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所以在青春消逝之前,她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自己而又有能力幫自己養家的人。這個時候,祝鴻才走進了她的人生,她選擇了他,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向聰明的曼璐失算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與祝鴻才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沒想到祝鴻才居然發了大財,有了錢了祝鴻才開始露出原來的本色,他開始混跡各種場所,開始冷落她,嫌棄她。這一切都讓曼璐感覺到惶恐,她太需要一個兒子來給他安全感了。

此時的她被生活拋離了正規,整個人變得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曼璐也不例外。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所以在青春消逝之前,她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自己而又有能力幫自己養家的人。這個時候,祝鴻才走進了她的人生,她選擇了他,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向聰明的曼璐失算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與祝鴻才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沒想到祝鴻才居然發了大財,有了錢了祝鴻才開始露出原來的本色,他開始混跡各種場所,開始冷落她,嫌棄她。這一切都讓曼璐感覺到惶恐,她太需要一個兒子來給他安全感了。

此時的她被生活拋離了正規,整個人變得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曼璐也不例外。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在知道自己身子不能生育時,為了保住祝太太的頭銜,為了博得丈夫的歡心,她把自己的親妹妹曼楨獻給了祝鴻才。出於私心,她斷了曼楨一切的聯繫,把她囚禁了將近一年。

此時,曼璐心態已經扭曲了,她對曼楨的傷害,愚昧而變態;在裝病的引妹妹曼楨上門的時候她就已經迷失了自我。

最後,曼璐的結局令人扼腕,她就像社會中的一面竟然,從她的身上折射出既矛盾有統一的個性;她既善良,又狠毒,既可憐,有可恨。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所以在青春消逝之前,她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自己而又有能力幫自己養家的人。這個時候,祝鴻才走進了她的人生,她選擇了他,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向聰明的曼璐失算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與祝鴻才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沒想到祝鴻才居然發了大財,有了錢了祝鴻才開始露出原來的本色,他開始混跡各種場所,開始冷落她,嫌棄她。這一切都讓曼璐感覺到惶恐,她太需要一個兒子來給他安全感了。

此時的她被生活拋離了正規,整個人變得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曼璐也不例外。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在知道自己身子不能生育時,為了保住祝太太的頭銜,為了博得丈夫的歡心,她把自己的親妹妹曼楨獻給了祝鴻才。出於私心,她斷了曼楨一切的聯繫,把她囚禁了將近一年。

此時,曼璐心態已經扭曲了,她對曼楨的傷害,愚昧而變態;在裝病的引妹妹曼楨上門的時候她就已經迷失了自我。

最後,曼璐的結局令人扼腕,她就像社會中的一面竟然,從她的身上折射出既矛盾有統一的個性;她既善良,又狠毒,既可憐,有可恨。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二姊相看初春景,回首相看已成灰

真正壓垮曼璐的是來自對曼楨的嫉妒、羨慕。

當她身邊所有的男性的目光都轉移到妹妹曼楨的身上的時候,她絕望了。她覺得自己好像變得一無所有了,那個曾經和他有過婚約的張預瑾,把目光轉移到了自己的二妹身上的時候她就已經輸了。

之前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可以想一下預瑾;而現在,她已經連想的權利都沒有了,她覺得自己是那麼傻,自己用青春,用身體換來的一切,自己的妹妹都輕輕鬆鬆的享受了。他們身邊的男人似乎都不記得,那個年華老去的顧曼璐了。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所以在青春消逝之前,她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自己而又有能力幫自己養家的人。這個時候,祝鴻才走進了她的人生,她選擇了他,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向聰明的曼璐失算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與祝鴻才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沒想到祝鴻才居然發了大財,有了錢了祝鴻才開始露出原來的本色,他開始混跡各種場所,開始冷落她,嫌棄她。這一切都讓曼璐感覺到惶恐,她太需要一個兒子來給他安全感了。

此時的她被生活拋離了正規,整個人變得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曼璐也不例外。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在知道自己身子不能生育時,為了保住祝太太的頭銜,為了博得丈夫的歡心,她把自己的親妹妹曼楨獻給了祝鴻才。出於私心,她斷了曼楨一切的聯繫,把她囚禁了將近一年。

