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夢迴大唐,觸手可及的大唐
歷史書吧
1/28 何須夢迴大唐,唐朝就在你我觸手可及的地方大雁塔: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明代維修)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2/28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同時也是唐代留存至今的標誌性建築。圖為歷代對大雁塔維護
3/28 小雁塔: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唐末戰亂,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至今。
4/28 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簷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築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圖為後人復原的小雁塔想象圖。
5/28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6/28 “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7/28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n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鹹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餘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
8/28 佛光寺:山西五臺山佛光寺,位於佛光新村,距五臺縣城三十公里。因為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 857年建成。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
9/28 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圖為佛光寺斗拱。
10/28 南禪寺:南禪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西南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的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距東冶鎮35公里。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佔地面積3078平方米。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和龍王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
11/28 南禪寺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稱唐代雕塑藝術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圖為南禪寺結構。
12/28 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13/28 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一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像閣”;佛閣屢建屢毀,宋時重建“凌雲閣”、“天寧閣”;元代建“寶鴻閣”;明代崇禎年間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終廢毀殆盡。如今,僅存大佛本體。圖為大佛閣復原圖。
14/28 法門寺地宮文物:法門寺珍寶館,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987年4月3日發現法門寺唐代地宮,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輝煌燦爛的唐代文化寶藏――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後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養曼茶羅世界以及數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絕代珍寶得以面世。圖為存放指骨舍利寶函。
15/28 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這是世界僅存的佛指骨真身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組)金銀器;首次發現的唐皇室祕色瓷系列;米至古羅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薈萃唐代絲織工藝的絲(金)織物,其中包括武則天等唐皇帝后繡裙、服飾等均是稀世珍寶;這些奇珍異寶數量之多、品類之繁、等級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極為罕見的。
16/28 圖為唐代宮廷茶具的用途(文字示意圖)
17/28 陝西曆史博物館珍寶館:1970年10月5日,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陝西省公安廳下屬的某收容所(西安市南郊黃雁村水文巷2號,現為陝西省國家安全廳所在地)在興建房屋挖地基時,不知是誰無意中在距地表0.8米深處,挖出了兩個大陶甕和一個小銀罐
18/28 據當年的考古發掘報告記載,當陶甕被打開的一瞬間,幾乎所有人都驚呆了,甕口是一塊方玉,方玉下面摞著銀盤、銀碗。金盆、玉帶、銀盒和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等器物都在裡面,琳琅滿目
19/28 經考古人員現場清點登記,兩個大陶甕和一個小銀罐中,共收納有金銀器、寶玉珍飾、貴重藥物、中外錢幣等文物累計1000多件
20/28 這批文物究竟有多珍貴呢?舉例來說,現為陝西曆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的鑲金獸首瑪瑙杯,已經是世界上唯一的孤品,中國政府已禁止其出境。鴛鴦蓮瓣紋金碗、舞馬銜杯紋皮囊式銀壺、鎏金鸚鵡紋提樑銀罐這3件國寶級稀世珍寶也都出自這批文物。據說還僅僅是唐代某一顯貴家族的部分財產。
21/28 西安碑林:碑林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十五號。碑林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立於帝都長安務本坊國子監內的《石臺孝經》、《開成石經》,正式創始者為北宋名臣呂大忠(陝西藍田人),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後經歷代收集,規模逐漸擴大。現收藏文物11000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種(組)134件,一級文物535件。
22/28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西安碑林第二室裡立著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著名石碑。初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羅人伊斯(或景淨)受唐政府資助在國都長安義寧坊大秦寺修建的一塊記述景教在唐朝流傳情況的碑刻。它記述了當時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表現了唐政府當時包容、自由、寬鬆的思想政治環境,對研究我國古代的宗教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23/28 昭陵六駿: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昭陵六駿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現存於西安碑林。
24/28 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裝箱盜運到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塊也曾被打碎裝箱,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圖為復原的被盜的“颯露紫”
25/28 乾陵: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26/28 乾陵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於北峰之上。樑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圖為“乳峰”矗立在“乳峰”邊的武則天無字碑。
27/28 步輦圖:《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現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28/28 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8.5釐米,橫129.6釐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圖為《步輦圖》局部。
2019-04-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