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大火“甩鍋”中國站不住腳'

"

張夢晨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近期,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生森林火災,在過去的一週,這場大火成了各大新聞媒體和社交網絡的熱門話題。

然而,在火勢維持了20多天仍未撲滅,且遭遇各方關注的時候,竟然陸續有美媒提出“中美貿易摩擦,讓中國對巴西大豆的需求激增,而這間接導致了亞馬遜林火”。其實,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首先,巴西土地持續培育,且農業機械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平原耕地還有 9000萬公頃沒開發,根本就不存在放火燒森林以取得更多農地的理由。

作為全球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之一,巴西在全球農業貿易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73年,為了更好地開發熱帶稀樹草原、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生產,巴西成立了農業研究院,針對種子基因的優選、開發和培育以及實驗耕種、土壤改良等科學技術進行推廣普及,這些熱帶稀樹草原不僅成為了大豆的主產區,還形成了咖啡、甘蔗等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基地。

這種農田一般都採用農作物輪作或套種技術,即一季農作物收穫後馬上播種另一季,不讓土層裸露在外,具有不破壞土壤,蓄水,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投入提高產量的良好效果。為了提升加工能力並穩定產品質量,巴西政府還注重研發、細分市場,許多農場已經升級為全自動化。

其次,森林砍伐問題在中美貿易摩擦之前已經存在,與中國最近的大豆需求無關。

自2006年以來,大豆生產者和環境活動人士簽訂了一份名為《大豆禁令》的協議,禁止砍伐熱帶雨林來生產大豆。ABIOVE的數據顯示,因種植大豆引發的森林砍伐率從2002年至2007年的每公頃種植面積的27%下降到過去四年的7%。ABIOVE主席納薩爾說盡管森林砍伐問題仍然存在,但它遠沒有以前那麼嚴重。受威脅最大的地區當屬塞拉多,絕大部分的大豆種植都集中在該地區。塞拉多土地價格要比其他成熟的大豆產區(如巴西南部)便宜得多。種植區域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會給亞馬遜地區帶來破壞。

第三,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市場變化本身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短期看需求會增長,但中長期來看,存在一定風險。一旦市場有變,大豆可能會砸在生產者的手裡。

巴西農業和畜牧業聯合會(CNA)的情報顧問佩德羅·恩裡克斯·佩雷拉注意到了市場對於擴大大豆產能的躁動情緒,但目前該聯盟建議生產商們保持謹慎,投資需視中方的需求而定。佩雷拉預計種植面積增幅不會太大,約為4%。

巴西外貿協會(AEB)主席若澤·卡斯特羅(José Augusto de Castro)也有類似的分析。卡斯特羅表示,貿易摩擦是中國允許巴西出口約8000萬噸大豆的原因之一。然而,這是不可持續的。

由此看來,亞馬遜火災與中美貿易摩擦並無因果聯繫,事實上,每年的這個時候,由於氣候乾燥,亞馬遜雨林中都會發生大火。亞馬遜地區的災難,可能早在這場大火之前就開始了。

據路透社本月20號報道,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的火情總數高達72843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3%,同時也成為自2013年來的最高紀錄。INPE還表示,自8月15日來,亞馬遜雨林中就新發現9500多起火災。巴西亞馬遜州(Amazonas)8月9日就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阿克里州(Acre)16日起也處於環保警戒狀態。美國NASA近期分析表明,亞馬遜雨林火災與過去15年相比整體處於平均水平。

無論此次火災是天災還是人禍,都為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希望大家能更加註重環保,希望亞馬遜雨林能儘快恢復寧靜。而在此次事件的報道中,各國媒體都應該遵循一個媒體人的基本良知和職業操守,尊重事實、客觀報道,不能為了某些國內派系的政治利益而在重大國際事務、大是大非問題上無視基本的邏輯和事實,靠臆想、編造故事吸引眼球,以達到其狹隘的政治目的。(責任編輯:唐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