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是在孟加拉國,一些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有一個坐在樹下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蹲下來和她說話,然後把她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裡,那孩子因為小兒麻痺症瘸了的腿無意識的耷拉著。赫本向我們走過來,雙眼含淚,在這之前,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赫本的同事們講述了圖片中的場景。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奧斯卡將人道主義獎頒給了她,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表彰赫本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是在孟加拉國,一些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有一個坐在樹下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蹲下來和她說話,然後把她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裡,那孩子因為小兒麻痺症瘸了的腿無意識的耷拉著。赫本向我們走過來,雙眼含淚,在這之前,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赫本的同事們講述了圖片中的場景。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奧斯卡將人道主義獎頒給了她,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表彰赫本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雕像揭幕(左)赫本生前的好友以及伴侶和雕像合影(右)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是在孟加拉國,一些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有一個坐在樹下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蹲下來和她說話,然後把她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裡,那孩子因為小兒麻痺症瘸了的腿無意識的耷拉著。赫本向我們走過來,雙眼含淚,在這之前,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赫本的同事們講述了圖片中的場景。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奧斯卡將人道主義獎頒給了她,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表彰赫本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雕像揭幕(左)赫本生前的好友以及伴侶和雕像合影(右)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是在孟加拉國,一些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有一個坐在樹下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蹲下來和她說話,然後把她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裡,那孩子因為小兒麻痺症瘸了的腿無意識的耷拉著。赫本向我們走過來,雙眼含淚,在這之前,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赫本的同事們講述了圖片中的場景。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奧斯卡將人道主義獎頒給了她,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表彰赫本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雕像揭幕(左)赫本生前的好友以及伴侶和雕像合影(右)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擔任親善大使的五年裡,足跡遍及埃塞俄比亞、蘇丹、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受到當地人民的廣泛愛戴和歡迎。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是在孟加拉國,一些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有一個坐在樹下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蹲下來和她說話,然後把她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裡,那孩子因為小兒麻痺症瘸了的腿無意識的耷拉著。赫本向我們走過來,雙眼含淚,在這之前,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赫本的同事們講述了圖片中的場景。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奧斯卡將人道主義獎頒給了她,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表彰赫本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雕像揭幕(左)赫本生前的好友以及伴侶和雕像合影(右)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擔任親善大使的五年裡,足跡遍及埃塞俄比亞、蘇丹、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受到當地人民的廣泛愛戴和歡迎。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隨著歲月增長,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幫助自己,一隻幫助他人。——赫本

歲月會侵蝕美麗的容顏,可是無論時光如何變幻,那雙猶如小鹿一樣清澈純淨又果敢堅決的眼睛卻從未曾改變,它看過好萊塢的閃耀繁華,也見過第三世界國家的痛苦顛簸,飽含熱淚,滿眼深情,連同那顆關愛和幫助他人的美好心靈,永遠不會老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張連上帝都要親吻的臉頰,也逃不過時間之手。被幹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優美纖細的天鵝頸垂了下來,柔嫩無暇的皮膚也支離破碎……遲暮美人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演員奧黛麗·赫本(1929-1993)誕辰90週年,看看她最後的歲月,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晚年的赫本在瑞士家中的花園裡,她喜歡在這裡散步、看書

1988年,在客串斯皮爾伯格作品《直到永遠》後,赫本告別了影壇。就在息影前不久,在一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募捐的音樂會上,赫本和基金會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相識,格蘭特被赫本情深意切的演講所打動,邀請她擔任親善大使,赫本接受了邀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的息影之作《直到永遠》劇照,她客串天使

1988年,赫本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踏上了漫漫長路,第一站就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同一年,她走訪了南美地區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她為飽受戰爭摧殘,忍飢挨餓的埃塞俄比亞婦女兒童們痛心,也為基金會在南美取得的成績而欣慰。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揹著孩子在一頂陽傘下,此時她正在走訪鎮上的一家糧食分配中心/埃塞俄比亞Mehal Meda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埃塞俄比亞/1988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和委內瑞拉的孩子們在一起/1988年

1989年,赫本到達中美洲的蘇丹,參與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根據同行的攝影師回憶,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去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89年走訪蘇丹,這張圖片攝於 Muglad 營地,這個營地旨在幫助南部地區飽受內戰之苦的人們逃離戰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蘇丹,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認為,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孟加拉國的孩子們在一起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騎著一輛人力車帶著孩子們/孟加拉國/1989年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演講《和你在一起》,她回憶了二戰時期那個貧病交加的少女艾達(赫本二戰時期的化名)是如何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手中獲得了寶貴的食物,掙脫了倒斃街頭的命運,也控訴了貪婪的發達國家罔顧千百萬貧困兒童生命健康的行為。在這篇演說中,你可以“聽到她的聲音,她的責任感,她的靈魂和她深刻的直率性情。”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倫敦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記者招待會上發表演講/1992年9月

