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閱讀導航

  • 前言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農場時薪低至8澳元
  • Woolworths與農場供應商“勢如水火”
  • 哪些行業是剋扣工資的重災區

前言

從澳大利亞當地的媒體報道可以得知,無論是食品連鎖店、便利店,還是街角咖啡館、亦或者是大型超市和農場,都存在工人所得報酬低於法定報酬的情況。

有人說的含蓄,稱從事這些行業的工資很低。

有人說的直白,稱他們是剝削的對象。

有人說的專業,稱他們是工資盜竊(wage theft)的受害者。

工資盜竊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只是給付工資低,還包括不支付加班費、不給繳納養老金、不給支付承諾的佣金,不給提供病假、年假等等。


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圖:謝女士負責的櫻桃農場因剋扣中國留學生工資遭到處罰 來源:smh

1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澳大利亞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Fair Work Ombudsman)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發現,位於悉尼華人集中的Burwood地區一家園藝勞務公司拖欠一名中國留學生共12,933澳元的薪資。

法庭文件顯示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謝女士本人就是一名華人。事情被曝出後,不少網友直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接到法庭判決後,謝女士同意支付所欠薪資並簽署了法院強制執行承諾書。

謝女士是一家名為“櫻桃農場就業中介有限公司(Cherries Farm Employment Agency Pty Ltd,簡稱:櫻桃農場)”的負責人。櫻桃農場實際上是一家總部位於悉尼的Burwood的勞務中介公司,給當地的農場介紹勞工。

據悉,這名20歲出頭的中國留學生被櫻桃農場分配從事蔬菜分類打包工作。謝女士承認在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間剋扣了這名中國留學生的薪資。


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公平工作委員會調查人員發現,櫻桃農場向該名學生僅以現金形式支付15澳元的時薪。

按照《澳大利亞食品、飲料和菸草製造業薪酬規定》,她本應有權享有23.51澳元的基本時薪,35.27澳元的週六上班時薪,以及最高47.02澳元的加班時薪。

除剋扣員工工資外,櫻桃農場還被發現做假賬,試圖掩蓋以現金支付工人薪資的違法事實。

公平工作調查專員桑德拉·帕克(Sandra Parker)表示,櫻桃農場的這種做法顯然是為了規避向這名學生支付法定的薪酬。她說:“剋扣員工法定薪資屬於違法行為。對於這種行為,我們堅決查處。”

據其透露,剋扣工資的受害者通常為可能不清楚澳大利亞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的潛在弱勢群體,例如國際學生。

根據《法庭強制執行協議》,櫻桃農場承諾會改變現有經營模式,以確保長期遵守澳大利亞的工作場所法律。另外,公司還承諾聘請獨立審計機構,以核查其所僱傭的其他員工是否已經全部享受應得的薪酬待遇。

這些審核將在2019年和2020年進行。

除了歸還該中國留學生的欠薪外,櫻桃農場還需通過其社交媒體賬號向受害者致歉。另外,櫻桃農場還將為聯邦政府的綜合收入基金賬戶(Consolidated Revenue Fund)匯繳5000澳元的“懺悔金”。

帕克表示,確保園藝行業僱主嚴格遵守工作場所法律是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的首要任務,並鼓勵任何對自己的薪酬或工作條件存在疑慮的工人積極求助。

2

農場時薪低至8澳元

事實上,在澳大利亞,沒有哪一個行業比農場的勞動條件更糟糕的了。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農場是違反公平工作法最嚴重的一個行業。

澳大利亞兩大超市,即Woolworths和Coles的“雙寡頭”地位導致農場主定價承壓。農場工人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另外,澳大利亞簽證制度的不完善也為剋扣工資行為創造了條件。

儘管聯邦政府對法律進行了修改,以增加對剝削弱勢工人僱主的處罰,但問題仍然存在。時不時曝出農場移民工人遭遇欠薪,或遭到中介不法對待(甚至毆打)的事件。


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圖:Tulia Roqara和其他瓦努阿圖農工,時薪低至8澳元 來源:smh

