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

前不久,本報報道了杭州市九蓮小學學生沈子涵和媽媽的故事,這位媽媽為了激勵兒子好好學習,以身作則去考北大研究生,令人欽佩。

杭州市舟山路學前教育集團園長何舍予看過後,感嘆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幼兒園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他,還專門去考了醫學博士!

何園長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杭杭媽媽,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在讀博士,家有二寶——大寶杭杭,一個有點特殊的6歲男孩;二寶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今年下半年要上中班了。

普通媽媽照顧兩個娃多半已經分身乏術,去考博士簡直是天方夜譚。杭杭媽媽是怎麼做到的?她為啥要這麼拼?

故事要從6年前,杭杭剛出生說起。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

第一眼見到兒子杭杭時,杭杭媽的心“咯噔”一下。雖然產前檢查就說兒子的頭圍偏小,但沒想到竟是兩邊額角都凹下去了一點,額頭明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飽滿。

“可能還沒發育好,好好照顧的話,以後會慢慢長好的吧。”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可愛小臉,杭杭媽很快將疑惑和煩惱拋諸腦後,只想著如何疼愛手裡抱著的這個小寶貝。

然而,愛並不能阻止意外發生。杭杭4個月時發熱驚厥,全家人帶他去省兒保看病,醫生也留意到了杭杭的異常,建議後續進一步檢查。

後來的腦部檢查,醫生解開了杭杭媽媽一直以來的疑惑——杭杭額角的異常,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遲緩。更讓杭杭一家崩潰的是,該問題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外貌上與常人不太一樣,而且前額葉與智力發育、運動能力甚至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

前不久,本報報道了杭州市九蓮小學學生沈子涵和媽媽的故事,這位媽媽為了激勵兒子好好學習,以身作則去考北大研究生,令人欽佩。

杭州市舟山路學前教育集團園長何舍予看過後,感嘆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幼兒園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他,還專門去考了醫學博士!

何園長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杭杭媽媽,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在讀博士,家有二寶——大寶杭杭,一個有點特殊的6歲男孩;二寶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今年下半年要上中班了。

普通媽媽照顧兩個娃多半已經分身乏術,去考博士簡直是天方夜譚。杭杭媽媽是怎麼做到的?她為啥要這麼拼?

故事要從6年前,杭杭剛出生說起。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

第一眼見到兒子杭杭時,杭杭媽的心“咯噔”一下。雖然產前檢查就說兒子的頭圍偏小,但沒想到竟是兩邊額角都凹下去了一點,額頭明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飽滿。

“可能還沒發育好,好好照顧的話,以後會慢慢長好的吧。”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可愛小臉,杭杭媽很快將疑惑和煩惱拋諸腦後,只想著如何疼愛手裡抱著的這個小寶貝。

然而,愛並不能阻止意外發生。杭杭4個月時發熱驚厥,全家人帶他去省兒保看病,醫生也留意到了杭杭的異常,建議後續進一步檢查。

後來的腦部檢查,醫生解開了杭杭媽媽一直以來的疑惑——杭杭額角的異常,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遲緩。更讓杭杭一家崩潰的是,該問題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外貌上與常人不太一樣,而且前額葉與智力發育、運動能力甚至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怎麼辦?帶著尚在襁褓的兒子,杭杭媽媽跑遍了杭州、上海的相關大醫院,醫生的建議都很一致: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康復訓練,逐漸提高杭杭的運動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便他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杭杭一歲多,仍然無法站立,也不會說話。得知內情的幾位親戚朋友,開始勸說杭杭媽放棄,甚至建議把杭杭送去福利院。“不可能。”杭杭媽斷然拒絕,“我既然把孩子生了下來,就有義務和責任把他養大。不管將來如何,我都會竭盡所能照顧好他。”

即便現在,回憶當時得知杭杭病情的那段時光,杭杭媽媽仍然用了“不堪回首”四個字來形容。“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唯一的信念就是,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棄。”她說。

她用自己的行動說服了全家人,一起努力陪杭杭慢慢長大。爸爸因為是自由職業,只要不出門,就在家裡陪杭杭;從未離開過老家的杭杭外婆,趕來杭州照顧杭杭。“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戰友。”和記者聊到這裡,杭杭媽媽不由地感嘆。

