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10 個回答
开涮历史
2019-01-19

蒙恬、項羽、韓信都是一代名將,軍事能力都很卓越,還有一個共同點都結局悲慘,蒙恬服毒,項羽自刎,韓信被囚殺長樂宮。

如果讓他們在戰場上單挑,毫無懸念必定是項羽完勝。但是戰爭是講謀略的。尤其是冷兵器時代大規模作戰,謀略很重要。戰場上情事萬變,就在主將的靈機應變和把控能力。

人們往往桎梏於一個公式,韓信垓下之圍打敗項羽,韓信比項羽厲害。

真的嗎?我們一起看看。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先說蒙恬

蒙恬的主要事蹟是伐楚伐齊,表現一般,驅逐匈奴,修長城有首攻。

蒙家三代為將,為秦國統一立下漢馬功勞,雖然蒙恬跟項羽沒有交集,但是卻跟項羽的爺爺項燕交集。

【一】蒙恬伐楚失敗

秦國第一次伐楚,李信將20萬軍馬,副將就是蒙恬,但是這次秦軍卻遭遇慘敗。

【二】蒙恬伐齊與齊軍對峙高唐

秦王嬴政讓蒙恬為主將帶領30萬秦軍進逼臨淄,齊國迅速調動主力二十餘萬大軍,把守軍事重地高唐,抵禦秦軍。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高唐是齊國最重要的都城之一,常年守備防禦趙國進攻,高唐與趙國靈丘隔著黃河。趙國也常年在靈丘囤布重兵防守,可以說高唐是進攻齊國的一個突破點,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武關之於秦國。 當年樂意帥五國伐齊,樂毅就是從高唐突破齊國防線,在齊國土地上縱橫捭闔,險些讓齊國從戰國中消失。

蒙恬與齊國對峙整整三個月。始皇帝看蒙恬在戰場上沒什麼進展,就讓王賁帶領五萬騎兵從燕趙舊地斜插進去,一方面形成南北夾擊的格局;一方面派人勸降齊王建。結果王賁奪得滅齊的軍功頭籌。

【三】驅逐匈奴,修建長城有功

秦王嬴政稱帝后讓蒙恬帶兵三十萬趕走匈奴,進駐河套地區,這時大秦的軍隊挾裹著滅六國的氣勢,對匈奴本身就是震懾。

從三次大戰表現來看,蒙恬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司馬遷在《蒙恬列傳》中曾提起蒙恬急於建功立業因此對始皇帝修長城、修直道耗損民力不加諫阻。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再說項羽

項羽一生縱橫沙場無往不勝。創造了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以少勝多的兩大戰爭奇蹟。

【一】鉅鹿之戰

項羽絕不是一個只有匹夫之勇的將軍,鉅鹿之戰,項羽就五萬騎兵對陣秦軍四十萬:王離帶領的長城正面進攻鉅鹿城,章邯帥二十萬軍運輸糧草

項羽撥給英布2萬騎兵,專門破壞章邯的運輸糧草的甬道,切斷城中秦軍的糧食補給,自己帶著三萬精銳破釜沉舟衝殺秦軍主力,一舉擊潰王離帶領的長城軍。

當時,秦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大的。章邯王離打敗陳勝吳廣的第一支起義軍,接著楚軍主將項梁也戰死,各路諸侯恐懼,在鉅鹿周圍作壁上觀,如果任由這樣情形繼續這樣下去,等秦軍滅了趙王的勢力,調過頭必定以壓倒性的優勢吊打各路諸侯,逐一鎮壓。

因此項羽在鉅鹿之戰徹底扭轉了秦末天下的戰局,為秦王朝的滅亡敲響了喪鐘。這一仗項羽居功至偉。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二】彭城之戰

項羽滅秦後分封各路諸侯,但是天下依舊紛爭不斷,作為西楚霸王的項羽成了救火隊長,疲於奔命。

劉邦趁項羽北上平齊之際,帶著各路聯軍近五六十萬打進了項羽的首都彭城,劉邦正樂不可支之際,項羽帶著三萬騎兵回援。

項羽在此戰中,發揮了他卓越的軍事能力,他避其鋒芒,繞道敵後對聯軍進行偷襲,打了個措手不及,五六十萬的大軍做鳥獸散,主將劉邦都差點喪命,此戰後太公和呂雉都被項羽所俘獲,劉邦敗得極其狼狽。

