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71期文化產業評論

2019年9月10日,馬雲55歲。按計劃,他於今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馬雲的一生,是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他三次創業失敗,也曾多次經歷至暗時刻,但最終成就阿里巴巴大業,成為中國當代最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堪稱一部精彩絕倫的好萊塢大片,或是一本蕩氣迴腸的金庸小說。

作者|何加鹽(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後創立諮詢公司,現為諮詢顧問,公眾號寫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麼煉成的,從牛人的經歷與方法中,獲得思維與認知的提升。)

來源|何加鹽

正文共計19745 | 預計閱讀時間50分鐘

"

第2571期文化產業評論

2019年9月10日,馬雲55歲。按計劃,他於今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馬雲的一生,是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他三次創業失敗,也曾多次經歷至暗時刻,但最終成就阿里巴巴大業,成為中國當代最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堪稱一部精彩絕倫的好萊塢大片,或是一本蕩氣迴腸的金庸小說。

作者|何加鹽(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後創立諮詢公司,現為諮詢顧問,公眾號寫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麼煉成的,從牛人的經歷與方法中,獲得思維與認知的提升。)

來源|何加鹽

正文共計19745 | 預計閱讀時間50分鐘

400公眾號轉發 | 2萬字回顧馬雲精彩一生

△馬雲/圖源:百度百科

1

1964年,無錫縣評彈團來了一位漂亮的新演員,名叫崔文彩。

崔文彩原是杭州一家工廠的工人,因為熱愛評彈,所以放棄了工人職業,離鄉背井來到無錫追求夢想。

來的時候,她已經懷有身孕,幾個月之後,她就又回杭州生小孩去了。

崔文彩的丈夫名叫馬來法,是杭州攝影圖片社的攝影師,也很喜歡曲藝,後來他也轉行進入了曲藝行業,若干年後,他成為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

馬來法儀表堂堂,和當時電影裡的英雄一樣英俊。

他們的孩子在秋天出生,爺爺給小傢伙起了名字,叫馬雲。

小馬雲有一雙機靈的眼睛,但是長相卻完美避開了父母的優點,而且越長越奇特,後來有個外號叫“ET”,也就是“外星人”。

由於爺爺解放前是國民黨的保長,在文革期間長大的馬雲,沒少為這個吃苦。

但儘管身材瘦小,馬雲卻從來都不甘心被欺負,他會捏緊拳頭來保護自己,成了學校的“打架大王”,曾經因為打破頭被縫了13針。

馬來法常常為馬雲打架而犯愁,他效仿孟母,給馬雲轉了三次學。

1976年,馬雲讀到了6年級,班上來了一位漂亮的地理老師,她的一舉一動都讓馬雲著迷。

有一次,這位老師講述了自己在西湖邊遇到一群外國人,用英語和他們對話的故事。馬雲聽了後,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二天,他就開始自學英語。

馬雲買了一臺袖珍收音機,偷偷地“收聽敵臺”,跟著英文廣播學英語,並且每天跑到西湖邊去找老外搭訕。

1980年的一個夏夜,馬雲在孤山公園遇到一位名叫戴維·莫利的澳大利亞小孩,開啟一段日後被廣為傳頌的異國奇緣。

經過幾次接觸,馬雲和莫利一家都成了好朋友,他們長期通信。馬雲稱戴維的爸爸肯·莫利為“父親”(father),肯每兩年來中國一次見馬雲。

在馬雲讀大學時,莫利一家每週幫馬雲存5-10澳元,半年給馬雲寄一次支票,以負擔馬雲的大學生活費。總共資助了大約200澳元。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小數目,給了馬雲很大幫助。

1985年,莫利一家邀請馬雲去澳大利亞遊玩。那時,中國人個人因私出國旅遊還極其罕見,馬雲歷盡艱辛,被拒簽了7次,後來簽證官被他和莫利家族的友情所感動,才最終給馬雲蓋了章。

馬雲在澳大利亞小城紐卡斯爾待了29天,見識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據日後他說,這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馬雲結婚時,肯給了他2.2萬澳元的資助,幫他買了婚房。

後來馬雲有錢以後,給莫利一家捎去了很多錢和禮物,並在肯去世以後,在肯家鄉的紐卡斯爾大學以他倆共同的名義捐款2000萬美元,設立了“馬-莫利基金會”,這是該校歷史上收到過的最大一筆捐款。

馬雲和莫利的友誼是後話,讓我們先回到他的年輕時期。

1982年,18歲的馬雲參加了高考。雄心勃勃的他,報考了北京大學。

分數出來以後,他數學只考了1分。北大自然是上不了。只好出去找工作。

他和表弟一起去應聘保安,表弟被錄取了,他被刷下了。

馬來法動用自己的關係,給馬雲找了一份工作:給雜誌社搬書。於是,瘦弱的馬雲,每天蹬著三輪車搬運沉重的書本,賺取一塊錢的酬勞。

有一天,馬雲在金華火車站偶然發現一本書——路遙的成名作《人生》。他看完後心潮澎湃,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於是又回到課堂,準備第二次高考。

這一次,馬雲的成績有了大幅的提高,數學成績整整提高了18倍,達到了19分。結果自然還是落榜。

馬雲又開始了找工作之路,先後找過11份工作,全部被淘汰。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很多文章和書本寫到馬雲高中畢業曾經去肯德基找工作,這個信息是錯誤的,因為1983年的時候,杭州還沒有肯德基。

但馬雲也確實去肯德基應聘過,只不過是10年以後,他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當老師時,帶著23個學生去應聘,學生都錄取了,只有他被淘汰。

沒辦法,找不到工作的馬雲,只好又發奮讀書。

1984年,努力終結碩果,馬雲的數學成績達到了史無前例的79分。

可惜的是,他的總成績離本科線還差5分,只能上杭州師範學院的專科。

不過,命運之神眷顧了他,這一年,杭師院的英語專業本科沒有招滿,學校決定降分錄取幾名英語好的學生,於是,馬雲以專科的成績上了本科的專業。

上了大學以後的馬雲如魚得水,不僅憑藉常年苦練的英語,成為了優等生,還先後當了校學生會主席和杭州市學聯主席。

更大的收穫是,他得到了一位漂亮女同學的愛情。這位叫張英的同學,沒有被馬雲的外表所誤導,而是看中了他的人品和能力,畢業後就和他結了婚,後來又陪著他一起創業,在吃盡了各種苦頭以後,終於迎來成功之時,卻心甘情願放棄事業,回家當全職主婦。

1988年,馬雲畢業了,他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學院當老師,從此“馬老師”這個稱呼,將伴隨他一生。

2

馬雲教書的風格與別的老師不同,他講話比較有趣,同學們都愛聽,甚至有逃課來聽他的課的,很快,馬雲就成為杭州市十大優秀青年教師。

在學校教課之餘,馬雲還去杭州市基督教青年會的夜校兼職教英語。在那裡,馬雲認識了很多學生,其中不少日後成為馬雲的首批創業夥伴或者客戶。

1994年,30歲的馬雲開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創業,他成立了杭州海博翻譯社。

這家翻譯社是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社,初始成員除了馬雲以外,就是馬雲學校的退休老師和夜校的學生。

由於剛開始沒有名氣,翻譯社的收入,連房租都付不起,更別說工資了。馬雲只好帶著夜校學生們去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商品拿回杭州賣。那段時間,馬雲賣過鮮花、禮品、襪子、內衣,還有醫療器械,勉強維持著翻譯社的生計。

1995年,馬雲有了一次去美國的機會。

當時,杭州桐廬縣政府和一家美國公司有一個合作項目,美方沒有按照合同付款,需要一個懂外語的人去交涉。由於馬雲在杭州翻譯界小有名氣,桐廬縣找到了他,給他安了一個“商務代表”的頭銜,委託他去美國談判。

馬雲到了美國後才發現,那家公司是個騙子公司,不僅不想付款,還想拉著馬雲繼續去騙政府的錢。

馬雲沒有同意。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在各種報道里被無數次地演繹。有的說,馬雲受到美國黑幫的追殺;有的說,馬雲被軟禁在別墅裡,被人持槍威脅;最神奇的一種傳說是:馬雲逃脫以後,渾身上下只剩下25美分,走投無路之下在機場的“老虎機”上玩一美分一把的賭局,在輸掉了24美分以後,最後1美分中了600美元的大獎。

總而言之,各種講述都非常離奇。根據馬雲的多年助理陳偉的表述:

馬雲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終於逃出魔掌……

“這幫人太壞了!”馬雲披著毯子縮在沙發裡,很多次重複著這句話。可以感覺到,一些不堪回首的細節,恐怕馬雲永遠不想再提起。

逃出魔掌後,馬雲去了西雅圖。他到這裡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一個絕大多數中國人從未聽過的東西:互聯網。

