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導讀:在二娃呱呱墜地的一剎那,我們背上了“二胎父母”所要承受的重擔,我們也享受著“二胎父母”所擁有的雙倍甜蜜。今天是二娃專題,已有二胎或有在猶豫是否要懷二胎的家長們可以關注,文章後面會詳細說說解決二娃日常問題的4個方法,以及提供手足間升溫的小建議。

預計閱讀:3分鐘


小飛老師說:

你還記得,十年前自己在做什麼嗎?

最近,小飛老師看到有朋友分享一條微博。

覺得很是感動。

那是一個話題討論,叫“十年對比挑戰”。

有人對比了十年前家喻戶曉的兩部情景喜劇。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家有兒女劇組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我愛我家劇組

劇中的孩子長大了,大人變老了,老人去世了。

時光不曾饒過任何人,誰都無法逃避衰老。

小飛老師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中,覺得時間真是殘酷。

直到我看到了一個二胎媽媽的對比照,才恍然大悟。


十年對比照,心酸中的溫暖

很多網友發的對比照,都是與父母一起的。

從稚嫩孩童與精壯青年,到婀娜少女與發福中年。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從天真娃娃與英俊帥哥,到亭亭玉立與花甲老人。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從被奶奶推著,到推著奶奶。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這些對比的照片,讓小飛老師看得很是心酸。

我們長大了,長輩卻變老了。

這些年,我也相繼失去了爺爺奶奶。

以前每次回家,我都叫奶奶給我做好吃的。

現在再回家,跨進老屋,我還是習慣性地想叫奶奶,然而,再也沒有人笑著迎出來,問我喜歡吃什麼了。

十年,我們終於到了開始失去的年紀。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以上這些對比照,我看著心裡都不舒服,覺得失去了好多,卻根本無法找回來。

直到我看到了下面這張二胎媽媽的對比照片。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它看起來似乎跟上面的沒什麼不同。

但其實差別大了。

因為這是一張可以繼續延續很多個十年的照片。

下一個十年,以及接下來很多個十年,照片裡的兩個孩子,都可以一起拍照了。

就像下面這些一樣。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沒錯,那張刷屏的二胎媽媽對比照片,對別人來說,也許是感慨,一個小女孩,轉眼間就成了兩個孩子的媽媽,時光真是像鬧著玩一樣。

然而它打動我的地方卻在於,我終於從一堆催淚的照片中,看到可以嘴角上揚的一張了。

有兄弟姐妹一起長大,真的是特別幸運的事,孩子會知道,總有一個年齡相仿的人,會愛他,幫他,無條件站在他那邊,哪怕一個朋友都沒有,也不會孤單,特別有底氣。

孩子們一起瘋玩,一起上學,一起洗澡,一起幻想,一起捉昆蟲,一起犯錯,一起受罰......

那種感覺,真的像《兒時》所唱的: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甜夢中大白兔黏牙也幻想神仙科學家白牆上泥字簡筆畫我們就一天天長大四季過老梧桐發芽沙堆裡有寶藏和塔長板凳搭起一個家

有手足的孩子,不會無助

我也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所以深知多子家庭成長的痛苦與歡樂,以及在面對長輩老去時,兄弟姐妹的重要性。

我的爺爺奶奶,不是突然就去世的,他們的衰老,在不停地遞進。

記得突然有一天,爺爺推出自行車去趕集,我習慣性的就坐到後座上,爺爺說:乖,你要下來了,爺爺老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載著你,在家等著,我給你帶糖葫蘆回來。

我當時就哭了,爺爺居然老到,自行車載不動我。

當然,這不會是衰老的終點,有一次,我外出半年,回家叫爺爺吃飯時,他拄了根棍子出來。他小小的,瘦瘦的,還看著我笑,說腿腳不利索了,要拄拐了。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那頓飯,我都沒有吃進去。

