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筆記本電腦 iPad iPhone iPad Pro 音箱 智能幫 2018-12-07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雖然蘋果在十月底的發佈會上面沒有推出新一代 AirPods 稍讓人遺憾,不過這次發佈會上面公佈的新款 iPad Pro 也非常迷人。這次新 iPad Pro 也終於一改以往的設計形式,可謂是脫胎換骨般的進化。

而這一次新 iPad Pro 更加著重宣傳其生產力的表現,本文我們也來探究一下,這款 iPad Pro 的生產力到底幾何?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首先還是談論一下外觀,畢竟這次外觀變化是真的很大。外觀包裝上的風格也是那種把產品正面展示在盒子上的樣式,不僅產品實物的屏佔比很大,連盒子上產品圖的 “盒佔比” 也很大。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我們手上的這臺是11 英寸版本的 iPad Pro,裡面的全部配件包括有 iPad Pro 主體、電源適配器、USB Type-C to C 數據線,多國語言說明書、保修卡,另外還有一張蘋果信仰貼紙。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是的,iPad 也終於用上了美妙的 Type-C 接口,讓我們愉快地跟萬惡的 Lightning 接口道別。盒內附帶的這跟 USB-C to C 的數據線比較細,當然都用上 Type-C 接口了,可換線材和配件就非常豐富而且便宜了。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我們這臺新 iPad Pro 是港版,所以電源適配器當然還是英式標準,想在國內用需要額外配備轉接頭或者使用其他的充電頭。而這次新 iPad Pro 支持 USB PD 快充協議,支持 9V 2A 最高 18W 的輸出功率,相比起之前 iPad Pro 上附帶的 12W 充電頭要稍微良心了一些。但是新 iPad Pro 理論最高應該可以支持 32W PD 快充,如果你不捨得買更貴的蘋果充電頭,那麼也有一堆支持 30W PD 快充的第三方電源適配器可以選擇 (例如小米的)。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新 iPad Pro 最明顯的外觀進化,當然就是屏佔比帶來的視覺衝擊了。雖然之前一代 iPad Pro 已經在左右邊框上收窄,但是這一代完全去掉 Home 鍵,加入 3D 結構光的設計讓其邊框處理寬度控制有更多的優勢。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而且也因為是平板電腦的產品定位,邊框也不需要做得太窄 (畢竟這麼大的屏幕還是要留下可以手持的部分),就可以實現這種四邊框等寬的設計,確實比起 iPhone X 系列上面的劉海屏要更順眼。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手上這臺雖然只是 11 英寸屏幕的版本,但因為屏佔比的提升,拿在手上的視覺效果可以說是非常震撼的,恍惚間有點不太相信這居然是蘋果公司的產品。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不過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新 iPad Pro 屏幕圓角是要小於邊框圓角的。這兩個圓角設計的並不太能呼應起來,不知道之前說 iPhone X 邊框和屏幕圓角完美呼應的那些果粉們這次應該怎麼給蘋果圓回來了。

