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最近和一些老闆在飯局上聊天,他們總在抱怨用工荒。我說你們把用工年齡從35歲以下放寬一些不是會招到很多人嗎?結果讓我大吃一驚的是他們論調完全一致。那就是僱35歲以上的工人風險太大,這群人在其他企業加班加點的工作,身體早已累積下了疾病隱患,如果僱傭這類工人,萬一有人疾病突發死在崗位上,那賠給他們的錢得夠用多少工人,要知道企業是打不贏官司的,私企很少有不加班的。就算是住院企業不也是要白掏幾個月的基本工資嗎?而且還耽誤生產。不知道這只是部分企業主的看法還是中國的普遍現象?
10 個回答
职享营
2019-01-28

題主所說的這個現象,在目前很多企業招工的過程中,確實是存在的。

但據我所知,有一部分企業,之所以不招35歲以上的工人,並非是他們的身體因長年超負荷工作,落下了病根,從而給企業增加了用工風險。而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 35歲以上的人,已經進入了壯年時期,體力比不上20到25歲的年輕人,在企業裡,尤其是加工製造性的企業,加班加點工作是一種常態,員工必須要有旺盛的精力,才能夠勝任。
  • 很多的電子廠,或者服裝廠,對作業工人的手腳靈巧性,均有一定的要求。人在進入壯年或中年時期以後,隨著身體機能的逐步退化,手腳靈巧度下降,滿足不了生產線的作業要求,勉強上崗的話,他們加工出來的產品產量和質量,都比不上年輕人。

不過,企業招聘壯年工人,也並非全然就沒有一點優勢。20多歲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而30多歲的人都有家有口,有一定的家庭和經濟負擔,所以他們在企業裡上班,會更珍惜手頭的工作,工作會更加認真,工作穩定性也更好。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有的企業,可能考慮到35歲以上的工人,因為在以前的工作中身體透支過度,給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招聘他們猶如埋下了地雷,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雷,從而不招聘35歲以上的工人進廠。

這種想法和做法雖然很現實,但本質上是企業缺失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

說到底,不管員工在哪家企業上班,都是在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雖然是老闆的,但也是社會的,為什麼很多企業,在做大做強之後,老闆和企業都會強調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就是這個原因。一家企業,如果連這點最基本的覺悟都沒有,註定做不大,也走不遠。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員工經常加班加點工作,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老闆和公司的需要,員工掙得了工資,企業和老闆也賺取了利潤。員工犧牲了自己的健康,老闆也不能過河拆橋,對員工撒手不管,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樣的老闆,最終必將被員工所拋棄。為什麼很多人說,很多老闆都是有原罪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20年前,創業的老闆們,在使用勞動力的過程中,享受著人口紅利,招工隨心所欲,大齡勞動力被排除在企業招聘對象之外。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20年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失去,很多企業,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放下身段,向壯年甚至中年勞動力伸出了橄欖枝。

我之前的單位,從2015年開始,在招工簡章的要求中,對年齡上限已經放寬到了38歲,到2018年,又悄然放寬到了40歲。

事實上,企業在招工廣告中,設置年齡限制,是一種明顯的歧視,已經涉嫌違法。國外很多職業,比如警察或保安,都是五六十歲的人;而在韓國,很多七十歲的老年人,也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

所以,老闆說35歲的工人被別的企業“用廢”了,因此不予招聘的做法,是一種應該受到譴責的行為。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影视音书论坛
2019-12-24

哈哈,老子就是40多歲呢,50歲不到點!朋友也40多歲做車間主任,老闆把我也拉過來了,混個副主任,明年轉技術部。咱大學畢業國企也幹過,倒閉過,也幹過技術工人3年,一直技術部當工程師。現在車間人手不夠自己幹數控操作。感覺幹這種活需要編程動腦子外都是體力活,也蠻不錯的,雖然身體累點但腦子不累!老闆最信任還是我們,經常管理層開會出去吃飯喝酒。經驗最豐富的,老闆也省心!

锐利思维
2019-11-17

我就是從事人力資源這塊的,題主的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回答:

1.如果是普通產線工人的話,技能技術簡單,可替代性強的崗位,35歲以上的應聘人員,因為長期從事簡單機械勞動,基本已麻木,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激情已經被磨滅,如果說是廢人,這隻能代表這個老闆的思想認識不成熟,或者企業管理能力不足,沒辦法讓員工完成合理既定的任務。

