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的九原區廉政廣場老人們在晨練。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一座城市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老百姓越過越紅火的好日子。在包頭市九原區,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見證了這座城區70年的滄桑變化。這變化,如春雨,細碎地落在她每一天的點滴生活中。老人說:“和過去相比,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輕快的音樂律動叫醒了九原區廉政廣場。鮮花綠樹掩映的廣場中,70歲的曲瑋身穿一身運動服,精神矍鑠地踏著音樂節拍跳舞。

“最早以前,九原區連塊像樣的水泥地都沒有,更別說是廣場了,風大、土大、也不願出來。現在走兩步就是公園,拐幾個彎兒就是廣場,天藍、樹綠,就像畫一樣!在這樣的環境中跳舞,心情特別好!”曲瑋一邊跳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

在距廉政廣場大約300米的地方,是九原區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每天跳完舞,曲瑋都要去逛逛早市。

“我們小時候只能吃自家地裡種的黃瓜柿子茄子這些本地菜,冬天的菜都是提前醃好的,土豆白菜也得早早儲存好。現在九原有九郡、天賦、桐荷好幾家大型農貿市場,全國各地的蔬菜想吃啥吃啥!”逛了一圈,曲瑋心滿意足地拎著秋葵、山藥、菠菜、山竹和櫻桃等時令蔬果,乘坐公交車回家。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的九原區廉政廣場老人們在晨練。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一座城市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老百姓越過越紅火的好日子。在包頭市九原區,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見證了這座城區70年的滄桑變化。這變化,如春雨,細碎地落在她每一天的點滴生活中。老人說:“和過去相比,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輕快的音樂律動叫醒了九原區廉政廣場。鮮花綠樹掩映的廣場中,70歲的曲瑋身穿一身運動服,精神矍鑠地踏著音樂節拍跳舞。

“最早以前,九原區連塊像樣的水泥地都沒有,更別說是廣場了,風大、土大、也不願出來。現在走兩步就是公園,拐幾個彎兒就是廣場,天藍、樹綠,就像畫一樣!在這樣的環境中跳舞,心情特別好!”曲瑋一邊跳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

在距廉政廣場大約300米的地方,是九原區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每天跳完舞,曲瑋都要去逛逛早市。

“我們小時候只能吃自家地裡種的黃瓜柿子茄子這些本地菜,冬天的菜都是提前醃好的,土豆白菜也得早早儲存好。現在九原有九郡、天賦、桐荷好幾家大型農貿市場,全國各地的蔬菜想吃啥吃啥!”逛了一圈,曲瑋心滿意足地拎著秋葵、山藥、菠菜、山竹和櫻桃等時令蔬果,乘坐公交車回家。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70歲的曲瑋老人精神矍鑠。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隨著“滴”的一聲響,曲瑋的老人卡實現了免費乘車。“我9歲跟家人從天津來到了包頭,住在九原區,當時還是叫郊區。那時候九原區只有兩條街,幾排房,到處是黃土堆。”看著車窗外向後倒退的一顆顆綠樹,曲瑋回憶道:“看現在,馬路街道四通八達,到處是高樓,出門就能坐公交,老年人還可以免費乘車。哪兒還有平房和黃土堆的影子。以前出門滿眼土,現在出門是滿眼綠呦!”

不過3站地,就到了曲瑋的家——黃金小區。這個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九原區建的第一個有住宅樓的小區。曲瑋至今還記得第一天搬進樓房的感受。“房子寬敞明亮,乾乾淨淨。不用為洗澡、上廁所發愁,也再不用打碳燒火了,激動地一晚上沒睡著。”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的九原區廉政廣場老人們在晨練。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一座城市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老百姓越過越紅火的好日子。在包頭市九原區,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見證了這座城區70年的滄桑變化。這變化,如春雨,細碎地落在她每一天的點滴生活中。老人說:“和過去相比,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輕快的音樂律動叫醒了九原區廉政廣場。鮮花綠樹掩映的廣場中,70歲的曲瑋身穿一身運動服,精神矍鑠地踏著音樂節拍跳舞。

“最早以前,九原區連塊像樣的水泥地都沒有,更別說是廣場了,風大、土大、也不願出來。現在走兩步就是公園,拐幾個彎兒就是廣場,天藍、樹綠,就像畫一樣!在這樣的環境中跳舞,心情特別好!”曲瑋一邊跳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

在距廉政廣場大約300米的地方,是九原區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每天跳完舞,曲瑋都要去逛逛早市。