杭杭的康復之路,就是從一歲多開始的。鍼灸、推拿、康復訓練……凡是聽說過的可能有用的治療手段,只要確定沒有副作用,杭杭媽都帶兒子試了遍,像鍼灸和康復一直堅持到現在。

"

前不久,本報報道了杭州市九蓮小學學生沈子涵和媽媽的故事,這位媽媽為了激勵兒子好好學習,以身作則去考北大研究生,令人欽佩。

杭州市舟山路學前教育集團園長何舍予看過後,感嘆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幼兒園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他,還專門去考了醫學博士!

何園長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杭杭媽媽,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在讀博士,家有二寶——大寶杭杭,一個有點特殊的6歲男孩;二寶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今年下半年要上中班了。

普通媽媽照顧兩個娃多半已經分身乏術,去考博士簡直是天方夜譚。杭杭媽媽是怎麼做到的?她為啥要這麼拼?

故事要從6年前,杭杭剛出生說起。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

第一眼見到兒子杭杭時,杭杭媽的心“咯噔”一下。雖然產前檢查就說兒子的頭圍偏小,但沒想到竟是兩邊額角都凹下去了一點,額頭明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飽滿。

“可能還沒發育好,好好照顧的話,以後會慢慢長好的吧。”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可愛小臉,杭杭媽很快將疑惑和煩惱拋諸腦後,只想著如何疼愛手裡抱著的這個小寶貝。

然而,愛並不能阻止意外發生。杭杭4個月時發熱驚厥,全家人帶他去省兒保看病,醫生也留意到了杭杭的異常,建議後續進一步檢查。

後來的腦部檢查,醫生解開了杭杭媽媽一直以來的疑惑——杭杭額角的異常,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遲緩。更讓杭杭一家崩潰的是,該問題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外貌上與常人不太一樣,而且前額葉與智力發育、運動能力甚至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怎麼辦?帶著尚在襁褓的兒子,杭杭媽媽跑遍了杭州、上海的相關大醫院,醫生的建議都很一致: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康復訓練,逐漸提高杭杭的運動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便他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杭杭一歲多,仍然無法站立,也不會說話。得知內情的幾位親戚朋友,開始勸說杭杭媽放棄,甚至建議把杭杭送去福利院。“不可能。”杭杭媽斷然拒絕,“我既然把孩子生了下來,就有義務和責任把他養大。不管將來如何,我都會竭盡所能照顧好他。”

即便現在,回憶當時得知杭杭病情的那段時光,杭杭媽媽仍然用了“不堪回首”四個字來形容。“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唯一的信念就是,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棄。”她說。

她用自己的行動說服了全家人,一起努力陪杭杭慢慢長大。爸爸因為是自由職業,只要不出門,就在家裡陪杭杭;從未離開過老家的杭杭外婆,趕來杭州照顧杭杭。“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戰友。”和記者聊到這裡,杭杭媽媽不由地感嘆。

杭杭的康復之路,就是從一歲多開始的。鍼灸、推拿、康復訓練……凡是聽說過的可能有用的治療手段,只要確定沒有副作用,杭杭媽都帶兒子試了遍,像鍼灸和康復一直堅持到現在。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條路不光花錢也花時間。杭杭媽粗粗算了下,每個月花在兒子康復訓練上的費用超過一萬元。至於時間,更無法估量。單是一週兩次的鍼灸,路上打個來回,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上等候和治療的時間,每回起碼要耗掉三小時。康復訓練也是如此。

讓全家人心酸又欣慰的是,即便康復治療過程漫長又痛苦,杭杭堅持了下來。杭杭媽媽自己是學中醫出身,也會鍼灸,但給兒子紮了幾次就放棄了:“實在不忍心。還是讓醫生來。”鍼灸,想想都疼,連普通孩子都會哭會鬧,杭杭卻像個堅強的小勇士,漸漸適應了。每當外婆告訴他,這是醫生在治病,不能亂動。因為疼得厲害而扭動身子的杭杭,會停下來,只輕輕哼兩聲。

"

前不久,本報報道了杭州市九蓮小學學生沈子涵和媽媽的故事,這位媽媽為了激勵兒子好好學習,以身作則去考北大研究生,令人欽佩。

杭州市舟山路學前教育集團園長何舍予看過後,感嘆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幼兒園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他,還專門去考了醫學博士!