Tulia Roqara是一名持有臨時簽證的瓦努阿圖移民。在來到Shepparton地區一個農場裡工作的時候,她一直憧憬自己可以通過採摘足夠的西紅柿,以便最終能夠回國開一家蛋糕店。

她是來自瓦努阿圖的約50名工人中的一員,他們每小時的薪水低至8澳元。她向記者透露,在農場的辛苦還可以忍受。最不能忍受的是每次農場噴灑農藥後吸入的強烈化學品氣味。

Roqara說道:“當我們跪下來採摘西紅柿時,這種味道特別強烈。我得了胸痛,其他人(工人)的鼻子和耳朵會流血。”

這些瓦努阿圖的工人是通過澳洲最大的農村勞務工人供應商,位於布里斯班的澳大利亞農業勞工公司(Agri Labour Australia)帶到澳洲,隨後便派往Shepparton以西的MCG Fresh Produce農場工作。

Roqara表示,當他們試圖加入公會時,他們會受到威脅。當他們就出血事件進行抱怨時,澳大利亞農業勞工公司的負責人只是告訴他們繼續工作,並使用凡士林和棉花來止血。

一直到最近幾年,澳大利亞才嘗試通過成立全國工人聯合會(NUW)將農場工人組織起來。

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依舊廣泛存在。

3

Woolworths與農場供應商“勢如水火”

瑞銀(UBS)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澳洲最大的超市Woolworths如果繼續採取“激進”的策略來抑制供應商漲價,那麼則可能失去食品和雜貨供應商的支持。


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瑞銀對給Woolworths供貨的50餘家食品和雜貨供應商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Woolworths和不少供貨商關係日益緊張。

原因很簡單,這些供應商由於人工等各種成本增加要求上漲供貨價格。儘管供貨價格上漲已經獲得批准,但是Woolworths“變相要求其降價”,無論是通過大幅打折促銷形式,還是通過其他營銷活動的形式。

在今年5月份舉行的“澳洲食品雜貨理事會峰會”上,超過三分之二的供應商表示,Woolworths要求他們減少價格漲幅50%。相比之下,只有21%的供應商表示收到了第二大超市Coles的同等要求。

瑞銀零售分析師吉爾·伯特(Ben Gilbert)說道:“Woolworths針對供應商漲價所採取的激進戰略正在破壞他們與供貨商之間的關係。”

伴隨零售業競爭的加劇,今年上半年, Woolworths曾連續兩次下調盈利預期。Woolworths新任首席執行官布拉德班·杜奇(Brad Banducci)宣佈了10億澳元的“下沉”計劃,以贏得客戶。

在這一計劃中,價格受擠壓最明顯的是各種供貨商。一面,Woolworths開始逐步提高自營產品的零售價格,並且漲價的幅度要大於供應商漲價的幅度。另一面,批准漲價的供應商被要求以額外折扣或其他返利形式向消費者“返還”幾乎所有的收益。

隨後,我們看到澳大利亞最大的兩家供應商雀巢(Nestle)和瑪氏寵物護理(Mars Petcare)在價格糾紛後拒絕供貨,導致Woolworths爆發大規模缺貨,引發消費者的不滿。

Woolworths和Coles對供應商的態度一直都很強硬,他們不接受供應商因乾旱、能源成本上升和澳元走軟而提出的上調零售價的要求。

然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最新的超市定價研究顯示,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將自營商品價格分別上調6.7%和8.4%後,今年第一季度,Woolworths又將其高端自營品牌商品的零售價上調了8.6%。

