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在親子講座上,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小蝸牛寶寶的故事。“我是一個急性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嚴格要求自己,比如週末定好了8~9點要打掃衛生,就一定會在一個小時之內把所有家務都做好。和朋友約好了聚會,絕對會提前3~5分鐘達到。”

“但是就是我這樣的一個急性子,偏偏生了一個慢性子的蝸牛寶寶。帶她去上興趣班,她總說這個還沒有拿,那個沒有帶,很近的路要花費半個小時,畫畫花了兩個小時,種種拖延情況,把我搞的精疲力盡。說她誤了時間,她倒好和我說她不會看鐘。”

這位媽媽的發言得到了其他爸媽的贊同,爸爸媽媽都說,孩子拖拉的情況發生了很多次,無論家長怎樣催促,效果都不明顯。很多家長們都為孩子拖拉感到苦惱,埋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抓緊時間。那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該如何培養?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做事情有計劃,不拖拉呢?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的時間觀念是由“模糊”到“清晰”,再到“精確”的過程

良好的時間觀念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品質,就像北大心理學教授新春所說:“在學生髮展的六大核心素養中,對幼兒而言最重要、最基礎的是健康生活,其中就包括‘合理分配使用時間與精力’。”

一般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開始萌芽,但是比較模糊,只要通過完整的生活塊來感受時間的變化。比如:早上太陽出來了就要起床了,晚上了天黑了就要睡覺了。這些規律的作息,幫助孩子在初期建立一個比較“模糊”的時間觀念。

4~5歲時,孩子的時間觀念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完整的生活塊開始被細化。比如在幼兒園的吃飯時間會被拆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洗手、吃飯和自由活動時間。而到了中班後期,他們對生活中的數字也逐漸敏感,開始能把鐘錶上的數字和需要做的事情進行銜接。比如:8點要去幼兒園了,下午5點要離開幼兒園了。

5~6歲的孩子對生活中規律的事情,已經比較熟悉,對數字和鐘錶認識得更準確。許多孩子已經對具體時間點,需要做什麼事情有了清晰的認識。他們能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時鐘上長短針指向的時間,能夠對生活中的1分鐘和10分鐘的長度有認識。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其次,孩子對時間觀念的發展具有層次性,需要不斷髮展和遞進

孩子的時間觀念,需要經歷“感受時間”、“認識時間”、“珍惜時間”、“遵守時間”、“規劃時間”這個一系列遞進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的順序性和持續性。

感受時間,主要是通過生活中的事件,來幫助孩子理解1分鐘、10分鐘的時間長度,感受時間的流動;認識時間,就是幫助孩子建立事件與時間的聯繫,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時間;而珍惜時間,遵守時間和規劃時間,需要建立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把握和對時間的合理分配,使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守時的好習慣。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再次,父母怎麼讓“小蝸牛”們能更合理的分配時間?

1、讓孩子認識時鐘,和時鐘做朋友

講座中的那位媽媽,她的孩子是個“小磨蹭”,主要原因在於孩子不認識時鐘,對時鐘的數字沒有概念。家長不妨先讓孩子從認識時鐘、感知時間開始。

家裡可以買一個大表盤、數字清晰易辨認的時鐘,幫助孩子觀察和認識時鐘上的時間。還可以為時間點取一個固定的說法。比如:“7點了,該起床了”“8點了,該去幼兒園了”,在日常對話中,有意識的幫孩子理解今天和明天等時間概念。比如:我們今天吃的包子,明天想吃什麼?或者也可以利用一些節假日,比如:我們離六一兒童節只有12天了。

2、讓孩子生動具體的感知時間的流動

時間是抽象的,時間的流動也是不易察覺的,但是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感官的道具來表示時間,讓孩子能夠生動具體的感知到。放一段持續2分鐘的音樂,或者是1分鐘的沙漏,都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多準備一些道具,設計不同的時間任務,讓孩子進行猜想和比較,看看哪種道具更加適合孩子。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3、用圖片建立時間順序和事件的關係

幼兒園教室裡通常會貼一套生活流程作息圖,家裡也可以試著做一套。準備一些可以明顯表現時間情境變化的圖片和照片,像是小朋友去上課的情境,家長去上班的情境,黃昏落日小朋友回家,晚上萬家燈火等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生活塊可以更加具體,時間的劃分也可以更加細。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把真實的情境與圖片一一對應。比如早晨的時候,孩子可以把去幼兒園的照片貼到貼板上。以此類推,加深孩子對時間與事件順序的感知。家長還可以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回顧一天裡所做的事情。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4、制定晚間生活計劃

晚上的時間是最溫馨的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制定晚間計劃,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更能促進親子關係。在制定計劃前,和孩子商量好必要的前提規則,以及每件事花費的時間。

計劃的制定不能家長拍板,一定要孩子親自參與制定,比如:10點之前睡覺,電子設備只能玩15分鐘。家長把計劃列在紙上,讓孩子完成一項就打一個√,沒有完成的也要做好記號,家長最後帶著孩子一起分析一下,沒有完成的原因。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最後,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尋找親子的最佳相處模式

1、停下來,鼓勵孩子探索

我們鼓勵孩子改掉拖拉的習慣,但同時也要對孩子進行觀察。如果,孩子每次拖拉或走神的時候,恰巧他是在觀察一些新鮮事物。比如在路邊看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家長可以耐下心來給孩子一定的引導。沒有了家長的催促和不耐煩,孩子可以盡情地探索和發現,只不過家長要在時間上算好提前量。

2、靜下心,發現孩子的潛能

教育學家說過,一個可以靜下心來鑽研一件事物的孩子更有潛能。如果你的孩子追求完美,當他練完字覺得不夠好,擦掉重寫,動作就自然慢了。家長看著心疼,心裡又著急,覺得自己的孩子又磨蹭了。殊不知,孩子對自己的要求高那是好事。如果家長可以靜下心來陪伴,就能激發出孩子的潛能,但家長表現得不耐煩或是吼孩子了,那麼孩子不是湊和寫了,就是放棄了。

急性子媽媽VS小蝸牛寶寶,3個辦法讓孩子和“小磨蹭”說再見

3、留出時間和空間,等待孩子成長

我見過一位自閉症孩子的單親父親,他不批評孩子,話很少,只是默默的做些最基本的事,結果這個孩子發展很好,而且身邊的人都很喜歡他;我的父母學歷僅僅只到高中,但是他們很開明,我上初中開始就對我說“你的事情我也不懂,你自己看著辦吧”,父母不能給我什麼支撐,也從不給我阻擋,我可以忠於內心,走出自己的路。

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孩子的學習需要反覆練習,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當父母和孩子換一個相處方式,有時候反而能從孩子身上收穫更多,並能感受到孩子給我們的驚喜。正如一位哲人所說:“能夠給孩子很多的父母,對孩子要求的很少,只能給孩子很少的父母,對孩子要求得很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