何園長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杭杭媽媽,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在讀博士,家有二寶——大寶杭杭,一個有點特殊的6歲男孩;二寶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今年下半年要上中班了。

普通媽媽照顧兩個娃多半已經分身乏術,去考博士簡直是天方夜譚。杭杭媽媽是怎麼做到的?她為啥要這麼拼?

故事要從6年前,杭杭剛出生說起。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

第一眼見到兒子杭杭時,杭杭媽的心“咯噔”一下。雖然產前檢查就說兒子的頭圍偏小,但沒想到竟是兩邊額角都凹下去了一點,額頭明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飽滿。

“可能還沒發育好,好好照顧的話,以後會慢慢長好的吧。”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可愛小臉,杭杭媽很快將疑惑和煩惱拋諸腦後,只想著如何疼愛手裡抱著的這個小寶貝。

然而,愛並不能阻止意外發生。杭杭4個月時發熱驚厥,全家人帶他去省兒保看病,醫生也留意到了杭杭的異常,建議後續進一步檢查。

後來的腦部檢查,醫生解開了杭杭媽媽一直以來的疑惑——杭杭額角的異常,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遲緩。更讓杭杭一家崩潰的是,該問題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外貌上與常人不太一樣,而且前額葉與智力發育、運動能力甚至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怎麼辦?帶著尚在襁褓的兒子,杭杭媽媽跑遍了杭州、上海的相關大醫院,醫生的建議都很一致: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康復訓練,逐漸提高杭杭的運動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便他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杭杭一歲多,仍然無法站立,也不會說話。得知內情的幾位親戚朋友,開始勸說杭杭媽放棄,甚至建議把杭杭送去福利院。“不可能。”杭杭媽斷然拒絕,“我既然把孩子生了下來,就有義務和責任把他養大。不管將來如何,我都會竭盡所能照顧好他。”

即便現在,回憶當時得知杭杭病情的那段時光,杭杭媽媽仍然用了“不堪回首”四個字來形容。“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唯一的信念就是,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棄。”她說。

她用自己的行動說服了全家人,一起努力陪杭杭慢慢長大。爸爸因為是自由職業,只要不出門,就在家裡陪杭杭;從未離開過老家的杭杭外婆,趕來杭州照顧杭杭。“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戰友。”和記者聊到這裡,杭杭媽媽不由地感嘆。

杭杭的康復之路,就是從一歲多開始的。鍼灸、推拿、康復訓練……凡是聽說過的可能有用的治療手段,只要確定沒有副作用,杭杭媽都帶兒子試了遍,像鍼灸和康復一直堅持到現在。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條路不光花錢也花時間。杭杭媽粗粗算了下,每個月花在兒子康復訓練上的費用超過一萬元。至於時間,更無法估量。單是一週兩次的鍼灸,路上打個來回,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上等候和治療的時間,每回起碼要耗掉三小時。康復訓練也是如此。

讓全家人心酸又欣慰的是,即便康復治療過程漫長又痛苦,杭杭堅持了下來。杭杭媽媽自己是學中醫出身,也會鍼灸,但給兒子紮了幾次就放棄了:“實在不忍心。還是讓醫生來。”鍼灸,想想都疼,連普通孩子都會哭會鬧,杭杭卻像個堅強的小勇士,漸漸適應了。每當外婆告訴他,這是醫生在治病,不能亂動。因為疼得厲害而扭動身子的杭杭,會停下來,只輕輕哼兩聲。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去醫生那兒,杭杭全家每天還有一個固定項目:晚飯後,在小區樓下做半小時運動,跑跑跳跳或者打球拍球,鍛鍊杭杭的手足協調能力,同時也鼓勵他多開口,和小區裡的陌生人交流。為此,即便下雨,杭杭媽媽也堅持帶兒子下樓,哪怕只是在地下停車庫裡走走。

