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是怎麼形成的?

長白山是怎麼形成的?
2 個回答
中国吉林网
2017-10-24

長白山脈是“吉林三江”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少數民族滿族的發祥地和文化聖山。其中“長白”二字寓意美好,也就是長相守,白頭偕老的意思,代表著人們對忠貞與美滿愛情的嚮往與歌頌。

長白山脈總面積1964平方千米,核心區758平方千米。最高峰是朝鮮境內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長白山脈在中國境內最高峰是白雲峰,海拔2691米,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最高峰。

廣義的長白山即是指長白山脈的主峰與主脈,即包括長白山主峰在內的長白山脈。廣義的長白山是指中國東北三省東部山地以及俄羅斯遠東和朝鮮半島諸多餘脈的總稱。狹義的長白山是指位於白山市東南部地區,是中朝兩國界山。

長白山是怎麼形成的?

長白山的地址形成距今已有四十五億年前,在東半球出現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整個長白山地區。

在大約2500萬年裡,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在火山噴發之前,長白山的地表大體上還是比較平坦的。約277萬年前,以長白山為中心,地殼出現了大縫隙,導致最早的火山噴發,形成了玄武熔岩臺地,這就是現在的長白山熔岩臺地和白茂熔岩臺地。

在58萬年前出現第二次火山噴發,岩層的總厚度在896.78米以上。

距今約44萬年前,第三次火山噴發。

距今21萬年前,發生了第四次火山噴發。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湧,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再见吧回忆
2017-10-24

長白山是一座歷史悠久,氣勢雄偉,景色秀美的高大火山體,它像無形的化石記錄了人類活動的腳印和歷史變遷的痕跡,歷史上只能上溯帶6億年前,那時候長白山地區曾是 汪洋大海 ,經過漫長歲月無數次的造山運動,地殼變遷,地下流出的玄武岩漿,沿著地裂的縫隙,大量噴出地面,於是出現了滄海變大山的局面。最後長白山還經歷了火山爆發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觀。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即第三紀的時候,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活動時期,即地質學上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裡,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著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湧,以巨大的能量噴出地表(地質學上稱為裂隙式火山噴發)。攜有強大沖擊力的岩漿,將原來的岩石及岩漿中先期凝固的巖塊及火山灰、水蒸氣等噴向空中,然後在重力和風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圍或一側,堆積成各種火山地貌。由於玄武岩漿粘度較小,在地表的流動速度較快,流淌的距離較遠,所以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岩臺地。長白山區沿北西方向分佈的南崗山脈,長虹嶺及影壁山等長白山主峰的基底均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臺地。

  在火山噴發之前,長白山的地表大體上還是比較平坦的,距今277萬年前,以長白山為中心,地殼出現了極大的縫隙,導致最早的火山噴發,形成了玄武熔岩臺地,這就是現在的長白山熔岩臺地和白茂熔岩臺地,熔岩的厚度為50-300米,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當時,長白山因為有熔岩噴口,所有位於高度高於其它地方的盾狀臺地的頂端,後來,火山活動一度中斷,在58萬年前又出現第二次火山噴發以致黏度較強的鹼性粗面岩在長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積起來,岩層的總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約44萬年前,第三次火山噴發依然是黏度較強的鹼性粗面岩,因此難以遠移,只能在原有粗面岩新堆積起來,岩層的厚度達到111米,距今21萬年前,發生了第四次火山噴發,鹼性粗面岩又一次堆積,厚度為196米,在那次火山噴發活動的末期,經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湧,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噴發歷史

  第一次火山噴發形成的距今60萬年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岩層分佈面積廣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岩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峰形成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