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用色塊表現出的精神性?

怎樣理解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用色塊表現出的精神性?
2 個回答
艺滴设计
2017-10-30

在西方現代藝術史,直至美國現代藝術史的著述中,馬克•羅斯科 (1903—1970)比起同時代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等的地位和評價僅僅是一個陪襯,而在中國,也只有極少從事抽象藝術的畫家才把他奉為大師。

怎樣理解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用色塊表現出的精神性?

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出生在俄羅斯,來自一個猶太家庭。20世紀初跟隨父母移民美國。他會拉小提琴和彈曼陀林。比藝術高明的應該是藝術家本身,羅斯科用他的藝術理念和人格魅力創造了一片天空,扭轉了當時人們對美國文化的眼光。

羅斯科的作品注重精神內涵的表達,由巨大的色塊組合而成,神祕、簡潔、熱情、富有煽動力,意圖喚起人們隱祕在心中的情緒和對永恆與神祕的追求。羅斯科畫面的猩紅和暗紅的色塊彷彿是一道門,開啟、緊閉、死亡或生命。他彷彿搭起一座橋,探討生命的過程。在他成就名利的歲月裡,他還是焦灼不安。他並不是那種能安靜享受人生的人。

怎樣理解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用色塊表現出的精神性?

馬克•羅斯科曾說:“我年輕時藝術是條孤獨的路,沒有藝廊,沒有收藏家,沒有藝評家,也沒有錢。但那卻是一個黃金時期。因為一無所有反而更能肆無忌憚的追求理想。”

怎樣理解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用色塊表現出的精神性?

羅斯科不認為他自己是抽象畫家,注重精神表達的他,倚重宗教情感的體驗和神聖啟示。羅斯科在西方傳統文化中找尋西方文明的根。他認為現代人的內心體驗沒有離開從傳統,表現精神的內涵需要追溯到希臘文化傳統中,尤其是希臘文明中的悲劇意識。

1970年2月25日,羅斯科在倫敦的畫室自殺身亡。

国家人文历史
2017-10-27

馬克·羅斯科可以說是“大色域繪畫”領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了。在當代的很多人看來,這種大色塊兒的繪畫幾乎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甚至認為隨便一個什麼人就可以畫出來。

怎樣理解抽象藝術家馬克•羅斯科用色塊表現出的精神性?

“色彩抽象”畫家與行動派的策略恰好對立,他們拒絕在畫布上到處畫滿斑駁的色彩圖案,而是用靜止純淨的廣闊色彩空間,讓觀眾產生如被畫面色彩淹沒之感。這種抽象表現主義風格又被稱為“大色域繪畫”。羅斯科畫作通常四五米高,六七米寬,由一系列色彩矩形並置排列,這些矩形的邊緣被微妙地處理得模糊不清,顏料是稀釋過的,薄而半透明,產生出一種綿延不斷的暈染效果,有點漂浮起來,近乎幻覺的神祕。觀眾置身畫前,視覺的餘光看不到畫幅邊緣,幾乎完全籠罩在作品的氛圍之中,確有一些人會突然在畫前開始痛哭流涕。羅斯科對待創作極其嚴肅,成名後,他對作品陳列十分講究,現場的燈打光往往很暗,不和別人的作品一起展陳,作品的間距也有要求,一切要讓他的藝術表達精準有力。

很難說了解了抽象主義畫家秉持的理念,就握住了看懂抽象主義繪畫暢通無阻的密鑰。畫家聲稱自己畫作表現了什麼,也並非就是這幅畫蓋棺定論的評價,現代繪畫的一大變革,就是將闡釋的權力部分讓渡給了觀眾。欣賞抽象主義繪畫的最佳方式,也許就如貢布里希的平實建議:“人們不是一定需要接受藝術的理論才能欣賞他的作品。如果一個人有耐心、有興趣去多看看這一類繪畫,最終就必然會比較喜歡其中的某些畫,而不那麼喜歡另外一些畫,而且逐漸會意識到那些藝術家所追求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