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萍鄉:萬龍山一農民堅持古法碾米四十年
街拍記
1/9 今年55歲的周仁球是萬龍山鄉茅店村的“能人”。用自己做的犁,自己養的牛,耕自己的田,用自己造出來的土碾和土舂去碾、舂自己種出來的稻子。 四十年來,老週一直保持著這種古法碾米、舂米的習慣,也滿足於這種可以“自給自足”的生活。
2/9 老周推著土碾,土碾隆隆作響,碾好的糙米從土碾下方,落入竹簍中。
3/9 老周說,他從出生起就只吃土碾碾的米。
4/9 初中就沒有再讀書了,但腦袋卻十分聰明。之前碾米要到較遠的地方,17歲的時候,周仁球琢磨出了土碾的做法,用石灰、黃泥、沙子做成“三合土”,做出上下兩個碾盤。之後,壞了就自己再做。
5/9 “這些東西都是我親手做的,手藝上的事我都不用麻煩別人。”
6/9 糙米倒進土舂前的小石缸裡,右腳踩著一根圓木,反覆地砸入石缸中,不多久,石缸中的大米就已全部脫殼,埋在細細的糠頭中。
7/9 篩米
8/9 他將米倒進風車,一搖,穀殼吹了出來,潔白的大米“沙沙”竹簍裡。
9/9 老周覺得,這種“原生態”的米沒有經過機器、高溫,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大米的營養,老周更加覺得,這老祖宗傳下來的的手藝不能丟。 劉政生 肖 筱\/文 黃優中\/圖
2017-09-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