馬雲在杭州有個朋友比爾是美國外教,他的女婿斯圖爾特在西雅圖VBN公司工作,馬雲通過比爾找到了他的公司。

根據馬雲日後在央視《人物》欄目的講述,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

斯圖爾特向馬雲介紹說,這就是電腦,這就是internet,你搜什麼東西,一搜就出來了,你可以試試。

馬雲說,我不敢碰,這東西太貴了,碰壞了不得了。

斯圖爾特說,又不是炸彈,不會爆炸的,你儘管碰沒事。

於是,馬雲小心翼翼地在雅虎的搜索欄輸入了四個字母:BEER(啤酒)。

搜索結果出來了,馬雲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啤酒。但是沒有中國的。他輸入“中國啤酒”,但是返回的是“No data”(沒有數據)。

馬雲問斯圖爾特,能不能給我的翻譯公司做一個網頁放在上面?斯圖爾特說沒問題。於是他們做了一個簡單的網頁,上面只有一段海博翻譯社的簡介和一個郵件地址。然後馬雲就逛街去了。

2個多小時候,朋友告訴他,有人發郵件給你了。

馬雲欣喜地回到住地,打開郵箱一看,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的5封郵件。其中一封說,這是我在網上發現的第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你們在哪,我想跟你們做一筆生意。

這就是馬雲第一接觸互聯網的經歷。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幾天以後,馬雲回國,他的行李箱裡多了一樣最貴重的東西:一臺486電腦。

3

回到杭州當天,來不及休息,馬雲就給自己的朋友和學生打電話,說是有重要事情相商。

那天晚上,24個人擠在馬雲家裡,聽他講述“美國奇遇記”和他的互聯網啟發之旅。

他告訴朋友們,自己想成立一家互聯網公司,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大家一連問了馬雲5個問題,他一個都答不上來。所有人一起搖頭嘆息,說這樣不行的。馬雲讓大家投票表決,其中23個人投了否決票。只有一個叫宋衛星的人說可以試試,不行再回來唄。

見大家都反對,馬雲也陷入矛盾之中。

這一次創業和翻譯社完全不同。翻譯社還只是兼職做一下,而這次要做的話,必須全力投入,大學老師的工作就得辭掉了。

在那個年代,大學老師的工作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金飯碗,要放棄,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馬雲糾結了很久,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有一天下班時,馬雲遇到了買菜回家的系主任。系主任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兩把菜。他可能也聽說了馬雲想辭職的事情,就叫住馬雲,語重心長地勸他不要辭職,好好工作。

結果,系主任的勸說反而起了反作用。馬雲看著系主任的樣子,突然想到:他現在的樣子,不就是我的未來嗎?

想起以後一輩子要過這樣的日子,馬雲不寒而慄,回頭就迅速辭職了。

1995年4月,馬雲夫婦,加上電子工學院的同事何一兵,在杭州文二路租下一間12平米的房子,成立了一家名為“中國黃頁”的公司。

他找了斯圖爾特合作,斯圖爾特說,合作可以,我幫你搞定技術,需要預付20萬美元定金。

20萬美元,對於那時的馬雲來說,把房子賣掉都出不起。

他好說歹說,並且在比爾的擔保之下,斯圖爾特才同意不用定金就先幫他做網站。

1995年7月,中國黃頁網站上線了,這是互聯網上最早的中國網站之一。

當月,他們就接了一個業務,幫浙江省外宣部做“金鴿工程”,宣揚浙江經濟文化成就。這個網頁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還有美國參議員專門發信,祝賀中國政府部門首次上網。

不過,儘管有“金鴿”的背書,中國黃頁網站卻沒有多少企業進駐。那時的中國人,還不知道互聯網對他們有什麼用。

馬雲印了一張“營銷總監”的名片,四處推銷,但是他所到之處,人們無不把他當成騙子。

最後,馬雲只好用了一招:“兔子先吃窩邊草”,從親戚朋友下手。

他發動自己之前的學生,請大家一定要幫忙。

一個叫周嵐的夜校學生,在望湖賓館當大堂經理,幫馬雲牽線做了一單業務,把望湖賓館放到中國黃頁上。

恰好當年在北京舉辦第4屆婦女大會,很多外國與會者順便到杭州玩,都跑到望湖賓館來住,因為這是當時網上搜杭州賓館唯一能搜到的。結果,望湖賓館3個月的營業額就超過了上一年。

順便說一下,後來周嵐成為馬雲的祕書,一路做到阿里巴巴事務部總監、跨境B2C事業部副總經理、澳大利亞新西蘭公司董事總經理等職。

就這樣,馬雲通過自己的學生和朋友,又做了律師事務所、電視機廠等業務。

此後多年,他都一直信奉“兔子先吃窩邊草”的原則。他認為,你做得東西要有價值,才敢推薦給親戚朋友。如果連親戚朋友都覺得沒有價值,那肯定做不起來。

但是,僅靠自己的學生,顯然是杯水車薪。馬雲也想了很多其他辦法。

後來,馬雲到北京去找關係,到各個部委去推銷他的理念,還四處拜訪媒體,希望能夠打出知名度,可是卻沒有多少收穫。

他的老鄉樊馨蔓做的一期名為《書生馬雲》的節目,記錄下了馬雲這段時間的艱辛。

在片子裡,馬雲去某國家機關聯繫業務,當時的他看起來還很稚嫩,說話怯生生的,完全不像現在這樣底氣十足。

樊馨蔓評價說:“(馬雲)看起來像是一個壞人,雖然言語滔滔不絕,但是表情卻鬼鬼祟祟,人家根本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

可想而知,馬雲到處吃閉門羹。片子忠實記錄了他被各部門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的失落和無奈。

晚上回去的公共汽車上,馬雲頭靠在窗玻璃上,看著外面的玻璃,喃喃地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得知道我是幹什麼的。我在北京也不會這麼落魄。”

在幾個月的耽擱之下,屬於馬雲的最好時機已經過去了,馬雲發現,北京市場上互聯網公司已經風起雲湧,不再有中國黃頁的生存空間了。

而更大的競爭壓力來自家鄉。

1996年,杭州電信也推出了中國黃頁,和馬雲形成了直接競爭關係。電信的中國黃頁名字為ChinesePages,和馬雲的ChinaPages非常相像,而對方的註冊資本是3個億,而馬雲的是2萬元,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為了能活下去,馬雲只好把中國黃頁和杭州電信下屬公司合併。電信出資140萬元,佔股70%,佔5個董事會席位;中國黃頁作價60萬元,佔股30%,佔2個董事會席位。

很快馬雲就嚐到合作的苦果。他和杭州電信的理念完全不合,凡是他提出的發展建議,全部被董事會否決。

不過,馬雲創立中國黃頁,也不是全無所獲。

1996年初,中國黃頁找來了第一個技術人員,中山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李琪。後來,李琪一手搭建了中國黃頁新的網頁,使公司從美國外包公司的高成本中解脫出來。

1996年4月,在一家小廣告公司工作的孫彤宇,在馬雲的忽悠下,從乙方跳槽到甲方,加入了中國黃頁,不久還把自己在大學教書的女友也給拉進來了。他的女友,名叫彭蕾。

在這段時間加入中國黃頁的,還有蔣芳、盛一飛、韓敏、樓文勝、吳詠銘等。

多年以後,李琪成為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孫彤宇成為淘寶的創始人和總裁,彭蕾成為螞蟻金服董事長和阿里資深副總裁,蔣芳成為阿里首席人才官,吳詠銘成為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和一淘網總裁……

1997年11月,中國黃頁的30多人團隊在桐廬紅燈籠度假村玩。

當晚,馬雲突然宣佈,自己將離開中國黃頁,前往北京工作。他問誰願意跟他去北京。最後,願意和他同行的有6個人(另一種說法是8個)。

馬雲把自己佔有的21%股份半賣半送給留下來的成員,然後帶著隊伍北上了。

馬雲上京,是在外經貿部一位名叫王建國的朋友牽線之下,受邀擔任外經貿部下屬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下面簡稱EDI)總經理,負責搭建外經貿部官網和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馬雲團隊在潘家園租了房子,白天上班,晚上還組織大家學英語。整個團隊非常拼命,很快就把網站給搭建起來了。馬雲後來還參與創建了商務部國富通公司並任總經理。

在外經貿部期間,馬雲廣結善緣,不僅認識了很多政府部門的人員,還和雅虎的楊致遠、搜狐張朝陽等人成為了好友。

馬雲和團隊都以為這回總該穩定了。張英和彭蕾甚至把傢俱都搬到了北京,準備長期紮根。馬雲和張英的孩子也帶到北京上學。

但是,馬雲再次感受到了同樣的壓抑。

政府部門,什麼事情都要領導說了算。馬雲依據自己對市場的理解提出建網站的方案,領導卻提出另一套方案,而馬雲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按照領導的意圖去做。

同時,當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飛速的發展,馬雲覺得中國的電子商務時代即將到來,而他在外經貿部卻無法抓住這個機遇,實現自己的夢想。

終於有一天,晚上,馬雲再次召集團隊,宣佈他想回杭州。

他告訴團隊成員,自己已經幫他們鋪好了三條路:第一條,是去雅虎工作,只要他推薦,一定沒問題。第二條,去搜狐,也一定可以去,工資還不低。第三條,就是跟他回杭州,工資只有500塊,在馬雲家辦公,必須在走路5分鐘範圍內租房子,工作會非常累。