項羽是個軍事天才,但政治上卻缺乏謀略,也許他太年輕了,此時他不過二十多歲,血氣方剛。政治上的失敗不能掩蓋項羽在軍事上的卓越能力。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最後說韓信

韓信被劉邦拜為上將軍之後,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垓下破項羽戰績斐然,用兵奇、巧,被譽為"兵仙"。韓信最經典的兩大戰役是井陘之戰和垓下之戰。

【一】井陘之戰

彭城之戰失敗,各路諸侯紛紛背離劉邦,張良、韓信等勸劉邦開闢北部"根據地",帶兵攻伐燕、趙、齊,對項羽形成兩翼包抄的態勢。這個戰略部署深謀遠慮。

公元前204年10月,韓信與張耳統兵數萬越過太行山攻趙。趙王歇布重兵(大概20萬)把住井陘口要害,居高臨下,以逸待勞。韓信利用趙軍的輕敵之心,靈活用兵,虛虛實實,克服了漢軍長距離奔襲和地勢不佔優勢的不利因素,巧布迷陣,活用兵法,背水一戰,取得了井陘之戰的勝利。

井陘之戰成為楚漢戰爭的經典案例,也為漢軍開闢北方戰場打開了缺口,之後韓信伐魏、滅燕、攻齊水到渠成。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二】垓下之戰

公元前203年8月,項羽和劉邦訂立盟約,以鴻溝(古運河名,位於今河南滎陽東)為界,分而南北治之。9月,項羽領兵東歸,墨跡未乾,劉邦就撕毀盟約突襲楚軍,並約韓信從齊地,彭越從樑地南下合圍項羽。 劉邦追擊項羽至固陵(今河南淮陽北),楚軍反擊,漢軍再次大敗。

劉邦命令韓信馳援固陵,韓信接到命令沒有立即馳援固陵,而是親帥大軍趁項羽主力在跟劉邦對陣,一舉攻佔彭城,俘虜了項羽的柱國(相當於宰相)項佗。彭城失陷,楚軍便失去了戰略依託,項羽的楚軍成了孤軍,根基盡毀,人心渙散。

公元前202年, 韓信為聯軍總帥率領漢軍30萬,正面迎擊楚軍,其餘將軍各帶領軍隊十萬圍住左右兩翼,周勃、英布、彭越等將兵十萬部署到了楚軍後側,牽制楚軍的行動,形成合圍。漢聯軍兵力約有五六十萬人,而項羽所率的楚軍差不多十萬,漢軍以絕對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將楚軍層層包圍,即便這樣項羽依舊突破包圍,帶領親兵逃到烏江邊,霸王選擇自刎結束悲壯的一生。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我們擺事實,分析下來得出結果

蒙恬戰績表現一般,三人中屬於最弱的。韓信和項羽各有所長,韓信擅長排兵佈陣,用巧計;項羽更擅長奇兵突襲,對敵作戰,抓住要害,一招制敵。如果同為將帥,項羽和韓信各帥大軍30萬,兵力相當,項羽應該勝算更大。

汉史趣闻
2019-04-04

蒙恬、項羽和韓信,三個人確實都是秦末的名將。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耀眼的將星。

但是,單從他們的戰績來看,毫無疑問蒙恬是最弱的一個,因為蒙恬相對來說打的著名的戰役,比韓信和項羽要少。

說到項羽,大家想到的是破釜沉舟,項羽在鉅鹿帶領幾萬人馬,把王離的二十萬秦軍精銳部隊,消滅於無形之中,還有彭城之戰,項羽帶領三萬人馬,擊敗了劉邦的六十萬聯軍。

這些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我們再看看韓信,韓信打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比項羽還要多。

比如韓信當上大將軍之後,指揮的第一場戰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戰,正是這一戰韓信把秦軍項羽布好的第一道防線,給衝了一個七零八落。

