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提及Minerva美耐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莫過於它們家的計時鐘表。1908年,Minerva美耐華推出了品牌第一款計時機芯“19/9CH”。

1923年,Minerva美耐華和著名的複雜功能組件公司Dubois-Depraz發售了品牌第一款專用手錶計時機芯“13/20”,和之前的“19/9CH”相比,該款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尺寸縮小到了28.80毫米,乃手錶機芯的標準尺寸。同樣地,其乃單按鈕計時,可以記錄30分鐘時間。而之後還誕生了單獨歸零按鍵的版本。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不過,在計時錶領域,最強的王者並不是Minerva,而是Valjoux。比如這枚產自於上世紀60年代左右的美耐華計時手錶,搭載的機芯反卻乃Valjoux。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在機芯的擺輪下方我們常常會看見一些數字和符號,這些往往是機芯的具體型號、編號和廠家logo。而在廠家logo裡面,我們又容易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外形輪廓差不多,都是“葫蘆”狀。

這可不是巧合,葫蘆形的外輪廓是有特別含義的,其代表“這個工廠生產的機芯品質有保障且易於更換備用標準零件”。當時這種屬於行業規矩,目的是為了和那些在家庭作坊生產出來的非標機芯做區分。現在這一行規已經不復存在,新建的機芯廠不在使用葫蘆型的外輪廓了。

1901年,John和Charles Reymond兩兄弟創立了“Reymond FrèresSA”公司,此乃Valjoux的前身,直至1929年品牌更名。所以哪怕後來叫成了Valjoux,我們也能發現它們所產機芯擺輪下面的“葫蘆”裡面雕刻是大寫字母“R”,而不是我們以為的“V”。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1914年,Valjoux開發出了Cal.22導柱輪機械計時機芯;其後在1916年,改小尺寸,變成了Cal.23計時手錶機芯,憑藉強悍的質量,成為了當時市面上最暢銷的產品。無論高端的百達翡麗、愛彼、江詩丹頓、寶璣,還是中端的勞力士、浪琴、積家、豪雅,甚至便宜的雪鐵納、羅馬都用過他們家的機芯。

1949年,Valjoux推出了更為強悍的繼任機芯Cal.72,將品牌的影響力推到了極點,比如勞力士的第一代迪通拿就是採用的這款機芯。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百達翡麗最早設計製造的一款計時錶誕生於1856年,而手錶則是開始於1903年的No.124824。品牌的計時手錶主要經歷了4個時代,分別是1903到1934年的Victorin Piguet機芯時代,1934到1985年的Valjoux機芯時代,1986到2009年的Lemania機芯年代,直到2005年百達翡麗才實現自產計時機芯,推出了Ref.5959P。

百達翡麗之所以不自產機芯,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肯定有技術的原因。第二,也是最大的因數,就是因為本來市場需求量就小,獨立研發機芯,生產成本就是天價,入不敷出,肯定虧本。

因為石英危機,Valjoux終於於1974年停產。百達翡麗大部分的計時手錶都是基於Valjoux改裝,Valjoux停產以後,百達翡麗沒有機芯用,只能拿出之前屯好的機芯,再繼續維持了10年!

然而,隨著庫存即將告罄,公司開始積極尋求替代解決方案,與 Valjoux SA相隔不遠的基礎機件製造商 Nouvelle Lémania最終獲選,基於Lémania 2310修改出來了CH 27-70機芯。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現在提及Valjoux,僅有少量的發燒表友知曉,不過其並沒有真正淡出大家的視野。上世紀80年代,Valjoux歸入今天的Swatch集團旗下,其開發的產品也被納入ETA機芯廠。大名鼎鼎的ETA 7750,其實就是Valjoux在1974年為繼任Cal.72手動機芯機芯而推出的作品,只是後來改了前綴名稱。

Valjoux的影響力一直都在,從未消失,也不會消失。



他讓百達翡麗死守了10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