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廬城有座捧檄橋,孝道故事天下聞

點擊上方“微聚廬江”可訂閱哦!

小城有座捧檄橋

小城東門有兩座橋:東門小橋和東門大橋。

東門小橋,原是橫架在護城河上的吊橋。後來,城牆和城門樓子都由實物演變成了地名,只有護城河還在滋養著這塊土地,橋也由原來的木橋變成了一座石橋。

過了東門小橋再往東走二百米,才是東門大橋。在我小時候,出了東門大橋就是城外了。那時候,縣城的人口比現在少多了,生活節奏也沒有現在這麼快。人們的生活雖然清苦,但有著一份滿足和從容。夏天的傍晚和冬日的午後,我和小夥伴們常常聚在一起聽一些老人們談古論今。這些“古今”中,既有薛仁貴徵東征西、楊志賣刀這樣的經典故事,更多的是廬江這塊厚土上土生土長的今古傳奇。老人們說得最多的除周瑜、吳老帥和王大韶外,就是捧檄橋了。傳說也好,傳奇也罷,這些小城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人間故事,不僅僅是夏日的清風、冬天的暖陽,還是滋養一代又一代小城子民的精神鈣質。

百善孝為先!廬城有座捧檄橋,孝道故事天下聞

捧檄橋就是東門大橋。

捧檄橋,是廬城境內最古老的一座橋。漢代以前,這裡就有一座橋,但是那時橋的名字還叫“臨仙橋”。臨仙者,仙臨也。哪位仙人曾光臨此地,已不可考。但是,臨仙橋易名為捧檄橋,卻同一個叫毛義的人有關。

毛義,字少節,東漢末年廬江人。毛義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同母親相依為命。小小年紀的毛義,嚐盡人間的酸甜苦辣,為了生計,他幫人放牧,以奉養其母。母病時,他不僅在榻前伺候湯藥,還曾割股為母療疾。遂以孝行稱著鄉里,被舉為賢良。朝廷得知,送檄文封賞他為安陽縣令。為了安慰母親,毛義迎至“臨仙橋”喜接檄文。然時隔不久,毛義母親病逝。朝廷派人專車前來看望,豈知毛義卻跪拜於“臨仙橋”上,將原賞封安陽縣令的檄文雙手捧還,“躬履遜讓”,不願為官。葬母后,毛義隱居山野,終生不仕。范曄的《後漢書》中載有其事。“百善孝為先”,毛義重孝並且不貪圖利祿功名,被世人稱道。後人便改“臨仙橋”為“捧檄橋”,並刻碑石以記之。

百善孝為先!廬城有座捧檄橋,孝道故事天下聞

明宣德九年(1434年),時任廬江知縣的馬驥在重修此橋時,工匠們曾在橋下掘得碑石一塊。碑上刻有“臨仙橋”三字,自此,世人才知捧檄橋之原名。

清光緒三年(1877年),淮軍將領、曾任廣東水師提督的吳長慶,回鄉捐巨資重修此橋。重修後的捧檄橋,為五孔青石橋。橋身高大雄偉,造型古樸。該橋長46米,寬6.7米,中孔跨度6.3米,橋面兩側飾有石雕欄杆。新橋竣工後,人們在橋頭立了一塊刻有“捧檄橋”三個大字的石碑,碑的兩側還鐫刻著“捧出真心歸大隱,檄來強喜慰慈親”的楹聯。由此可見,崇高會引發崇敬,崇敬能激活緬懷。

百善孝為先!廬城有座捧檄橋,孝道故事天下聞

同姓氏一樣,地名帶著一方水土與生俱來的胎記。地名的演變中,不但藏有一個地域溫熱的生命密碼,還伴隨著一種精神的傳遞與繼承,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上世紀80年代,319省道擴建時,為保護捧檄橋,縣裡決定在捧檄橋上游東100米處新建一座公路橋。“捧檄橋”由此專為人行橋而得以保存下來。2017年,為了不忘先賢、激勵後人,縣政府在修建城東景觀帶時,新建了一座捧檄亭。亭上有匾額一方,“捧檄亭”三個大字系本土書家王升所寫,字寫得蒼勁秀美,同亭外美景相映成趣。亭內,有廬江籍詞賦家何智勇撰寫的《捧檄亭記》。

百善孝為先!廬城有座捧檄橋,孝道故事天下聞

重修捧檄亭,乃盛世盛事。

從此,捧檄橋與捧檄亭成為小城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

橋是河的註腳,也是歲月的記憶。西哲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中國的聖人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由此可見,時光和歲月也是一條河,一條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河。

橋是一種溝通和連結的工具,但捧檄橋連結的不僅僅是此岸和彼岸,它是今人和古代賢者心靈的對話,是今人對古代賢者的膜拜和致敬。

往期精彩回顧

■贊!廬江飄起志願紅,這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廬江這家銀行真行,主動服務,大戶春耕備料“不差錢”

■廬江名村,名起一座古廟,還有一段流傳千年的宰相故事

■女神,福利來啦!3月8日,廬江多個景區為你們特惠

作者/金志偉

來源/新安晚報

編輯/汪小桃

好看的人才能點

百善孝為先!廬城有座捧檄橋,孝道故事天下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