馬雲說,你們不必著急回答,好好考慮一下,三天以後再回復我吧。

團隊成員心情沉重地走出去,沒到三分鐘,他們就回來說:我們還是跟你回家吧。所有人都選擇了跟馬雲回杭州。

離開北京前,馬雲和團隊去了一次長城,留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

"

第2571期文化產業評論

2019年9月10日,馬雲55歲。按計劃,他於今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馬雲的一生,是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他三次創業失敗,也曾多次經歷至暗時刻,但最終成就阿里巴巴大業,成為中國當代最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堪稱一部精彩絕倫的好萊塢大片,或是一本蕩氣迴腸的金庸小說。

作者|何加鹽(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後創立諮詢公司,現為諮詢顧問,公眾號寫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麼煉成的,從牛人的經歷與方法中,獲得思維與認知的提升。)

來源|何加鹽

正文共計19745 | 預計閱讀時間50分鐘

400公眾號轉發 | 2萬字回顧馬雲精彩一生

△馬雲/圖源:百度百科

1

1964年,無錫縣評彈團來了一位漂亮的新演員,名叫崔文彩。

崔文彩原是杭州一家工廠的工人,因為熱愛評彈,所以放棄了工人職業,離鄉背井來到無錫追求夢想。

來的時候,她已經懷有身孕,幾個月之後,她就又回杭州生小孩去了。

崔文彩的丈夫名叫馬來法,是杭州攝影圖片社的攝影師,也很喜歡曲藝,後來他也轉行進入了曲藝行業,若干年後,他成為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

馬來法儀表堂堂,和當時電影裡的英雄一樣英俊。

他們的孩子在秋天出生,爺爺給小傢伙起了名字,叫馬雲。

小馬雲有一雙機靈的眼睛,但是長相卻完美避開了父母的優點,而且越長越奇特,後來有個外號叫“ET”,也就是“外星人”。

由於爺爺解放前是國民黨的保長,在文革期間長大的馬雲,沒少為這個吃苦。

但儘管身材瘦小,馬雲卻從來都不甘心被欺負,他會捏緊拳頭來保護自己,成了學校的“打架大王”,曾經因為打破頭被縫了13針。

馬來法常常為馬雲打架而犯愁,他效仿孟母,給馬雲轉了三次學。

1976年,馬雲讀到了6年級,班上來了一位漂亮的地理老師,她的一舉一動都讓馬雲著迷。

有一次,這位老師講述了自己在西湖邊遇到一群外國人,用英語和他們對話的故事。馬雲聽了後,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二天,他就開始自學英語。

馬雲買了一臺袖珍收音機,偷偷地“收聽敵臺”,跟著英文廣播學英語,並且每天跑到西湖邊去找老外搭訕。

1980年的一個夏夜,馬雲在孤山公園遇到一位名叫戴維·莫利的澳大利亞小孩,開啟一段日後被廣為傳頌的異國奇緣。

經過幾次接觸,馬雲和莫利一家都成了好朋友,他們長期通信。馬雲稱戴維的爸爸肯·莫利為“父親”(father),肯每兩年來中國一次見馬雲。

在馬雲讀大學時,莫利一家每週幫馬雲存5-10澳元,半年給馬雲寄一次支票,以負擔馬雲的大學生活費。總共資助了大約200澳元。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小數目,給了馬雲很大幫助。

1985年,莫利一家邀請馬雲去澳大利亞遊玩。那時,中國人個人因私出國旅遊還極其罕見,馬雲歷盡艱辛,被拒簽了7次,後來簽證官被他和莫利家族的友情所感動,才最終給馬雲蓋了章。

馬雲在澳大利亞小城紐卡斯爾待了29天,見識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據日後他說,這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馬雲結婚時,肯給了他2.2萬澳元的資助,幫他買了婚房。

後來馬雲有錢以後,給莫利一家捎去了很多錢和禮物,並在肯去世以後,在肯家鄉的紐卡斯爾大學以他倆共同的名義捐款2000萬美元,設立了“馬-莫利基金會”,這是該校歷史上收到過的最大一筆捐款。

馬雲和莫利的友誼是後話,讓我們先回到他的年輕時期。

1982年,18歲的馬雲參加了高考。雄心勃勃的他,報考了北京大學。

分數出來以後,他數學只考了1分。北大自然是上不了。只好出去找工作。

他和表弟一起去應聘保安,表弟被錄取了,他被刷下了。

馬來法動用自己的關係,給馬雲找了一份工作:給雜誌社搬書。於是,瘦弱的馬雲,每天蹬著三輪車搬運沉重的書本,賺取一塊錢的酬勞。

有一天,馬雲在金華火車站偶然發現一本書——路遙的成名作《人生》。他看完後心潮澎湃,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於是又回到課堂,準備第二次高考。

這一次,馬雲的成績有了大幅的提高,數學成績整整提高了18倍,達到了19分。結果自然還是落榜。

馬雲又開始了找工作之路,先後找過11份工作,全部被淘汰。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很多文章和書本寫到馬雲高中畢業曾經去肯德基找工作,這個信息是錯誤的,因為1983年的時候,杭州還沒有肯德基。

但馬雲也確實去肯德基應聘過,只不過是10年以後,他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當老師時,帶著23個學生去應聘,學生都錄取了,只有他被淘汰。

沒辦法,找不到工作的馬雲,只好又發奮讀書。

1984年,努力終結碩果,馬雲的數學成績達到了史無前例的79分。

可惜的是,他的總成績離本科線還差5分,只能上杭州師範學院的專科。

不過,命運之神眷顧了他,這一年,杭師院的英語專業本科沒有招滿,學校決定降分錄取幾名英語好的學生,於是,馬雲以專科的成績上了本科的專業。

上了大學以後的馬雲如魚得水,不僅憑藉常年苦練的英語,成為了優等生,還先後當了校學生會主席和杭州市學聯主席。

更大的收穫是,他得到了一位漂亮女同學的愛情。這位叫張英的同學,沒有被馬雲的外表所誤導,而是看中了他的人品和能力,畢業後就和他結了婚,後來又陪著他一起創業,在吃盡了各種苦頭以後,終於迎來成功之時,卻心甘情願放棄事業,回家當全職主婦。

1988年,馬雲畢業了,他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學院當老師,從此“馬老師”這個稱呼,將伴隨他一生。

2

馬雲教書的風格與別的老師不同,他講話比較有趣,同學們都愛聽,甚至有逃課來聽他的課的,很快,馬雲就成為杭州市十大優秀青年教師。

在學校教課之餘,馬雲還去杭州市基督教青年會的夜校兼職教英語。在那裡,馬雲認識了很多學生,其中不少日後成為馬雲的首批創業夥伴或者客戶。

1994年,30歲的馬雲開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創業,他成立了杭州海博翻譯社。

這家翻譯社是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社,初始成員除了馬雲以外,就是馬雲學校的退休老師和夜校的學生。

由於剛開始沒有名氣,翻譯社的收入,連房租都付不起,更別說工資了。馬雲只好帶著夜校學生們去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商品拿回杭州賣。那段時間,馬雲賣過鮮花、禮品、襪子、內衣,還有醫療器械,勉強維持著翻譯社的生計。

1995年,馬雲有了一次去美國的機會。

當時,杭州桐廬縣政府和一家美國公司有一個合作項目,美方沒有按照合同付款,需要一個懂外語的人去交涉。由於馬雲在杭州翻譯界小有名氣,桐廬縣找到了他,給他安了一個“商務代表”的頭銜,委託他去美國談判。

馬雲到了美國後才發現,那家公司是個騙子公司,不僅不想付款,還想拉著馬雲繼續去騙政府的錢。

馬雲沒有同意。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在各種報道里被無數次地演繹。有的說,馬雲受到美國黑幫的追殺;有的說,馬雲被軟禁在別墅裡,被人持槍威脅;最神奇的一種傳說是:馬雲逃脫以後,渾身上下只剩下25美分,走投無路之下在機場的“老虎機”上玩一美分一把的賭局,在輸掉了24美分以後,最後1美分中了600美元的大獎。

總而言之,各種講述都非常離奇。根據馬雲的多年助理陳偉的表述:

馬雲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終於逃出魔掌……

“這幫人太壞了!”馬雲披著毯子縮在沙發裡,很多次重複著這句話。可以感覺到,一些不堪回首的細節,恐怕馬雲永遠不想再提起。

逃出魔掌後,馬雲去了西雅圖。他到這裡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一個絕大多數中國人從未聽過的東西:互聯網。

馬雲在杭州有個朋友比爾是美國外教,他的女婿斯圖爾特在西雅圖VBN公司工作,馬雲通過比爾找到了他的公司。

根據馬雲日後在央視《人物》欄目的講述,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

斯圖爾特向馬雲介紹說,這就是電腦,這就是internet,你搜什麼東西,一搜就出來了,你可以試試。

馬雲說,我不敢碰,這東西太貴了,碰壞了不得了。

斯圖爾特說,又不是炸彈,不會爆炸的,你儘管碰沒事。

於是,馬雲小心翼翼地在雅虎的搜索欄輸入了四個字母:BEER(啤酒)。

搜索結果出來了,馬雲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啤酒。但是沒有中國的。他輸入“中國啤酒”,但是返回的是“No data”(沒有數據)。

