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太行山“懸崖小學” 僅剩兩學生和一老師
張曉東
1/22 山西平順縣西井山村西辿小學位於太行山巔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峭壁上,被人們成為“懸崖小學”。由於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好幾任老師都因太艱苦而離去,原子朝老師在這所小學堅守教學20年的事蹟,曾引發媒體及社會的強烈關注。
2/22 出校門沿著石板路走三四十米便是幾十平方米的小操場。小操場三面都是數百米的深溝。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操場,承載著山裡娃的所有快樂。
3/22 在學校旁,記者見到了村民石顯英,她告訴記者,原子朝老師退休後,李婧和石凱麗上到三年級已轉學到石崖山寄宿制學校就讀,現在西辿小學只剩下自家的兩個孩子,8歲的石雪濤和6歲的石雪瑤姐妹倆。
4/22 石顯英居住在一個狹小的院子內,破舊的房屋上牆皮斑駁脫落,貧窮並未改變農村人的憨厚熱情,一進門,石顯英便忙碌著招呼遠到而來的客人。
5/22 昏暗的屋子裡,一盞電燈,一張床,幾個櫃子陳舊的櫃子和一些生活用品,常年燒柴做飯,牆壁已被薰得漆黑一片。
6/22 野外採摘的香椿是這個季節最好的蔬菜。
7/22 石顯英告訴記者,原子朝老師退休後,學校近半年找不到教師,這讓她寢食難安,想讓孩子多讀點書,走出大山——成為她唯一的希望。
8/22 8歲的石雪濤有點靦腆,見到陌生人不愛說話。
9/22 6歲的石雪瑤將一個蘋果切成兩半,將另一半給了姐姐。
10/22 吃完蘋果後,姐妹倆幫助對方洗手。
11/22 村裡沒有同齡的夥伴,手裡的玩具是社會好心人送的,在院子裡玩耍石雪濤玩的很開心。
12/22 石雪濤帶著妹妹跑到一個破舊的房子旁,嘴裡喊著:“這是我們的祕密基地。”
13/22 據瞭解,石顯英和丈夫常年患病,主要靠山上的花椒和藥材維持生計。就近的寄宿制學校距離西井山村有8裡地,考慮到孩子年齡小且交通不便,為此,石顯英從村委會找到了縣教育局。
14/22 “不是不讓子女到縣城讀書,而是家裡實在沒有條件:一是沒有人手接送孩子上下學,二是沒有能力在縣城租房,更沒有能力買房子。”石顯英道出了實情。
15/22 如今,縣裡給孩子安排了老師,看著孩子有書可讀,石顯英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了。
16/22 由於西井山村教師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建議返聘62歲退休教師付更虎上山,繼續教這兩個學生讀書,直至三年級轉學。付更虎不顧家人的阻攔,決然揹包上山。
17/22 從付更虎居住地騎摩托到學校有半個小時多的車程,由於山路險峻,不到萬不得已,他很少下山,破舊的摩托行走在懸崖峭壁之間,時刻都威脅到他的生命安全。
18/22 曾擔任過芣蘭巖村中心小學校長的付更虎,深知西井山村教學點難以為繼的原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多年來一直沒有教師願意留在這裡,原有的教師退休後,學校境況愈加艱難。儘管時有社會好心人前來捐助,但不能解決學校的根本問題。
19/22 因為前期沒有老師,孩子們的課程落下很多,付更虎的教學工作將從頭開始,每天輪流給孩子上語文、數學、體育等課程。冷清的課堂難以讓教師進入狀態,也無法在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啟發、相互競爭的氛圍,學生越少,教學質量越上不去,這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生源流失, 形成了惡性循環。
20/22 付更虎說,課程落下可以補,但孩子們從小處於沒有集體生活環境中,對於今後能否適應其他學校的生活,是他一直擔憂的。
21/22 付更虎也曾無數次設想過,孩子們上學不易,再苦再難不能苦了教育,但距離石雪濤姐妹上到三年級至少還有3個年頭,如果自己身體吃不消,西辿小學該何去何從?一旦教學點關閉,孩子上學將成為最大的難題。
22/22 近年來,隨著移民搬遷和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孩子越來越少。為了保證偏遠地區農村孩子能夠就近接受義務教育,中國政府曾提出,堅決制止盲目撤併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採取多種措施辦好村小和教學點。
2017-05-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