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輝煌15-拓跋珪篇-安石不出,如蒼生何!

淝水之戰,東晉能大獲全勝,謝安叔侄功不可沒。

我們先說宰相謝安。

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政治家、名士,太常謝裒第三子、鎮西將軍謝尚從弟。

謝安出身在大家族謝家,謝家在朝廷累世為官,而且當官的謝家子弟不計其數。謝安不願為官,以清談知名,朝廷屢次徵召他入朝做官,他都不去,隱居在會稽郡山陰縣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遊山玩水,以山水文籍自娛,當時人們說:謝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將怎樣面對江東百姓!

當謝安四十多歲的時候,情況發生改變,那就是謝家朝中之人盡數逝去,謝家沒有在朝當官的人了,尤其是簡文帝時,國運每況愈下,已過不惑之年的謝安慨然嘆曰:"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為晚",於是由會稽赴建康接任丞相。成語‘’東山再起‘’由此而來。

謝安接手朝廷宰相時候,正是朝廷虛弱,權臣當道的時候,權臣名字叫桓溫,桓溫通過把持軍政大權,控制朝廷。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因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戰功累累。逐漸獨攬朝政十餘年,他有句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桓溫看皇帝不順眼,同時也,將當時的皇帝司馬奕趕下臺, 而後,桓溫親立司馬昱為帝,是為晉簡文帝,改元鹹安。

這時候謝安出來做官,為宰相,謝安做官的時機,實在是不好,因為這是時候,桓溫年紀大了,迫不及待的想做皇帝過過癮。於是,加緊了對朝廷的步步緊逼。

寧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當時,京中流言四起,有人說桓溫要殺王坦之、謝安、顛覆晉朝。王坦之非常害怕,謝安卻神色不變,說:"晉室的存亡,就取決於此行。"桓溫抵達後,百官夾道叩拜。桓溫部署重兵守衛,接待百官,當時有官位聲望的人都驚慌失色。王坦之汗流浹背,連手版都拿倒了。只有謝安從容就座,他坐定以後,對桓溫說:"我聽說諸侯有道,守衛在四鄰,明公哪裡用得著在牆壁後面安置人呀!"桓溫笑著說:"正是由於不能不這樣做。"於是就命令左右的人讓他們撤走,與謝安笑談良久。由於謝安的機智和鎮定,桓溫始終沒敢對二人下手,不久,桓溫患病,返回姑孰,前後在京不過十四天。

桓溫回到姑孰後,逼朝廷加其九錫之禮,並多次派人催促。首先我們要說一下什麼是九錫之禮,通俗的講就是出門的排場,因為皇帝出門不是一個人的,要穿什麼衣服,做什麼車,演奏什麼音樂,帶多少儀仗隊,儀仗隊都拿什麼武器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簡稱九錫。那麼如果權臣加九錫,就是說等於大臣出場帶著皇帝的行頭出場,所以說基本上離最後一步--篡位不遠了,這個事情參考《三國演義》中,曹操加九錫進位為魏王。然後曹操的兒子曹丕直接篡位了。

這時候顯示出謝安不一般的政治智慧,跟那些迂腐書呆子不一樣,謝安沒有激烈的反對,而是對桓溫的使者說,加九錫可以,但不能簡簡單單的加九錫,這是個比較重要的事,所以我要找名士做一篇錫文奏章給皇帝。使者一看成功在望,回報桓溫。

於是,謝安找到了當時的大文學家袁宏,讓袁宏做一篇錫文奏章,袁宏不負眾望很快寫出來了。給謝安閱覽,謝安直接扔給袁宏,你寫的是什麼東西。不行重新寫。於是袁宏重新寫。謝先生當起了評委,對袁宏的錫文就是不滿意,於是事情就拖下了。桓溫還在等著,結果就是日子一天天過去,桓溫由小病,拖成大病,到重病,最後死了,終年六十二,這時錫文仍未完成。明顯被謝先生忽悠了,人死了錫文也不用寫了。

桓溫死後兩個月,謝安升任尚書僕射,總領吏部事務,加後將軍,與尚書令王彪之一起執掌朝政。

當時,前秦日益強盛,晉軍在與前秦的交戰中處於劣勢。同年,因廣陵缺乏良將防守,謝安便不顧他人議論,極力舉薦自己的侄子謝玄出任兗州刺史,鎮守廣陵,負責長江下游江北一線的軍事防守。謝安則自己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總管長江下游。謝玄不負叔父重託,在廣陵挑選良將,訓練精兵,選拔了劉牢之、何謙等人,並訓練出了北府兵。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當時朝廷都城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謝安依舊鎮定自若,以征討大都督的身份負責軍事,並派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率兵八萬前去抵禦。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是東晉的十倍多,謝玄心裡到底有點緊張。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一下這個仗怎麼打。但謝安神情泰然,毫無懼色,回答道:"朝廷已另有安排。"過後默默不語。謝玄不敢再問,便派好友張玄再去請示。謝安於是駕車去山中別墅,與親朋好友聚會,然後才與張玄坐下來下圍棋賭別墅。謝安平常棋藝不及張玄,這一天張玄心慌,反而敗給了謝安。謝安回頭對外甥羊曇說:"別墅給你啦。"說罷便登山遊玩,到晚上才返回。