劉邦才得以逐鹿中原,和項羽爭霸天下的。

韓信的成名之戰,也就是背水之戰。在這一戰,他僅用三萬士兵,就打敗了趙國二十萬精銳部隊。

正是因為韓信打了這一戰,讓他名揚於天下,讓他成了和項羽可以相匹敵的名將的。

項羽能打的仗,他韓信照樣也可以打。

項羽能用幾萬大軍,可以打敗二十萬秦國的精銳部隊,他也能用三萬軍隊擊敗趙國二十萬精銳。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讓韓信名聲大噪的戰役,是他在齊地的時候,用濰水河裡的水,把項羽給龍且的二十萬大軍和齊國的三十萬大軍,全部擊敗了。

這時候韓信的勢頭,可以說已經蓋過了項羽了。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韓信和項羽之間,根本就沒有公平的對決過。他們的唯一一次交手,就是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是不對等的戰役,當時的項羽只有十萬大軍,但是,韓信是六十萬。

當然了項羽敢用十萬大軍,打韓信的六十萬大軍,這說明項羽是有必勝的把握的。畢竟他的一生打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真的是太多了。

有的時候,打仗並不是說士兵越多越好。

想想當年的時候,項羽用三萬騎兵,打敗劉邦的六十萬大軍。現在是十萬大家,還是打六十萬。似乎這一次項羽更有優勢。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但是,不要忘記,彭城之戰的時候,項羽之所以能勝利,是因為主帥劉邦不行。他壓根就指揮不了這麼多的軍隊。

可是韓信不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最終韓信,還是把項羽給擊敗了。

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不管怎麼說,項羽是敗在韓信的手下的。

所以項羽就是韓信的手下敗將,而且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兵仙”,這個兵仙就是韓信。項羽再厲害,也僅僅是一個西楚霸王而已。

所以,若是蒙恬,項羽和韓信各帶三十萬人馬。韓信最有可能勝出,項羽次之,最後才是蒙恬。

蒙恬對於秦始皇來說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北逐匈奴。

庭州行者
2019-02-04

項羽,蒙恬,韓信皆是一時之名將,但蒙恬與韓信項羽二人並不在同一時代,所以,無法直觀地得出三者相互攻伐誰會獲勝的答案。但是,從項羽和韓信交手的記錄來看,在軍事能力上,項羽是要略遜韓信一籌。

項羽帶兵的特點在於一個“奇”字,無論是在 涿鹿還是在彭城,項羽都打出了經典的以多勝少的戰績。在涿鹿,項羽破釜沉舟,激發了楚國將士的必死之心,所以其精神屬性大大提高;在彭城,項羽則率領三萬楚軍連夜奔襲,打了諸侯聯軍一個立足不穩,大破五十萬諸侯聯軍。所以,項羽總是敢於去拼,即利用精神屬性去和敵人拼,這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但對於大兵團作戰來說,這一點並不是決定勝負的第一因素。

韓信的用兵,在於一個“謀”字,韓信善於運用智謀去擊潰敵人,這也側面印證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句話,無論給韓信多少士兵,他總是可以使得每一個士兵都人盡其用,發揮出軍隊最大的潛力。通俗來講,韓信的大局觀非常強,他也許在個人武力上不如項羽,但他不必自己衝鋒陷陣,不必兵行險著,依靠合理的謀劃就能取得勝利。這才是大兵團作戰決勝的因素。

也因此,韓信在垓下一戰中擊敗了項羽。

至於蒙恬,史書對他的記載並不多,但是通過史記中的描寫,可以大概推測一下蒙恬帶兵的特點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

蒙恬主要的功績在於滅齊(非主將)以及擊退北方少數民族(全權指揮),其中在擊退北方少數民族的戰役中,蒙恬奪取了河套地區。當時北方少數民族一共有三個,東胡,月氏和匈奴,其中匈奴活躍在河套一代,月氏活躍 在河西走廊,而東胡則在遼東一代活動,可見,蒙恬的作戰對象應當是匈奴和東胡。而當時的秦軍主要是以步兵為主,三十萬步兵能夠擊退匈奴的騎兵,可見蒙恬的能力不凡。再根據蒙恬常年鎮守邊境,胡人很忌憚他,表明蒙恬的確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

所以,此三人中,項羽應當排在最後一檔,而蒙恬與韓信孰高孰低,須看具體情況。就已經掌握的戰績推論而言,韓信是要稍強於蒙恬,但如果是兩軍直接交鋒,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小镇月明
2019-01-19

兵者,詭道也!蒙恬、項羽、韓信三人中最符合這一條的毫無疑問是韓信!各領三十萬大軍,已經算得上是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了,而這恰好是韓信的長處,因此三人之中笑到最後的極有可能是韓信!

