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秦立志 大陸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 東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日本展開了為期四天的訪問,雙方會談涉及了貿易、朝核、伊朗核問題等當前的國際熱點話題。從總體效果來看,美日雙方再次確認了穩固同盟的重要性,但會談未就日美貿易談判中雙方關心的實質性問題達成一致。關於美日會談的議題領域和效果評估,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解讀:

首先,美日雙方都意圖強化海權同盟體系,但同盟內聚力出現諸多不確定因素。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鑑於在六月末的G20大阪峰會、八月的七國集團峰會、九月的聯合國安理會大會上,特朗普與安倍都將可能舉行會面,因此,特朗普本次訪日不會有太多實質性成果,雙方更希望向外界展示牢固的國家同盟關係和兩個人之間的緊密個人關係。特朗普此行的首要目的不是貿易,而是成為日本“令和”時代的首位國賓。特朗普在美國海軍橫須賀基地發表演講,強調“作為對地區侵略行為遏制力的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以及美日關係的全球性”。安倍也給予迴應,稱日本依然將旗幟鮮明地展示日美同盟間牢固的紐帶關係。特朗普及梅拉尼婭共同會晤日本天皇、皇后,向國內外顯示“前所未有的強大日美同盟”。

美日在關於同盟外部的威脅和利益認知上,存在很多共識。美國需要依託日本來作為平衡中國崛起的“砝碼”,日本是美國“島鏈封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日本提升美國對東亞地區安全及經濟事務的主導權,讓日本承擔更多的防務成本來彌補美國戰略資源的有限;日本則需要通過與美國的同盟承諾來實現“借船出海”,推動“正常國家”進程,讓美國來削弱中國的地區影響力等。美日依託同盟體系實現“抱團取暖”,兩國在針對中俄、朝鮮半島等安全議題領域“心有靈犀”,兩國在東亞地區都找不到能夠替代現有同盟的第三方選擇。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但是,日本在多大程度上追隨美國或向美國妥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日的實力對比和日本的利益認知,隨著美國實力的相對下降和日本實力的相對上升,兩國在同盟關係中的地位已經發生改變,特朗普上臺以來在貿易等問題領域向日本施壓,對日本國家利益的侵害,也讓此次美日會談對同盟的強調在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

其次,美日會談致力於解決貿易失衡,但親密外交背後經貿分歧難消。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特朗普在訪日期間會見了日本商界領袖代表,表示希望這些企業以後到美國投資。面對特朗普的強勢,日本方面一直在增加自美國的進口,比如食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等。為了緩和兩國的緊張關係,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已經將大量的生產轉移到美國,總計投資達到510億美元,已經建設了24家制造工廠,這些投資已經為當地創造了160萬個工作崗位。儘管美日兩國領導人似乎“兄弟情深”,但這是一場沒有聯合聲明的外交訪問,美日兩國在農副產品、汽車、服務貿易和匯率方面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美日雙方的分歧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消弭。日本政府堅稱貿易談判將主要集中在商品方面,但美國希望尋求一份全面的協議:不僅涵蓋商品,還包括服務和投資,甚至匯率條款。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特朗普否認了美國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可能性,在農業市場方面,安倍堅持,日本只會給予美國TPP中所規定的讓步。雖然兩國領導人此前都表示,他們將避免在貿易談判期間加徵關稅,但暫時“休戰”不代表未來兩國不會互相加徵關稅。安倍希望利用陪特朗普登上出雲艦的機會,向美國提出購買美國軍機的要求,不僅可讓出雲號從“準航母”變航母,強化日本自衛隊海軍力量,而且也能緩解美日貿易不平衡的壓力;但美國給日本的同盟承諾並不代表會允許日本有不依賴於美國的軍事力量。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兩國都在指責對方,多家日美媒體和專家表示,此次美國總統訪日是華盛頓“這條蛇”在盯著日本這個“小青蛙”;而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一再表示,日本傷害了美國經濟。針對來自美國的單邊主義,安倍首相也有“備胎”。一方面,歐日已經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EPA);另一方面,日本也在亞太組建了CPTPP(全面進步的TPP)。此外,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也在深化經貿關係。因此,無論基於歷史還是現實因素,美日經貿關係嚴重缺乏互信,日本也在利用多種手段來防範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再次,特朗普與安倍發展“私人關係”,並不能緩解兩國國內政治壓力下的貿易分歧。

特朗普與安倍在會晤期間竭力表現出拉近個人感情的舉動,特朗普訪日,安倍放下一切工作,專心致志當起了全程陪同,陪玩、陪吃、陪自拍。以相撲為例,特朗普此行是歷史上第一位現任美國總統觀看相撲比賽,這不禁讓人想起: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修·佩里扣關日本時,就被邀請觀看相撲比賽,實現了“美日親善”。而自2017年1月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以來,日美首腦會談已達到11次。此次會面,美國和日本方面顯然都想用自己的方法來拉近雙方的關係,為未來的進一步談判鋪平道路。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今年7月,日本將進行參議院選舉,選舉結果將影響到安倍的修憲進程;特朗普也同樣面臨2020年總統大選的壓力。對於安倍所在的自民黨來說,貿易談判關係到日本國內的經濟形勢,這與“安倍經濟學”又直接掛鉤,若對美國讓步過大,自民黨的選情勢必受到打擊。為擺脫自己在美國國內的危機,特朗普在汽車和農產品問題上也難以妥協,勢必繼續向日本施壓。

綜上所述,美日存在貿易等領域的諸多分歧,從歷史上看,在中國經濟真正崛起之前,美國貿易戰的主要對手就是日本。但上一次美日貿易戰最終解決的途徑是:美國聯合其他西方國家逼日本簽下“廣場協議”,讓日本陷入失落二十年。由於日本缺乏市場縱深,加之是美國盟友,美國對日貿易戰無往而不勝。但中國不是日本,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對美戰略的獨立性,使之更有底氣做到:即便不能在貿易戰中獲勝,也不會為了經濟利益而向美國做出全面妥協、放棄崛起之路。

特朗普訪日,安倍全程陪吃陪玩,陪自拍!“美日親善”到什麼程度?

目前來看,美日兩國的同盟基石依然難以動搖,美日海權同盟針對的主要是中國的“海洋強國之路”,美國在扶持日本軍備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應該看到,美國的貿易戰對它的盟友尚且如此不予妥協,更不必說被美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中國應該在堅持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的同時,也不應對中美戰略博弈的前景作出過於樂觀的評估。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戰其實用到的還是它的軍事邏輯——預防性戰爭,在美國看來,既然中國崛起之後的意圖不確定,那不如提前動手。

只不過美國考慮到與中國陷入軍事對抗成本過高,才在貿易問題上向中國首先發難。一旦美日最終實現貿易問題的“一攬子解決”,那麼就會更加“齊心協力”共同針對中國,對此,中國應該做好戰略預警,對日本可以在貿易問題上進行鍼對美國的拉攏;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應該“鬥而並立”,正如朝鮮戰爭我們是“邊談邊打”才有已經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半島和平,在貿易領域也同樣應該通過適當反擊來讓美國明白中國的戰略底線。(責任編輯:毅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