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選送奧斯卡爭奪最佳外語片,是對奧斯卡的一種蔑視

奧斯卡 戰狼 電影節 美國 馬慶雲 馬慶雲 2017-10-12

文/馬慶雲

今兒,電影《戰狼2》被選送奧斯卡進行最佳外語片爭奪,成為大夥熱議的焦點問題。我見不少文章認為,這是對奧斯卡的不負責任,《戰狼2》雖然在看點方面還是頗為豐富的,但在情懷內涵上,依舊無法實現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高度。我認為,這些文章的論調顯然過分認真了。中國方面選送《戰狼2》,應該有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點,對《戰狼2》進行商業宣傳推廣。

《戰狼2》選送奧斯卡爭奪最佳外語片,是對奧斯卡的一種蔑視

奧斯卡大獎從確立之初,便本著為商業宣傳推廣服務,搭建的是一個賣電影拷貝的平臺。隨著北美尤其是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發展,奧斯卡越來越成為世界級的電影販賣市場,在這個市場的前提下,大獎只是最終的票房助推劑。中國方面選送《戰狼2》進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信念也是一致的,無論能否中獎,為的都是滿足電影的商業價值。

電影《戰狼2》在中國境內取得56.7億的票房成績,而在全球其他國家,也正在陸續展開上映,部分國家和地區的上映時間更是推遲到了明年。作為市場化運作的奧斯卡,《戰狼2》送過去的目的,拿獎的動機遠遠小於賣拷貝。中國方面正是藉助這次商機,把在中國大陸取得現象級票房的電影向世界進行推廣。

對於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麼多年來,只有中國臺灣方面選送的《臥虎藏龍》拿到過,還是西方人對中國武俠的窺私慾望造成的拿獎。大陸電影全部被奧斯卡“雪藏”。我們這次拿票房進入全球前一百的電影去參評,正是要國家宣傳與電影宣傳相結合,起到一次積極的共振效果。

第二點,對中國快節奏硬場面電影在北美展開一輪市場化攻勢。

《戰狼2》選送奧斯卡爭奪最佳外語片,是對奧斯卡的一種蔑視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實,《戰狼2》無論在敘事節奏,還是拍攝場面上,都是完全按著好萊塢電影工業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完成的,甚至於營救的主題,實際上都是奧斯卡某些北美獲獎影片的路數。比較典型的對比就是《戰狼2》和《逃離德黑蘭》。後者曾獲得第8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個人觀感,也不過如此,依舊是美國意識形態,敵國好亂,我們趕緊回來。《戰狼2》在核心主旨上,也有這方面的意思。

我們前些年選送的奧斯卡影片,都是慢節奏重情感的文藝片和近似文藝片。這也給世界電影市場大鱷們一個錯覺,中國大陸的電影大多慢節奏小場面,不夠市場化,沒有商業運營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電影這麼多年來打不開歐美市場尤其是北美市場的原因。

這次選送《戰狼2》,正是改變中國電影形象的一次契機。《戰狼2》有萬般不好,老馬也對其有不少批評,但它是完全美式敘事、美式場面,觀感不輸好萊塢大片。我們與其糾結於能夠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不如對北美市場來一次“平安縣城”總攻。這個奧斯卡,就是李雲龍時代的平安縣城,把中國硬朗大場面電影拿過去,改編髮行商們對中國電影的故有印象,為後面中國電影的世界市場進軍做鋪墊。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建議,以後每年的奧斯卡選送,都送《戰狼2》這樣的。

第三點,對奧斯卡的美國主旋律意志的蔑視,小範圍內樹立一種中國聲音。

《戰狼2》選送奧斯卡爭奪最佳外語片,是對奧斯卡的一種蔑視

中國人和中國電影,其實都保持著一種特別低調的態勢。尤其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方面,我們甚至於一度成了迎合主義。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老謀子的《金陵十三釵》,把國難下的民眾危亡,寄託在一個西方主教身上。當然,這種低調內斂的情感,我們應該堅持。但是,作為商業化運作的電影市場,我們不應該繼續低調了,這就是,低調做人,但要高調做事了。

《戰狼2》選送奧斯卡,正是一種電影運作的高調做事體現。中國電影已經攻陷歐洲三大電影節,最近幾年,經常在歐洲的老牌電影節上拿獎。而奧斯卡方面,與其說是一個電影節,不如說是一個電影大市場,跟百貨公司搞女模特內衣走秀聚攏人氣沒有太大差別。而奧斯卡的藝術水準,一直無法與歐洲三大電影節匹敵,好萊塢電影更是沒有文化的典型代表。《戰狼2》去奧斯卡,正是對奧斯卡一定意義上的蔑視。

這次,《戰狼2》中調侃到,你的美國陸戰隊哪去了?簡直是美式幽默的神來之筆。當然,故事主要人物,又是一箇中國男人和一個美國女人展開,依舊是中美合作,互相調侃,不失合作,也正是當下的中美關係。奧斯卡一直沒有大陸電影獲獎的聲音,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一直無視美國方面送過來的作品,路數與打法都是一致的。

這次的《戰狼2》故事地點選在非洲,可以看做是在非洲這個地方的一次電影角力。中國電影人也早該放下美國主旋律意志濃厚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而安心到那個市場上賣一賣拷貝了,對於我們而言,真正拿獎,去歐洲三大電影節,才有含金量。而要商業賣錢,去奧斯卡吆喝吆喝,是正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