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美國“託兒所經濟”看待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板上釘釘?'

"

普通人要從經濟層面來理解比特幣,根本不需要什麼回顧幾千年的貨幣史或者懂多少金融學的知識,只消聽我講一個小故事就足夠了。

從前有個託兒所,但是她不是一般的託兒所,因為她的“員工”是150對在美國國會山上班的人,事實上,她根本就不是一個託兒所,準確的說是這些國會山工作人員互相照看孩子的一個合作組織。

華盛頓特區總是有著燈紅酒綠的社交生活,夫婦們也時不時想享受一下兩人世界,所以保不齊哪一天某些家長們就要晚上外出,不能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次兩次還好,老是去麻煩別人照顧自己的子女也不太好。

"

普通人要從經濟層面來理解比特幣,根本不需要什麼回顧幾千年的貨幣史或者懂多少金融學的知識,只消聽我講一個小故事就足夠了。

從前有個託兒所,但是她不是一般的託兒所,因為她的“員工”是150對在美國國會山上班的人,事實上,她根本就不是一個託兒所,準確的說是這些國會山工作人員互相照看孩子的一個合作組織。

華盛頓特區總是有著燈紅酒綠的社交生活,夫婦們也時不時想享受一下兩人世界,所以保不齊哪一天某些家長們就要晚上外出,不能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次兩次還好,老是去麻煩別人照顧自己的子女也不太好。

通過美國“託兒所經濟”看待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板上釘釘?

​於是,這些在美國政治中心工作的聰明人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在參加托兒合作組織的成員內部發行一種“保姆券”,每張券對應一小時的照看孩子的服務,外出的家長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顧後,必須支付保姆券,按對方照顧自己孩子的小時數支付相應的張數。

保姆券一開始發行的數量是一定的,成員可以通過在空閒的夜晚幫別人照顧小孩來賺額外的保姆券,以備不時之需。

這貌似是一個萬無一失的制度,但是實際上它運行了一段時間後幾乎陷入到崩潰的邊緣。

首先,有些當下空閒時間比較多的夫婦開始利用這些時間努力為他人照顧小孩,多囤積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後能更靈活的利用時間,由於保姆券的數量一定,有人開始囤積就必然有人的券會減少。那些保姆券減少的人也開始慌了,生怕今後要外出,沒人照看小孩,於是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也開始努力照看別人的小孩來賺富餘的券。

突然間,在沒有新加入成員和沒有新寶寶誕生的情況下,流通的券越來越少了,流通券減少的結果就是保姆服務也越來越少。 如果把這個托兒合作看做一個經濟體,保姆服務看做她的產出(GDP),這就是對衰退的經典定義。而衰退的原因就是出在經濟體內的通貨緊縮,即保姆券的數量不夠。

這也不是一個瞎謅的故事,這是Sweeney夫婦1977年發表的題為《貨幣理論和大國會山托兒合作社危機》的經濟學論文。

講完故事,我們再回頭來看比特幣,先來看下一直被吹捧的防通脹的特性。

首先,比特幣的總量估計會在2140年達到2100萬的極限,貨幣供給會停止,跟我們故事中的保姆券一樣總量不再增加。而任何有通縮特性的貨幣都會鼓勵囤積行為的出現,大家都開始囤錢,錢就越值錢,產出的價格就相對下降,產出下降的結果就是工資和需求的下降,又導致產出價格的下降,這就是螺旋形通縮。

故事中的託兒所經濟是一個限制了產出總量的經濟,但是一個有通縮屬性的貨幣還是hold不住它,放在一個增長的經濟的話問題只會更嚴重。

其次,我們再來看她的去中心化的特性。我們的故事中,為什麼那些家長拼命的把保姆券攥在手裡不花?因為他們都怕, 怕有一天要用的時候卻沒有券花了。

但是,如果合作社的管理層在成員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借錢給他們,讓他們以後再還上,當然肯定是有附加利息的,家長們一定會減少手上持有的保姆券的數量,這時管理層扮演的就是最終貸款人的角色,而在比特幣的世界觀中是不需要這樣的一個角色的。

關於託兒所經濟和比特幣,外界有許多的說法,大致整理了下面幾個:

1、託兒所經濟有價格管制,完全是個“錯的”模型;

2、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板上釘釘的,是可以調整的;

3、貨幣切分等同於貨幣供給,所以比特幣可無限切分的特性可以避免通縮的出現;

4、通脹是“劫貧濟富”。

"

普通人要從經濟層面來理解比特幣,根本不需要什麼回顧幾千年的貨幣史或者懂多少金融學的知識,只消聽我講一個小故事就足夠了。

從前有個託兒所,但是她不是一般的託兒所,因為她的“員工”是150對在美國國會山上班的人,事實上,她根本就不是一個託兒所,準確的說是這些國會山工作人員互相照看孩子的一個合作組織。

華盛頓特區總是有著燈紅酒綠的社交生活,夫婦們也時不時想享受一下兩人世界,所以保不齊哪一天某些家長們就要晚上外出,不能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次兩次還好,老是去麻煩別人照顧自己的子女也不太好。

通過美國“託兒所經濟”看待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板上釘釘?