十二月,雙方決戰淝水,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七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十五萬大軍,並陣斬苻融。淝水之戰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

當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問他,謝安淡淡地說:"沒什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後,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悅,舞躍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淝水之戰的勝利,使謝安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以總統諸軍之功,進拜太保。

淝水之戰的巨大勝利,謝安的事先籌劃功不可沒。而且謝安從戰前的"圍棋賭墅"到戰後的"小兒輩大破賊",自始至終一直採取極為冷靜的態度,對於穩定當時建康的人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此次戰爭使謝氏的聲望達到頂峰。

淝水之戰後,謝安上疏請求北征,孝武帝於是以謝安都督十五州軍事,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謝安起兵北伐。東路的謝玄率領北府兵自廣陵北上,一路收復了兗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則出兵攻克了魯陽和洛陽,並收復了梁州和益州。至此,淝水之戰前秦、東晉以淮河-漢水-長江一線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黃河為界,整個黃河以南地區重新歸入了東晉的版圖。

謝安叔侄的成功,同時也遭到了各方勢力的猜忌,尤其是皇帝。皇帝害怕再出來一個權臣。於是認為征戰已久,應當設置戍守邊關,然後休兵養息,派謝玄回鎮淮陰,於是北伐失敗,東晉失去了一次統一北放的機會。而且再也沒有機會一統天下

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謝安主動交出手上權力,自請出鎮廣陵的步丘,建築新城來避禍。同年八月二十二日(10月12日),謝安病逝於建康,享年六十六歲。

太元十三年(388年),謝玄在會稽去世,終年四十六歲。朝廷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獻武”。 一代軍事奇才最終壯志未籌,

還有一個故事與謝安有關係,流傳千古。不得不提

在西晉末年晉室衣冠南渡時,祝家遷徙到了會稽郡紹興一帶,祝家莊的第四代,有一女明月:祝英臺,當時年少的祝英臺立志做個效命疆場的巾幗英雄。 於是後來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會稽郡杭州城外的“崇綺書院”拜師入學。在讀書期間偶然認識了同郡貿城縣的梁山伯,三年就讀期間,兩人朝夕勤讀詩書,後來祝英臺對梁山伯日久生情,而梁山伯卻不知她是女兒身。

大家知道了故事說的是什麼我也不囉嗦了。

讀完詩書祝英臺因為家母生病返鄉,梁山伯送了一程又一程。之後梁山伯才風聞祝英臺是個紅粉佳人,但已許配給了貿城的馬家,馬家和祝家都是喬遷的士族,在當地享有地位。祝英臺卻不想嫁到馬家,因而一再拖延婚期。並且寫信給梁山伯,讓他努力去爭取功名。梁山伯也很清楚要跟祝家門當戶對,唯有出人頭地才能迎娶祝英臺。

然後黃天不負苦心人,梁山伯獲得了功名,被任命為貿城縣令,梁山伯到任以後,忙著施政聽訟,等到一切妥當後再跟祝家提親,然而貿城也就是向祝英臺求親的馬家的地方,馬家世代為官宗族繁盛,梁山伯想不出理由去橫刀奪愛。因愛生憂,因愛生怖。憂心如焚,悶悶不樂的梁山伯終至於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聽到這個消息,祝英臺如聞晴天霹靂繼而放聲大哭。 後來根據梁山伯的遺願將其安葬於邵家渡山上,即使故去也要一睹祝英臺出嫁時喜船路過的風采。因為祝英臺如果出嫁,要渡船經過邵家渡。祝英臺出嫁那天坐著喜船經過邵家渡,然後她提出想去山上祭拜下樑山伯,祝英臺穿著婚嫁的紅衣,走到梁山伯墓前,面對昔日情郎的墳墓淚水忍不住往下流,瞬時間萬念俱灰,祝英臺迎頭撞向了梁山伯的墓碑結束了生命。

後來邵家渡的山坡上,時有大蝶雙飛翩翩,據說黃色的蝴蝶就是祝英臺,而褐色的蝴蝶就是梁山伯。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當時在朝為官的馬氏,將這個事蹟告訴給了時任宰相的謝安,謝安請封其為義婦,當地人在山上修建了忠義廟,於是這個事蹟便一直流傳至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