愛不是奇蹟,但是力量

兩歲多的時候,杭杭終於學會了走路。全家人都很激動,尤其是杭杭媽媽。

命運總會眷顧有愛的人,她意外懷孕了。當時,二胎政策尚未放開,但是因為杭杭的特殊情況,杭杭媽符合二胎條件。在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的指點和幫助下,她很順利地辦出了準生證。健康活潑的二寶小妹,給這個家帶來了歡樂,也成了杭杭最親密的小夥伴。她能跑能跳的時候,就會帶著哥哥玩,杭杭也很樂意聽妹妹的話。

這樣一家子出門,兒女雙全,如果不是杭杭那一點與眾不同,真是要羨煞旁人。“其實我覺得現在已經夠好了。”杭杭媽媽一臉滿足地說。第一次和她約了碰面,見到一個臉上掛著淺淺淡淡笑容的媽媽走近時,記者實在無法將這樣的表情和她的經歷聯繫在一起。

“你怎麼做到的?”聊到一半,記者忍不住問出口。

杭杭媽想了想回答:“換個角度看問題,反正不可能更糟,只能越來越好。”在她眼裡,杭杭還是家裡的小功臣。

因為杭杭,一家人成了最親密的戰友;因為杭杭,妹妹的意外到來沒有帶來麻煩,反而平添了一份驚喜;因為杭杭,全家感受到了無數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關心與愛:

比如,街道指點杭杭媽辦準生證的熱心工作人員。比如,一直定期給杭杭看病的兒保專家,杭杭媽有時掛不上號,他再忙也會給加號,有段時間,杭杭走路一條腿總髮軟,就是他看出是腳發育出現問題,及時給了靠譜的治療方案,現在的杭杭才能和妹妹一起在蹦床上撒歡。

還有杭杭幼兒園的小夥伴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們——去年妹妹要上幼兒園,杭杭媽索性也把杭杭送了去讀大班,培養他的適應能力。“班裡的孩子和家長,很快看出了杭杭的特殊,知道來龍去脈後,不但沒嫌棄他,還很照顧他。杭杭動作慢,其他孩子肯耐著性子等他。杭杭回來告訴我認識了許多好朋友,與人交往的能力有明顯進步。就連妹妹班裡的家長聽說後,也主動邀請我們帶杭杭一起參加班級活動。”結果,愛玩水的杭杭曾經一口氣去了三趟同一個玩水勝地,一趟爸媽帶去,一趟自己班裡活動,另一趟是妹妹班裡的活動。

大家都這麼給力,杭杭媽覺得自己要更給力。去年她去考博士,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將來更好照顧大寶,提供物質保障、儲備知識;二是給馬上要上學的二寶做個榜樣,媽媽一直在努力,你也要加油哦。

"

前不久,本報報道了杭州市九蓮小學學生沈子涵和媽媽的故事,這位媽媽為了激勵兒子好好學習,以身作則去考北大研究生,令人欽佩。

杭州市舟山路學前教育集團園長何舍予看過後,感嘆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幼兒園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他,還專門去考了醫學博士!

何園長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杭杭媽媽,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在讀博士,家有二寶——大寶杭杭,一個有點特殊的6歲男孩;二寶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今年下半年要上中班了。

普通媽媽照顧兩個娃多半已經分身乏術,去考博士簡直是天方夜譚。杭杭媽媽是怎麼做到的?她為啥要這麼拼?

故事要從6年前,杭杭剛出生說起。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

第一眼見到兒子杭杭時,杭杭媽的心“咯噔”一下。雖然產前檢查就說兒子的頭圍偏小,但沒想到竟是兩邊額角都凹下去了一點,額頭明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飽滿。

“可能還沒發育好,好好照顧的話,以後會慢慢長好的吧。”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可愛小臉,杭杭媽很快將疑惑和煩惱拋諸腦後,只想著如何疼愛手裡抱著的這個小寶貝。

