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原諒,我實在無意把穆特稱作當代小提琴的“天后”,或”女武神”(當然,也有人把穆洛娃稱作天后的)。這類完全出於商業考慮的稱謂,對於真正的古典音樂的審美實在有損無益,因為與老輩大師相比,新一代小提琴家的總體水平總遜一籌。當然,我並不厚古薄今,也從不反對創新,但”新”要新得有道理,有“譜”。所謂不過不失、恰到好處,方閤中庸之道。

穆特與現代音樂

儘管大家對穆特已相當熟悉,但稍回顧一下她的成長經歷還是有必要的。安妮—蘇菲·穆特1963年出生於德國南部巴登地區,家族是當地豪門,有數百年曆史。穆特自小便顯露出不凡的音樂天賦,先學鋼琴,當半年後在生日派對上聽到了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的旋律後,立即決意改學小提琴。

穆特的第一位老師是卡爾·弗萊什的女學生霍尼格貝格爾,她從不對學生施加壓力,相反卻盡情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穆特是刻苦的,在她身上體現了德意志民族堅韌剛毅的性格。1970年,年僅7歲的穆特便榮登全德青少年小提琴大賽冠軍寶座。第一個老師去世後,她又隨艾達·斯圖茲基學習,這位老老師同樣是弗萊什的弟子。在此期間,穆特還請教過小提琴大師謝林。據說,當時的謝林穿著睡衣,蹺著二郎腿,修著指甲,漫不經心地聽她演奏。誰料一首巴赫奏完,謝林立即起身,正色道:“小姑姑,請允許我穿戴整齊再來討論你的演奏”。

穆特與現代音樂

當然,除卻上述幾位外,大家都知道指揮大師卡拉揚對她的提攜。穆特之所以出大名,與卡拉揚有著直接的關係,以卡拉揚的傲氣能博得其青睞的獨奏家本就不多,而卡拉揚與穆特保持了13年的合作關係,可見對她的器重。在穆特眼中,卡拉揚即是她藝術上的“教父”。而卡拉揚則把她稱作”自梅紐因以來最傑出的小提琴天才”。的確,穆特在當年梅紐因的這個年紀已演錄了包括“四大協奏曲”在內的多部經典作品,而唱片更是風行全世界。

穆特從藝至今三十多年,藝術里程大致上分作三個階段。如果將與卡拉揚合作的十三年看作是藝術上的成長階段的話,那麼自卡拉揚辭世的1989年後到1995年,便應算作是成熟階段了。許多人卻認為她在卡氏面前過於順從,所以對她這一時期的唱片評價不高。脫離了卡拉揚的庇護,眼前的藝術天地卻更加廣闊了,而且與多位大師合作後,其藝術視野和藝術修養有了更大提高,而演出的曲目也大大拓寬。這一時期最風靡的唱片,即是樂迷們熟悉的《卡門幻想曲》了。不過就筆者而言,這類曲目總無法吸引我的濃厚興趣。1995年,穆特又成功灌錄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1997年,則在指揮大師馬舒爾的協奏下,第二次灌錄了勃拉姆斯的協奏曲。這是其藝術道路上第三階段的代表作,顯示了她的修養與技巧所達到的境界。當然,筆者對她的演繹風格一向有所保留,總覺過於“簇新”,琴音總帶著過於明亮的金屬光澤,這與克萊默式的理智、冷峻全然不同。而速度與節奏的處理過於自由,尤其獨奏作品,有時真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前面已述,筆者絕不反對創新,但古典音樂是陳釀,越舊越醇和。這是值得當代全體古典音樂從業者甚至受眾深思的問題,不過這種乍聽之下過於“生猛”的手法,演繹現代曲目倒是適合。在我印象中,穆特拉得最好的,就是這類作品。

穆特與現代音樂

斯特拉文斯基是二十世紀音樂巨匠,他的這部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931年,在同類體裁中佔著重要地位,該曲屬於斯氏“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乍聽之下,似乎真的回到巴洛克時代;細聽之下,曲風曲趣又非常現代。透過巴洛克“包裝”,斯氏特有的幽默、意趣以及富於現代感的新奇音調與和聲,極富吸引力。這部作品分作四個樂章:託卡塔、詠歎調、第二詠歎調、隨想曲。結構象巴洛克時期的組曲,與古典、浪漫時期的協奏曲式大相徑庭。

這部作品沒有煽情的浪漫、沒有深刻的道理,卻有意趣背後苦樂人生的體驗,讓人回味。

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大家已經很熟悉了, 它作於1938年,最終巴氏想把它寫成一首大變奏曲,但首 演者塞克利建議作曲家寫成三樂章套曲。巴托克接納了建 議,但全曲由一個基本主題貫穿,變奏原則被保留了下 來,1939年4月該曲首演成功。當時的樂評認為它是布拉姆斯之後最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