馬雲問斯圖爾特,能不能給我的翻譯公司做一個網頁放在上面?斯圖爾特說沒問題。於是他們做了一個簡單的網頁,上面只有一段海博翻譯社的簡介和一個郵件地址。然後馬雲就逛街去了。

2個多小時候,朋友告訴他,有人發郵件給你了。

馬雲欣喜地回到住地,打開郵箱一看,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的5封郵件。其中一封說,這是我在網上發現的第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你們在哪,我想跟你們做一筆生意。

這就是馬雲第一接觸互聯網的經歷。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幾天以後,馬雲回國,他的行李箱裡多了一樣最貴重的東西:一臺486電腦。

3

回到杭州當天,來不及休息,馬雲就給自己的朋友和學生打電話,說是有重要事情相商。

那天晚上,24個人擠在馬雲家裡,聽他講述“美國奇遇記”和他的互聯網啟發之旅。

他告訴朋友們,自己想成立一家互聯網公司,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大家一連問了馬雲5個問題,他一個都答不上來。所有人一起搖頭嘆息,說這樣不行的。馬雲讓大家投票表決,其中23個人投了否決票。只有一個叫宋衛星的人說可以試試,不行再回來唄。

見大家都反對,馬雲也陷入矛盾之中。

這一次創業和翻譯社完全不同。翻譯社還只是兼職做一下,而這次要做的話,必須全力投入,大學老師的工作就得辭掉了。

在那個年代,大學老師的工作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金飯碗,要放棄,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馬雲糾結了很久,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有一天下班時,馬雲遇到了買菜回家的系主任。系主任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兩把菜。他可能也聽說了馬雲想辭職的事情,就叫住馬雲,語重心長地勸他不要辭職,好好工作。

結果,系主任的勸說反而起了反作用。馬雲看著系主任的樣子,突然想到:他現在的樣子,不就是我的未來嗎?

想起以後一輩子要過這樣的日子,馬雲不寒而慄,回頭就迅速辭職了。

1995年4月,馬雲夫婦,加上電子工學院的同事何一兵,在杭州文二路租下一間12平米的房子,成立了一家名為“中國黃頁”的公司。

他找了斯圖爾特合作,斯圖爾特說,合作可以,我幫你搞定技術,需要預付20萬美元定金。

20萬美元,對於那時的馬雲來說,把房子賣掉都出不起。

他好說歹說,並且在比爾的擔保之下,斯圖爾特才同意不用定金就先幫他做網站。

1995年7月,中國黃頁網站上線了,這是互聯網上最早的中國網站之一。

當月,他們就接了一個業務,幫浙江省外宣部做“金鴿工程”,宣揚浙江經濟文化成就。這個網頁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還有美國參議員專門發信,祝賀中國政府部門首次上網。

不過,儘管有“金鴿”的背書,中國黃頁網站卻沒有多少企業進駐。那時的中國人,還不知道互聯網對他們有什麼用。

馬雲印了一張“營銷總監”的名片,四處推銷,但是他所到之處,人們無不把他當成騙子。

最後,馬雲只好用了一招:“兔子先吃窩邊草”,從親戚朋友下手。

他發動自己之前的學生,請大家一定要幫忙。

一個叫周嵐的夜校學生,在望湖賓館當大堂經理,幫馬雲牽線做了一單業務,把望湖賓館放到中國黃頁上。

恰好當年在北京舉辦第4屆婦女大會,很多外國與會者順便到杭州玩,都跑到望湖賓館來住,因為這是當時網上搜杭州賓館唯一能搜到的。結果,望湖賓館3個月的營業額就超過了上一年。

順便說一下,後來周嵐成為馬雲的祕書,一路做到阿里巴巴事務部總監、跨境B2C事業部副總經理、澳大利亞新西蘭公司董事總經理等職。

就這樣,馬雲通過自己的學生和朋友,又做了律師事務所、電視機廠等業務。

此後多年,他都一直信奉“兔子先吃窩邊草”的原則。他認為,你做得東西要有價值,才敢推薦給親戚朋友。如果連親戚朋友都覺得沒有價值,那肯定做不起來。

但是,僅靠自己的學生,顯然是杯水車薪。馬雲也想了很多其他辦法。

後來,馬雲到北京去找關係,到各個部委去推銷他的理念,還四處拜訪媒體,希望能夠打出知名度,可是卻沒有多少收穫。

他的老鄉樊馨蔓做的一期名為《書生馬雲》的節目,記錄下了馬雲這段時間的艱辛。

在片子裡,馬雲去某國家機關聯繫業務,當時的他看起來還很稚嫩,說話怯生生的,完全不像現在這樣底氣十足。

樊馨蔓評價說:“(馬雲)看起來像是一個壞人,雖然言語滔滔不絕,但是表情卻鬼鬼祟祟,人家根本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

可想而知,馬雲到處吃閉門羹。片子忠實記錄了他被各部門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的失落和無奈。

晚上回去的公共汽車上,馬雲頭靠在窗玻璃上,看著外面的玻璃,喃喃地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得知道我是幹什麼的。我在北京也不會這麼落魄。”

在幾個月的耽擱之下,屬於馬雲的最好時機已經過去了,馬雲發現,北京市場上互聯網公司已經風起雲湧,不再有中國黃頁的生存空間了。

而更大的競爭壓力來自家鄉。

1996年,杭州電信也推出了中國黃頁,和馬雲形成了直接競爭關係。電信的中國黃頁名字為ChinesePages,和馬雲的ChinaPages非常相像,而對方的註冊資本是3個億,而馬雲的是2萬元,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為了能活下去,馬雲只好把中國黃頁和杭州電信下屬公司合併。電信出資140萬元,佔股70%,佔5個董事會席位;中國黃頁作價60萬元,佔股30%,佔2個董事會席位。

很快馬雲就嚐到合作的苦果。他和杭州電信的理念完全不合,凡是他提出的發展建議,全部被董事會否決。

不過,馬雲創立中國黃頁,也不是全無所獲。

1996年初,中國黃頁找來了第一個技術人員,中山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李琪。後來,李琪一手搭建了中國黃頁新的網頁,使公司從美國外包公司的高成本中解脫出來。

1996年4月,在一家小廣告公司工作的孫彤宇,在馬雲的忽悠下,從乙方跳槽到甲方,加入了中國黃頁,不久還把自己在大學教書的女友也給拉進來了。他的女友,名叫彭蕾。

在這段時間加入中國黃頁的,還有蔣芳、盛一飛、韓敏、樓文勝、吳詠銘等。

多年以後,李琪成為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孫彤宇成為淘寶的創始人和總裁,彭蕾成為螞蟻金服董事長和阿里資深副總裁,蔣芳成為阿里首席人才官,吳詠銘成為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和一淘網總裁……

1997年11月,中國黃頁的30多人團隊在桐廬紅燈籠度假村玩。

當晚,馬雲突然宣佈,自己將離開中國黃頁,前往北京工作。他問誰願意跟他去北京。最後,願意和他同行的有6個人(另一種說法是8個)。

馬雲把自己佔有的21%股份半賣半送給留下來的成員,然後帶著隊伍北上了。

馬雲上京,是在外經貿部一位名叫王建國的朋友牽線之下,受邀擔任外經貿部下屬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下面簡稱EDI)總經理,負責搭建外經貿部官網和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馬雲團隊在潘家園租了房子,白天上班,晚上還組織大家學英語。整個團隊非常拼命,很快就把網站給搭建起來了。馬雲後來還參與創建了商務部國富通公司並任總經理。

在外經貿部期間,馬雲廣結善緣,不僅認識了很多政府部門的人員,還和雅虎的楊致遠、搜狐張朝陽等人成為了好友。

馬雲和團隊都以為這回總該穩定了。張英和彭蕾甚至把傢俱都搬到了北京,準備長期紮根。馬雲和張英的孩子也帶到北京上學。

但是,馬雲再次感受到了同樣的壓抑。

政府部門,什麼事情都要領導說了算。馬雲依據自己對市場的理解提出建網站的方案,領導卻提出另一套方案,而馬雲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按照領導的意圖去做。

同時,當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飛速的發展,馬雲覺得中國的電子商務時代即將到來,而他在外經貿部卻無法抓住這個機遇,實現自己的夢想。

終於有一天,晚上,馬雲再次召集團隊,宣佈他想回杭州。

他告訴團隊成員,自己已經幫他們鋪好了三條路:第一條,是去雅虎工作,只要他推薦,一定沒問題。第二條,去搜狐,也一定可以去,工資還不低。第三條,就是跟他回杭州,工資只有500塊,在馬雲家辦公,必須在走路5分鐘範圍內租房子,工作會非常累。

馬雲說,你們不必著急回答,好好考慮一下,三天以後再回復我吧。

團隊成員心情沉重地走出去,沒到三分鐘,他們就回來說:我們還是跟你回家吧。所有人都選擇了跟馬雲回杭州。

離開北京前,馬雲和團隊去了一次長城,留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

400公眾號轉發 | 2萬字回顧馬雲精彩一生

根據馬雲日後在楊瀾訪談錄的回憶,當天的情景和演電影一模一樣:

在長城上,秋風很烈,天氣很冷。有一個人激動地說:為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放棄?我們一路從杭州打到北京,經歷了這麼多艱難困苦,好不容易走過來了,又要從頭開始?