三人之中,第一個出局的應該是蒙恬!

蒙恬當然是名將,率30萬秦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收復河套地區,威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不過根據個人猜測,蒙恬應該屬於剛猛型的將領,打匈奴這種當時還沒有太多戰術的遊牧民族部落確實是一把好手(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正是因為其擊敗匈奴),但是在中原內戰中的表現確實還差那麼一點。

蒙恬在中原內戰中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滅齊之戰,但是第一功臣卻是王賁。更不用說蒙恬作為李信的副將,在伐楚的過程被楚將項燕擊敗。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在蒙恬出局之後,接下來就是項羽和韓兩人的爭奪了!

項羽其實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有勇無謀,至少在軍事上,項羽相當出色。項羽的失敗,不在於軍事,而在於政治。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項羽生平的兩場得意之作,一是鉅鹿之戰,二是彭城之戰。鉅鹿之戰中,世人只知道項羽破壺沉舟,以一往無前的氣勢憑藉5萬人擊潰了30萬秦軍,卻很少關注項羽派英布率精兵襲擊了秦軍的糧草。彭城之戰中,劉邦趁項羽北上平齊之際,聯合了56萬大軍進攻項羽的老巢,卻沒有想到項羽率3萬大軍進行奇襲,半天之內擊潰了劉邦56萬軍隊。

通過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我們粗略分一下項羽的用兵特點:剛猛、少而精、速戰、奇襲。換句話說,項羽擅長率領一支精銳部隊進行奇襲,一鼓作氣在短時間內擊潰對方!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韓信被稱為兵仙,是“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擅長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以奇用兵。

關於韓信以奇用兵的戰役很多,除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為人所津津樂道之外,韓信在滅趙、滅魏、滅齊三場戰役中,採取了三種不同的策略。

滅趙之戰,韓信故意示弱,引誘趙軍追擊,最終背水一戰擊潰趙軍;滅魏之戰,韓信假裝與魏軍隔江對峙,主力卻從上游渡河,出其不意大敗魏軍;滅齊之戰,韓信利用龍且輕敵的思想,假裝敗退,當龍且率大軍渡河追擊時,韓信放出上游被截住的河水,淹死了不少楚軍,龍且本人也在慌亂中被殺。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至於說韓信指揮大兵團作戰,經典的就是垓下之戰,韓信指揮60萬大軍一舉打敗了楚霸王項羽。

項羽用兵雖然厲害,但是在指揮30萬大軍這種規模的大兵團作戰,比起韓信來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更不說韓信用兵不拘一格,奇謀妙計層出不窮,項羽這樣的貴族根本比不了。

历史风暴
2019-03-30

這三個人裡面,蒙恬的年齡最大,項羽和韓信的年齡差不多。

蒙恬因為被趙高陷害,自殺而死,失去了在秦末與韓信、項羽過招的機會。

先看三人所率領的軍隊:

蒙恬曾經率30萬秦軍北伐,卻匈奴700餘里。蒙恬所率領的秦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知道為何而戰(升官發財),得到了良好的武器供應(標準化裝備),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常年與山東各國戰鬥,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項羽極盛之時擁兵40萬,真正的嫡系是以8000江東子弟為核心的楚軍,其餘大多是烏合之眾。項羽的楚軍人數雖少,在秦末也是無敵的存在,數量相同的情況下無人可敵!尤其是8000子弟兵對項羽有無限的忠誠,是核心中的核心。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他最多指揮40萬軍隊在垓下合圍項羽10萬楚軍。這40萬人很多也是諸侯聯軍,真正韓信的漢軍應該不會超過30萬。韓信的部隊大多數是在戰爭中逐漸募集的,用戰鬥經驗,但是來源非常雜。口音、習俗等差別也非常大。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再看指揮方式:

蒙恬,曾隨王賁滅齊,最大的戰績是打敗匈奴。能把匈奴人打得後退700多裡,說明蒙恬比較善於使用騎兵,否則追不上匈奴。另外,秦軍主力是步兵。只有用伏擊的戰術才能讓步兵對匈奴造成大規模傷亡,進而才敢讓騎兵追擊。所以,蒙恬的水平應該不在李牧之下!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項羽,這是秦末最猛的將領。率3萬騎兵長途奔襲漢軍,出其不意將60萬漢軍擊潰,對騎兵的運用也是非常熟練。而且項羽的楚軍戰鬥力極強,鉅鹿之戰完全靠步兵近身肉搏取勝。可見項羽既能打運動戰,又能打陣地戰!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韓信,人稱兵仙。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這說明他對大兵團的指揮調度能力極強。任何烏合之眾都能讓他化腐朽為神奇,成為打敗敵人的精兵!

最後說結果

如果他們各率本部人馬,我認為蒙恬第一,項羽第二,韓信第三。三人都是名將,水平差不多,所以軍隊的戰鬥力至關重要。這方面,30萬秦軍優勢太明顯了。

如果軍隊實力一樣,比拼的是三人指揮能力,我認為韓信第一、蒙恬第二、項羽第三!

理由:垓下之圍,面對韓信的40萬雜牌軍,項羽竟然沒有對戰的勇氣,空留10萬楚軍於垓下,自己率800騎兵連夜逃走,可見項羽對韓信的忌憚!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蒙恬一直指揮秦軍作戰,缺少以弱勝強,以強勝強的經驗。由於經驗不足他會敗在韓信手下。

韓信從領兵起,幾乎都在和比自己強的軍隊作戰,反而憑藉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見韓信的水平之高!

不屑一顾——
2019-04-04

誰贏誰輸暫且不談,先一一分析。

蒙恬——名將世家

家族三代皆是名將,論帶兵打仗,攻防戰,圍殲戰,佈陣,北擊匈奴,長途奔襲戰,突圍戰,突襲戰,大規模兵團戰……無一不精,始皇帝時期官拜內史,封大將軍。

項羽——楚國貴族

兵家四式——兵形勢家,楚國軍事世家,年少便帶兵,少年成名,彭城,垓下,鉅鹿,成為秦亡後的西楚霸王。

韓信——一介布衣

兵家四式——兵權謀家,深知用兵韜略,善用兵,助劉邦滅項羽,史稱兵仙。

這三人若要比個高低?事實很難。

一者項羽適合精兵突圍,大規模軍團作戰會讓他分心,指揮會為他增加負擔。

二者韓信號稱兵仙,可蒙恬卻也是深知兵法,作戰經驗頗多,二人很難分個高低。

但一定要分個輸贏的話,我想韓信會勝出。

第一,項羽和蒙恬都是一國世家,有很強的軍人榮耀感,家族榮耀感頗高,而韓信出身低微,沒有道德禮儀束縛。

第二,項羽和蒙恬有偏傲慢的軍事素養,思想上不如韓信利益當前,不擇手段。

總結一下,韓信沒有各種束縛,臨場發揮隨機應變,其餘二人會有所慮。

梦三七夜
2019-03-11

廢話,不用比較就知道是韓信了!

韓信是戰必勝攻必取的不世名將,項羽的主力30萬基本都是韓信消滅的!當然韓信也不是一次性就消滅了項羽的30萬大軍,而是分為兩個步驟。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當初,韓信攻取下齊國之後,項羽極有可能面臨兩面夾擊的險境,於是分兵20萬去攻擊進攻韓信,結果20萬大軍是有去無回,連帶主將龍且一起被消滅在濰水河裡邊;項羽最後的10萬兵力也是被韓信所滅的,相信這一點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垓下決戰、十面埋伏都是說的韓信、項羽決戰的故事。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雖然項羽英勇善戰、戰比當先,但是在韓信面前都顯得太稚嫩了,劉邦防不住項羽或者說不敢上前阻擋項羽,這並不代表漢軍陣營中沒有人是項羽的對手!韓信就是項羽的最大威脅!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可能會有人說為什麼韓信那麼厲害,那麼正面戰場上為什麼韓信不對陣韓信呢?因為韓信堅信自己打造的成皋防線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死死的防守住項羽的進攻,而韓信本身需要在戰略上改變實力對比,果真結果如韓信料想,當韓信連接攻取下趙、代、燕、齊的時候,項羽就已經大勢已去了,此時天下三分,漢佔其二!

