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10 個回答
一枚明粉
2018-11-09

軍事上的必經之路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天然的軍事要地;第二種就是因為戰略規劃、戰役部署,某地成為必爭之地。

1、天然的軍事要地

在中國歷史上,天然的軍事要地並不算多。相對而言太原算一個,在東山、西山之間有東西長約12公里的河谷地帶,汾河從中間流過,太原就在此處。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東西很狹窄的太原)

太原是南北交通要道,得之則可以控制河東,失之則南下北上都失據。金與北宋作戰的關鍵點在於太原;金與蒙古作戰的關鍵點在於太原;明軍北伐穩固與否在於取得太原。太原是山西高原的核心點,山西高原是控制華北的基本點。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靖康太原作戰)

相對而言,四川的劍門關、陝西的潼關,也是重要軍事要塞,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但基本都是戰役級別的影響,上升不到戰略層面。

2、戰略、戰役上的必爭之地

戰爭是動態的,對於指戰員而言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許多事都是相對的,必爭之地也是相對的。

從戰略層面而言,朱棣的戰略部署是割據整個北方,贏得談判價碼,那就必須攻下濟南,濟南自然就是必爭之地;如果朱棣的戰略調整成了爭霸天下,戰術執行上長驅直入,沿途就沒有必爭之地了,南京才是一切。更準確說,南京的建文才是一切。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靖難之役)

從戰役層面而言,遼瀋戰役中,錦州作戰對於國軍來說塔山就是必爭之地,只有奪取塔山,才能取得戰役勝利,所以不惜波次衝鋒進攻。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塔山阻擊戰)

在戰鬥層面而言,平型關戰役中,對於雙方而言控制老爺廟制高點是戰局的關鍵,老爺廟就成了必爭之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平型關戰役)

戰爭中這一切都是相對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毛選》中許多文章從辯證角度有很深刻的論述,值得認真學習。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协虎战争史
2018-11-09

乾巴巴地進行闡述,可能大家沒辦法深入體會到。接下來我將用山海關的例子,讓各位看官進行更加清楚、直接地瞭解到,為什麼非要打下這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當年吳三桂的“怒髮衝冠為紅顏”,為何如此有名?當然有陳圓圓這個美人的元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的這一舉動,直接將清軍放入了山海關內。驍勇的清軍騎兵一過山海關,便入猛虎下山一般,以橫掃之勢問鼎中原。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清軍在此之前,被山海關整整阻擋了二十多年幾久。山海關這條完整的防線,牢牢鎖住了清軍通往中原的大門。通過狹窄的通道配合關塞,山海關讓善於野戰的八旗清軍難以發揮其戰力優勢、只能望關興嘆!那為什麼當年的清軍不繞開山海關呢?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實際上,山海關並不是進入中原的唯一途徑。比如當年的皇太極便有好幾次是從北京密雲的長城開始入關的,但是密雲山區崎嶇的道路,便決定了大規模的軍隊無法進入,只適合小規模軍隊的劫掠。


所以山海關在路線距離與安全性方面,是清軍的最佳選擇。大規模清軍從這裡進入關內,可以縮短行軍路線以及補給線長度。繞開山海關會造成部隊脫節和消耗大等諸多問題,不利於清軍長期作戰。所以山海關對於儲備物資有限、需要長期作戰的清軍來說,是必須攻打下的關口。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所以諸如山海關等必經之路、必經之地,往往並不是不能繞開。而是繞開以後,便會面臨著行軍時間長、行軍消耗大、糧草調動困難等諸多問題。等到真正遇到了以逸待勞的敵方軍隊,結局可想而知。所以所謂必經之地,往往是現有兵力機動、後勤保障能力覆蓋下的唯一選擇。


軍隊的統帥一般都會選擇攻佔這些必經之地,以保障糧草的及時補給以及大股軍隊的快速行軍,以保障長期戰略的逐步推進乃至於獲得最後的勝利。另外萬一戰敗的時候,這些必經之地也能夠保障軍隊較為從容地撤回。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所以說,要想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這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都是不能繞開,必須實打實地打下來。但是這些必經之地,都是在古代兵力機動所諸多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如今絕大部分必經之地,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戰略價值。

Mer86
2018-11-10

所謂的必經之路,一般指的是大路,也就是最利於後勤運輸的線路。古代行軍打仗,可以參考現代戰鬥機空戰半徑的概念。每一架戰鬥機都有一個戰鬥半徑,超過了半徑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則就回不去了。但是若在飛行半徑的極限設立一個補給機場,戰鬥機就可以繼續往前行進,直至飛到既定的目標地點。