馬雲也很動情,大聲說:我們回去,從頭開始,從零開始,建一個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後悔的公司。

4

1999年大年初五,杭州湖畔花園小區,18個人坐滿了一屋子,

這是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全員大會,馬雲激情澎湃地講了2個小時,並且專門請了攝影師全程錄像。

這就是傳說中的“18羅漢大會”,它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最著名的場景之一。

在這次會議上,阿里巴巴的願景和使命已經有了雛形。此後很多年,阿里基本上是按照馬雲會上講的路在走。

馬雲確定公司的願景是活80年(後來改為102年),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公司一開始就要國際化,與美國硅谷競爭。

儘管馬雲講得手舞足蹈,但聽的人一個個都神情肅穆。據蔣芳、彭蕾等人的事後回憶,反正也聽不懂他說啥,但是看他講得這麼有激情,又不好意思打斷。

馬雲還規定了公司的奮鬥文化。他說,如果你想的是早上8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那就不用在這幹了……未來3到5年,我們付出的代價將是非常慘重的,只有這樣慘重的代價,才會引導我們走向成功。

馬雲給阿里巴巴設定了一個小目標:2002年上市。

大家一起湊了50萬,就這樣開始了新的創業之路。

這群人,全都沒有背景,沒有家底,也都不是什麼名校畢業(唯一一個海歸是美國普渡大學碩士畢業的雷文超,但是他很快離開了公司),用馬雲後來的話說:“都是沒有人要的”。

但很快,馬雲迎來了一位超級大牛。

5月份,一位名叫蔡崇信的人,來湖畔花園找馬雲。

蔡崇信是來幫朋友談收購事宜的。當他西裝革履地來到湖畔花園時,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

“樓梯又窄又舊,十來雙鞋子就擺在房門前。公寓裡散發著難聞的味道。我當時還穿著正裝。那時正是5月,悶熱潮溼。”

蔡崇信出生於臺灣,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在一家全球知名投資公司工作,當時的年薪70萬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580萬)。來見馬雲時,他的家庭即將迎來第一個小孩。

如此背景的蔡崇信,在和馬雲談了一次之後,居然產生了強烈的要加入這個團隊的衝動。

他回到美國和太太吳明華說了自己的想法。吳明華覺得他瘋了,並說,如果我同意的話,那我也瘋了。

但是蔡崇信鐵了心想來。吳明華髮現,如果不同意的話,蔡崇信可能會恨她一輩子,只好陪著他專程來杭州考察馬雲,看看是否值得蔡崇信託付終身

馬雲帶著蔡崇信夫婦遊西湖,船到湖中,蔡崇信突然提出,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馬雲嚇了一跳,差點掉進湖裡。他說,我只能出得起500塊錢一個月。

蔡崇信還是很堅定,吳明華也在旁邊幫腔。

馬雲當然是求之不得,於是,中國當代企業發展史上最經典的一對搭檔就此組成了。

此後,他們將親密無間地合作很多年,共同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蔡崇信被稱為“馬雲成功背後的那個男人”,而他自己,也因為加入阿里,坐擁百億美元財產,成為加拿大第二大富翁(蔡拿了加拿大國籍)。

5

初生的阿里巴巴迅速發展,很快就碰到了所有初創公司最大的難題:資金缺乏。

馬雲和蔡崇信四處找投資,卻處處碰壁。他們找了38家公司,全部被拒絕。後來,馬雲多次講到這段歷程,但他的說法是:我們一連拒絕了38家投資公司.

阿里巴巴連員工每個月500塊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了,公司破產在即。

1999年8月,蔡崇信找到在高盛工作的老友林夏如。林夏如當時是高盛私募部門亞洲區主管,正好也在尋找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投資機會。聽了蔡崇信的介紹,林夏如很感興趣,覺得是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和蔡崇信一樣在湖畔花園聞過滿屋子的腳臭味以後,林夏如也是被馬雲和團隊的激情所打動。10月,高盛和阿里達成協議,5家機構共計投資阿里500萬美元,佔股50%。其中高盛出資額為330萬。

5年以後,高盛以2200萬美元退出,這7倍的收益率,不可謂不高,但卻是高盛歷史上痛失的最大投資機會,因為這些股權日後將價值千億美元。

而運氣就是這麼奇妙。當馬雲不再需要錢的時候,錢卻又來找他了。

高盛的錢進來才兩天,一位朋友介紹馬雲去見一個投資人。由於馬雲手裡已經握了500萬美元,所以他完全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也不穿西裝,也沒有商業計劃書,就空著手去了。

那個頭髮稀少,個頭不高的日本投資人,才聽了6分鐘,就打斷馬雲,說,我要投資。此人就是軟銀的孫正義。

不久,馬雲和蔡崇信飛到日本和孫正義談定了細節:軟銀投資3000萬美元,佔股30%(僅僅一個月,阿里的估值就上漲了10倍)。

不過,回到杭州和團隊一通報,大家都炸了鍋,說不行,股權分出去太多了。馬雲也回過神來覺得不對,於是給孫正義的助理打電話,說要改為2000萬美元,助手不同意,很生氣地說都談好了怎麼能改呢。

馬雲就給孫正義發郵件說:“如果沒有緣分合作,以後還會是好朋友。”孫正義幾分鐘後就回復了:“謝謝你給我一個商業機會,我們會一起創造奇蹟的。”

於是,在“十八羅漢會議”僅僅10個月以後,馬雲手裡擁有了2500萬美元。

有錢以後,馬雲馬上就膨脹起來。他在香港租了很氣派的辦公樓,把阿里巴巴總部從杭州搬過去,自己也搬到香港辦公。還在美國建立服務器基地和技術總部,在英國、韓國、日本、澳洲設立辦事處,並且全球招聘精英人才。

2000年,馬雲在全世界各地推廣阿里巴巴,他在BBC、哈佛、MIT、沃頓、世界經濟論壇、亞洲商業協會等地方四處演講,並被《商業週刊》、《經濟學人》等國際著名雜誌報道,甚至還成為了《福布斯》封面人物。

在國內,馬雲辦起了“西湖論劍”,以地主身份邀請金庸和張朝陽、王志東、丁磊等共論互聯網未來,儼然成為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盟主。

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一時風頭無二。

但也正是此時,阿里巴巴已經陷入了非常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

2000年,互聯網泡沫已經破裂,全球互聯網行業進入寒冬,投資人也捂緊了錢袋子。而阿里巴巴雖然用戶數增長很快,但是沒有找到好的變現模式,遲遲不能盈利。

在公司內部,由於攤子鋪得太大,成本居高不下,每個月要燒掉一百多萬美元。內部管理也是一團糟,據馬雲講述:“50個聰明人在一起,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而那時候,馬雲從哈佛、斯坦佛、沃頓等學校招了大批精英人才,每次開會吵成一團,馬雲也不知道聽誰的好。

職業經理人與創始成員之間、外國僱員與本國僱員之間,矛盾重重,離職潮此起彼伏。

“西湖論劍”僅僅10天以後,馬雲宣佈,阿里巴巴進入緊急狀態,他告訴公司員工:未來半年將會非常嚴峻,要隨時做好加班準備。全體準備過冬,跪著也要活下去。

到年底,2500萬融資已經燒掉了一大半,公司賬上只剩700萬美元,半年內找不到新的出路,阿里巴巴就要完蛋了。

馬雲終於痛下決心,做了幾個決定:一是大量裁撤海外基地,全面迴歸中國;二是把總部由香港撤回杭州;三是全球大裁員。

其中第三個決定是最難的。因為馬雲天生喜歡人多熱鬧,也比較重感情,從來都不願意裁員。但是公司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由不得他感情用事了。

馬雲引入了在通用電氣工作了16年的關明生到阿里當COO,幫助變革。大量的精英人才被裁掉,馬雲也從此完成了一個感情用事的人到一個冷酷無情的企業家的蛻變。

經過這些改變,阿里巴巴每個月的運營成本降到了50萬美元左右,公司贏得了14個月的生存時間。

馬雲把這段經歷比作“長征”。他說,變革完成,等於我們已經爬完雪山,過完草地,到達了延安。接下來,要做三件事:開展整風運動、建立抗日軍政大學、南泥灣墾荒。

所謂整風運動,就是統一目標、使命和價值觀;建立抗大,就是培養得力的幹部;南泥灣墾荒,就是自食其力,不依賴他人。

在這三招的幫助下,阿里巴巴漸漸有了起色。到2001年底,在阿里做生意的企業用戶超過了百萬,公司也實現了盈虧平衡。

阿里終於活下來了。

6

2003年4月,入職阿里巴巴不到一年的小女孩葉楓,突然被叫到馬雲辦公室。

葉楓進來一看,馬雲、蔡崇信、關明生、彭蕾等一干大佬都在,嚇了一大跳。

馬雲對她說:現在有一個祕密任務交給你,需要你離開這家公司,到另外的地方去做。你不能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哪怕父母家人、男朋友都不行。你願不願意?

