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貝魯特——黎巴嫩美麗的首都,地處黎巴嫩西部沿海,是地中海東岸最大的海港,長期以來一直是西亞中部地區的門戶,中東地區商業、交通、金融和文化出版的中心。

這裡面臨綠浪白沙、水天一色的地中海東部海灣,背靠巍峨高大、連綿起伏的黎巴嫩山脈,是一個風光旖旎的海濱城市,這裡有眾多具有各國特色的餐館以及可與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相媲美的馬哈拉大街。

然而,如此美麗的地方在1982年卻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慘案。那就是貝魯特大屠殺。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貝魯特

慘案的歷史由來: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由來已久,其中既有歷史文化原因,也有直接的現實利益的原因。伊斯蘭教與猶太教都發源於巴勒斯坦地區,兩種宗教分別成為阿拉伯與猶太兩個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巴勒斯坦地區在巴以兩個民族的宗教中都佔據著神聖、不可替代的位置,該地區主權及土地歸屬問題就成為雙方爭論的核心,也成為導致巴以衝突的根本原因。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之後,伊斯蘭教與猶太教之間的歷史積怨在巴勒斯坦地區充分爆發並持久不衰地延續下來。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巴以地圖

最初是以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衝突的形式展開的。以色列國宣佈建立的次日,即1948年5月15日,阿拉伯國家發動了針對以色列的歷時14個月的第一次中東戰爭,即巴勒斯坦戰爭。此後,大規模戰爭又相繼爆發過4次。

通過戰爭,以色列迅速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佔領了巴勒斯坦全境以及阿拉伯國家的大片土地,並導致巴勒斯坦出現大量難民。

1988年11月15日,根據40年前“劃分治理”的原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表《獨立宣言》,宣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首都定在耶路撒冷。

1989年4月,阿拉法特當選為巴勒斯坦國總統,巴勒斯坦國得到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此後,巴以衝突愈演愈烈。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耶路撒冷

慘案過程:

1982年9月14日下午4點10分,一次重要的會議正在位於貝魯特的長槍黨總部大樓內舉行。突然,“轟”的一聲巨響,一顆預先被放置的200千克重的炸彈爆炸了,會議的主持人——年輕的黎巴嫩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倒在了血泊之中。

早在1982年6月,也就是爆炸案發生前3個月,以色列就對黎巴嫩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入侵,佔領了其1/3的領土,並重兵圍困了貝魯特。與此同時,一項神祕的計劃在以色列的內閣中形成了,而身處貝魯特的巴勒斯坦人就是這一計劃的目標。

當時身處貝魯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會在8月份撤出,但仍然有大約2000多人的游擊戰士留下,對於以色列政府來說,這些人無疑會造成嚴重的威脅,除去這些殘餘“戰士”成了他們的首要任務。然而,以色列人又害怕遭到世界輿論的譴責,於是,他們在這次的行動中儘量少拋頭露面。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現在,黎巴嫩總統之死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名正言順”的良機,使得他們可以假手黎巴嫩右翼民兵中的極端分子來屠殺居住在貝魯特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還以“恢復和維持貝魯特地區的秩序”為藉口,要搜捕殘留的巴勒斯坦游擊戰士。

在爆炸發生後的第二天凌晨2點,以色列軍隊便迅速地開進了貝魯特,將位於貝魯特西南部的夏蒂拉和薩布拉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團團包圍。

這兩個地區擁擠不堪,到處是1948年以來為難民建造的簡陋房屋、搭起來的帳篷、挖掘的地洞以及地下掩體,現在這裡雜居著2萬多人,其中有5000人是巴勒斯坦難民,而在這5000人中就包括留下來的游擊戰士。這兩個地區已經成為了巴勒斯坦人的一個根據地。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以色列在開始進攻的時候遭到了巴勒斯坦人的抵抗,獲知這一情況後,當時身處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派出一隊黎巴嫩右翼民兵進入難民營,逮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

9月15日下午,黎巴嫩的右翼極端分子開始將一輛接一輛的卡車從東貝魯特向西貝魯特南端的國際機場駛去。這個時候,以色列在夏蒂拉難民營西側的部署也已完畢,一場血腥的屠殺計劃已經準備就緒。

當天下午6點,一群右翼極端分子從白天炸燬的難民營缺口處進入,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殘忍的屠殺一直持續了一整夜,兩個難民營成了大型屠殺場,成千男女老幼的屍體倒在大街上,橫七豎八。所有的遇難者臉上都表現出突然面臨死亡的痛苦表情。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9月17日上午,屠殺仍在繼續,難民營中的恐怖氣氛不斷蔓延。在消滅了難民營內的大部分巴勒斯坦人之後,凶手們開始著手掩蓋自己的罪行。

他們開著推土機在夏蒂拉的大街上和房屋間穿梭,又有許多人在這個過程中被碾壓而死,被坍塌的房屋砸死。大量的屍體堆積在難民營入口處,然後被掩埋。

瘋狂的屠殺一直持續到了9月18日上午10點半左右,此時在難民營內生活的人們幾乎都已經被殺害了。

以色列軍隊40個小時的屠殺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強烈的抵抗,其造成的死亡人數至今仍無法準確統計,據人們後來推測,有數千人遇害。除去以色列口中的2000名游擊戰士之外,更有無數與之無關的平民百姓淪為了這場災難的祭品。

貝魯特大屠殺的消息傳出之後,全世界都震驚了,以色列擴張主義者的行徑遭到了全世界人們的譴責。9月25日,40多萬以色列人在首都特拉維夫進行了聲討大屠殺的大規模遊行示威。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但是,當時以色列政府的首腦們面對這些指責拒不承認,並百般抵賴狡辯。然而,一些有良知的新聞記者和大屠殺的倖存者以其親眼目睹的事實揭露了真相。

面對全世界輿論的譴責以及以色列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斷抗議,以色列政府被迫對大屠殺事件進行調查。

然而,讓凶手來調查自己的罪行,其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其後的幾年裡,對這次大屠殺事件的調查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一直到最後不了了之。

​2001年6月17日,英國的廣播公司突然播出了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情景,並聲稱沙龍應該對這次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事件負責。

18日,28名大屠殺倖存者再次在比利時起訴沙龍,控告他犯了“反人類罪和戰爭罪”。然而,眾所周知,沙龍後來成為了以色列的總理。

【人類災難記錄之一】“巴以祭品”——貝魯特大屠殺慘案

沙龍

​後記:

戰爭罪主要是指違反戰爭法規或者慣例。這裡所說的違反主要包括謀殺、為了奴役或者其他的目的而虐待或放逐佔領地區的平民、謀殺或者虐待戰俘及海上人員、殺害人質、掠奪公私財產、毀滅城鎮或鄉村或非基於軍事上必要之破壞等行為。

自古以來,人類各方面的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領土、財富等一直在不斷地拼殺,戰爭與人類文明始終相互交錯在一起,在催化和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同時,也對人類自身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在無盡的戰爭中,無數的平民百姓喪失了生命,成為了戰爭的祭品。戰爭中永遠沒有完勝的一方,戰爭對於任何一方都是災難。

資料、圖片來源於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