然而,愛並不能阻止意外發生。杭杭4個月時發熱驚厥,全家人帶他去省兒保看病,醫生也留意到了杭杭的異常,建議後續進一步檢查。

後來的腦部檢查,醫生解開了杭杭媽媽一直以來的疑惑——杭杭額角的異常,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遲緩。更讓杭杭一家崩潰的是,該問題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外貌上與常人不太一樣,而且前額葉與智力發育、運動能力甚至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怎麼辦?帶著尚在襁褓的兒子,杭杭媽媽跑遍了杭州、上海的相關大醫院,醫生的建議都很一致: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康復訓練,逐漸提高杭杭的運動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便他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杭杭一歲多,仍然無法站立,也不會說話。得知內情的幾位親戚朋友,開始勸說杭杭媽放棄,甚至建議把杭杭送去福利院。“不可能。”杭杭媽斷然拒絕,“我既然把孩子生了下來,就有義務和責任把他養大。不管將來如何,我都會竭盡所能照顧好他。”

即便現在,回憶當時得知杭杭病情的那段時光,杭杭媽媽仍然用了“不堪回首”四個字來形容。“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唯一的信念就是,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棄。”她說。

她用自己的行動說服了全家人,一起努力陪杭杭慢慢長大。爸爸因為是自由職業,只要不出門,就在家裡陪杭杭;從未離開過老家的杭杭外婆,趕來杭州照顧杭杭。“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戰友。”和記者聊到這裡,杭杭媽媽不由地感嘆。

杭杭的康復之路,就是從一歲多開始的。鍼灸、推拿、康復訓練……凡是聽說過的可能有用的治療手段,只要確定沒有副作用,杭杭媽都帶兒子試了遍,像鍼灸和康復一直堅持到現在。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條路不光花錢也花時間。杭杭媽粗粗算了下,每個月花在兒子康復訓練上的費用超過一萬元。至於時間,更無法估量。單是一週兩次的鍼灸,路上打個來回,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上等候和治療的時間,每回起碼要耗掉三小時。康復訓練也是如此。

讓全家人心酸又欣慰的是,即便康復治療過程漫長又痛苦,杭杭堅持了下來。杭杭媽媽自己是學中醫出身,也會鍼灸,但給兒子紮了幾次就放棄了:“實在不忍心。還是讓醫生來。”鍼灸,想想都疼,連普通孩子都會哭會鬧,杭杭卻像個堅強的小勇士,漸漸適應了。每當外婆告訴他,這是醫生在治病,不能亂動。因為疼得厲害而扭動身子的杭杭,會停下來,只輕輕哼兩聲。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去醫生那兒,杭杭全家每天還有一個固定項目:晚飯後,在小區樓下做半小時運動,跑跑跳跳或者打球拍球,鍛鍊杭杭的手足協調能力,同時也鼓勵他多開口,和小區裡的陌生人交流。為此,即便下雨,杭杭媽媽也堅持帶兒子下樓,哪怕只是在地下停車庫裡走走。

愛不是奇蹟,但是力量

兩歲多的時候,杭杭終於學會了走路。全家人都很激動,尤其是杭杭媽媽。

命運總會眷顧有愛的人,她意外懷孕了。當時,二胎政策尚未放開,但是因為杭杭的特殊情況,杭杭媽符合二胎條件。在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的指點和幫助下,她很順利地辦出了準生證。健康活潑的二寶小妹,給這個家帶來了歡樂,也成了杭杭最親密的小夥伴。她能跑能跳的時候,就會帶著哥哥玩,杭杭也很樂意聽妹妹的話。

這樣一家子出門,兒女雙全,如果不是杭杭那一點與眾不同,真是要羨煞旁人。“其實我覺得現在已經夠好了。”杭杭媽媽一臉滿足地說。第一次和她約了碰面,見到一個臉上掛著淺淺淡淡笑容的媽媽走近時,記者實在無法將這樣的表情和她的經歷聯繫在一起。

“你怎麼做到的?”聊到一半,記者忍不住問出口。

杭杭媽想了想回答:“換個角度看問題,反正不可能更糟,只能越來越好。”在她眼裡,杭杭還是家裡的小功臣。

因為杭杭,一家人成了最親密的戰友;因為杭杭,妹妹的意外到來沒有帶來麻煩,反而平添了一份驚喜;因為杭杭,全家感受到了無數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關心與愛:

比如,街道指點杭杭媽辦準生證的熱心工作人員。比如,一直定期給杭杭看病的兒保專家,杭杭媽有時掛不上號,他再忙也會給加號,有段時間,杭杭走路一條腿總髮軟,就是他看出是腳發育出現問題,及時給了靠譜的治療方案,現在的杭杭才能和妹妹一起在蹦床上撒歡。

還有杭杭幼兒園的小夥伴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們——去年妹妹要上幼兒園,杭杭媽索性也把杭杭送了去讀大班,培養他的適應能力。“班裡的孩子和家長,很快看出了杭杭的特殊,知道來龍去脈後,不但沒嫌棄他,還很照顧他。杭杭動作慢,其他孩子肯耐著性子等他。杭杭回來告訴我認識了許多好朋友,與人交往的能力有明顯進步。就連妹妹班裡的家長聽說後,也主動邀請我們帶杭杭一起參加班級活動。”結果,愛玩水的杭杭曾經一口氣去了三趟同一個玩水勝地,一趟爸媽帶去,一趟自己班裡活動,另一趟是妹妹班裡的活動。

大家都這麼給力,杭杭媽覺得自己要更給力。去年她去考博士,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將來更好照顧大寶,提供物質保障、儲備知識;二是給馬上要上學的二寶做個榜樣,媽媽一直在努力,你也要加油哦。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杭杭媽媽的努力、堅持,也感動了幼兒園裡的老師及家長。

“杭杭媽媽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柔弱清秀,心裡卻是滿滿的堅定。作為母親,能正視現實,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為孩子的未來積極合理規劃。班級老師每次與她交流孩子的教育和發展時,她都會非常配合。班級中其他家長和孩子們也自然接納,孩子們把杭杭當成弟弟照顧,有許多孩子的生日聚會也會邀請杭杭參加,氛圍融洽。杭杭一年間在情緒控制、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上都有很大進步,幾乎不需要旁人的協助了,這離不開家庭的積極配合。同時,杭杭媽媽也是我飛虹路幼兒園的資源教室的志願者。我們都覺得杭杭媽媽是母親們的學習榜樣,特別正能量。”何園長表示。

一轉眼,杭杭今年6月從幼兒園畢業了,長成了一個結結實實的小男孩。雖然還說不來完整的句子,但是他待人熱情,身邊人都喜歡他。媽媽為他物色好了一所學校:拱墅區湖墅學校。“和普通孩子相比,他接收新知識的速度沒那麼快,上一般的小學,他肯定會覺得吃力。我們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他既能享受集體生活,也能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杭杭是不幸的,因為先天的缺陷。杭杭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位勇敢、堅強、樂觀的好媽媽,有全家人的愛,還有身邊許許多多熟悉的甚至陌生人的關心和支持。

"

前不久,本報報道了杭州市九蓮小學學生沈子涵和媽媽的故事,這位媽媽為了激勵兒子好好學習,以身作則去考北大研究生,令人欽佩。

杭州市舟山路學前教育集團園長何舍予看過後,感嘆到: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我們幼兒園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他,還專門去考了醫學博士!

何園長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杭杭媽媽,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在讀博士,家有二寶——大寶杭杭,一個有點特殊的6歲男孩;二寶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今年下半年要上中班了。

普通媽媽照顧兩個娃多半已經分身乏術,去考博士簡直是天方夜譚。杭杭媽媽是怎麼做到的?她為啥要這麼拼?

故事要從6年前,杭杭剛出生說起。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不會站

第一眼見到兒子杭杭時,杭杭媽的心“咯噔”一下。雖然產前檢查就說兒子的頭圍偏小,但沒想到竟是兩邊額角都凹下去了一點,額頭明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飽滿。

“可能還沒發育好,好好照顧的話,以後會慢慢長好的吧。”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可愛小臉,杭杭媽很快將疑惑和煩惱拋諸腦後,只想著如何疼愛手裡抱著的這個小寶貝。