葉楓說願意。於是馬雲交給她一份厚厚的合同,讓她簽字。

合同全是英文的,葉楓看都沒看,直接翻到最後一頁,簽上自己的名字。

和她同樣經歷的,有6個人,領頭的是中國黃頁時期就追隨馬雲,當時已經當到阿里巴巴投資部總經理的孫彤宇。

他們搬出了辦公區,回到阿里巴巴的創業聖地:湖畔花園。開始夜以繼日地做那項祕密任務。

5月10日,這個項目成功上線了,葉楓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淘寶”。

馬雲和團隊6個人,每人從家裡找4件東西上去賣,總共28件物品,互相買,完成了第一批交易。馬雲翻箱倒櫃湊不出4件東西,最後把自己戴的手錶都放上去了。

淘寶連上互聯網的那一刻,馬雲沒有在現場觀看,他在自己家裡,端著酒杯,向空中遙祝:保佑淘寶一路順風。

6月份,阿里巴巴一位員工在公司內網上發了一篇文章,說有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可能成為阿里的競爭對手,提醒公司高層注意。

那篇帖子得到了很多跟帖,每個人看了競爭對手的網站,心情都非常沉重。曾經有很多公司都聲稱過是阿里的競爭對手,阿里從來沒有放在眼裡,但是這一次,大家首次感到了害怕。

直到一個多月以後,馬雲才向全員公佈,這個名叫“淘寶網”的競爭對手,是自己公司的祕密產品。所有人都歡呼雀躍,長出了一口氣。

與阿里巴巴做的B2B(商家對商家)不同,淘寶的定位是C2C(個人對個人)。

之所以這麼神祕,是因為C2C領域有一頭巨大的鯊魚虎視眈眈——美國零售網站巨頭eBay,已經佔領了中國90%的互聯網C2C市場。

馬雲不想讓淘寶在沒有站穩腳跟之前,就被人知道是阿里的產品。等他看到這種模式可行了,可以站得住了,才公佈出來。

eBay的總裁惠特曼女士馬上注意到了淘寶,但她研究了一番以後,不屑地說:淘寶撐不過18個月。

當時,國際通行的購物網站,是要付費上傳商品信息的,eBay進入中國,也不例外。

馬雲則公佈了“淘寶三年免費”的政策,這樣不收費光燒錢,憑淘寶的資金實力,根本撐不住。

儘管eBay戰略上藐視淘寶,戰術上卻非常重視,採取了凌厲的招數遏制淘寶。

淘寶的免費政策讓商家蜂擁而至,但是沒有買家,網站還是會死。而初生的網站要引流,就需要大量打廣告。

惠特曼看準了這一點,直接給eBay中國撥了1億美元的市場預算,和中國主要門戶網站全部簽訂了排他性的廣告協議,並在谷歌和百度把與“淘寶”相關的關鍵詞都買斷了。

在PC互聯網時代,這種封殺,幾乎是致命性的。

熟諳毛澤東戰術的馬雲,則採用了經典的“農村包圍城市”思路應對。

一是線上走不通,就走線下,淘寶網在電視、路牌、地鐵、電梯到處投放廣告;二是大網站走不通,就走小網站,淘寶和幾千家小網站建立了合作關係;三是進軍娛樂圈,在天下無賊、頭文字D、韓城攻略等電影裡做植入廣告。

而另一個更重要的舉措,最終幫助淘寶奠定了勝局,並在其後孵化出一棵和淘寶同樣大的參天大樹。

有一天,淘寶負責人孫彤宇在看用戶反饋時,有了一個想法,他讓一個6月份才剛剛加入淘寶的小年輕去落實。

這位小年輕名叫倪行軍。他是浙江財經學院會計信息化專業畢業,自學的編程,本來是想進阿里,卻被阿里的HR忽悠進了剛剛成立不久的淘寶。

倪行軍一個人很快寫完了程序,葉楓給這個程序起了一個名字,叫“支付寶”。

這個很不起眼、一個半路出家的程序員一人就搞定的小小程序,因為提供了擔保交易功能,解決了網上交易的一個大麻煩,讓淘寶網的用戶體驗大大改善。

在這麼一套組合拳之下,短短一年的時間,淘寶網的流量已經進入全球前20之列,交易額已經可以和eBay平分秋色。

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免費的淘寶,逃脫不了惠特曼的預言,終將死在燒錢上面。

由於淘寶不賺錢,其運營經費幾乎全部來自阿里。但隨著淘寶越做越大,阿里也漸漸承受不起如此體量的燒錢了。

兩年以後,淘寶雖然越過了惠特曼預言的18個月死線,但是也已經走到了深淵。

這次救命的,是馬雲1997年在北京認識的朋友,雅虎的楊致遠。

28歲那年,楊致遠放棄了斯坦佛大學博士學位,成立了雅虎公司。這家公司迅速成為硅谷巨頭。但是由於一系列的戰略失誤,雅虎漸漸在沒落,在全球市場,它被谷歌打敗,在中國設立的雅虎中國,也被百度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2005年,雅虎的資產負債表上只剩下大約30億美元。但楊致遠做了一個驚天決定:用10億美元,加上雅虎中國全部資產,換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

這筆錢一談妥,所有人都知道,淘寶得救了,eBay沒戲了。eBay當機立斷,馬上放棄了中國市場,把其兩年前收購的易趣賣給了TOM網,完全撤離了中國。

至此,淘寶網佔據了中國零售電商80%的市場份額,成為絕對的霸主。

而雅虎的10億美元,也成為該公司歷史上最成功的一筆交易。若干年後,雅虎已經全面沒落,被迫將核心業務賣給亞馬遜,其所持有的阿里股份被注入一家名為Altaba的公司中,這些股份在2019年的市值超過千億美元。

7

早在1999年“十八羅漢大會”時,馬雲就提出了公司要2002年上市的目標。但是,這些年來,阿里巴巴一直處於內憂外患中。這個目標一直沒能實現。

到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業務已經擁有了2500萬用戶,並且有良好的現金流,早就具備了上市條件。而且,據日後陸兆禧透露,馬雲在2007年就敏銳地注意到可能爆發金融危機,如果阿里不在危機之前上市,又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

7月,馬雲終於公佈了啟動上市的消息。對那些持有股份的員工而言,這一刻,已經整整推遲了5年。

11月6日,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這次上市,直接造就了將近1000名員工成為百萬富翁,是當時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造富奇蹟。

其中,“18羅漢”人均身價過億,這些被馬雲稱為“沒有人要,才來阿里巴巴”的人,在8年的時間裡,由於跟對了老闆,上對了平臺,也由於自己的努力,一個個成為了億萬富翁。他們高興得在總部舞獅子慶祝,並把“人人都愛IPO”的海報貼得到處都是。

在歷史上,當一位梟雄建立新的王朝之後,往往就會清洗功臣。沒想到,這一幕在阿里上市之後也上演了。

上市後的第二個月,馬雲突然宣佈,4位高管從2008年起調離崗位,送去讀商學院。

這4人是:

1996年就追隨馬雲、立下汗馬功勞的、時任淘寶網總裁的孫彤宇;

2000年加入阿里,長期為阿里四大巨頭之一的CTO吳炯;

1996年初作為第一位員工加入中國黃頁,為阿里打造了蜚聲中外的中供鐵軍的李琪;

2000年加入阿里,與李琪一起打造中供鐵軍,時任阿里資深副總裁的李旭暉。

以這4人資歷之深、貢獻之大、職位之高,突然遭此變故,令所有人錯愕。

孫彤宇甚至當場哭出來。據說由於他老婆彭蕾作為主管人事的公司高層,提前知曉此事卻未告知自己的丈夫,兩人後來爆發了劇烈爭吵,還一度為此而離婚(不過後來又復婚)。

馬雲此舉,被認為是“杯酒釋兵權”、“卸磨殺驢”。

馬雲的公開解釋是三條:第一,他們太累了,該休息一下了;第二,公司需要全世界最優秀的管理團隊,派這些人出去學習,是讓他們提升自己,為了實現“由中國人創辦的全世界最優秀的公司”這一遠景;第三,他們到哈佛、北大學習,也許三四年以後,又會充滿力量、激情回來,成為我們的接班人,發揮更大作用。

不過,孫彤宇、吳炯和李琪出去後都沒有再回來。李旭暉曾短暫回來,但又於2011年因“供應商造假”事件而與時任阿里CEO衛哲雙雙離職。

我個人認為,馬雲說的那些理由都是扯淡,真實的原因是他覺得上市之後,公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些人已經跟不上,需要被更合適的人代替了。

2000年時,馬雲曾經因為裁員而痛苦不堪,甚至一度問別人“我是不是壞人?”而到了2007年,他清除最早從龍、忠心耿耿的有功大臣,都毫不手軟,並公開用“他們太累了該休息了”這種可笑的藉口為自己來辯護。

用最冷酷的理性,來代替最濃烈的情感,這到底是馬雲的進化還是異化?

