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電機廠多人患白血病,後續治療費無著落,請求勞動仲裁

嶽芳華將工廠告上了法庭,在當地衛生系統部門的介入下,2018年嶽芳華終於拿到了工廠的賠償款。

但林福生對紅星新聞記者說,2018年維權獲得的賠償款僅是當時的治療費,白血病後續的治療以及吃藥護理費用每年都在產生,所以每年還要花錢,但是這部分治療費始終沒有拿到。

深圳一電機廠多人患白血病,後續治療費無著落,請求勞動仲裁

深圳都市頻道法觀天下欄目對嶽芳華、林富生夫婦維權進行報道的視頻截圖。

如今,嶽芳華的丈夫林富生依舊沒有放棄找工廠討要說法:“患病的人數還在增加,還有病友沒有得到賠償,我想知道在我妻子的不幸遭遇之後,工廠有沒有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

5月6日,嶽芳華(化名)關於華生電機拖欠治療護理費用的勞動仲裁,再次在沙井勞動仲裁庭開庭。嶽芳華的法律援助律師沙井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劉先生告訴紅星新聞,目前6號開庭的這次勞動仲裁還未宣判。

工作接觸有害化學品 工人被查出白血病

據天眼查顯示,華生電機(廣東)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生產經營五金配件及從事馬達裝配,林富生告訴紅星新聞,妻子曾聽說,工廠生產的馬達等配件,主要供應給一些汽車品牌廠家。

林富生回憶,“以前每次妻子回到家中,總給我說,自己身體乏力,當時我們不懂,沒有引起重視。”林富生告訴紅星新聞,嶽芳華在這家工廠工作的這幾年,從未上過安全生產的培訓課程,不懂自己每天接觸的化學品到底是什麼,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危害,“甚至工作的時候,都是直接上陣,沒有任何防護器具,連口罩都沒有。”

根據林富生提供的廣州市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出具的職業病鑑定書,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嶽芳華2008年12月至2013年9月在華生電機(廣東)有限公司鍍錫車間從事車換向器、印字作業。工作中除接觸油墨、稀釋劑以外,間接接觸混合膠、催幹劑、甲醛、和氨水等化學品。

職業病鑑定書結論一欄寫的職業性腫瘤(苯所致白血病),讓林富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深圳一電機廠多人患白血病,後續治療費無著落,請求勞動仲裁

職業病鑑定書

妻子查出患白血病後,林富生為了搞清楚妻子平時究竟接觸了哪些化學品,曾拖工友偷拍妻子車間的化學品照片,“工友傳回的照片,就在他們平時工作的桌子上,就擺著一個裝化學品的瓶子,瓶子上印著一顆骷髏頭。”林富生說,“我雖然看不懂化學品,但是我知道印著骷髏頭的意思,就是代表有危險吧。”

深圳一電機廠多人患白血病,後續治療費無著落,請求勞動仲裁

工友拍攝的車間內(部分)化學品照片。

後續治療費仍無著落 官司年年都在打

“為了家庭能過上幸福點拼命工作,留守孩子在家,結果患上這樣病。”林富生告訴紅星新聞,當得知妻子患上白血病後,家裡根本拿不出高昂的治療費用。在沙井衛生監督所出具了職業病鑑定書,鑑定嶽芳華為職業病後,夫妻倆去找工廠要錢治病,未果。

2016年,幾個同樣患上白血病的病友找到了深圳當地一家電視臺求助,當地媒體做了連續幾天的調查報道,但林富生說:“工廠仍然沒有出面做出合理解釋。”

經過反覆地維權後,華生電機(廣東)有限公司派人來和林富生、嶽芳華夫妻以及幾位病友談判。當時談判時,幾位病友家庭被分開談話,最終只解決其中一個員工的治療費用,嶽芳華的救命錢,並沒有得到解決,林富生和嶽芳華不得不選擇訴訟。