然而,愛並不能阻止意外發生。杭杭4個月時發熱驚厥,全家人帶他去省兒保看病,醫生也留意到了杭杭的異常,建議後續進一步檢查。

後來的腦部檢查,醫生解開了杭杭媽媽一直以來的疑惑——杭杭額角的異常,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遲緩。更讓杭杭一家崩潰的是,該問題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外貌上與常人不太一樣,而且前額葉與智力發育、運動能力甚至情緒管理密切相關。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怎麼辦?帶著尚在襁褓的兒子,杭杭媽媽跑遍了杭州、上海的相關大醫院,醫生的建議都很一致: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康復訓練,逐漸提高杭杭的運動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便他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杭杭一歲多,仍然無法站立,也不會說話。得知內情的幾位親戚朋友,開始勸說杭杭媽放棄,甚至建議把杭杭送去福利院。“不可能。”杭杭媽斷然拒絕,“我既然把孩子生了下來,就有義務和責任把他養大。不管將來如何,我都會竭盡所能照顧好他。”

即便現在,回憶當時得知杭杭病情的那段時光,杭杭媽媽仍然用了“不堪回首”四個字來形容。“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唯一的信念就是,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棄。”她說。

她用自己的行動說服了全家人,一起努力陪杭杭慢慢長大。爸爸因為是自由職業,只要不出門,就在家裡陪杭杭;從未離開過老家的杭杭外婆,趕來杭州照顧杭杭。“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戰友。”和記者聊到這裡,杭杭媽媽不由地感嘆。

杭杭的康復之路,就是從一歲多開始的。鍼灸、推拿、康復訓練……凡是聽說過的可能有用的治療手段,只要確定沒有副作用,杭杭媽都帶兒子試了遍,像鍼灸和康復一直堅持到現在。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條路不光花錢也花時間。杭杭媽粗粗算了下,每個月花在兒子康復訓練上的費用超過一萬元。至於時間,更無法估量。單是一週兩次的鍼灸,路上打個來回,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上等候和治療的時間,每回起碼要耗掉三小時。康復訓練也是如此。

讓全家人心酸又欣慰的是,即便康復治療過程漫長又痛苦,杭杭堅持了下來。杭杭媽媽自己是學中醫出身,也會鍼灸,但給兒子紮了幾次就放棄了:“實在不忍心。還是讓醫生來。”鍼灸,想想都疼,連普通孩子都會哭會鬧,杭杭卻像個堅強的小勇士,漸漸適應了。每當外婆告訴他,這是醫生在治病,不能亂動。因為疼得厲害而扭動身子的杭杭,會停下來,只輕輕哼兩聲。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去醫生那兒,杭杭全家每天還有一個固定項目:晚飯後,在小區樓下做半小時運動,跑跑跳跳或者打球拍球,鍛鍊杭杭的手足協調能力,同時也鼓勵他多開口,和小區裡的陌生人交流。為此,即便下雨,杭杭媽媽也堅持帶兒子下樓,哪怕只是在地下停車庫裡走走。

愛不是奇蹟,但是力量

兩歲多的時候,杭杭終於學會了走路。全家人都很激動,尤其是杭杭媽媽。

命運總會眷顧有愛的人,她意外懷孕了。當時,二胎政策尚未放開,但是因為杭杭的特殊情況,杭杭媽符合二胎條件。在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的指點和幫助下,她很順利地辦出了準生證。健康活潑的二寶小妹,給這個家帶來了歡樂,也成了杭杭最親密的小夥伴。她能跑能跳的時候,就會帶著哥哥玩,杭杭也很樂意聽妹妹的話。

這樣一家子出門,兒女雙全,如果不是杭杭那一點與眾不同,真是要羨煞旁人。“其實我覺得現在已經夠好了。”杭杭媽媽一臉滿足地說。第一次和她約了碰面,見到一個臉上掛著淺淺淡淡笑容的媽媽走近時,記者實在無法將這樣的表情和她的經歷聯繫在一起。

“你怎麼做到的?”聊到一半,記者忍不住問出口。

杭杭媽想了想回答:“換個角度看問題,反正不可能更糟,只能越來越好。”在她眼裡,杭杭還是家裡的小功臣。

因為杭杭,一家人成了最親密的戰友;因為杭杭,妹妹的意外到來沒有帶來麻煩,反而平添了一份驚喜;因為杭杭,全家感受到了無數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關心與愛:

比如,街道指點杭杭媽辦準生證的熱心工作人員。比如,一直定期給杭杭看病的兒保專家,杭杭媽有時掛不上號,他再忙也會給加號,有段時間,杭杭走路一條腿總髮軟,就是他看出是腳發育出現問題,及時給了靠譜的治療方案,現在的杭杭才能和妹妹一起在蹦床上撒歡。

還有杭杭幼兒園的小夥伴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們——去年妹妹要上幼兒園,杭杭媽索性也把杭杭送了去讀大班,培養他的適應能力。“班裡的孩子和家長,很快看出了杭杭的特殊,知道來龍去脈後,不但沒嫌棄他,還很照顧他。杭杭動作慢,其他孩子肯耐著性子等他。杭杭回來告訴我認識了許多好朋友,與人交往的能力有明顯進步。就連妹妹班裡的家長聽說後,也主動邀請我們帶杭杭一起參加班級活動。”結果,愛玩水的杭杭曾經一口氣去了三趟同一個玩水勝地,一趟爸媽帶去,一趟自己班裡活動,另一趟是妹妹班裡的活動。

大家都這麼給力,杭杭媽覺得自己要更給力。去年她去考博士,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將來更好照顧大寶,提供物質保障、儲備知識;二是給馬上要上學的二寶做個榜樣,媽媽一直在努力,你也要加油哦。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杭杭媽媽的努力、堅持,也感動了幼兒園裡的老師及家長。

“杭杭媽媽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柔弱清秀,心裡卻是滿滿的堅定。作為母親,能正視現實,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為孩子的未來積極合理規劃。班級老師每次與她交流孩子的教育和發展時,她都會非常配合。班級中其他家長和孩子們也自然接納,孩子們把杭杭當成弟弟照顧,有許多孩子的生日聚會也會邀請杭杭參加,氛圍融洽。杭杭一年間在情緒控制、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上都有很大進步,幾乎不需要旁人的協助了,這離不開家庭的積極配合。同時,杭杭媽媽也是我飛虹路幼兒園的資源教室的志願者。我們都覺得杭杭媽媽是母親們的學習榜樣,特別正能量。”何園長表示。

一轉眼,杭杭今年6月從幼兒園畢業了,長成了一個結結實實的小男孩。雖然還說不來完整的句子,但是他待人熱情,身邊人都喜歡他。媽媽為他物色好了一所學校:拱墅區湖墅學校。“和普通孩子相比,他接收新知識的速度沒那麼快,上一般的小學,他肯定會覺得吃力。我們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他既能享受集體生活,也能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杭杭是不幸的,因為先天的缺陷。杭杭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位勇敢、堅強、樂觀的好媽媽,有全家人的愛,還有身邊許許多多熟悉的甚至陌生人的關心和支持。

杭州二胎媽媽要考醫學博士!一段“不堪回首”往事讓人淚目,孩子是她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康復過程中,杭杭媽見過許多和杭杭情況類似的孩子,有部分孩子每次康復都是保姆陪來的,爸爸媽媽從來不露臉。“我知道接受這種現實很難,但是既然為人父母,必須如此。”杭杭媽說,“有時我在想,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杭杭的那個單純世界,對他來說一樣充滿歡樂。陪伴他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從他身上學會了許多。比如解決問題的耐心和勇氣,比如做好自己別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還有,如果沒有他,我根本沒有考博的打算。

在這位媽媽看來,考上博士的欣喜,還不如在生活中發掘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有驚喜。“我現在的生活樂趣之一,就是幫兒子琢磨出新的學習方法。對待這樣的孩子,家長必須要‘對症下藥’,引導他去學習、去認知新事物。”

比如,杭杭對聲音非常敏感。3歲時,爸媽就發現了他的一個特異功能:一聽到家門口的腳步聲,他就知道是誰回家了。因此,杭杭媽就經常教杭杭唱兒歌,調子不會唱沒關係,歌詞念出來就行。現在的杭杭已經會1到30的計數了。

看到手機上一雙兒女的照片,杭杭媽臉上寫滿了希望和勇氣。

為這名博士媽媽加油!

來源:升學寶(shengxuebao001)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