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白起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有的人稱他為戰神,有的人稱他為人屠。

這是個牛人,他有多牛呢?你翻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就知道了。

像別人的傳記記載的都是今天說了些什麼著名思想,明天和那些人說了什麼經典對話,但在白起的列傳裡則不然,裡面全部都是單調的一句重複的話:某某年,拔某城,斬首某萬,真是簡單粗暴!

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有人統計過,在白起這一生的征戰中,屠殺了將近百萬條人命,特別是著名的長平之戰,其屠殺四十餘萬降卒的消息一出,舉世震驚!這也就是他被稱為人屠的原因。

然而這樣一個神級的戰爭天才、殺人利器,卻被他的主子秦昭襄王,在外患之際賜死,這又是為什麼呢?事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讓我們逐個分析。

白起是否居功自傲

據記載,白起初始時只是一名左更——商鞅變法後的一種爵位,彼時,秦國將爵位從上至下分為二十級,而左更就是第十級的爵位。

白起獲得展露頭腳的機會,是來自他的好朋友魏冉。

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公元前293年,韓、魏聯軍進犯秦國,在魏冉的推薦下,白起得以代替向壽領兵拒敵。從這一點來講,魏冉之於白起是有知遇之恩。

白起也沒有讓魏冉失望,其在伊闕大破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震動秦國朝野。伊闕之戰後,白起被升為國尉。隨後其征戰四方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而其仕途也因此平步青雲。

長平之戰也是白起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在斬殺四十萬降卒之後,趙國元氣大傷,東方六國亦再無實力與秦對抗。

此役過後,白起在秦國的威勢達到頂峰,在六國的惡名亦是如此。我們可以推測,立下不世之功的白起回到國內時,會受到怎樣狂熱的崇拜。那麼,面對這些的白起,會因此而居功自傲嗎?我們來看看白起所說的一句話便可知曉:

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長平戰後,應候范雎(ju)受蘇代的挑撥,恐白起在秦王面前壓上自己一頭,於是便進言,提議讓白起班師回朝。白起也因此記恨上范雎(有可能連秦王也記恨上了),等到秦王想要在去攻打趙國時,白起稱病不朝,拒絕了秦王希望以自己為將的請求。為了讓白起出徵,秦王再三請求,最後還派范雎與白起談判,但通通被拒絕,為人臣者,如這般不把君王放在眼裡,已是倨傲無禮。

沒有白起出徵,秦軍在前方連連慘敗,失地嚴重。白起在得知後,便憤憤的說了這句話:以前你不聽我的話,看看現在報應來了吧!

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白起死亡的導火索。

秦昭襄王自身敏感

就秦昭襄王之前的兩代君王(未算上秦武王)而言,其在世時還是優待自己的臣子的,商鞅車裂、張儀被逐的原因有可能只是下一代君王喜歡革除舊臣。

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白起卻在昭襄王在世之時被賜死,其較之商鞅、張儀等人而言,還是比差了點的。差了點什麼呢?仔細思考之下,我認為是差了點信任。

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秦昭襄王之所以與之前兩代君王不同,是因為他經歷了“外戚干政”這件令所有君王都感到恥辱的事情。

昭襄王年少時,憑藉其母親與舅舅的勢力登上了王位,而後又靠其解決掉了反對他的勢力。但秦昭襄王並沒有太高興,因為隨之而來的,是他與母親、舅舅之間的權力角逐,一直到他四十幾歲親政的時候才算是完結。

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宣太后死後,魏冉被趕回了他的封邑。而白起與魏冉等人關係很好,這很有可能讓秦王對心生芥蒂。

四十幾歲才獨攬大權的昭襄王,其內心對權力必定是十分之敏感。范雎就曾說過,秦國只知道有太后、魏冉,而不知有秦王。

我們站在昭襄王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敏感的他,聽著白起一項項捷報的傳來,欣喜之餘會不會有所忌憚?一個臣子的威信在朝野不斷的上升,又會不會出現秦國只知武安君而不知秦王的現象?且白起戰功赫赫,軍中上至大小將領,下至普通士兵,對其所產生的崇拜會不會讓昭襄王感到危險?

君王老年時總會為子孫擔憂,因此朱元璋幾乎屠盡了開國元勳,昭襄王會不會也這麼想?他一死,秦國還有誰能壓制住白起?而長平大勝後,六國再難以抵抗秦國,白起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隨時可以拋棄。

戰神白起那麼厲害,為什麼秦昭襄王還要將他殺死?

以上這些都是假設,但我們可以更進一步推斷出白起的死絕對不是偶然,而是由來以久的沉澱。

伴君如伴虎,記得有一部動漫就曾評價過白起:也許他沒有反心,但他有造反的實力,這就是他的罪。說到底,白起之死,只是君王在壓榨完其剩餘價值後,拋棄不要的行為罷了。

白起之死

公元前257年,行至杜郵的白起收到了秦王劍並受命自裁。

“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良久後。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一代名將就此結束生命,只餘下史家的幾點筆墨傳承了下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