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集團、新城控股等6家A股公司控股人出事,關注四先兆或可“避雷”'

"

中國發展網 據上海證券報消息,8月6日,據不完全統計,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已有新城控股、博信股份、*ST鵬起、ST昌魚、暴風集團、ST天寶共6家公司宣佈實際控制人出了問題,涉及被刑拘、被逮捕及被採取強制措施等情形。由於“爆雷”的突發性、隱祕性,想要提前預知並不容易,但將近期“爆雷”公司在多維度進行對比可發現,其前期存在的一些異常情況或可視為先兆,比如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異常、大股東質押風險、商譽風險、實控人問題等,都需要重點關注,或可提早“避雷”。

實際控制人突然被刑拘,賬面有錢卻無法分紅,眾望所歸的“白馬股”業績低迷……這個炎炎夏日,已有至少10家A股公司“爆雷”——突發利空消息,令不少投資者倍感寒意。

進入8月份,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報披露進入高峰期。在此期間,還有哪些公司可能會“爆雷”?還有哪些公司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小心應對?從近期“爆雷”的這10家公司入手,或許能找到答案。

三大導火索引爆驚雷

業績不達預期而導致股價下跌,是此前市場常遇到的“爆雷”情況,如今這一“模式”不僅蔓延到了“白馬股”身上,還增加了兩種新的“爆雷”情形。

涪陵榨菜7月31日發佈2019年半年報,以此測算,公司第二季度淨利潤為1.6億元,較2018年同期1.9億元的淨利潤下降了15.79%。此前的7月中旬,被稱為“藥中茅臺”的東阿阿膠宣佈,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75%至79%。

長期以來,涪陵榨菜、東阿阿膠等因歷年業績穩健增長,均被視為“白馬股”,是價值投資者的“心頭好”,此次業績不達預期消息一出,立刻導致其股價大跌。滬上某私募人士認為,目前市場情緒不高,資金往往抱團取暖,集中在一些業績確定性較高的“白馬股”裡,一旦“業績穩健”這一基礎不復存在,投資機構肯定要果斷斬倉,勢必相互踩踏,導致股價連續下跌。

與業績“雷”相比,實際控制人出事、財務真實性堪憂,則是今年以來較為集中出現的“雷”。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已有新城控股、博信股份、*ST鵬起、ST昌魚、暴風集團、ST天寶共6家公司宣佈實際控制人出了問題,涉及被刑拘、被逮捕及被採取強制措施等情形。

比如,7月3日晚間,新城控股發佈公告證實,當日,公司接到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振華因個人原因被刑事拘留。根據公開消息,王振華因涉嫌猥褻女童而被上海警方刑拘。

7月5日,博信股份披露收到《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拘留證》,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羅靜、董事兼財務總監姜紹陽,分別於6月20日、6月25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

7月28日晚,暴風集團發佈公告稱,近日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此後,公司補充披露,馮鑫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被公安機關拘留。

由於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影響重大,上述幾家公司的股票無一不遭到市場拋棄,股價連續跌停並不鮮見。

另外,康美等公司的惡劣影響,也令市場對財務問題深惡痛絕。

7月19日晚間,輔仁藥業宣佈,因公司資金安排原因,未按有關規定完成現金分紅款項劃撥,無法按原定計劃發放現金紅利6271.58萬元。在2019年一季報中,輔仁藥業披露其有貨幣資金18.16億元。如此明顯有違常理的操作很快被監管機構所關注,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證監會則宣佈對其立案調查。

四種先兆需提高警惕

面對上市公司的“爆雷”,投資者往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股價跌停再跌停。那麼,有沒有辦法提前發現公司異常情況,降低“踩雷”風險呢?事實上,由於“爆雷”的突發性、隱祕性,想要提前預知並不容易,但將近期“爆雷”公司在多維度進行對比可發現,其前期存在的一些異常情況或可視為先兆。

首先是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這代表了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究竟有多少真金白銀流入了公司,而不是確認了收入、款卻沒打進來。

例如,博信股份經營性現金流金額除以營業收入的比例在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20.46%、9.91%、-10.23%,這意味著在2016年、2017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雖為正,但佔營收的比例卻在下降,進入2018年更是直接為負,公司現金流出現了問題。

東阿阿膠這一數據也有較大波動。2016年至2018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金額除以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9%、23.84%及13.75%。

其次是質押風險,尤其是大股東質押風險。如果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一旦股東出現問題,市場往往對其資金鍊缺乏信任,容易加大砸盤力度;如果上市公司出現問題,股價下跌這會加重大股東質押風險,也會加速股價下跌。“股權質押相當於連接器或放大器,會導致實控人和上市公司之間的風險加速傳導,甚至相互放大。”有市場人士分析道。

記者注意到,博信股份、*ST鵬起、ST天寶、暴風集團的大股東質押比例均超過90%,大股東層面稍有風吹草動,立刻會令市場擔憂其資金情況,進而引發股價下跌。

至於實際控制人的問題,雖很難預判,但可以明確的是,這種風險一般較多發生在民企身上,國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各級國資委或相關機構,即使個別高管出了問題,並不影響實際控制權。

另外,結合年初一大波公司鉅虧的情況來看,隨著今年半年報陸續披露,商譽風險也不得不察。一方面,此前雖已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但如果相關標的資產對應的商譽仍有相當比例未計提,仍要小心公司補充計提的風險;另一方面,如果前期沒有計提過,而標的資產的業績承諾恰好在2019年到期,也要根據標的資產運營情況給予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