當然了,屏佔比提升、沒有劉海、加入 3D 結構光這些都是絕對的好評。11 英寸 LCD 屏幕,2399*1668 的分辨率、支持 DCI-P3 廣色域、600 尼特的屏幕最高亮度還有 120Hz 高刷新率。關於顯示效果方面,iPad Pro 是沒有什麼能夠吐槽的地方。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高刷新率的屏幕也帶來了很好的觸控體驗,操作反應極為跟手,這種順滑的感受是目前很多安卓平板、安卓旗艦所缺失的。用來刷微博、刷網站、論壇的體驗一流,配合 iOS 細膩的過渡動畫和多任務手勢操作,不得不說 iOS 系統現在除了時不時有點 BUG 之外還是相當好用的。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屏幕上方位置就是蘋果 3D 結構光的部分,側著光可以看到額頭邊框位置的傳感器開孔還是比較多的,畢竟結構光需要多項零件組合使用。前置是 700 萬像素攝像頭,F/2.2 光圈,因為 3D 結構光的加入也使得其能夠實現 iPhone X 系列的人像模式、人像光效和 Animoji 等效果。自然也能夠代替原本的指紋識別 Home 鍵,改為 3D 結構光人臉識別,快捷支付也是直接使用 Face ID 來識別。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不過為了防止誤操作,在需要使用 Face ID 進行支付或者安裝 APP 的時候還需要快速按兩下電源來二次確認。這種方式雖然很大程度上能防止誤操作的發生,但是也有不少用戶擔心電源鍵的壽命問題。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iPad Pro 底部是一個 Type-C 接口和雙揚聲器,再加上頂部的雙揚聲器共四個揚聲器,外放的音質確實也非常不錯,頂部上除了揚聲器之外還有兩個立體聲麥克風。其實從這裡也能清楚看到新 iPad Pro 的厚度確實是控制得非常的薄,當然如果配合之前的邊框收窄斜面設計會顯得更窄。為什麼不這樣做呢?主要是為了實現全面屏和窄邊框,邊框收窄的設計會擠壓內部零件佈局空間,如果像之前的大粗邊那樣內部空間自然是足夠的,但是要做窄邊框的話還是這種平直邊框的設計更容易安排內部零件佈局。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電源鍵和音量鍵都安排在正面右上角的位置,因為新 iPad Pro 的關機和重啟都是要使用組合鍵的方式來進行,在這種大屏幕設備上把鍵位佈局安排得比較靠近也是方便用戶操作的。沒有了 Home 鍵,長按電源鍵只能喚醒 Siri,要關機就要長按電源鍵和任一音量鍵,初上手的用戶要改變下習慣了。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另外在平板的左側邊框也還有一個麥克風,右側邊框則有一個可以與吸附 Apple Pencil 並無線充電的磁力接點。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哪哪都缺貨,所以我們的土豪同事暫時還沒有買到 Apple Pencil,所以新 Pencil 的體驗就只能擱置。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背面部分也一整塊平整鋼板的設計,中間是經典的蘋果 LOGO,底部還有拓展配件的金屬觸點。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新 iPad Pro 主要的外露天線在產品頂部,以納米注塑的方式實現。比起前代 iPad Pro 的設計,這個天線條設計是要稍微暴力一些。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後置攝像頭同樣是 1200 萬像素 F/1.8 光圈,但新 iPad Pro 無論是 11 英寸版本還是 12.9 英寸版本都去掉了光學防抖,也從之前的 6P 鏡頭縮減為 5P 鏡頭,紙面數據來說其實是有點縮水的。也因為整體更加輕薄,攝像頭部分突出也是很明顯的,攝像頭下方還有麥克風和 4 LED 雙色溫補光燈。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雖然說後置凸起這麼嚴重的攝像頭有點點妨礙美觀,不過因為新 iPad Pro 金屬後蓋完全平整的關係,如果沒有這個凸起的攝像頭提供一點支撐,說不定還真的不容易從桌子上拿起新 iPad Pro 呢。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iOS 12 搭配這款新 iPad Pro 自然有很棒的操作體驗,配合多任務手勢和全面屏手勢,操作邏輯上得到很大的優化。而且應用分屏也更加好用,例如在全屏應用的狀態下你依舊可以通過 Dock 欄實現另一個 APP 的懸浮顯示。在不需要用到的時候還可以收納在屏幕右邊,要用到的時候再往左拉把應用浮窗拉回來。這些觸控體驗都是非常順手的,只要稍微習慣一下操作手勢一切就很自然了。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當然了,目前來說新 iPad Pro 因為屏佔比增大,有不少應用都沒有能夠好好適配,例如一些熱門遊戲 《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刺激戰場》 等。屏幕上下左右都留有黑邊,瞬間把全面屏打回到遠古時代。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這次新 iPad Pro 內在最大的變化,當然就是那顆強到逆天的 A12X 仿生 SoC。正是這顆強大的 SoC 讓新 iPad Pro 在平板電腦類目中處於一起絕塵的境界,可能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來說在日常使用中很難去感受到這顆 SoC 的強大,從目前能使用的應用也確實如此。所以通過一些跑分軟件還是很容易能夠看到新 iPad Pro 的強大,例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安兔兔,最新版本的跑分為 565270 分。可以簡單用其他設備來做個參考,蘋果最新推出的手機 iPhone XS 搭載了 A12 仿生 SoC 的安兔兔跑分大概為 350000 分左右,這個分數已經是跑贏眾多安卓旗艦的成績了。目前安卓旗艦主流的高通驍龍 845 安兔兔跑分為 300000 分左右,新 iPad Pro 光是 GPU 方面的得分就已經超過這個分數了。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因為新 iPad Pro 內部空間位置更大、散熱效果更好,所以蘋果可以肆無忌憚地給這顆 SoC 堆料。A12X 仿生同樣基於臺積電 7nm 製程,但卻擁有 100 億個晶體管,比起 A12 的 69 億個晶體管更加誇張,核心數更是提升到八核心 CPU 和七核心的 GPU。性能幾乎翻番,所以安兔兔跑出來的 565270 分也就不奇怪了。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而隨著整體性能的增強,蘋果也越來越膨脹了,新 iPad Pro 更加著重於宣傳其 “生產力” 的表現,大有要一舉滅掉輕薄筆記本的野心。