“我們小時候只能吃自家地裡種的黃瓜柿子茄子這些本地菜,冬天的菜都是提前醃好的,土豆白菜也得早早儲存好。現在九原有九郡、天賦、桐荷好幾家大型農貿市場,全國各地的蔬菜想吃啥吃啥!”逛了一圈,曲瑋心滿意足地拎著秋葵、山藥、菠菜、山竹和櫻桃等時令蔬果,乘坐公交車回家。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70歲的曲瑋老人精神矍鑠。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隨著“滴”的一聲響,曲瑋的老人卡實現了免費乘車。“我9歲跟家人從天津來到了包頭,住在九原區,當時還是叫郊區。那時候九原區只有兩條街,幾排房,到處是黃土堆。”看著車窗外向後倒退的一顆顆綠樹,曲瑋回憶道:“看現在,馬路街道四通八達,到處是高樓,出門就能坐公交,老年人還可以免費乘車。哪兒還有平房和黃土堆的影子。以前出門滿眼土,現在出門是滿眼綠呦!”

不過3站地,就到了曲瑋的家——黃金小區。這個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九原區建的第一個有住宅樓的小區。曲瑋至今還記得第一天搬進樓房的感受。“房子寬敞明亮,乾乾淨淨。不用為洗澡、上廁所發愁,也再不用打碳燒火了,激動地一晚上沒睡著。”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九原區的住宅小區。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回到家沒多久,一聲門鈴清脆地響起。黃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來給曲瑋做檢查。

醫生王宏英一邊給老人量血壓一邊叮囑她:“上次我們來給您做健康檔案登記時發現您血壓有點低,這次好多啦,過段時間您去我們那做個全身體檢,像您這樣65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費。”

“社區醫院那麼小,都能做啥項目?靠譜不?”曲瑋有些擔心的說。

“阿姨您儘管放心吧,現在我們社區醫院的醫生和設備跟大醫院一樣專業。像心電圖、彩超這些基本的大生化項目都可以做,您可以隨時過來。”王宏英一邊說,一邊笑著掏出手機說:“不光能免費體檢,現在您連看病買藥都不用出門啦。您在手機上下載這個APP,有個頭疼腦熱不舒服可以直接在線諮詢我們家庭醫生,我們直接在線上就能給您開處方藥啦。您要不方便出門,我們還能直接給您把藥快遞到家。這個服務在咱們內蒙古還是頭一家呢!”

聽到這裡,曲瑋忍不住感慨:“我們年輕時候,一看病就發愁,怕九原區的醫院條件不好,就坐車跑去昆區和青山區的大醫院排隊。這幾年,九原區的醫院變化很大,經常有專家教授坐診,設備也很先進。更沒想到的是,現在社區醫院都這麼先進了!”

日新月異的醫療條件讓曲瑋看病再也不用往遠跑,越來越周到的文化服務更是讓曲瑋真實的享受到了“老有所樂”的生活。

每週二下午九原區文化館的“葫蘆絲”公益課是曲瑋最快樂的時光。去年,聽人說九原區文化館新開了太極拳、京劇、模特走秀、樂器等十多門特色公益課,一直熱愛音樂的曲瑋讓女兒給她報了葫蘆絲課,和十多位退休的老人一起學習。

“小時候就特別喜歡音樂,但那時候沒條件學。沒想到現在居然能免費學!”如今,曲瑋不光能熟練地演奏幾首經典的樂曲,還時不時能參加個小型的老年文藝演出。免費的文化公益課,實現了曲瑋的音樂夢。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的九原區廉政廣場老人們在晨練。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一座城市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老百姓越過越紅火的好日子。在包頭市九原區,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見證了這座城區70年的滄桑變化。這變化,如春雨,細碎地落在她每一天的點滴生活中。老人說:“和過去相比,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清晨,輕快的音樂律動叫醒了九原區廉政廣場。鮮花綠樹掩映的廣場中,70歲的曲瑋身穿一身運動服,精神矍鑠地踏著音樂節拍跳舞。

“最早以前,九原區連塊像樣的水泥地都沒有,更別說是廣場了,風大、土大、也不願出來。現在走兩步就是公園,拐幾個彎兒就是廣場,天藍、樹綠,就像畫一樣!在這樣的環境中跳舞,心情特別好!”曲瑋一邊跳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

在距廉政廣場大約300米的地方,是九原區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每天跳完舞,曲瑋都要去逛逛早市。