此時,曼璐心態已經扭曲了,她對曼楨的傷害,愚昧而變態;在裝病的引妹妹曼楨上門的時候她就已經迷失了自我。

最後,曼璐的結局令人扼腕,她就像社會中的一面竟然,從她的身上折射出既矛盾有統一的個性;她既善良,又狠毒,既可憐,有可恨。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二姊相看初春景,回首相看已成灰

真正壓垮曼璐的是來自對曼楨的嫉妒、羨慕。

當她身邊所有的男性的目光都轉移到妹妹曼楨的身上的時候,她絕望了。她覺得自己好像變得一無所有了,那個曾經和他有過婚約的張預瑾,把目光轉移到了自己的二妹身上的時候她就已經輸了。

之前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可以想一下預瑾;而現在,她已經連想的權利都沒有了,她覺得自己是那麼傻,自己用青春,用身體換來的一切,自己的妹妹都輕輕鬆鬆的享受了。他們身邊的男人似乎都不記得,那個年華老去的顧曼璐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不僅她身邊的男人,連她的媽媽,奶奶,弟弟妹妹也是;曼璐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為什麼?為什麼曼楨就能輕易得到這麼多的關愛,那是自己換來的啊!原本自己也可以和曼楨一樣啊,曼楨的一切都該屬於自己的啊!

仇恨的種子埋在了心中,她把所有的罪過都加註在妹妹曼楨的身上。也許是那種要極力抓住婚姻這根救命稻草的心態,知道祝鴻才覬覦曼楨多時,為了拴住丈夫的心,她獻上了自己了妹妹。

筆者絕對相信,曼璐雖然有一絲報復的快感,更多的應該是愧疚吧!否則,也不會在彌留之際,求得曼楨的原諒。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所以在青春消逝之前,她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自己而又有能力幫自己養家的人。這個時候,祝鴻才走進了她的人生,她選擇了他,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向聰明的曼璐失算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與祝鴻才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沒想到祝鴻才居然發了大財,有了錢了祝鴻才開始露出原來的本色,他開始混跡各種場所,開始冷落她,嫌棄她。這一切都讓曼璐感覺到惶恐,她太需要一個兒子來給他安全感了。

此時的她被生活拋離了正規,整個人變得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曼璐也不例外。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在知道自己身子不能生育時,為了保住祝太太的頭銜,為了博得丈夫的歡心,她把自己的親妹妹曼楨獻給了祝鴻才。出於私心,她斷了曼楨一切的聯繫,把她囚禁了將近一年。

此時,曼璐心態已經扭曲了,她對曼楨的傷害,愚昧而變態;在裝病的引妹妹曼楨上門的時候她就已經迷失了自我。

最後,曼璐的結局令人扼腕,她就像社會中的一面竟然,從她的身上折射出既矛盾有統一的個性;她既善良,又狠毒,既可憐,有可恨。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二姊相看初春景,回首相看已成灰

真正壓垮曼璐的是來自對曼楨的嫉妒、羨慕。

當她身邊所有的男性的目光都轉移到妹妹曼楨的身上的時候,她絕望了。她覺得自己好像變得一無所有了,那個曾經和他有過婚約的張預瑾,把目光轉移到了自己的二妹身上的時候她就已經輸了。

之前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可以想一下預瑾;而現在,她已經連想的權利都沒有了,她覺得自己是那麼傻,自己用青春,用身體換來的一切,自己的妹妹都輕輕鬆鬆的享受了。他們身邊的男人似乎都不記得,那個年華老去的顧曼璐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不僅她身邊的男人,連她的媽媽,奶奶,弟弟妹妹也是;曼璐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為什麼?為什麼曼楨就能輕易得到這麼多的關愛,那是自己換來的啊!原本自己也可以和曼楨一樣啊,曼楨的一切都該屬於自己的啊!

仇恨的種子埋在了心中,她把所有的罪過都加註在妹妹曼楨的身上。也許是那種要極力抓住婚姻這根救命稻草的心態,知道祝鴻才覬覦曼楨多時,為了拴住丈夫的心,她獻上了自己了妹妹。

筆者絕對相信,曼璐雖然有一絲報復的快感,更多的應該是愧疚吧!否則,也不會在彌留之際,求得曼楨的原諒。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後記

曼璐從原先的善良變成後來的刻薄、狠毒,不能完全怪她,她的苦有誰能理解呢?自己的母親理解過她嗎?自己的妹妹顧曼楨理解過她嗎?都不曾,她是那麼的卑微,那麼的敏感!