終於點題了,上面說了這麼多,那到底新 iPad Pro 的生產力怎麼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要對 “生產力” 這個詞有大概的定義,因為對於不同行業不同職位來說,生產力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就以我們這些打字員為例,新 iPad Pro 最大的生產力提升就是增加了 USB Type-C 接口,這樣就可以拍完照片之後直接通過 C to C 數據線導入到 iPad Pro 裡面,蘋果自帶的基本圖片處理功能可以簡單調整一下色溫、裁剪或者套個濾鏡,而且這麼大的屏幕再加上這麼好的色彩顯示效果,對於我們這些數碼媒體來說體驗是很好的。當然也有個前提是,你的相機也要支持 Type-C 接口。簡單處理完圖片之後直接用 iPad Pro 發個微博指點下江山還是很方便快捷的,對於我們來說生產力就有了很直接的提升。

但作為一個及格的打字員,當然不可能只是在微博或者朋友圈指點江山,就算只是一場簡單的發佈會我們也要寫一篇基本能說清楚情況和簡單介紹發佈會產品的文章出來,在自己的網站發表之後還要同步到第三方平臺上面。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如果單純用 iPad Pro 的屏幕鍵盤來敲字,那肯定不現實。如果想要再提升生產力?那麼就必須要配備一個自帶鍵盤的 iPad Pro 保護套,國行售價 1449 元。配備了鍵盤的 iPad Pro 對於我們來說肯定是生產力大增,基本的文本編輯或者發個簡短的文章都不成問題了,當然就是鍵盤手感比較差就是了。

那更深度一點的編輯工作,新 iPad Pro 可以勝任嗎?例如處理 RAW 文件、剪輯視頻甚至做一些簡單的視頻特效渲染?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iPad Pro 在傳輸相機的照片時會默認可以保存 RAW + JPEG 格式的文件 (如果你有拍了 RAW 的話),在 Lightroom CC 上面打開索尼 A7R3 的 RAW 照片時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簡單的樣張處理問題不大。不過,移動端的 Adobe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CC 在功能上都有一些閹割,而且 iPad 也不支持鼠標操作,使用起來自然沒有桌面端那麼順手。關於一些剪輯方面的需求,Adobe Premiere 暫時是沒有 iPad 版本的,更別說用來渲染添加特效的 After Effects 之類的軟件。當然如果只是簡單剪輯的話,iPad 上也有不少 APP 可以實現,但還做不到什麼深度的內容。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但事情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盼頭,起碼 Adobe 就已經宣佈將會在 2019 年推出適配於 iPad 的全功能版 Photoshop,沒有閹割,桌面端能用的 iPad 全功能版本都能用。雖然現在全功能版本的具體發佈日期還沒有確定,但也算是給未來 iPad Pro 的生產力提升有了很大的希望。而且 Photoshop 都全功能移植適配了,Premiere 也未必會很遠。