古代的必經之地,實際上就等同於戰鬥機的中途補給點。因為大軍行動,中間沒有補給點是不現實的。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舉例來說,先秦時期的函谷關就是軍事上的必經之路,關東六國聯合伐秦,有四次就是從函谷關攻秦。很多人納悶,難道六國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第四次合縱伐秦時,聯軍就沒有走函谷關,而是繞過了函谷關這個必經之道,從河東渡過黃河直接攻秦,然而結果照樣是慘敗。

究其失敗的原因,無非就是兩點。第一是實力有差距,再加上六國之間不團結,被秦軍分而擊破;第二是繞道河東,會增加很大的後勤負擔,得不償失。權衡利弊後,直取函谷關反而是最優選擇。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再比如明末清初的關寧錦防線,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攻擊過,但是拿不下來。後來皇太極取道宣府、大同,繞過了關寧錦防線,多次殺入關內燒殺劫掠。然而儘管清軍多次繞道入關劫掠,山海關卻始終是滿洲人誓死要拿下的軍事要地。因為不拿下山海關,就意味清軍要繞道而行,而繞道是要增加後勤負擔的。不適合起傾國之兵出征。

明末著名將領盧象升在彙報剿寇之難時就說過這樣的話:一兵日食一升米,而此米非此兵自攜,乃有扛夫攜之與軍俱行,但扛夫亦要日食一升米。這段話說的很直白,假設一千石糧食可吃五天,多走一天就要費二百石糧食。大軍行動,多走一天所額外要支出的糧草是很可怕的數字。清軍雖然是騎兵,但是騎兵也是需要後援的。繞道宣大固然避過了明軍主力,但是後勤相應也增加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另外還有兩點,地形和敵軍守備兵力也是制約進攻方能否繞道的關鍵因素。

還是拿關寧錦防線舉例。明軍在這條線路上佈置了大量的兵力,如果清軍不走遼西走廊,它確實可以取巧入關,搶劫一番後回家過年。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清軍無法消滅佈置在遼西走廊上的明軍主力,無法對明軍形成致命性的打擊。戰爭的核心在人,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且如果不走遼西走廊,清軍就只能翻山越嶺,走山高水急,窮澗危巉的破路了。反觀遼西走廊,這條線路上的開發程度很高,到處都是衛所和軍鎮,糧草不是問題。而且沿途州縣鎮城之間的距離不過一日行程,休息也很方便。

總的來說,真實的戰爭不是玩戰爭遊戲。士兵打仗需要後勤的,需要一個安定的後方提供休息。繞過必經之地不是不可以,但是會增加後勤負擔。除非進攻方能夠對敵人的首都一擊必殺,然後再回頭逐一拔掉繞過的敵軍據點。但斬首行動的操作難度很大,當年遼軍和金軍攻宋,沿途的重要城市全部繞過,以騎兵優勢一路殺到開封城下,然而拿不下開封,被宋軍反包圍,最後還是隻能灰溜溜的撤軍。

記得上中學時,歷史老師給我們講斯大林格勒戰役,當時就有不少同學向老師提問,德軍為什麼一定要死攻斯大林格勒?難道不能繞過去嗎?然後歷史老師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有的城市是可以繞過去的,但有的是真不行。現在想想,老師說的有道理。不消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德軍繞過了斯大林格勒又如何?等著蘇軍在後方捅菊花?

兵说
2018-11-04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因為確實很重要。

來我們先從地緣政治上看看都有哪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東北的錦州,中原的徐州,襄陽,西北的西安,南方的荊州,西南方向的漢中。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常言道:外行看戰略,內行看後勤。在戰爭中後勤補給一直是一個重要話題,縱觀人類漫長的多少場勝利都是依靠充足的後勤保障換來的。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那麼就有一個問題了,從後方到前線往往會有多條補給線路,但是因為有地形這個大BUG,導致不同路線的運輸效果不同,為了最快將軍事物資運抵前線,統帥會規劃出最佳的運輸路線,而這些兵家必爭之地恰恰是在這些最佳運輸路線的之中,繞過這些兵家之地,會增加運輸成本,還會增加戰爭失敗的風險,為了規避這種風險,軍事家們首先要攻佔這些兵家必經之地,保證自身的後勤補給路線的安全穩定,另外還有就是倘若需要撤退,也有利於部隊能夠全身而退。,進可攻退可守。反之敵方為了拖垮對方,也會利用各種機會對這種軍事重地進行騷擾,滲透,破壞,以達到襲擾敵方後方補給的作用。