當每次見面,親人都在很明顯的老去,真的很難受。

而如今,這衰老,在父母身上也依次出現。

從前幾年開始,我就看到父母定期染黑髮,去年我爸打電話給我,說自己本打算考個新證的,可是發現都看不清書上的字了,只能戴上老花鏡。

今年新年,二老身體都出了毛病,而且很嚴重。

面對父母的老去,我是恐懼的,根本無法想象未來我要如何面對這些,哪怕是現在,我都無法面對。

當你真的遇到父母病痛,你會知道,心裡的孤獨與煎熬,根本無法跨越。

帶父母在醫院忙前忙後的,都是姐姐,我只是手足無措。

醫院裡人滿為患,恨不能一個醫生當成兩個用,對待病人難免有忽視。所以那時好慶幸,姐姐是醫生。

我聽著姐姐說:別慌,你怕什麼,有我呢;再看著懂事的弟弟。

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竟然有這麼好的一對年齡相仿的骨肉至親陪伴左右。

到了一定年紀,我真的發現,父母開始依賴我們,徵求我們的意見,聽我們的話,而且一天天衰老。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如果沒有姐姐和弟弟,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這突然的身份轉變。

當然,這都是因為我們姐弟的感情好,否則,可能多一個兄弟姐妹,還要多一份壓力。

比如兄弟姐妹不靠譜(吃喝嫖賭不孝順),或者,手足間關係不好,見面就撕。

所以,小飛老師跟大家講幾條,養二胎的禁忌吧。


不把孩子養成爺,是二胎能好好相處的前提

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覺得,自己是全家的中心

前幾天,我跟一個網友討論二胎的命題,她說:二胎太恐怖了,不敢生。

原來,這位網友有個3歲的女兒,她的姐姐有個6歲的兒子。

這小男孩,只要見到表妹要什麼,自己就一定要什麼,處處爭搶。

甚至出現了行為的倒退,學習小妹妹要抱抱,要餵飯,甚至還要穿上早就不穿的紙尿褲!

網友感慨,簡直太恐怖了,倆孩子只是表兄妹而已,都能爭寵爭成這樣,那要是生一個二寶天天放一起,還能活不?

其實她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但未免擔憂過頭。

只要從一開始能做好孩子的工作,就不會出現這麼極端的排斥。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郭靖的大女兒郭芙,那是有名的熊孩子。

但她就不曾覺得郭靖不該生郭襄,反而對妹妹挺好的。

為啥呢?

因為郭靖和黃蓉不慣孩子毛病啊,郭芙知道父母都愛自己,有足夠的安全感。

但她絕對不會認為,自己是家裡的中心,以至於父母生個妹妹,就尋死覓活。

凡極端牴觸二胎的孩子,都被養得太唯我獨尊了。

不把孩子養成爺,是二胎能好好相處的前提。


養二胎,千萬不要這麼做!

小飛老師有個朋友,家裡兩寶的相處就非常有問題,見面就掐,很少消停過。

其實朋友的大寶,之所以不接受弟弟,是因為朋友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在生二寶之前,她壓根就沒考慮過大寶接不接受。

在她看來,一個三歲的小孩,沒必要考慮他的意見。

二寶出生後,為了孩子的安靜和健康,她從來不讓大寶碰弟弟,只要大寶一靠近小嬰兒,全家人都呵斥他離遠點,大寶聲音大一點,也會被訓斥。大寶早就把二寶視為仇敵,所以現在才會是這種局面。

其實很多人都跟朋友一樣的看法,覺得我們小時候,兄弟姐妹好幾個,父母生孩子,也沒跟我們報備過啊,現在的孩子怎麼就這麼矯情?

這還真不是矯情,我們小時候,很少有父母講究科學育兒,有了弟弟妹妹,我們也是失落的,只是我們的失落,沒人當回事,所以好像以前的孩子都不嫉妒弟弟妹妹似的。

但實際上,孩子會嫉妒才是正常的,如果處理不好大寶的情緒,以後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一、從準備生二胎時,就不要瞞著大寶!