韓信、項羽誰比較厲害也就很明顯了。韓信無論是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比項羽高出不止一截,至於不如的,估計就是個人武力值了。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至於蒙恬,唯一出色的戰績就是擊敗匈奴,使其不敢南下而牧馬,到底強到什麼程度沒有太多依據,最多也就章邯、李廣之流,比起項羽、韓信應該還是有差距的。

一盘牛肉一壶老酒
2019-12-09

這個問題沒有很標準的答案,蒙恬死的早,就項羽和韓信在世。我覺得要談這問題不要牽扯政治、勢力範圍只單純從軍事上來說。

蒙恬山東臨沂蒙陰縣人 蒙恬蒙毅兩位將軍是當時秦始皇最器重的將軍,在草原上沒有敵手,蒙恬的軍事能力可見一斑。

項羽江蘇宿遷人 項羽在敵陣九進九出,什麼力能扛鼎什麼破釜沉舟,都是關於他的,他打了幾次以少勝多戰役。

韓信江蘇淮陰人 他也很牛,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降服了燕國。漢四年,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如果三人同等兵力來對陣的話,如果不打持久戰消耗戰項羽能勝出,如果持久戰韓信能勝出。項羽能多次以少勝多取得勝利不是白給的,韓信比不得項羽的氣勢,項羽帶兵衝鋒韓信受不了,恐怕只有蒙恬將軍能抵擋一陣。

如果打持久戰韓信能勝出,韓信比較靈活運用戰略比較好,他可用多種計謀先滅掉項羽,在滅掉蒙恬。

历史哨声
2019-03-08

決定一場戰爭輸贏的要素是什麼呢?僅僅是將軍的能力問題嗎?

國家實力是基礎,在這點上蒙恬贏定了;

國君的信任程度,在這點上蒙恬最受信任,其次是韓信,最後是項羽;

軍種上,蒙恬長期和匈奴作戰,只能是騎兵,項羽的士兵都是來自吳楚多,只能是步兵多,韓信的軍事實力是在擊敗趙國和齊國後才崛起的,因此估計是騎兵和步兵的結合。由於兵種在不同的地理上有不同的優劣,因此在軍種上,三人不分勝負;

戰場地理因素,這是接上面兵種問題的:如果戰場是平原,蒙恬是贏家,其次是韓信,最後是項羽;如果是山地,項羽是贏家,其次是韓信,最後是蒙恬;如果是守城,項羽是贏家,其次是韓信,最後是蒙恬;如果是運動作戰,蒙恬就是贏家,其次韓信,最後是項羽。

在地理因素上再說說為什麼項羽能夠取得鉅鹿之戰。王離一軍,長期駐守和匈奴作戰,自然是騎兵多,以騎兵圍城,如何能夠打得下來;救兵來了,又繼續圍城,而不是發揮騎兵優勢,運動式消滅各諸侯軍,戰敗是情理之中。章邯軍被戰敗就在於從河水到鉅鹿城這一段遠距離輸送兩次,兵力部署薄弱,如何不被項羽軍擊破。從整體上來看,鉅鹿之戰和項羽等柱候醬人數相等,但秦軍存在後勤運送路程遠的問題,因此很容易被項羽以優勢兵力擊破秦軍的後勤輸送線。後勤輸送被切斷,圍城的王離軍又被項羽之外的諸侯軍切割和南邊章邯的聯繫,要麼撤軍,要麼戰敗。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好吧,現在來看個將軍的戰略才能。騎兵作戰講究的是靈活和運動作戰,這是蒙恬的優勢;項羽以步兵作戰,自然講究搏殺死戰,自然不能像騎兵那樣隨意走,項羽的失敗就在於他沒有處理好各種關係,又不肯和齊國和南方各國言和並組成聯盟——也許做了,但別人不相信他。至於韓信,打章邯得勝,在於突襲和項羽屠殺了20萬秦軍;擊敗趙國,根本不算勢力,趙國人數多但戰力不強;擊敗齊國,那是因為項羽伐慘齊國的後果;擊敗項羽,那是劉邦不守信用,趁項羽言和後東歸軍心散漫所發動的攻勢。韓信並沒有真真正正的和當時的精兵主力決戰過。