5年間,夫妻一共告了工廠5次。最終在2018年,嶽芳華通過訴訟拿到了工廠的民事賠償款項。根據林富生提供的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紅星新聞記者看到,法院判決華生電機(廣東)有限公司支付原告嶽芳華2017年10月之前的自付醫療費用12767.78元。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了結,林富生說,妻子的治療和護理費用持續產生,他與華生電機的官司,還在繼續。

林富生告訴紅星新聞,“2018年在衛生監督部門的幫助下,我們通過訴訟拿到了工廠的治療費。但是白血病後續治療以及吃藥護理,每年都會產生大概一萬多元的費用,這部分費用工廠並沒有每年按時支付,而是年年在拖欠,官司年年打。”

所以,夫妻二人不得不繼續走上維權之路,向工廠索要賠償。

深圳一電機廠多人患白血病,後續治療費無著落,請求勞動仲裁

嶽芳華此前接受媒體採訪

與嶽芳華情況相似的另外7名病友,均是嶽芳華在醫院治療白血病期間認識的,他們也都是華生電機(廣東)有限公司的員工,他們也都患有白血病,其中已有包括嶽芳華在內的5位員工由廣州市職業病鑑定委員會鑑定為苯所致白血病,鑑定結果為職業病。

“工廠這麼大,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和我們一樣的遭遇,現在我們這些白血病患者家庭都一樣,一邊要接受痛苦的治療,一邊還要不斷與工廠打官司,維權這麼多年,工廠方面從來沒有人出面給我們解答疑問。”林富生說。

工人工作環境是否得到改善?

相關部門:每年都給員工體檢

嶽芳華所在工廠的工作監管之前是由深圳市沙井衛生監督所負責,沙井衛生監督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沙井衛生監督所每年對區域內工廠都有監管、檢測和體檢。目前,該所的監管權力已在兩年前移交給沙井街道安全生產安監部門(以下簡稱“安監部門”)。

紅星新聞記者在《市衛生監督局多舉措推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管職責平穩交接》一文中看到,16年深圳市開展了“運動器材製造、機械製造、五金加工三類行業振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使用有機溶劑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陶瓷生產和耐火材料製造企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和“職業健康服務機構專項監督”等多個專項工作。同年,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行了“小微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班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啟動儀式”,針對小微企業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職業衛生知識和法律意識薄弱,對職業病防治工作不重視的現狀,通過宣傳和培訓強化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意識。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說,兩個部門屬於同一系統,所以他知道目前每年員工的體檢依然在進行:“每年都給員接觸這些危害的員工做健康體檢。”至於其他監督檢查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稱,由於17年至18年不是由衛生監督所監管,所以無法給記者明確的回覆。“深圳是後來成立安監局,監管就交接給安監部門,然後今年隨著國家的改革,3月份區及機構完成改革,這個職能才移交回我們這裡,總共才一個月的時間。”

律師

工廠應公示員工接觸的有害物質並提供防護措施

北京市君澤君(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小虎告訴紅星新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修正)》第四十二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第五十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瞭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

“工廠需告知員工從事和接觸工作中有害物質內容,員工有權選擇是否繼續工作。”同時,陳小虎稱,根據林富生所描述情況,嶽芳華所在工廠的工作環境需要相關部門進行調查,看是否達到國家相關標準。

截至發稿前,紅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電話,均被拒絕採訪。隨後紅星新聞記者聯繫曾為其代理嶽芳華勞動爭議糾紛案律師事務所——廣東瀚城律師事務所,代理律師也拒絕了採訪。

5月6日,嶽芳華關於華生電機拖欠治療護理費用的勞動仲裁,再次在沙井勞動仲裁庭開庭。

嶽芳華的法律援助律師沙井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劉先生告訴紅星新聞,目前6號開庭的這次勞動仲裁還未宣判。

紅星新聞記者 沈杏怡 實習生 仝詩蝶

轉自:紅星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