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百年進化的新“看客”

悲傷逆流成河 美文 風shuo 2018-11-28

小編初中的時候被大哥堵在廁所踹過,被要過零花錢,後來以暴制暴,我被開除了,再後來還是以暴制暴,比易遙幸運我沒有再被欺負。但這方式總是不可取。

在和朋友聊說出差之餘看個電影,他不喜歡看,說:現實的電影,看著疼,好長時間緩不過來。

確實,也許這就是現實電影的意義,黑暗的東西在黑暗裡慢慢滋生,生活在太陽底下的人們不會那麼容易走進黑暗,遇見了也會避開走。但黑暗的東西在侵佔著陽光下的淨土。每侵蝕一寸,心就疼一下。只有勇敢的揭開黑暗,把心撕裂再重新生長,心才能夠跳動的更有力量。

這部電影,易遙是因難言的病,引起謠言而,被謠言裹挾,打上違背道德,毫無仁義的標籤,在惡語中傷下,選擇死了,一了百了。


《悲傷逆流成河》百年進化的新“看客”


易遙的遭遇,單親家庭,失足的母親,自己是別人口中的“賠錢貨”。

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家庭。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易遙認為自己出身卑微,沒有自信充滿了自卑,那麼得了不能開口的病時,無法與母親說明,面對於別人的欺凌,她也只有忍受。在他開始反擊的時候行為過激,常人沒有辦法理解。所以他的悲劇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


《悲傷逆流成河》百年進化的新“看客”


劇中的家庭完整的齊銘家、條件優越的 顧森西家,相比於易遙是幸運的,幸福的。而唐小米的家庭是什麼樣子,劇中沒有展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婚姻應該並不完美、家長並沒有履行好應該有的責任,教育她,建立很好的人生觀,才在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上出現報復心裡。最終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的家庭也是幫凶。

齊銘和顧森西是拯救易遙的,他們是為數不多旁觀者中的善良的人,代表了社會少數的正導向的人,在用他們的方法來引導易遙用善良去善待別人的惡。但是,這些旁觀者太多了


《悲傷逆流成河》百年進化的新“看客”


這樣的旁觀者的形象,在最後易遙要跳河的時候,所有的同學並排站在岸邊有的還在冷語相向,有的也在虛偽的喊叫愛護生命,有的一言不發只顧緊張。

這些人像極了百年前,魯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看客,

“於是他背後的人們有需借力伸長了脖子;有一個瘦子竟至於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鱸魚。”《藥》裡更加像電影中的場景的描寫,“一陣腳步聲響,一眨眼,已經簇擁了一大簇人。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將到釘子藉口,便突然立住,促成一個半圓。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的很長,反覆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漠然、冷漠、自私讓這些看客們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窺私慾,在校園霸凌這個主題上,百年過去了,看客的群體一直存在,而且進化的更加強大。信息的發達,也給了這些看客,新的土壤,不只是“看”還參與其中。


《悲傷逆流成河》百年進化的新“看客”


在最後,易遙的跳河喚醒了部分人的良知,一個從未幫助易遙的人抽了施暴者一個耳光,驚慌而逃的人們,嘴裡面失聲的大喊著“不管我的事”。

看到有人覺醒、有人逃避,心裡有安慰也有失落,信息時代,看似是互想沒有交集的人,但實際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無法全身而退,我們是每一件事情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甚至是正義的守護者,也有可能是罪惡的幫凶,每個人都推脫不了責任。

每一次的“覺醒”不應都是用血的代價。借用電影最後的一句話:希望每個人的青春,都被溫柔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