除了上面這種進攻性,還有一種防守型,典型代表:北京的居庸關,西安的潼關,太原的雁門關,娘子關。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這些關隘往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利用險峻的地勢,將入侵者拒之門外。可是一旦這些關隘失守,那麼關隘之後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無險可守,這點在安史之亂顯得尤為明顯。當安祿山擊潰哥舒翰的軍隊,在攻破潼關之後,由於都是關中平原,一馬平川,騎兵就很快打到長安城下,長安也就迅速陷落,而作為進攻方也是相同的道理,啃的下這塊硬骨頭,之後就是大魚大肉。

說白了,就是世上本沒有必經之地,軍隊路過的多了就成必經之地。

博士讲军事
2018-11-20

在北非戰役中,地中海的馬耳他島便是一個典型例子。


隆美爾的非洲軍,補給需用從歐洲橫跨地中海運到北非,對德國人來說,有個很頭痛的事情是,在航線上有個叫馬耳他的小島,掌控在英軍手裡,島上部署有飛機和軍艦。


每每補給艦隊從旁經過,馬耳他島上的守軍便要雁過拔毛,收取過路費,價格不一,有時幾成,有時全部將其擊沉。


德軍曾經考慮過佔領該島,然而海軍實力不足以支撐起野心,一直未能如願。


有人要問,何不繞個遠路?繞遠路理論上可以的,但是也有損失,時間損失,原本跑一趟10天,現在變成40天,那就意味著運送效率變成原來的四分之一,相當於收了75%的過路費,更不划算,還不如穿越火線效率高。


而補給對於一支部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最困難的時候,隆美爾的坦克燃油只夠開幾百公里,這仗還怎麼打?更別說食物、醫藥、彈藥、零配件等等了


所以有些地方是必爭之地,不取難以獲勝!

只爱潘多拉
2018-11-09

繞開軍事上的必經之地,這完全是可以的。

歷史上繞開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最經典的戰例就是東晉末年劉裕滅後秦之戰。

劉裕大軍在洛陽集結完成之後,開始向西進攻長安,而潼關就是從洛陽進入潼關的必經之地。

歷來守長安,必守潼關,而潼關失守,長安也守不住,比如安史叛軍攻下潼關之後,唐玄宗也就只有往成都逃難去了。

所以當時的後秦從長安派出重兵駐守潼關,由於潼關易守難攻,劉裕大軍一直被阻擋在潼關一線,無法西進。時間一久,糧餉基本上被消耗殆盡。

而劉裕大軍的後勤基地,基本上是在江南,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後勤補充。眼看此戰就要失敗的情況下,劉裕最終決定放棄強攻潼關,分兵繞道奔襲長安。

他先讓王鎮惡軍團繞開潼關,沿渭水西進,王鎮惡製造了一種特別的小船,把士兵和划船的人都藏在船底下,外面看起來這個船上沒有人,但卻可以在水上走。

北方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船,站在岸上的後秦士兵基本上都被驚呆了。後秦大軍站在岸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王鎮惡的大軍西進,一路直奔長安城下。

同時劉裕讓另一支部隊在沈田子的率領之下,繞道陝東南,出現在長安南方的藍田。

接著王鎮惡和沈田子的兩路大軍,分別從東面和南面夾擊長安,而後秦軍隊的主力還在潼關,根本無法回援。

最後鎮守潼關的後秦主力決定放棄潼關,回援長安,但已經來不及了,他們走到半路上的時候,長安已經被劉裕的這大軍攻陷!

此戰東晉大軍充分利用了自己熟悉水戰,並且有高超的造船技術的技術優勢,避開了在潼關和後秦主力死嗑的戰法,比後來的安史叛軍打得漂亮!

深度军事
2018-11-20

從地理上來說,在太平天國戰爭為例子,想要奪取天京,就必須要奪取安慶,九江和鎮江等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必須奪取的地方,比如安慶,北面是群山,南面是長江,東西也有河流,處於長江彎道位置,河道比較湍急。另外,在整個安徽,過了安慶,直接就可以到天京,再也沒有天險可以守衛。

其他城市比如池州,距離長江沿岸太遠,就是在池州部署大炮,也無法威脅到長江航運。所以,一旦丟失安慶,清軍就可以暢通無阻的直抵天京。同時,清軍將會徹底掌握長江下游的航道。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無論兵力運輸,還是物資運輸,都可以通過水運,再也不用依靠耗費人力物力巨大,而且效率低下的陸地運輸。這無疑,將會極大提高清軍的戰鬥力和持久作戰能力。無法掌握長江航道的太平軍幾次集結大軍團解圍安慶失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後勤無法保障。