也許,這就是一個大公司的掌舵者無法逃脫的宿命吧。

8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孫彤宇哭的時候,意氣風發的新人中,有一個叫張勇。

張勇原是當時如日中天的遊戲公司盛大的副總裁兼CFO,被蔡崇信看中,挖了過來,擔任淘寶CFO。

來了才發現,淘寶的CFO不只是管財務,連業務也要管,後來甚至連COO的職位也一併給他承擔了。

張勇作為COO負責的項目中,有一個爛尾的半吊子工程,原本是一個事業部級別的項目,做了半年多,一直失敗,原負責人撂挑子辭職了,事業部解散,團隊只剩20多人,成為一個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項目。

這個垃圾項目,名字叫“淘寶商城”,以後會改名為“天貓”。

2009年3月,張勇接手了淘寶商城。這時候,淘寶商城只是淘寶網上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在市場上沒有任何名氣,既沒什麼商家進駐,也沒什麼消費者關心。

為了打響淘寶商城的名氣,張勇想了很多辦法,但是都收效甚微。

後來,張勇和團隊商量,要在下半年搞一次大促銷,日期要避開國慶節和聖誕節兩個購物季,於是就選在中間位置。最後選定了一個最好記的日子:雙十一光棍節。

經過艱苦的推廣,張勇團隊終於搞定了一批商家願意在這一天一起降價促銷,全部參與的商家加起來——27個。

面對這麼慘淡的數字,大家也不抱什麼指望了,聊勝於無吧。

但是最後的促銷效果完全出乎意料,絕大多數商品一大早就給搶光了,店家不得不趕緊補貨。一天下來盤點,27家商戶,共計賣了5200萬,是平時的10倍。

這個現象也引起了媒體的廣泛報道和網民的熱議,一下子幾乎人人皆知。

有了這一波宣傳,第二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參與品牌達到了711家,銷售額達到了9.36億。

到了2013年,走到第5個年頭的雙十一節,參與商家達到了幾千家,成交額比5年前整整翻了700倍,達到350億元。

而這個節日也早已超出天貓的領域,成為全網狂歡的日子,每年的11月10日晚,千家萬戶的女生,都會像等待久違的戀人一樣等待11日凌晨的到來,瘋狂地搶購一切東西。

張勇創造的雙十一,已經成為世界互聯網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蹟。

2013年,阿里再次啟動了上市流程(此前,阿里巴巴B2B已經於2012年退出香港股市)。

由於當時的香港股市不承認“AB股”(即同時發行A、B兩類股票,A類股票和B類股票的投票權不同),阿里選擇了赴美上市。而且這次上市的不再是單獨的B2B業務,而是整個集團。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完成了第二次上市。當日,阿里的股價就狂漲38.07%,一舉把馬雲衝上了中國首富的位置。而阿里巴巴,也以2314億美元市值,成為僅次於蘋果、谷歌、微軟的全球市值第4大公司。

9

早在2004年,馬雲曾經講過一句話:“我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

當2013年馬雲登頂中國首富,阿里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時,這句話可以說恰如其分。

但就在此時,隨著智能手機和3G網絡的普及,人類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移動互聯時代,互聯網上所有的一切,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雲和阿里巴巴,很快將驚慌失措,手腳大亂。

那幾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最大奇蹟,是一個名叫“微信”的全新產物。

微信是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網產生的,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了所有人的手機,快速成長為一個龐大的社交帝國。

移動互聯網表現出和PC互聯網不一樣的地方,典型的就是“社交為王”、“流量為王”、“高頻打低頻”。

以支付領域為例:

支付寶最初是由淘寶的需求派生出來,但是幾年內就長成一棵和淘寶幾乎同樣巨大的參天大樹。

在起初幾年裡,支付寶佔據著國內第三方網絡支付幾乎全部份額,絕對是“拿著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

但是,對手總會從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跳出來。

2014年春節前3天,微信悄悄推出了“微信紅包”,幾天之內,上百萬用戶微信綁定銀行卡,500多萬個紅包被髮出,幾千萬人的微信裡有了零錢。

一些媒體稱之為“微信紅包一夜幹完了支付寶花了10年幹完的事。”

年29那天,馬雲在阿里巴巴的社交平臺“來往”上發了一條信息:

“幾乎一夜之間,各界都認為支付寶體系會被微信紅包全面超越。體驗和產品是如何如何地好……確實厲害!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後面的日子還很長,但確實讓我們教訓深刻。”

此前望遠鏡也看不到的對手,就這樣突然空襲到了眼前。支付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勁敵。

而2014年的春節,還只是微信的小試牛刀而已。一年以後,更大的風暴襲來。

2015年除夕,微信聯合央視春晚推出了“搖一搖”搶紅包,晚會4個多小時,2000萬用戶共計搖了110億次,發出去10億個紅包,微信綁定銀行卡超過1億。

支付寶的市場份額迅速被擠佔,陷入愁雲慘淡之中。

幾年以後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講述了一個暗室遊戲來類比當時的感覺:“手足無措,被巨大焦慮感所包圍”。螞蟻金服支付寶事業群總裁倪行軍則說:“那是一種‘巨大的衝擊感和失落感’。”

微信支付的猛烈進攻下,阿里人漸漸開始對兩個觀念深信不疑:一是“純支付無價值”,二是“高頻打低頻”。

在他們看來,支付寶就是因為沒有社交功能,所以拼不過微信。為了實現更大價值,提升用戶使用頻率,支付寶也應該做社交。

懷著對流量的極度渴望,支付寶開始盲目追求用戶停留時長,從工具向社交平臺轉型。它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去和微信拼對方最擅長的東西。

2016年,支付寶發佈多個版本,看起來和社交APP沒什麼兩樣,完全不像一個支付工具。但是,其市場份額還是一路下滑,而微信支付則高歌猛進。

此時的支付寶,完全陷入了魔障:如果產品表現不佳,那一定是因為沒有社交;如果做了社交產品還是表現不佳,那一定是社交還做得不夠。於是,一切行動,都在挖空心思地增強社交功能。

11月,支付寶終於走到了懸崖邊。

這月,支付寶上線了“圈子”功能,鼓勵用戶上傳照片交友。結果,在“白領日記”和“女生日記”兩個欄目,一些用戶上傳了大尺度照片,並配上了曖昧的文字。

這些被很多網友認為是暗示招嫖的廣告,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支付寶一時被譏諷為“支付鴇”。

輿論的狂潮讓阿里巴巴上下都開始了反思。時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以內部信的方式,向大眾道歉。信的標題是《錯了就是錯了》。

彭蕾說:“過去的這兩天,是我到支付寶七年以來,最難過的時刻。我們經歷過許多困難的時刻,但從沒有任何一件事,如這次一樣如此深的刺痛我。”

她問道:“我們要向數億用戶傳遞什麼信號?!我們到底要什麼?!我們終究去哪裡?!在所謂的用戶活躍度面前可以不擇手段無節操?!”

2017年3月,支付寶終於宣佈放棄社交,重新迴歸支付的本業。這個時候,微信支付已經佔據了接近4成的市場份額,成了支付寶不可忽視的強大對手。

除了支付寶以外,阿里陷在社交迷思裡面,全力推廣的,還有另一個產品:“來往”。

來往上線於2013年,馬雲希望這個新產品能對抗微信,找到阿里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生存之基。

為了快速推廣來往,馬雲甚至要求全公司員工除了自己必須使用以外,每人還要至少發展100位外部用戶。他自己也不惜拉下老臉,邀請企業家和娛樂圈朋友幫忙站臺。

但是社交與阿里巴巴格格不入。儘管馬雲大力推銷,自己還經常在來往上面發帖子,但是來往完全不是微信的對手,後來漸漸沉寂,再也無人問津,成為阿里做社交失敗的一塊墓誌銘。

社交大戰以後,“企業基因論”成為一種流行的論調,人們普遍認為,騰訊具有社交的基因,阿里具有電商的基因。如果騰訊要做電商,阿里要做社交,都註定失敗。

不過,阿里應對移動互聯網衝擊所作的努力並沒有完全失敗。

2014年,阿里以8000萬人民幣買入了一家名叫“友盟”的小公司。這家公司本身沒什麼,但是,隨著公司一起賣身而來的,是出生於1985年的公司創始人:蔣凡。

如同張小龍是騰訊收購Foxmail最大的收穫一樣,蔣凡是阿里收購友盟最大的收穫。

到了阿里後,蔣凡被任命為無線事業部資深總監。張勇交給他一個艱鉅的任務:改造手機淘寶。

當時,淘寶的主要交易還是在PC端,手機淘寶的體驗慘不忍睹。

蔣凡是手機重度使用者。他甚至基本不用電腦,幾乎所有工作都在手機上完成。抱著對移動互聯網的深刻理解,蔣凡帶領團隊對手機淘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出色地完成了淘寶由PC時代向手機時代的驚天一躍。

到了2016年3月,淘寶已有接近80%的流量來自無線,全網接近70%的成交來自無線。2017年雙十一,無線端成交率超過90%。

而蔣凡,也在2017年成為了淘寶總裁。這一年,他才32歲。美團網創始人王興認為,他未來有機會成為阿里CEO當之無愧的接班人。

9

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中規模最大的龐然大物,阿里可寫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阿里雲的十年一劍、螞蟻森林的公益創舉、收購餓了麼、打造大文娛、組建菜鳥聯盟、創立盒馬鮮生、推出哈羅單車……每一個故事,都足以單獨寫出一個長篇,本文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但阿里發展過程,絕非只有這些輝煌,它也有著很多爭議。