將軍領軍的才能,是看其靈活性、開放性的頭腦。在這點上,蒙恬、項羽、韓信三人,我們都無法有足夠的依據去判斷。

如果僅僅從結果去判斷,是不公允的。蒙恬為什麼能夠擊敗匈奴,因為秦國統一後提供了強大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劉邦卻被圍不得不向匈奴投降的原因。

項羽為什麼被擊敗,因為劉邦有關中和巴蜀這些地方不受戰火殃及,而齊國和項羽的楚國則是長年作戰,楚國南邊的季布等又在劉邦的誘惑下反叛項羽,整個楚國四處戰火,無處安寧,項羽如何能夠嬴?特別是項羽和劉邦簽訂和平協議後,對於整個楚軍而言就是:

終於不用打仗,可以回家娶老婆了——by 楚軍某小卒


因此,結論是,在沒有明確相關要素之前,就去下結論蒙恬、項羽、韓信三人作戰誰能贏,是不科學,也是不公正的。另外,他們三人對部下建言的接納和分析能力也很重要,甚至有時候是關鍵。

冷清先生
2019-08-19

《各率30萬對抗,項羽首先兵敗而死,韓信比蒙恬稍高一籌》

蒙恬、項羽、韓信都是同時代的人,韓信和項羽交過手,蒙恬死於前210年冬,沒有和項羽、韓信交過手。

先說項羽和韓信,按照歷史史實,項羽被劉邦打敗四次,最後一次被劉邦圍困在垓下,劉邦對韓信、彭越、英布許與楚地,三人率兵圍困項羽,項羽兵敗在東城被漢軍斬殺,因此項羽根本不是韓信、蒙恬的對手。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項羽】項羽並非戰神,項羽打仗有勇無謀,司馬遷大肆吹捧拔高項羽,在《項羽本紀》中,只寫項羽打的勝仗,而不寫項羽打的敗仗,讓後人誤以為項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大規模的戰役來講,小規模的戰鬥不計,項羽一生打過四次勝仗,也打過四次敗仗。

【項羽打的勝仗】:

(1)、鉅鹿之戰,秦將王離圍鉅鹿,章邯為甬道輸糧。項羽以十五、六萬楚軍擊章邯秦軍甬道,章邯二十餘萬秦軍退卻,諸侯聯軍殲滅王離軍,殺涉間擒王離。

(2)、棘原對峙,鉅鹿戰役後,章邯退守棘原,項羽率聯軍40萬與秦軍對抗。劉邦先進入關中,秦王子嬰降,兩個月後,章邯降項羽。

(3)、彭城之戰,劉邦與韓信分兵,劉邦合五路諸侯兵26萬,韓信合齊趙兵30萬。劉邦進佔彭城。項羽以30萬楚軍擊劉邦,劉邦兵敗退守滎陽。

(4)、滎陽會戰,劉邦與韓信分兵,韓信經營趙魏,劉邦在滎陽和項羽對峙。一年多後,韓信搞定趙地,滎陽糧盡,韓信不來救援,劉邦出逃,項羽勝。

【項羽打的敗仗】:

(1)、成皋戰役,劉邦奪韓信兵權,封張耳為趙王,韓信為丞相攻齊地,劉邦再次整合人馬,發動成皋戰役,劉賈、盧綰攻佔17城,劉邦進佔成皋,司馬欣、董翳自殺,項羽大敗。

(2),第二次滎陽會戰,劉邦奪取成皋後,發動第二次滎陽會戰,彭越、英布等襲擊項羽糧道,八個月後項羽糧盡,楚軍撤出滎陽退守彭城。

(3)、第二次彭城會戰,劉邦命酈食其說齊國,下齊地七十餘城。劉邦與項羽大戰於睢水,陳平用計離間范增項羽,范增離開睢水回彭城,死於半道。項羽再次敗給劉邦,丟失彭城。至此,項羽的30萬人馬打的僅剩10萬。