同時奪取安慶,將會切斷皖北太平軍主力軍團與天京的聯繫,阻止糧食和援軍進入天京。而且,清軍圍攻安慶這樣一個太平軍必須要保住的城市,就可以施展圍城打援的戰略,消耗太平軍主力。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胡林翼說:"吾恐三四年未必成功。而水陸將領精力盡疲,英華衰歇,是欲速而反遲也。若蓄勢審機,駐兵於賊所必爭之地,使賊欲不戰而不可得,則一半年之後,城邑可盡復,是似遲而實速也。"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因此,清軍絕不會繞過安慶去攻擊天京,而安慶保衛戰也成為了整個太平天國戰爭最大的轉折點和勝負手。

一枚蜻蜓
2018-11-10

在冷兵器時代軍事上的打仗不是任意而為,而是在自己部隊內物資裝備保障能力的極限範圍內活動,包括制定作戰計劃、進攻線路,作戰目標,在這樣的約束條件下經過最優的計算,就成了必經之地,軍事家必爭之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第一種就是地理因素,在古代地理就是地利,地利就是地勢,地勢就是勢能,得之著就可以順流而下,掌握主動,乘勝追擊,失之著就會處處被動,疲於奔命。比如險峻的地形就適合天然的防禦或天然的進攻,只要佔據它,就會輻射一大片地區,屬於己方的作戰半徑之內,而失去它,就算己方越過也會對自己後方造成威脅,所以這一地大家打仗就會互相爭取。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第二種就是大城市,在古代的經濟發展中,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中心往往也是軍事要地,沒有地形的阻隔,那麼下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就是大城市,大城市就是作戰中心,必爭之地,那麼能不能繞過去能,在古代有限的後勤能力之下,難以冒險,因為久攻不下,本來士氣大減,放棄進攻,改行他處,極易受到兩面夾擊,腹背受敵。比如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吳王劉濞對樑王把守的城池久攻不下,部下建議繞過此處,改攻他處,但是不從,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沒有糧食和士氣了,只有奪取城池獲取糧食和補給才能繼續下一步的作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但是在現代的爭奪戰中,不以奪取敵人的大城市為主,而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已經突破了軍事必爭之地的界限。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军林天下
2018-11-02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受古代的兵力機動方式制約。比如,唐山市灤州市的榛子鎮,就是明清入關出關的必經之地,這在歷史書上都有記載,非軍事人員進出山海關,也要路過榛子鎮。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出現必經之地,就這個地點有便捷的道路條件,其周邊沒有與之匹配的道路。如果進行兵力機動,不走大道走小路,那麼兵力糧草機動的時間,可能就是走大路的幾十倍,甚至有的地方根本過不去。因此,不存在繞過軍事上的必經之地的說法。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也是指大的戰役,如果是小分隊行動,其實沒有必要非得走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如果是朝代更替這樣的大型戰爭,也沒有專門走小路繞過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故意耽誤自己的戰略機動時間的。比如,對方都城防守就5000人,你十萬大軍走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十天到達就能滅了他,如果你非得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可能一個月才能到達,而對方已經從全國調集兵力,走的是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已經在都城附近形成了20萬人的防守力量,你10萬人長途跋涉過去,累得要死,還怎麼打呀!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還有一種情況,敵人在軍事上的必經之地重兵防守,咱們的作戰目的就是消滅這些有生力量,也必須前往打決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當然,紅軍長征這個不是走必經之地,因為當時要躲避敵人的圍剿,敵我力量懸殊,是個特例。但是紅軍長征最後以勝利告終,還成為了播種機和宣傳隊,歷史意義同樣重大。但是我們也要知道,紅軍長征繞過了必經之地,也是2年時間完成長征的一個重要原因。

半夏屮秋凉
2018-11-11

自古以來,打仗最重要的不是前線,而是後方補給。古時候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一個前線作戰的士兵需要三到四個補給人員才夠保持其在前線的作戰能力!也就是說一個十萬人的作戰部隊需要後勤人員三十萬以上才夠。想一下這期間產生的單日消耗是多麼恐怖的?試想差不多五十萬人,每人每天消耗的糧食是一斤,繞道走多走了一個月那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如果不直取要道,繞行的話,短途還能支撐,但是時間久了再大的國家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