  • 淘寶假貨事件

淘寶在發展初期,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假貨的代名詞。

2015年1月23日,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發佈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監測結果顯示,在各電商網站中,淘寶網分佈樣本數量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51件樣品中有32件非正品。

淘寶的反應異常激烈,直接在其官方微博上,以一個“淘寶小二”的名義,向工商總局叫板,標題赫然是:《劉紅亮司長,您違規了,別吹黑哨!》,文章宣稱國家工商總局“程序失當、情緒執法”。

馬雲和蔡崇信,也都公開出來硬懟工商總局。這是中國市場上極其罕見的對國家監管機關的公然硬抗。

工商總局的迴應是,幾天後在官網公佈了一份名為《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指出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涉嫌違法違規經營的五大問題,提出相應的監管要求,告誡阿里巴巴:“守住底線,克服傲慢情緒。法律面前沒有特殊的市場主體,阿里系主要高管要有底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 支付寶股權之爭

支付寶是淘寶內部孵化出來的產品,從淘寶分家後,也一直是阿里巴巴大家庭的一員。

但是,2009年和2010年,阿里巴巴兩次轉讓支付寶股權,剔除了所有外資方,將支付寶納入馬雲和謝世煌兩人控股的另一家公司。

在法律意義上,這等於是把原屬於所有股東的一家公司,變成了完全由馬雲所有的公司。而阿里巴巴的兩個最大的股東,是雅虎和軟銀。

楊致遠和孫正義對此極度不滿。雅虎作為美國上市公司,於2011年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經營業績詳細報告中曝光了這一行為,引起了輿論譁然。

馬雲迴應說:楊致遠和孫正義都是知情的,討論過多次,但是沒有達成協議。支付寶之所以轉移股權,是為了符合國家規定。因為中國政策規定,申請網絡支付牌照的公司必須為內資公司。為了儘早拿到牌照,在提交申請期限即將到來之前,馬雲下了決心,先做了再說。

2011年7月,阿里巴巴、雅虎和軟銀就此事達成最終協議:支付寶上市時,一次性補償給雅虎和軟銀佔IPO市值37.5%的現金,最低20億美元,最高60億美元。在此項補償完成之前,支付寶將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團繳納公司稅前利潤的49.9%。

這件事情的餘波在多年後還在發酵。一些人認為馬雲此舉毀壞了中國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的信譽。據2019年3月《彭博商業週刊》報道,美團網創始人王興說,“我仍然認為馬雲是個誠信有問題的人。”

  • “招財進寶”和“十月圍城”

2006年5月10日,淘寶上線正好3年,免費期已滿、急於賺錢的淘寶,推出了“招財進寶”服務。

這項服務實際上是百度的競價排名機制在淘寶的應用,誰出錢多,誰的商品就能顯示在前面。淘寶商家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收費,讓不交費的人賣不出去產品。

在短短20天裡,6000多名賣家在網上簽名,呼籲6.1罷市。騰訊“拍拍網”等競爭對手也趁機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賣家進駐。

馬雲趕緊出來道歉,並組織了一次為期10天的“網民公投”,讓用戶以投票的方式決定“招財進寶”的去留。最後,61%的用戶投票要求取消。

淘寶只好順應用戶和要求,於6月12日將“招財進寶”下架。

5年以後,類似的事情卻又再次重演。

2011年,淘寶商城突然發佈新規,宣稱“為促進商家更積極、嚴肅地進行其在淘寶商城的經營行為”,把技術服務費和賣家保證金大幅提高。

這在淘寶商城眾多中小商家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網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指責之聲,幾千家店主組建了“反淘寶聯盟”。他們湧入大商家,通過購買再退貨,並給差評的方式發動攻擊,部分店主甚至直接跑到阿里巴巴去拉橫幅抗議。

這一事件後來被稱為“十月圍城”,其讓進入淘寶後一直風生水起的張勇遭遇了“最艱難的一週”,後來以政府介入和淘寶讓步結束。

除了上述這些以外,阿里還出現過 “淘寶京東二選一”、“阻礙美團和點評合併”、“打壓拼多多”等多次負面事件,一個號稱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己任的企業,卻用種種手段打壓同行,讓別人“沒有好做的生意”。

10

一家企業的氣質,說到底就是其領導人的氣質。阿里創造的輝煌,和存在的爭議,無疑都是馬雲本身意志和能力的折射。

馬雲以一介布衣之身,沒有相關的技術、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傲人的學歷,卻創造瞭如此成功的阿里帝國,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奇蹟。

我認為,這個奇蹟主要來自於馬雲的幾個特點:

一是強烈的目標驅動。

馬雲最顯著的特點,是認準一個目標之後,傾盡全力,百折不撓地朝這個方向前進。

阿里巴巴從“18羅漢大會”那天起,基本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就沒有變過。

與很多企業文化建設都是花架子不同,馬雲是認真的。他是真的信,並且真的不遺餘力地在企業推行。我與很多阿里的人聊過,每個人都提到過價值觀在阿里至高無上的地位。

我認為,馬雲的這個特點,與父母的言傳身教密切相關。

大家是否還記得,文章一開篇我就寫道,馬雲的媽媽崔文彩是工人,爸爸馬來法是攝影師,兩人都喜歡戲曲。後來崔文彩成為了評彈演員,馬來法成為了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

很多文章和書籍說,在戲曲家庭氛圍長大,讓馬雲的表達能力很強。而我認為,更重要的,其實是父母這種追求夢想的激情與行動對馬雲的影響。

二是對未來趨勢的深刻洞察。

在中國互聯網企業裡面,阿里是公認的戰略定位能力最強的,而這實際上是因為馬雲對未來發展趨勢有超強的洞察力。

早在90年代中期,馬雲就堅定看好電子商務,從中國黃頁到外經貿部,再到阿里巴巴,都沒有脫離這條主線。

新世紀初,馬雲果斷做淘寶,大力扶持支付寶,以及後來做阿里雲,菜鳥物流,盒馬鮮生,無一不是極富遠見之舉。

三是影響和說服他人的能力。

都說馬雲特別善於忽悠。馬雲對此有個解釋:自己不信卻說給別人聽,那叫忽悠;自己深信不疑,再說給別人聽,那不叫忽悠。

馬雲把這個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就能說服彭蕾等人拋棄很有前途的職業,心甘情願地跟著馬雲吃盡各種苦頭,還不離不棄。

蔡崇信這樣的頂級人才,一面之緣就為之傾倒。孫正義這樣的閱人無數的投資人,僅僅6分鐘就完全折服。

如此影響和說服他人的能力,我還未在第二個人身上見到。

四是知錯就改。

馬雲一生犯過無數的錯誤,但是隻要他認識到錯誤,卻能夠以極大的勇氣懸崖勒馬。

當發現中國黃頁和外經貿部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就果斷離開,帶著隊伍自己幹。當2000年發現攤子鋪得太大導致公司撐不下去,他就果斷收縮戰線。當發現阿里做社交無法成功,他就果斷放棄,迴歸本業。

馬雲說,別人寫書總是寫企業怎麼成功,而他要寫的話,一定會寫一本《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

不過,馬雲的缺點也不少。他交過李一道長、王林大師這樣的騙子做朋友,拍過《攻守道》這樣讓人覺得無聊至極的片子,忽悠年輕人感恩996的工作,還在公開場合講黃段子。

但是,總體而言,馬雲在輿論中的形象還是樹立得很高大上,甚至有點太過了。在知乎上,凡是與阿里和馬雲有關的帖子,下面幾乎是控評式的歌功頌德,很少看到負面的評論。

但是,這真的是民心的反應嗎?我反而不敢相信。我更傾向於認為,是阿里的公關太會控制輿論了。

11

馬雲已經55歲。

2018年的9月10日,他宣佈將在一年以後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這一天馬上就要到來。

馬雲說,退休以後,要當回老師。

他曾經說過,後悔創立了阿里,還是當老師好。

現在,他終於可以如願以償。

但我不信馬雲這樣不甘寂寞的人,真能好好當個老師。

未來的馬雲,一定是“退而不休”,阿里巴巴的未來,還是會在他的把控之中。

12

不知不覺,阿里巴巴已經20歲。

對互聯網時代的企業而言,20年已經足夠長了,無數顯赫一時的企業,已經消亡。

馬雲給阿里設定的目標是活102年,現在已經過去了1/5。

未來的阿里,是會像曾經的諾基亞、柯達、雅虎那樣,轟然崩塌,還是能夠基業長青?

迄今為止,馬雲和阿里的形象,都塑造得挺好。未來,似乎也很可期。但我總覺得有一點不靠譜感。

不知為什麼,我總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馬雲和阿里的未來究竟會如何?

我滿懷期待。

參考文獻:1. 這就是馬雲,陳偉,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2. 阿里巴巴,鄧肯·克拉克,中信出版社,2016年3. 馬雲:我的世界永不言敗,張燕,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年

-END-今日互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