4

哪些行業是剋扣工資的重災區

相比臨時工沒有保障、零工經濟和政府降低加班費率等問題,工資盜竊存在本質上的區別,這是一種非法活動。

即便如此,《時代報》、《悉尼先驅晨報》以及其他澳洲媒體的報道表明,在某些經濟領域,它不是一種邊緣活動,而是一種商業模式。

如果一個企業的工資要低於法定工資,那麼競爭對手很難競爭,甚至更別提讓員工加薪。另外,較低的工資也意味著政府減少所得稅和工資稅。


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特許經營行業

早些時候,澳洲1700億澳元的特許經營行業在一系列媒體調查中被曝光,成為剋扣工資/工資盜竊的“溫床”。

包括便利店巨頭7-Eleven、Caltex、Domino's Pizza、必勝客、零售食品集團(RFG)在內的公司,以及華人茶飲品牌日出茶太(Chatime)都遭遇了剋扣工人薪水的問題。

特許經營業務模式通常具有以下特點,即特許品牌費高(佔銷售提成的至少10%)、裝修成本和政策嚴苛、包括必須從特許經營商處採購產品,其價格有時比在其他地方購買的價格更貴。

在這樣的模式下,大部分利潤都流進了特許品牌的口袋。這也直接導致了加盟商戶偷工減料 、剋扣工人來維持盈利。

為了降低被抓的風險,特許經營商戶主要僱用外國工人簽證。這些海外工人往往不瞭解自己的權利,或者因害怕被驅逐而選擇隱忍。

數據顯示,特許經營行業僱用了超過500,000名工人,佔GDP的近8.9%。


把中國留學生當撈錢機器,澳洲哪些行業是“工資盜竊”的重災區?


圖:高檔餐廳成為無償加班的重災區 來源:smh

咖啡館和餐廳

這一行業幾乎完全沒有工會(儘管近期情況有所改變),很多工人是揹包客,學生或年輕人。

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的定期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酒店業不符合勞動法。

在很多餐廳,儘管全職工作人員薪酬高於法定薪酬,但是無償加班的情況是常態。如果計入這部分工時,全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將降低至每小時15澳元。

出人意外的是,這種情況在高端餐廳中反而最為明顯,其中《時代報》已經曝光了業界的一些知名品牌,包括Rockpool Dining Group和Heston Blumenthal的墨爾本餐廳。

超市和快餐連鎖

更為可怕的是一些商家和工會勾結導致一些剋扣工資行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根據《時代報》的報道,2015/16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澳大利亞一些最大規模的公司和工會達成的交易以低於法定加班費率和其他條件少給員工工資。

在這樣的勾當中,工會所得到的“好處”是僱主鼓勵員工加入工會,賦予工會組織更多的權利和財富。

據估計,至少有25萬名工人從大企業與商店,分銷和聯合僱員協會(Shop, Distributive & Allied Employees Association)達成的交易中被少給工資。

END

澳洲消費者監管機構前負責人Allan Fels曾建議將工資盜竊定為刑事犯罪。

她說:“對工人的剝削不僅傷害了個人,損害了守法僱主,也對澳大利亞的國際聲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對於刑事犯罪的建議,僱主組織澳大利亞商業理事會(Business Council of Australia)和澳大利亞工業集團(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則表示反對。

澳大利亞工業集團總裁Innes Willox指出,此舉可能會扼殺投資、創業和就業。民事處罰就已經足夠了。

儘管目前澳大利亞上沒有就剋扣員工工資對經濟和價格的影響展開全面的研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某些行業,一旦員工的法定報酬全部得到體現,那麼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最終的支付價格需求上漲。

例如,餐廳每份食品的價格上漲幾澳元。為了維持咖啡店的利潤率,一杯標準的咖啡可能需要從4澳元上漲到4.5澳元以上。

參考來源:

https://www.smh.com.au/national/underpayment-as-business-model-what-is-wage-theft-20190509-p51lko.html

https://www.afr.com/business/retail/fmcg/woolworths-may-open-door-for-coles-turnaround-20190619-p51zcb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