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交了14年,差的一年能補交嗎?

保險 養老保險 社會保險 青島 暖心人社 2019-06-03

這種情況是不可以補繳的。當然前提應當假設清楚,就是參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如果參加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國家規定可以進行補繳。正確的說法是距離規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簡單點說就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

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交了14年,差的一年能補交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有關待遇確實不如職工養老保險。比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是男女統一60歲退休。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早,女工人可以50歲退休;女幹部或者一部分地區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55歲退休;失去勞動能力女職工45歲,男職工50歲就可以退休;男職工從事特殊工種滿足相應年限可以55歲退休,女職工可以45歲退休。

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差距也很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大家繳費並不高,很多人只按一兩百元的檔次進行繳費,因此到達退休年齡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往往養老金待遇只有一兩百元,全國最低的基礎養老金水平是88元。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般是職工本人承擔一部分、用人單位承擔一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本人承擔全部費用,一般需要每年繳納六七千元甚至更高。退休後最低養老金待遇也能達到八九百元,而且會年年增長,每年都會增長八九十元。

所以一個是高投入,高養老金,一個是繳費檔次低,養老水平低,所以更多的人還是希望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以後怎麼辦?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如果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雖然表述的很含蓄,實際上就是延遲退休繼續交費,直至滿15年,然後辦理養老金待遇。

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交了14年,差的一年能補交嗎?

有沒有補交方式呢?以前的時候確實很多地方允許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一次性補交。但是2016年,人社部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文件中明確,各地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採取一次性繳費方式,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等不符合參保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範圍。對於自行擴大一次性補將適用人群範圍的做法,要立即停止執行。

而且,對於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以前的時候,各地或多或少的都有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補交政策,比如青島市是可以允許向前補交三個月。經歷了一年的過渡期,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北京,深圳,青島,天津等地都停止了相應的補貼繳政策。所以,現在沒有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補交政策了。

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交了14年,差的一年能補交嗎?

但是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補交政策還是繼續執行,因為這屬於企業違法行為,導致職工合法權益沒有得到保障,國家必須要保障職工的利益。不過企業補交社保需要承擔每日5/萬的滯納金,對於過去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低的情況,還是非常划算的,近幾年來工資增長速度放緩,這樣的滯納金率就有些高了。

另外,最後一種一次性補交的情況,是社會保險法實施以前已經參保繳費的人群。按照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他們可以在延遲退休繼續交費60個月以後,如果仍然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補齊。當然並不是說50歲延遲退休以後,一定會在55歲退休。如果你中間繳費斷一個月,那麼就需要額外再晚退休一個月,這也是對按時交費提出的高要求。

所以,如果按題目所說,職工養老保險繳費14年,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解決。要麼延遲退休一年,通過靈活就業人員方式繼續交費,直至滿15年退休;要麼尋找企業,將以前工作的時間沒有繳社保的年限給補交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