穆特與現代音樂

這是部非常交響化的協奏曲,全曲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一個貫穿整個作品的主題使人聯想到了匈牙利民歌中的主題。音樂的展開帶著狂想意味,華彩樂段也絢麗多彩,技巧發揮可謂淋漓盡致;第二樂章頗具神祕的幻想色彩;第三樂章是個很快的快板,主題是第一樂章主題的變形。整個樂章強悍有力,交響性高潮輝煌燦爛,攝人心魂。這個曲目錄音版本眾多,許多女小提琴家與男性同行相比更是不遑多讓。而穆特的演奏,其勁度與辛辣味,更在許多男性兼匈牙利籍演奏家之上。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也是樂迷們熟悉的作品,但優秀的錄音版本卻不算多。貝爾格的創作,在新維也納樂派中屬於較接近浪漫主義傳統。這部協奏曲,是同類體裁中首部以十二音技法寫鹹的作品。儘管作品中無調性旋律以及大量不協和音令聽者感到陌生,但其深刻的音樂內容卻使聽眾為之感動,因而成為二十世紀音樂中廣受歡迎的一部。

這部作品的副題“紀念一位天使”中的天使,是指馬勒的前妻改嫁後所生的女兒曼儂。由於馬勒前妻與貝爾格是好友,所以曼儂一直受貝爾格寵愛,可惜曼儂早夭,貝爾格放下手頭一切創作,以四個月的時間完成這部小提琴協奏曲以作紀念。而作品完成四個月後,貝爾格也因病去世,協奏曲便成了自己的安魂曲。

穆特與現代音樂

協奏曲分作兩個樂章,第一樂章的第一部分以空洞音響所構成的動機,給人以悽愴之感,彷彿描寫小天使深受病痛之苦;第二部分音樂變得明朗,期間還引用了圓舞曲的素材,顯然是對過往美好的回憶。第二樂章也可分作兩部分,第一部分緊張的和聲和侷促的節奏象是天使與病魔的搏鬥。而第二部分的慢板則引用了巴赫的聖詠旋律以表現對天使的哀悼,讓人悲痛欲絕。

裡姆對於多數樂迷來說較為陌生,而事實上,他是當代西方極重要的作曲家,新單純主義的代表人物(NewSimplicity)。這一後現代主義流派,不象早期現代派那般孤芳自賞,固步自封,而是重新關注與聽眾的交流。他認為他的音樂就像平常說話一般,只是自然的流露而不必依託於”主義”。裡姆是位極其多產的傑出作曲家,迄今已有各類體裁的作品百餘種。

穆特與現代音樂

這部為小提琴與樂隊而作的類似協奏曲的<時間之歌》作於1992年,題獻給穆特。首演後好評如潮,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這部單樂章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其歌唱性。樂曲的鋪陳與古典的”主題——展開”方式全然不同。樂曲通篇為單聲性,以五聲性集合為基本音樂素材一個接一個音符點描式延續,象紡線般連綿不絕。乍聽好象沒什麼旋律,但卻渾然成形,很象印度的古典音樂,音樂延展是即興式、冥想式的,但充滿張力,且高潮迭起,且又象“時間”一般無始無終。裡姆的音樂自然、率真,不造作、不故作驚人之狀,有點象“意識流”小說,不刻意於邏輯安排卻自然成形。至於穆特的演繹,當然沒得說的。

莫雷是二十世紀瑞士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大器晚成,50歲後才成名。早年學管風琴和指揮,後學作曲。上世紀七十年代,他開始引起公眾注意,爾後有一系列重要作品問世,廣受好評。

穆特與現代音樂

作於1988年的小提琴協奏曲也是題獻給穆特。該作品標題為《夢》,分作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名叫“暈光”,描繪森林中雲煙氤氳的情景,忽明忽暗,充滿神祕。音樂表現細緻,彷彿置身夢幻,有奇異的光賦予森林以強悍的生命;第二樂章“與星的對話”,一大段小提琴無伴奏獨奏把人引入冥想境界。這一樂章非常優美,悠長的旋律與明淨的配器充滿詩意,星空的美景似乎把時間也凝固住了;第三樂章名叫“迷人的藍色”,樂曲似喧囂的節日音響開始,隨後轉為對未來充滿憧憬,最終成為一首希望之歌。

這是部極其美妙的作品,也是十數年來最優秀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而且演錄俱佳,值得推薦。

同唱片的還有波蘭作曲家勞託斯拉夫斯基的《帕提塔》和《鏈條工》,同樣精彩無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