2.如果這個崗位需要的是富有激情的工作,比如銷售,面對客戶的窗口崗位,那麼年輕確實有優勢,這並不代表35歲以上的就是廢了,只是這些就是吃青春飯的崗位。

3.如果是招聘管理職能的崗位,也要看企業的發展階段,初級階段的企業往往傾向於招聘有經驗有閱歷的管理者,職位越高要求的年齡也會高,一般在30~40歲比較吃香。成熟的企業就不一樣了,他們有豐富的經驗積累,組織需要有活力的血液注入,他們招聘管理的對象一般是初出茅廬的學生娃娃。

4.如果是招聘通用技能型人才,也是要看企業發展階段的。初級階段的企業,快速發展階段的企業需要的都是有經驗的應聘者,但對年齡還是有限制的,一般在30歲左右最吃香,35歲基本是最後的機會了,如果你是從事這樣工作的做好30~35之間跳到一個更好的平臺。

5.如果你是特殊技能人才,比如導彈專家,心理醫生,OD組織專家,諮詢顧問,那麼恭喜你,50歲之前你還是很吃香的。

世事無絕對,這是變化超級快的時代,越來越多的95後走上舞臺,他們活力四射,他們桀驁不馴,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他們衣食無憂,他們有70後了不起的父母。所以他們是挑企業挑老闆的,發展不好的企業,看不到前途的崗位,辛苦的崗位,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還是會被挑剩下來的35歲以上的人補充,直到這些崗位消失或被變革。

如果想自己挑工作,不被工作挑,要麼讓自己變得年輕強壯,要麼讓自己更具價值!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东西南北红中发财
2019-01-07

說這種話的老闆都是二貨一個,為啥呢?首先他們都是35歲以上了,他們看不起35歲以上的人說明什麼?說明他們自己雖然當上了老闆其實就是廢物一個了,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不然他們為啥認為35歲以上的人沒有能力了呢!估計是老闆到更年期了,他們認為別人也是到更年期了。所以不喜歡招35歲以上的人,現在社會的老闆都是錢多人傻沒文化!35歲都嫌棄大,媽的隔壁的國家現在要求65歲退休怎麼解釋!招人不要以年齡說事,這是對年齡大的人不尊重也是對老闆自己身份的侮辱!因為老闆有幾個不是40歲以上的,難道你們不是人嗎?難道你們過了35歲就是廢物一個了嗎?難道你們。。。。。。

春天来了7270
2019-03-02

社會現在最大的就業歧視,就是年齡歧視!

這些套路其實不用再往上面繡花了,說白了就是年齡大的人社會經驗豐富,一些公司的技倆在這些人身上不好用。年輕人剛進入社會,還分不清優劣呢。

只要有才能的人,其實沒有年齡限制。娃哈哈老總宗慶後四十多歲才創業,人家也成功了!

人其實沒有廢物的,就看你怎麼對待他了。就怕收入不成正比,要是這樣就算年輕人時間長了也受不了的。

現在招聘還挑肥揀瘦的,再過幾年等到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退出勞動力市場,僱人更難。這些人為了養家餬口還能有一些忍耐性,等到以後的年輕人打工,就算你說他幾句都不行。人家在家裡都是父母的眼珠子,人家根本就沒有受過氣,出來工作不順心可不行。

万方谈人生
2019-11-22

奇了怪了,這些老闆還有處工情結。真正是奇葩年年有,此說更奇葩。

’廢了‘’這個詞說出來非常恐怖,從中折射了職場的蠻荒和工仔們的血淚辛酸!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回到所謂三十五歲現象,說到底還是有些老闆的思維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未,超級人口紅利的時代,還沒有從裡面走出來。那個時候工人任你挑選!

但現在的局面是全國性的招工難,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面對這種現實,我奉勸那些老闆還是醒醒吧!上帝不會因為你們的需求,而特意製造出大批九零後或零零後來! 就縱使給你們大批九零後和零零後,你們也還會抱怨,他們怎麼不如六零、七零、八零那麼好管!而且他們來的為什麼不都是老、少、邊、窮地區的吃苦耐勞!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回答這樣的問題,一般人都認為年齡大了,力量跟不上等等!事實這些人大多都沒在工廠做過,不瞭解現代流水線作業原理。現代流水線其實人只是機器的一部分,由人操作的部分都是一些簡單的重複。一般的人在法定工作年限內都可以勝任。絕大多數工作都沒有重體力活,就在零零年前我就見過有四十多的在線上操作,到過日本和歐洲的工廠的人,應該見到他們線上很多大齡工人!

