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怎樣才能做到?

4 個回答
三川文汇
2019-06-04

對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每個人的看法不同,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我看來,“知行合一”就是你的理念要和你的行動一致,以及你的行動要對得起你的良心。所謂的“知”,即取諧音“智”,就是說話做事情之前要經過大腦,先學會思考。當然,“知”也有知道的意思,就是知道就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行,就是言行一致,你說的話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他人。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怎樣才能做到?

那麼,又如何把“知行合一”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首先,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敢於擔當的人,不蠅營狗苟,也不卑躬屈膝,看見惡的一面能夠拿出勇氣與義氣去打擊,看見善的一面能夠讓善的溫暖灑遍每一個角落。

其次,無論你是在生活中、學習上、工作中甚至是對待愛情,你都要說到做到。比如你列了很多計劃與目標,你有很多雄心壯志與夢想,我的建議是先停止做夢幻想,去搞定你眼前的目標,不熬夜,早睡早起,先解決一個小目標,再去搞定大目標,這一點就是說你的行動要符合你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夢想大於能力。

青年刘书超
2019-06-04

謝邀。很多人只知道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卻不知道「知行合一」與「致良知」說的是一個意思。王陽明早年以「知行合一」作為學術宗旨,主要是為了強調「心即理」,破除朱子「外心以求理」的學術弊病。晚年提出「致良知」作為宗旨,表述上更加直接簡易——良知就是知字、致字就是行字,所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先要明白這一點,然後才有可能正確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要否定兩種解讀:1)知行合一說的是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又以知識指導實踐,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2)知行合一說的是我們所有人的知與行原本就是合一的,知了才能行、行就代表知了。

陽明明確說——「真知必然會行」、「知行本體原是一個」。可見,陽明是從真知、本體意義上說「知」的。那麼什麼是「知的本體」呢?那就是「良知」。我們所說的知識都是分別心起了之後、邏輯思考的結果,屬於「知之本體」的發用流行,而不是「知之本體」本身。

「良知」為什麼是「知的本體」呢?因為它是分別心未起的狀態,或者《中庸》所說的「未發之中」。只有「良知」才是與「行」合一的,才是即知即行。

我們來論證一下。

首先,我們一般說的感覺的「知」和知識的「知」並不是「知行合一」的。比如我們經常「知道」餓了、知道困了,但並不去吃飯、並不去睡覺,因為我們還想著別的事情。分別心是永不停息的,即便去吃飯,也是《大學》所說的「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這就不是「知行合一」。知識的「知」也是如此,比如我們「知道」怎麼買機票,並不代表我馬上去買一張機票;我們「知道」光速是最快的,並不代表我們非要自己做實驗去證明一下光速到底是不是最快的。這說明知識的「知」與「行」是有距離的,前者只是後者的手段或工具,二者並不在一個層次。

然後再講為何「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的那個「知」。

古人一般從「惻隱之心」(即同情心)來講「良知」,只是因為這樣最容易讓人明白,因為每個人稍微想一下,都會承認自己有同情心。這個同情心就是分別心的反面,因為「同情」就是將對方視為與我一體,而且這不是強行的或思考得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換句話說,當你同情一個人、一隻小動物甚至花花草草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心中的那股柔情是從哪裡來的,只能說「天生如此」。這個知道自己天生就是「與天地萬物一體」的「知」就是「良知」。所以當你在馬路邊看到一輛汽車向一個小孩衝過來,你肯定會本能地去拽小孩,因為「良知」就是電光火石之間、無所為而為的。至於對掉河裡的大人救不救、摔倒的老人扶不扶,那又是另一個問題——即第二唸的產生。「良知」只是初念,而古人為什麼喜歡舉小孩子落井的例子呢?因為小孩子不容易讓人產生第二念。我們不能因為大家不扶老人(第二念),就否認了初唸的存在。初念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有的人或者碰到有些事初念能夠持續,有的卻是電光火石一般消失了,甚至連本人都沒有察覺。從這一段表述,「知行合一」的意思應該比較清楚了——是本體上的合一、即知即行。

「良知」又不單單是道德行為意義上的,實際上我們一切行為都受其左右。比如你生某個人的氣,無論你自己怎麼去說服自己、開解自己、找各種理由,都無法不生氣(當然,你可以強行讓自己忘記或壓下去)。但只要「良知」現身,你馬上就能釋懷。因為生氣原本就是將自己與他人和世界割裂,是分別心,給自己講道理、找理由同樣是分別心,火怎麼能滅火呢?「良知」恰好是分別心未起的狀態,它讓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過錯,讓我們去改過,恢復與天地萬物一體的狀態,而不是去與世界割裂,所以當你的「自我之火」熄滅之後,你會發現火氣並不是來自外面,而是來自於你自己。就在「良知」做主的那一瞬間,你的怒氣就消了(不是被人為壓制了),所以說是即知即行。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某人性急,這是一種毛病,而且往往會產成很大的負面作用(比如炒股虧損),我們的「良知」必然知道性急是不對的。但如果你只是因為功利的原因(比如炒股再也不能虧錢了)想要改掉性急的毛病是非常困難的,甚至適得其反,因為「功利」與「急」是同義詞,所以同樣是以火滅火。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練習,「良知」能夠經常做主,那麼一旦在做某件事時表現出性急的毛病,「良知」一察覺立刻就會放慢步伐。這就是即知即行,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即是「道」,割裂必然不是「道」、急躁也必然不是「道」,所以「良知」天然就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只要去聽從他,以他為明師、為準繩、為規矩、為指南針,就是「知行合一」。

细品文学经典
2019-06-04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果用我們現在的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分析,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一個錯誤的,唯心主義的

因為我們說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第一性的,但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是認為你心中想的一些事情,你真真切切的認識到了,你就能夠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未知。它是用一種內心的東西去決定外在的東西,所以,實際上是與馬克思主義相違背的,

其實關於知和行的問題,從孔孟那個時候就開始有爭論,到底是先行後知還是先行後知 呢?

你如果想做到知行合一?建議把你認為正確的事情去付諸行動就好

愤怒滴豆沙包
2019-06-04

關於知行合一,先生在《傳習錄》中有闡釋: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當時讀到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我亦屬於那範疇,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後讀黑塞也覺他與先生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位曾深受東方禪思影響的德國人在Demian裡寫:"only the thoughts that we live out have any value" (唯有付諸實行的思想方能談價值)

另外《傳習錄》中相關的片段有:

“立志用功,如樹使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與知行合一同理,先生此處指回到事物的本原,不前瞻後顧,心無旁騖地、純粹地去做一件事。

我想不會有比這更“活在當下“的人生態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