赫本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赫本出身於貴族之家,父母離異後隨母親定居荷蘭。二戰中荷蘭被納粹佔領,遭遇大饑荒,赫本一家的生活貧困潦倒,一度只能吃鬱金香的鱗莖並靠大量喝水填飽肚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3歲的赫本,在荷蘭她度過了悲慘的少女時代

少年時期的營養不良導致赫本終生身材瘦削。再加上年少的時候父親離家讓她極度渴望父愛,奠定了她渴求別人關愛、也願意全身心關愛別人的性格特徵,看到被戰爭、飢餓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孩子們她更是感同身受。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和她的父親在比利時的家中,在她6歲的時候,父親離家,突如其來的孤獨恐懼以及對於父愛的渴求讓她渴望。

1990年赫本到訪越南,著手和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以及純淨水計劃,她換上苗族人的服飾,和苗族的孩子們牽著手走在土路上,笑容純淨,表情安然,不變的依舊是那雙堅定溫和的眼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身穿苗族服飾,和越南的苗族人在一起/1990年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越南,和孩子們在一起

1990年,赫本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她呼籲人們不要忘記這些在痛苦煎熬中的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政客空談的犧牲品,幫助他們更好地活下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抱著襁褓中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筆下飽受摧殘的埃塞爾比亞母親和孩子,這幅畫被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賀年卡封面

“愛可以治癒、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奧黛麗.赫本

1992年,赫本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她肩頭上的擔子更重了。這一年,她拖著羸弱的身軀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里。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1992年走訪被戰火洗禮的索馬里

疾病、飢餓和戰爭像惡鬼一樣緊緊的纏著這片被上帝遺忘了的角落。大量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她說。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撫摸一名極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她說:“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是很多還來得及”。

然而赫本總是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她安撫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和母親,展開考察並實行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是最好的招牌。“人們可能不知道奧黛麗.赫本是誰,但是他們卻認得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這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他們茫然絕望的目光就會被擦亮。”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一轉眼,赫本擔任親善大使5年了,在這5年裡,她走過了埃塞俄比亞貧窮的村落,索馬里的難民營,越南的鄉間小路,蘇丹的救濟中心......在這些地方沒有人認識赫本,人們只知道每一次標有UNICEF標誌的飛機降落之後,都會從機艙中走出一名女子,幾乎和她們一樣消瘦羸弱,卻溫柔安靜,眼中滿是善意。她一刻不停的走著,走著,直到有一天,她再也走不動了。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1992年末,就在走訪索馬里後不久,赫本被診斷出闌尾癌,她被接回瑞士,和親愛的家人們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病情迅速惡化,徹底吞噬了她,彌留之際,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沒有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1993年1月20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和家人度過了最後一個聖誕節/1992年

在擔任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赫本到訪過20多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為那些因飢餓而奄奄一息,戰爭而顛沛流離,缺乏維生素而面臨失明的孩子們發聲,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第一次讓索馬里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那個曾經在納粹鐵蹄下瑟瑟發抖的少女,走下了好萊塢的璀璨舞臺,成為了全世界為之稱讚的人間天使。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那是在孟加拉國,一些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有一個坐在樹下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蹲下來和她說話,然後把她抱起來緊緊的摟在懷裡,那孩子因為小兒麻痺症瘸了的腿無意識的耷拉著。赫本向我們走過來,雙眼含淚,在這之前,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赫本的同事們講述了圖片中的場景。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奧斯卡將人道主義獎頒給了她,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表彰赫本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雕像揭幕(左)赫本生前的好友以及伴侶和雕像合影(右)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赫本擔任親善大使的五年裡,足跡遍及埃塞俄比亞、蘇丹、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受到當地人民的廣泛愛戴和歡迎。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隨著歲月增長,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幫助自己,一隻幫助他人。——赫本

歲月會侵蝕美麗的容顏,可是無論時光如何變幻,那雙猶如小鹿一樣清澈純淨又果敢堅決的眼睛卻從未曾改變,它看過好萊塢的閃耀繁華,也見過第三世界國家的痛苦顛簸,飽含熱淚,滿眼深情,連同那顆關愛和幫助他人的美好心靈,永遠不會老去。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奧黛麗·赫本為什麼這麼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