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山西6旬農民大嫂,帶領村民搓出“水果麻花”,生意好的供不應求
黃泥巴光影
1/12 圖片上這位大姐叫趙淑萍,今年60歲,她是山西省臨猗縣西陳翟村的一位農以 民,趙大姐雖然已經年到花甲,但是她在農村的家裡和丈夫楊文學幹著自己的事業---朱柿花股小麻花加工依然不亦樂乎。麻花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美食在當地也十分的流行,特別是春節待客的必備小吃,趙大姐的麻花更以自己的別具一格在當地很暢銷。(荊衛定授權)
2/12 趙大姐說自己的麻花在形狀上首先打破常規,以短小玲瓏就很吸引人的眼球,現在美食太多,把麻花做成小樣子,既美觀又適量,滿足了現在人們的品嚐需求,其次在麻花的用料上選擇上好的小麥麵粉加進當地稀有柿子品種朱柿和芝麻,椒葉,小茴香,吃著口感脆,香,甜。其三朱柿合面出來的麻花色彩白紅相間十分好看。
3/12 在當地農村至今還保留著柿子的一個稀有品種,就是這種紅紅的小朱柿,它的糖度很高加在麻花面裡是個理想的綠色食品。每年的秋季趙大姐一家都要收穫自家20畝地裡的朱柿3萬多斤,以便冬季農閒時節開始加工麻花用。
4/12 朱柿花股小麻花的加工要從合柿子面開始,麵粉裡要按照比例加上珠柿,花椒葉,芝麻,小茴香,大料和酵面放在大瓷盆中發酵,然後用壓面機器壓成0.5CM後的薄面片。
5/12 壓好的薄面片有兩種,一種是珠柿面一種是白麵片,然後各分兩層間隔疊放在一起,每層面片之間還要刷上食油,再在案板上拉長,用大刀切成長20CM寬1CM厚1CM的長條,這樣搓出來的小麻花就是紅白兩色相間,非常漂亮。
6/12 趙大姐說這個朱柿花股小麻花的手藝是丈夫楊大哥的爺爺傳下來的老手藝,以前楊爺爺在村子裡就是過年的時候免費為村民服務,後來一直到了2000年的時候,她和楊大哥才有了用祖傳老手藝賺錢致富的想法。雖然有家傳的技術但是要走大批量生產還是需要摸索經驗,為此他們付出了2年的時間。
7/12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大姐的朱柿花股小麻花家庭工廠也走上了正軌,她辦理了各種營業加工手續,註冊了商標,工人也由原來的4人增加到現在的20多人。由於她家的小麻花好吃可口質量好,打開了市場,除了在當地銷售,也走進了全國許多大中城市超市,甚至出口到了非洲國家。
8/12 趙大姐說自家的朱柿花股小麻花生意好了,就不用出去推銷,經常是家裡客商來排隊進貨,但是生意再好也要注意質量,手工搓制速度慢,常常完成不了客人的訂貨數量,特別是年關將至,她要一邊幹活一邊忙著給客人解釋。
9/12 銷售好了就顧不上管理和跟蹤市場,前年的時候她在一家當地超市裡發現自己的商標貼在了別人的麻花上面,經過仔細分別發現了是假冒自己麻花,經過詢問經銷商他說出了實話,原本想中斷給這家超市供貨,看到經銷商主動認錯保證不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態度誠懇,她就原諒人家。趙大姐說做人要有善心,要寬容人,他知道錯糾正了錯,就因該給他機會。
10/12 趙大姐家的朱柿花股小麻花市場統一零售價是10元一斤,現在普通麻花就是5元錢一斤,我的麻花是10元一斤還是供不應求,主要就是好吃質量有保障。現在每天最多要煮上1000斤的面,全年只有冬季幾個月生產,加工量在15萬斤以上。當攝影師問到收入的時候她一直笑著不回答。
11/12 趙大姐說現在搓麻花是個重活,村子裡的女人們會搓的有空都來這裡打工,每人一天都能賺上100多元錢,快手一天能賺180元錢.。
12/12 趙大姐和楊大哥生有2兒1女,現在都在外工作,他們在家裡經營著自己的家庭工廠,他們說祖傳的手藝不能丟,只要身體允許就要堅持下去。【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2018-12-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