總體來說就是,新 iPad Pro 性能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無奈應用暫時還跟不上,所以整體的 “生產力” 其實跟前代提升並不大。而且桌面端軟件和移動端應用本身在代碼、操作方式和使用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加上 iOS 沒有正經的系統文件夾管理,如果要處理文件或者照片內容這些,其實不太方便。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當然了,上面這幾段內容基本都是針對於數碼媒體編輯這份工作來說的。正如之前所說的,“生產力” 對於不同的工作和工種來說都是相對的,例如也有不少科研工作或者特殊工作有專門定製的 iPad APP 來實現,在這個情況下,性能更強、屏幕更大的 iPad 無疑就真的提升了生產力。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但我相信對於絕大部分新 iPad Pro 用戶來說,他們的需求始終還是用來刷劇。所以新 iPad Pro 無論生產力提升了多少,對絕大部分用戶來說似乎都沒什麼關係,甚至可以說只買一個兩千多的新 iPad 都不會有什麼大差別。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扯一下題,有不少人把新 iPad Pro 定位為史上最強大的智能冰箱貼,個人認為這是十分貼切的。蘋果公司為了讓新 iPad Pro 有更多的可擴展配件,硬是在平板寸土尺金的內部空間塞入了超過 90 顆磁鐵。這就使得新 iPad Pro 的金屬後蓋 “磁性非凡”,可以非常牢固、穩妥地吸附在冰箱上面。

試想一下:你在廚房嘗試新菜色時,可以通過 iPad Pro 的大屏幕觀看教學視頻或者文字教程;熬煮過程中也可以打開視頻 APP 消磨時間;再配合多任務懸浮窗口,你甚至能一邊跟親友視頻通話一邊做飯。這樣的使用場景,光是想想就覺得很美好。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扯回來,接下來就要點題了。蘋果總是想著能用性能越來越強大的 iPad Pro 來取代輕薄筆記本電腦的地位,但就目前需要用到電腦辦公的工作來說,iPad 和 iOS 本身的侷限性還是很大。而且在 iPad 不斷精進自身的同時,輕薄筆記本也在不斷進步,例如八代英特爾低壓 CPU 也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性能、英偉達還推出了針對輕薄本設計的 MAX-Q 系列的 GTX 顯卡、近這兩年大部分電腦品牌都往窄邊框和高顏值方向發展,甚至還有很多筆記本加入了觸屏或者二合一功能。所以 iPad 這類平板電腦與真正的傳統生產力工具之間的差距並沒有縮小,而且隨著筆記本電腦的輕薄化設計又拉遠了些。

蘋果新 iPad Pro(2018)上手體驗 真的能取代超薄筆記本?

個人認為蘋果不應該用 iPad 來跟傳統生產力工具做比較,iPad 上的 “生產力” 幾乎都是使用新的思維方式和操作邏輯來實現的。iPad 這類平板電腦的天然優勢就是輕便、大屏幕、觸摸控制、操作方式靈活,更應該定義為輕生產力工具或者輔助型生產力工具。

它未必能夠完全實現電腦上的操作,但是它也遠比傳統電腦來得簡單直接,可視化設計也更加容易上手。不過如果你是想靠著這臺 iPad 就能完全代替傳統電腦上的操作?那可能還早了點。

起碼現在來說,早了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