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袁大頭”賣出“白菜價”,別急著撿漏,看清楚再買
色影無痕
1/11 2017年6月下旬,在一個文玩市場內,銷售的中華民國三年制造的“袁大頭”。
2/11 文玩市場內的“袁大頭”成堆賣,便宜的一個只要50元,品相好的要幾百元。
3/11 袁大頭,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發行的錢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自己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4/11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
5/11 一大堆“袁大頭”散落在地上,價格如此誘人,不知道真假,好多藏家不敢輕易下手。真正的收藏愛好者因財力有限,明知是枚好幣,但因囊中羞澀,只能望幣興嘆等,這便是珍品幣賣不出好價錢的主要原因。
6/11 據瞭解:“袁大頭”以壹圓銀幣為主幣,總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26.86克),含純銀六錢四分八釐(23.9024808克),以銀九、銅一(後改為銀89,銅11)鑄造。
7/11 “袁大頭”製作精良,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
8/11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9/11 一些幣友詢問為什麼真品的珍品幣近來卻賣不出好價錢呢?筆者思索其中主要原因是銀幣中,尤其是高檔銀幣中各種材料和手段製造的仿偽品太多,幾乎佔了90%以上。
10/11 “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年造”。
11/11 有的說中華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一塊價值幾百萬元,有的說一塊價值幾百元,相差萬倍,“袁大頭”的真正價值是多少錢呀?
2017-07-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