罰孩子,或者是想讓這件事不了了之。要讓孩子直面這個問題,如果是在家裡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要主動帶孩子去超市歸還物品。不能逃避這個問題的根本,同時也要鼓勵和表揚孩子做了錯事能夠承認錯誤。

3.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當我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現在可以帶孩子進入公共場合時。我們要提前對孩子進行一些常識的普及。讓孩子明白一些基本的規則制度。同時對於那些已經進入學齡期的孩子。也可以給他們一些零花錢,逐步培養孩子的消費意識。同時家長也要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更多的滿足感來源於自己的成果和別人的關愛。以免孩子陷入消費誤區一直沉浸在物質的滿足慾望中。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疑似偷東西的行為時,不要過於急躁的指責孩子的錯誤。要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正確的規範。過於魯莽錯誤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互動話題:對於孩子偷拿東西的這種行為,您是怎麼看的呢?如果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該如何處理呢?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和我們探討交流。

寶爸育兒路,兩個孩子的爸爸,在家全職帶寶寶的寶爸,對嬰幼兒護理,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嬰兒早教,孕媽保健等領域有獨特見解,參加過專業的育兒培訓,為您提供專業豐富的育兒知識,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都會在這裡給您最好的解答,提供專業的意見!

我是寶爸育兒路,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寶寶成長中的各類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