​於是,這些在美國政治中心工作的聰明人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在參加托兒合作組織的成員內部發行一種“保姆券”,每張券對應一小時的照看孩子的服務,外出的家長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顧後,必須支付保姆券,按對方照顧自己孩子的小時數支付相應的張數。

保姆券一開始發行的數量是一定的,成員可以通過在空閒的夜晚幫別人照顧小孩來賺額外的保姆券,以備不時之需。

這貌似是一個萬無一失的制度,但是實際上它運行了一段時間後幾乎陷入到崩潰的邊緣。

首先,有些當下空閒時間比較多的夫婦開始利用這些時間努力為他人照顧小孩,多囤積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後能更靈活的利用時間,由於保姆券的數量一定,有人開始囤積就必然有人的券會減少。那些保姆券減少的人也開始慌了,生怕今後要外出,沒人照看小孩,於是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也開始努力照看別人的小孩來賺富餘的券。

突然間,在沒有新加入成員和沒有新寶寶誕生的情況下,流通的券越來越少了,流通券減少的結果就是保姆服務也越來越少。 如果把這個托兒合作看做一個經濟體,保姆服務看做她的產出(GDP),這就是對衰退的經典定義。而衰退的原因就是出在經濟體內的通貨緊縮,即保姆券的數量不夠。

這也不是一個瞎謅的故事,這是Sweeney夫婦1977年發表的題為《貨幣理論和大國會山托兒合作社危機》的經濟學論文。

講完故事,我們再回頭來看比特幣,先來看下一直被吹捧的防通脹的特性。

首先,比特幣的總量估計會在2140年達到2100萬的極限,貨幣供給會停止,跟我們故事中的保姆券一樣總量不再增加。而任何有通縮特性的貨幣都會鼓勵囤積行為的出現,大家都開始囤錢,錢就越值錢,產出的價格就相對下降,產出下降的結果就是工資和需求的下降,又導致產出價格的下降,這就是螺旋形通縮。

故事中的託兒所經濟是一個限制了產出總量的經濟,但是一個有通縮屬性的貨幣還是hold不住它,放在一個增長的經濟的話問題只會更嚴重。

其次,我們再來看她的去中心化的特性。我們的故事中,為什麼那些家長拼命的把保姆券攥在手裡不花?因為他們都怕, 怕有一天要用的時候卻沒有券花了。

但是,如果合作社的管理層在成員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借錢給他們,讓他們以後再還上,當然肯定是有附加利息的,家長們一定會減少手上持有的保姆券的數量,這時管理層扮演的就是最終貸款人的角色,而在比特幣的世界觀中是不需要這樣的一個角色的。

關於託兒所經濟和比特幣,外界有許多的說法,大致整理了下面幾個:

1、託兒所經濟有價格管制,完全是個“錯的”模型;

2、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板上釘釘的,是可以調整的;

3、貨幣切分等同於貨幣供給,所以比特幣可無限切分的特性可以避免通縮的出現;

4、通脹是“劫貧濟富”。

通過美國“託兒所經濟”看待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板上釘釘?

​而筆者也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一下上述的問題:

1、首先來談談價格管制,筆者不認為存在價格管制。

托兒合作也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組織,成立的時候只是規定了保姆券的總量和保姆券的面額,而價格管制指的是用強制力保證保姆服務不得超過或低於某一面額的保姆券。

試想,你要是下午臨時有事,只在一小時前才通知一對夫婦看管孩子一小時,覺得過意不去,完全可以支付兩張券;或者說兩對關係比較好的夫婦,互相照看孩子,明明照看兩個小時,只收一張券就夠。這在這個去中心化的貨幣制度中是完全允許發生的。

2、 比特幣的所謂交易便利、祕密、去中心化和防通脹。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其抗通脹的特性,而許多人說的比特幣2100萬的上限不是固定的,還是可以有修改的餘地的,我們先不談具體修改的方法,假如說這個上限很容易修改,那麼和通脹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假如說上限很難修改的話,那麼通縮還是盤旋不散。

我們都知道,比特幣的代碼是開源的,誰都可以隨便修改自己的程序,誰都可以任意修改上限。但是隻要你修改了上限,挖出的比特幣就不會被現有的p2p網絡承認。

但如果比特幣真的需求很大並且供給超級不足,這個上限未必就不會動——只要有足夠多的節點支持,修改就是成功了。

3、貨幣單位只是一個名義變量。

僅靠貨幣切分是不能增加流通貨幣量的,更與貨幣購買力一點關係都沒有,至於說貨幣總量和貨幣最小幣值的購買力有關,那麼請大家回憶一下1999年1月1日,歐元在意大利取代意大利里拉成為官方貨幣的歷史。

根據市場交易價格,1936.27里拉可以兌換一歐元,請問在那一天,意大利的貨幣量減少到了原來的1/193627嗎?

假設一個在羅馬街頭乞討的流浪漢破碗裡面只有1936.27里拉,剛好可以買一個羊角包,在1999年1月1日那天他的購買力就只能買1/1936.27個羊角包了嗎?

所以說,用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的觀點概括最為中肯:

“至少目前來說,買入比特幣還是一筆好的投資。但是這並不說明這次實驗成功了。我們建立一個貨幣制度的初衷不是使得那些持有貨幣的人變得富有,而是讓交易變得便利,讓整個經濟體獲益。而這些比特幣都沒能帶給我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