要讓大寶參與其中,比如,讓他經常摸摸媽媽的肚子,感受胎動。帶著大寶一起去產檢,讓大寶聽著胎兒的心跳,看著胎兒一次次變大。

二寶出生後,家人不要阻止好奇的大寶跟嬰兒接觸,可以讓他摸摸嬰兒的小手小腳,讓大寶幫嬰兒拿尿布,小寶寶哭的時候,讓大寶跟他說說話。

總之,要讓大寶一直參與到育兒中,這是人的習慣,我們往往會對自己付出比較多的東西另眼相看。

二、養育二胎時,絕對不要說的話

1、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讓著老二

這句話在孩子看來,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他忍受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被另一個孩子搶走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愛,竟然自己還要讓著他,是讓他把爸爸媽媽徹底搶走嗎?

當孩子們搶玩具、衣服、零食時,家長最容易說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讓著弟弟/妹妹啊。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兩個都是孩子,你一定要讓其中一個眼巴巴的看著嗎?如果物質不是那麼匱乏,儘量不要這樣壓抑一個孩子,否則,他會很敏感的捕捉到,爸媽不愛自己。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還有家長喜歡說你是哥哥/姐姐,你要照顧好弟弟/妹妹。

這又是一句傷害同胞感情的金句,讓一個孩子去照顧另一個孩子,你覺得靠譜嗎?

因為孩子本身的世界觀還不清晰,他們不讓弟弟妹妹玩手機,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想玩,這還不打起來?

讓大孩子負責照顧小孩子,還容易給大寶一種必須懂事的壓迫感,也會給二寶一種“我就應該被照顧”的感覺。用壓抑自己來討好父母的大寶和一直依賴幫助的二寶,這兩個你想要哪個?都不想要的話,就不要再說讓大寶照顧二寶了。

照顧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大寶要是發自內心的愛弟弟妹妹,想要照顧他們,那另當別論。

如果僅僅是父母認為大寶就該照顧二寶,那就相當於給大寶二寶間放了一個火藥桶,會連環爆發問題。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2、弟弟/妹妹在......你不要......

比如:弟弟妹妹在睡覺,你不要大聲叫。

這是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二寶。

沒有二寶的時候,大寶本來是想跑就跑,想叫就叫,自己睡全世界都睡,自己醒著別人睡不睡跟他沒關係。

大寶自由自在的生活那麼久,來了二寶,他就不能叫、不能鬧,僅僅因為二寶在睡覺?

你說大寶不恨二寶恨誰。

我們不要讓大寶覺得,是因為二寶,他才受約束。

而應該趁其它機會跟孩子講,你不要大喊大叫哦,你看奶奶在睡覺,我們應該輕輕地,不吵醒奶奶好不好?

這樣,等二寶睡覺時,再跟大寶說不要大聲說話,他就不會怪罪到二寶身上,而是會覺得,這件事的重點,是不要影響家人睡覺。

3、你要是不聽話,我就只喜歡老二,不喜歡你了

這樣引起赤裸裸的仇恨。

孩子們之間就不是相親相愛的關係,而是競爭關係了。

孩子會覺得,我必須比對方好,才能得到愛,家裡的愛只有一份,且只給一個孩子,必須去搶。

給兩個孩子之間定下爭搶和仇視的基調,可不是好事兒。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4、你看看xxx,再看看你

跟第3條類似,只不過,這種對比更加普遍,也有更大的傷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

我們要避免跟孩子說:你姐姐2歲就會背唐詩了,你看看你,3歲了還背不了幾首。

常說這類話,傷害極大,孩子聽了,一個會自卑,一個會自傲。

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家有兩個孩子,如果沒有一些規矩,兩個孩子能把天掀翻,每天你會有打不完的官司。

在這裡,小飛老師只提一個小建議。

比如玩具。

玩具是孩子們最容易爭搶的東西,有人說,所有玩具都買雙份不就行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想要一個玩具,有時候並不是自己沒有,而是別人的看著好!