(4)、鴻溝對峙:項羽彭城失敗後,退守到鴻溝,劉邦兵至對峙於鴻溝。項羽放冷箭射傷劉邦,用劉邦的父親家屬為人質,逼迫劉邦簽訂鴻溝協議,楚漢以鴻溝為界。

(5)、垓下之戰,鴻溝協議後,項羽率10萬楚軍向東南退卻,劉邦從張良計:“項羽此去,放虎歸山,急擊勿失”,劉邦率20多萬漢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韓信、彭越、英布30多萬前來助戰,殺楚軍八萬,項羽率800騎突圍,在東城被灌嬰5000騎兵追上,灌嬰手下五個營團長共斬項羽。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蒙恬】蒙恬是秦國名將,祖居山東蒙陰,祖父蒙驁在齊地投靠秦昭襄王,率兵攻打韓魏,為上卿。父親蒙武,也為秦將曾任秦內史,協助秦將王翦滅掉楚國。蒙恬自小熟讀兵法,參加過很多戰役。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帥軍滅齊國,升為內史。秦並天下後,蒙恬率秦軍30萬出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今內蒙伊克昭盟一帶),設置34個縣。蒙恬把原來秦、趙、燕的長城連接起來,修建了東起遼東、西至臨洮的秦長城。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前210年,秦始皇死於沙丘,胡亥、趙高、李斯偽詔,御賜扶蘇自盡,蒙恬勸說公子扶蘇未果,公子扶蘇自盡。蒙恬交出兵權後,李斯替代蒙恬,蒙恬被關押在陽周,後遇害於陽周。

【韓信】韓信早年參加項梁楚軍,後來為項羽的執戟郎中(營長),不為項羽所用。後來投奔劉邦,當逃兵要問斬,夏侯嬰推薦給劉邦,為蕭何手下治粟都尉(旅團級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拜為大將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劉邦的一盤死棋盤活,定三秦為劉邦打下關中戰略根據地。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韓信在在彭城之戰前,率領漢軍聯合齊趙30萬佯攻楚軍。彭城之戰時,韓信來晚了,劉邦敗退滎陽,韓信在京索之間阻擊了一下楚軍,然後到滎陽和劉邦會合。劉邦在滎陽制定戰略規劃,劉邦在滎陽和項羽30萬楚軍主力對峙;韓信和張耳率漢軍進攻趙魏代等諸侯,開闢第二戰場。

韓信、張耳發動“井陘之戰”,以疑兵計一舉殲滅趙軍十餘萬,滅趙破代擊燕,搞定了北方。滎陽失守後,劉邦怪罪韓信不救,奪韓信兵權,封張耳為趙王守趙地,任韓信為丞相攻齊地,劉邦自帶兵攻打項羽楚軍主力。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酈食其說齊地,韓信從蒯通計攻齊地,齊王復歸楚,烹酈食其。劉邦在彭城大戰項羽時,韓信在齊地大戰龍且楚齊聯軍,殺龍且破楚齊聯軍十餘萬。韓信跟劉邦要假齊王,劉邦封韓信為齊王。

垓下之戰,項羽使人說韓信,韓信搖擺不定,劉邦許與楚地為王,韓信遂率30萬兵圍項羽。垓下之戰,漢軍60多萬,項羽楚軍10萬,一戰殲滅楚軍八萬,項羽突圍後,被漢軍殺死在東城。
如果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

項羽以40萬兵對劉邦10萬兵,僅僅四年,項羽把自己玩死了,項羽自小練劍不成,項梁教兵法略知大意,項羽根本不是韓信和蒙恬的對手。韓信和蒙恬,兩人沒見過面,也沒打過仗,但是二人都精通兵法。蒙恬擊匈奴打的是硬仗,用計謀少一些;韓信打仗用兵多多益善,韓信打仗用計謀多一些。韓信比蒙恬稍高一點點,韓信和蒙恬的勝率是五點二比四點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