她可以忍受淪為舞女的痛苦,但她承受不了家人對她的傷害;曼璐想要的東西其實很少,她將這些東西視為珍寶,雖然不曾擁有,但可以回憶。

曼楨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她視為珍寶的東西被曼楨有意無意的奪去;她真的崩潰了,精神之柱也沒有了,一步錯,步步錯,她成為了殘害別人的惡魔。

"

對於女性作家,我欣賞張愛玲多於冰心。

我覺得她同魯迅先生一樣,字裡行間中帶著幾許朦朧,細細品讀後令人無法自拔;妙筆生花中帶著幾絲同情,幾許悲涼,幾聲嘆息,幾句感慨;愈是這般,愈能揭露現實。

如果說魯迅先生的現實中帶了為國為民的話,那張女士筆下的現實是社會百態的縮影,是人性的照相機。從她筆下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清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現狀,也看到了人物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張女士筆下的女人比男人更有魅力,也更可悲。那些被愛情所傷的女子比比皆是,如葛薇龍用青春陪伴了愛情;白流蘇用愛情來賭博愛情;曹七巧用自私來囚禁愛情;顧曼璐用瘋狂來祭奠了愛情。

這些女子們無一不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她們或戀了、愛了、醉了、痴了、瘋了、傻了、亡了;每個人都帶這悲涼的情調,再經歷了紅塵滄桑後,她們的心靈已經千瘡百孔了,死就是她們唯一的解脫。

《半生緣》中的顧曼璐亦是如此。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顧曼璐,原來也是單純、善良、好人家的女子;她原本可以嫁給心愛的初戀張預瑾,有個很美好的人生。可這一切,都隨著爸爸的去世而破滅,家庭的重擔落到曼璐一個人的身上。

奶奶年邁多病,母親懦弱沒有主見,家裡還有幼小的弟妹需要養活;於是,她選擇“下海”,她放棄了自己和張預瑾的婚約,挑起了家裡的大梁。

因為年輕漂亮,因為嘴甜會來事,顧曼璐成了舞廳裡的頭牌。多年流連在風月中,她逐漸失去了自我;再到後來,她傷害了曼楨,但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祝鴻才的心,她徹底絕望了,可已經來不及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終於,身患癆症的她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她也終於是解脫了!

看完曼璐的一生,筆者只覺得悲從中來,她就像一株綻放的曼陀羅花,絢麗的,也是短暫的。倘若不是特定的幾個因素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她或許也同妹妹顧曼楨一般像一株清新的百合花在風中搖曳。

是的,筆者同情這個女子,雖然她後來的做法不得人心,但究其根本,這也是造成了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豈知關大計?曼璐無奈是親情

那一年,隨著父親的病故,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為了撐起即將破碎的家,她出賣了靈魂。可她的犧牲卻不曾換來家裡的理解、包容;在顧家,等待她的只有輕視、冷漠。

當時的曼璐只有17歲啊,她作為一個弱女子要想撐起整個家庭,她只有這個出路。可她的家人呢?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她出賣靈魂的錢,卻又看不起她,弟弟也嫌棄她,說她掙得錢不乾淨;連曼璐一向溫柔呵護的妹妹曼楨都不能理解曼璐的所作所為,甚至覺得曼璐給她丟人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家裡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曼璐的傷口上撒鹽,那看似妖嬈的背後卻是無比的孤寂,這個柔弱的女子背後該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啊!她也想同曼楨一般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不行啊!如果自己選擇了張預瑾,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如何養得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況且,曼璐骨子裡也是有傲氣的,她不願意拖累預瑾,她想無憂無慮、清清白白的嫁給他。當然,曼璐也曾後悔過,後悔自己為什麼不選擇和預瑾在一起遠走高飛。曼璐也是清醒的,她明白,現在的自己已經配上預瑾了,曾經的那個曼璐已經“死”了。