這種時候,我們可以把玩具分成自己的和大家的兩個部分。

自己的玩具,就可以自己放起來,不給其他人玩,這樣有益於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而且,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放在身邊,誰也不能碰,能起到安撫作用,孩子便更容易情緒穩定。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至於大家的玩具,就要大家一起玩,有人正在玩的話,那就等著,或者向對方請求,講究先來後到原則,培養孩子遵守秩序。

當孩子發生爭執時,家長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可以稍微安撫幾句,打起來時及時拉開,但問題還是要交給孩子自己解決。當他們知道告狀沒有用時,就會自己形成微妙的平衡。

而如果家長習慣性干預,孩子就會習慣告狀,甚至告假狀,煩不勝煩。


一個升溫手足關係的小訣竅

小飛老師有一個自己經常用的方法,專門針對尷尬的,有一點點嫌隙的,不太好處理的關係。

那就是利益捆綁。

什麼意思呢?兩個人之所以有矛盾,肯定是某一種利益上沒能達成一致,以至於看到對方就有情緒。

那要是利益捆綁了,就會有新的火花出現。

比如兩個孩子,本來是爭寵的,都看對方不順眼,但你要是跟他們玩競技遊戲,讓倆孩子一夥兒。

他們必須合作,才能贏得遊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種時候,他們就會拋開找茬的思維,轉而合作追求勝利。

在經歷過一次共同利益的拼搏後,孩子們之間就會有不一樣的交流了。

這個方法是有心理依據的。

有個實驗,叫“強盜野營實驗“,策劃實驗的是一個叫謝里夫的美國心理學家。

他先是把孩子們分成A與B兩撥,每撥自己組內活動,一起搭橋、準備食物等,於是每個組的孩子,內部都相處融洽。

然後他再製造矛盾,讓兩個組競爭比賽,比如拔河等,於是兩個組的孩子關係迅速緊張起來,甚至互相辱罵。

接著,他再用技巧,讓兩隊孩子和好。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這便是我說的利益捆綁,他讓兩隊孩子合作拖出拋錨的車,一起尋找水源等,很快,兩個隊的孩子關係就很融洽了。

人在跟自己利益一致的人合作時,會把對方當成自己一樣信任,同時也當成自己一樣喜歡,並且雙方都有一個共識:我要更瞭解你,更積極地與你溝通,這樣我們才能贏。

這些都是正向的行為激勵,一旦踏出那一步,關係就已經改善了。

所以,你可以多安排兩個孩子為共同利益努力,比如讓兩個孩子一起與你拔河,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堆積木等。

小飛老師願你不生二胎則以,既生了二胎,就一定要養出兄友弟恭的手足,讓老大,真的能得到一個陪伴自己到老,分擔自己人生困惑的人,而不是一個血親仇人。

讓孩子們今天手牽手,下一個十年,以及未來很多個十年,都能手牽手。

一起長大,一起變老,一起面對生活所有的風風雨。

一起做對方,最初的,也是最久的親人。




今日話題

10年前你在做什麼?

這10年間,你生活中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在留言區告訴小飛老師吧


猜你還想看

看了黃磊的女兒才知道,父母規劃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真正的教育是拼爹?!肯花錢,也不一定能讓孩子見世面!

《我家那小子》刷屏:為何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抱怨?

每個孩子都需要的時間管理術,根治拖拉磨蹭!

孩子被欺負時,你這樣做超管用!


老闆說

每一條評論

都給小飛老師一塊錢獎金呢!

一個分享轉發兩塊!

我加班的宵夜就靠泥萌了

拜託拜託

“二胎媽媽10年對比照”一夜刷屏!你看到第幾張哭了?


本文編輯:小飛老師

歡迎關注飛慕課,我們願做您的育兒路上的知心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