“我們小時候只能吃自家地裡種的黃瓜柿子茄子這些本地菜,冬天的菜都是提前醃好的,土豆白菜也得早早儲存好。現在九原有九郡、天賦、桐荷好幾家大型農貿市場,全國各地的蔬菜想吃啥吃啥!”逛了一圈,曲瑋心滿意足地拎著秋葵、山藥、菠菜、山竹和櫻桃等時令蔬果,乘坐公交車回家。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70歲的曲瑋老人精神矍鑠。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隨著“滴”的一聲響,曲瑋的老人卡實現了免費乘車。“我9歲跟家人從天津來到了包頭,住在九原區,當時還是叫郊區。那時候九原區只有兩條街,幾排房,到處是黃土堆。”看著車窗外向後倒退的一顆顆綠樹,曲瑋回憶道:“看現在,馬路街道四通八達,到處是高樓,出門就能坐公交,老年人還可以免費乘車。哪兒還有平房和黃土堆的影子。以前出門滿眼土,現在出門是滿眼綠呦!”

不過3站地,就到了曲瑋的家——黃金小區。這個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九原區建的第一個有住宅樓的小區。曲瑋至今還記得第一天搬進樓房的感受。“房子寬敞明亮,乾乾淨淨。不用為洗澡、上廁所發愁,也再不用打碳燒火了,激動地一晚上沒睡著。”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九原區的住宅小區。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回到家沒多久,一聲門鈴清脆地響起。黃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來給曲瑋做檢查。

醫生王宏英一邊給老人量血壓一邊叮囑她:“上次我們來給您做健康檔案登記時發現您血壓有點低,這次好多啦,過段時間您去我們那做個全身體檢,像您這樣65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費。”

“社區醫院那麼小,都能做啥項目?靠譜不?”曲瑋有些擔心的說。

“阿姨您儘管放心吧,現在我們社區醫院的醫生和設備跟大醫院一樣專業。像心電圖、彩超這些基本的大生化項目都可以做,您可以隨時過來。”王宏英一邊說,一邊笑著掏出手機說:“不光能免費體檢,現在您連看病買藥都不用出門啦。您在手機上下載這個APP,有個頭疼腦熱不舒服可以直接在線諮詢我們家庭醫生,我們直接在線上就能給您開處方藥啦。您要不方便出門,我們還能直接給您把藥快遞到家。這個服務在咱們內蒙古還是頭一家呢!”

聽到這裡,曲瑋忍不住感慨:“我們年輕時候,一看病就發愁,怕九原區的醫院條件不好,就坐車跑去昆區和青山區的大醫院排隊。這幾年,九原區的醫院變化很大,經常有專家教授坐診,設備也很先進。更沒想到的是,現在社區醫院都這麼先進了!”

日新月異的醫療條件讓曲瑋看病再也不用往遠跑,越來越周到的文化服務更是讓曲瑋真實的享受到了“老有所樂”的生活。

每週二下午九原區文化館的“葫蘆絲”公益課是曲瑋最快樂的時光。去年,聽人說九原區文化館新開了太極拳、京劇、模特走秀、樂器等十多門特色公益課,一直熱愛音樂的曲瑋讓女兒給她報了葫蘆絲課,和十多位退休的老人一起學習。

“小時候就特別喜歡音樂,但那時候沒條件學。沒想到現在居然能免費學!”如今,曲瑋不光能熟練地演奏幾首經典的樂曲,還時不時能參加個小型的老年文藝演出。免費的文化公益課,實現了曲瑋的音樂夢。

包頭一位七旬老人的自述 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九原區橫豎街。 圖片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夏日的傍晚,華燈初上,九原區的夜色變得美麗迷人。曲瑋習慣在晚飯後出來散散步,或者去鹿園溜溜彎,或者跟著女兒去萬達廣場逛逛街,但她最願意去的地方還是家門口那條古樸又繁華的橫豎街。這條街她走了大半輩子,親眼見證了它從一個擠滿了小平房的住宅區變成了一條聞名包頭的美食街。

“70年了,九原區的每一個變化我都看在眼裡,很多變化都超出我的想象。”曲瑋笑著,眼神中充滿了感動。

70年滄桑鉅變,70年風雨兼程,九原區這座古郡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和容顏。它勇往直前的身影、不斷奮進的腳步,碩果累累的成就,讓每一個生活在九原區的普通人都擁有了不普通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九原區委宣傳部 辛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