出現三十五歲現象:無非是1,跟風,人家搞一個年齡限制,自己不搞,不上檔次;2,私企加班較多;3,產品低附加值,其實加班也與之有關。

下面是我對老闆們的衷告: 老闆們,如果你二十年來一直從事一些低附加值的產品時,你們是不是想過我們要把東西做好些,再做好些把品質做上去。從品質上多找點附加值來。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你們是不是一直深陷在薄利多銷的怪圈中走不出來,在同質競爭的泥潭裡掙扎著。一會兒怨國家政府,一會兒怨工人! 老闆們,面對時代的變遷。我認為你們要變一變。這是個變化的時代,變是永恆的真理。
有些老闆們說35歲以上的工人是不能招的,他們已經在別的企業被用“廢了”,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我是萬方,和工友一樣,也是一個工仔,說我們的辛酸,道我們的夢想,讚我關注我!

cheney猪猪陈
2019-02-01

我已經過了35歲了,我以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到了職業生涯的這個年紀,公司在招聘使用上需要慎重,公司首先需要確認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角色,然後認真評估應聘人的工作意願,說實話到了這把年紀,基本上都有很清晰的自我定位,很難會被外界所引導改變,由於在招聘和求職過程中往往處於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部分真實描述會有優點突出性特點,所以就忽視了及其容易產生的雙方缺陷衝突,這是非常不好的。理論上來說,35歲以上的人絕對在工作能力上要遠超同行業較年輕者,因為歷練出真知,但是前提是具備激發這類人自主工作意願的條件。

任辉68707309
2019-02-05

完全不是這些老闆說的原因,是因為35歲以上的人,見識多,不太好騙了,不會因為一些註定不會兌現的承諾而拼命工作了,而且,如果離職,也不會象年輕人一樣,隨便刺激一下發個脾氣就走人,很可能會工求賠償,而且也不會象年輕人什麼都不要,可能會要求老闆按勞動法買保險,這些因素加一起,使老闆不願意用35歲以上的人,更喜歡用年輕人,我還看過要求年紀是28以下的呢,這些老闆掙的都是員工的血汗錢,公司完全是靠剋扣員工來降低成本,才能存在,所以,這種公司一般員工離職率都比較高。現在年輕人的自我意識都很強,慢慢的,這種公司能招互人就不錯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黑武士44590996
2019-01-09

要知道35歲以後還在找工作,就先要搞清楚他們為什麼要換工作。

我覺得用工機制不是主要的問題,而是私企福利待遇和企業本身穩定性的問題!我來問你,都知道跟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有雙休,有帶薪年假,有五險一金等等各種福利,所以一般人入職到政府單位,事業單位很多就是幹到退休。私企呢?咱們不說華為,阿里這種超級大公司,咱們說個體工商戶,小作坊,加工廠,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幾個雙休的?有幾個五險一金的?有幾個完全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的?更別提餐飲,超市等等服務業了。為什麼中國的那些僅僅是貼了一個大學畢業標籤的大學生不願意去餐廳刷盤子?覺得那是沒有文化的人乾的工作?而國外這種情況相對好一些呢?這跟福利待遇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餐廳,超市也能跟公務員一樣的上班制度,休息制度,福利制度,那麼在政府上一輩子班和在超市幹一輩子有多大的區別?其二,就是企業自身穩定性的問題,誰敢保證一個個體工商戶,一個小作坊能穩定幾十年上百年?如果能,那麼市場上就沒有門面轉讓的說法了。包括一些小公司也是一樣,多少因為市場原因,經營管理原因倒閉的?不是我不想幹,是公司要倒,我能不重新找工作嗎?這跟年齡有啥關係?其三就是私企老闆人品問題,這一點跟公務員單位區別就非常大了,公務員拿的是國家的錢,所謂旱澇保收嘛。私企老闆巴不得工人不拿工資也幹活的少了嗎?動不動各種理由來剝削工人的收入增加自己的利潤,動不動吼,罵,侮辱員工的少了嗎?你這讓人怎麼幹得下去?所以最後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所以,除了少數特殊崗位確實需要年輕一點的,像酒店大堂接待,你弄個60歲的老頭兒也不太像樣吧?終歸原因根本是福利待遇不健全,企業不穩定和老闆有沒有把你當人看甚至當人才看的問題!

封剑莫名
2019-01-19

這個提問和“老闆”自己的觀點暴露了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和私企潛規則 一 招到35歲以上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都很不理想 都是加班加點導致的職業病 這是整個中國目前的通病和現狀 可以說都在加班 甚至或兩班倒三班倒 二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惜犧牲健康來加班 難道就是為了多掙一點加班費 還是那些所謂的“老闆”(資本家)根本就沒有遵守法律規定 壓低基本工資 (甚至基本工資和加班工資一樣)只是一味延長加班時間 血腥地壓榨剝削勞動力 又因為大部分私企都是這樣互相勾結私通 勞動者敢怒不敢言 要是再這樣下去 就完了 幸虧有90後 95後這麼直率 灑脫 任性 否則這些黑心的資本家的胃口永遠填不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