現在對曼璐來說,養活一家老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可憐了曼璐,在最美好的年華終究還是和預瑾錯過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還記得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句話,用在曼璐和預瑾身上也極為合適;或許多年後,曼璐與預瑾再相見時,她也會輕輕告訴預瑾一聲:預瑾,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曼璐一家生存在無比動盪的年代;英、法、日等國家設立各種租界,有時戰火連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個年代,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得賣兒賣女!曼璐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犧牲者,做舞女的她其實並不快樂,即使整天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可在封建傳統的影響下,她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是“不乾淨的”。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所以在青春消逝之前,她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自己而又有能力幫自己養家的人。這個時候,祝鴻才走進了她的人生,她選擇了他,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一向聰明的曼璐失算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與祝鴻才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沒想到祝鴻才居然發了大財,有了錢了祝鴻才開始露出原來的本色,他開始混跡各種場所,開始冷落她,嫌棄她。這一切都讓曼璐感覺到惶恐,她太需要一個兒子來給他安全感了。

此時的她被生活拋離了正規,整個人變得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曼璐也不例外。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在知道自己身子不能生育時,為了保住祝太太的頭銜,為了博得丈夫的歡心,她把自己的親妹妹曼楨獻給了祝鴻才。出於私心,她斷了曼楨一切的聯繫,把她囚禁了將近一年。

此時,曼璐心態已經扭曲了,她對曼楨的傷害,愚昧而變態;在裝病的引妹妹曼楨上門的時候她就已經迷失了自我。

最後,曼璐的結局令人扼腕,她就像社會中的一面竟然,從她的身上折射出既矛盾有統一的個性;她既善良,又狠毒,既可憐,有可恨。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二姊相看初春景,回首相看已成灰

真正壓垮曼璐的是來自對曼楨的嫉妒、羨慕。

當她身邊所有的男性的目光都轉移到妹妹曼楨的身上的時候,她絕望了。她覺得自己好像變得一無所有了,那個曾經和他有過婚約的張預瑾,把目光轉移到了自己的二妹身上的時候她就已經輸了。

之前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可以想一下預瑾;而現在,她已經連想的權利都沒有了,她覺得自己是那麼傻,自己用青春,用身體換來的一切,自己的妹妹都輕輕鬆鬆的享受了。他們身邊的男人似乎都不記得,那個年華老去的顧曼璐了。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不僅她身邊的男人,連她的媽媽,奶奶,弟弟妹妹也是;曼璐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為什麼?為什麼曼楨就能輕易得到這麼多的關愛,那是自己換來的啊!原本自己也可以和曼楨一樣啊,曼楨的一切都該屬於自己的啊!

仇恨的種子埋在了心中,她把所有的罪過都加註在妹妹曼楨的身上。也許是那種要極力抓住婚姻這根救命稻草的心態,知道祝鴻才覬覦曼楨多時,為了拴住丈夫的心,她獻上了自己了妹妹。

筆者絕對相信,曼璐雖然有一絲報復的快感,更多的應該是愧疚吧!否則,也不會在彌留之際,求得曼楨的原諒。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後記

曼璐從原先的善良變成後來的刻薄、狠毒,不能完全怪她,她的苦有誰能理解呢?自己的母親理解過她嗎?自己的妹妹顧曼楨理解過她嗎?都不曾,她是那麼的卑微,那麼的敏感!

她可以忍受淪為舞女的痛苦,但她承受不了家人對她的傷害;曼璐想要的東西其實很少,她將這些東西視為珍寶,雖然不曾擁有,但可以回憶。

曼楨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她視為珍寶的東西被曼楨有意無意的奪去;她真的崩潰了,精神之柱也沒有了,一步錯,步步錯,她成為了殘害別人的惡魔。

《半生緣》:顧曼璐的悲劇,是那一生不堪回首的過去

因為,沒有什麼比希望破碎更讓人看絕望的了。臨死之前,她想得到曼楨的原諒,可是曼楨卻無法原諒她。那份姐妹之間的美好,已經被她親手抹殺掉了,不復存在了!

筆者為這個可悲的女子充滿了同情,恨又恨不起來;如有來世,筆者希望張女士能夠給她一個美好的人生!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以上是筆者自己的觀點,若有不同,歡迎交流!

愛著一個人,走過一些路——陳百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