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武功山
落絮星空
1/10 武功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中西部,居羅霄山脈北支,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萍鄉市蘆溪縣、吉安市安福縣,宜春市袁州區,主脈綿延120餘千米,總面積約970平方千米。
2/10 武功山圍繞金頂已設立“武功山國家地質公園”(面積約378.3平方千米)、“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約260平方千米)、“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約136平方千米)。
3/10 武功山主峰白鶴峰(金頂)海拔1918.3米。自漢晉起,武功山被道佛兩家擇為修身養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時香火達到鼎盛時期,山南山北建進了庵、堂、寺、觀達100多處。自唐宋以來,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遊賞吟詩作賦的名人學士絡繹不絕。
4/10 武功山有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中國青少年戶外體育運動營地等
5/10 2009年,武功山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2017年1月,江西省出臺《武功山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將對武功山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整合、統一經營。
6/10 在距今8~5.7億年前由於揚子與華夏陸塊發生碰撞,武功山處於深海――次深海環境,在陸緣帶沉積了一套含硅鐵質砂泥岩石,所形成的沉積岩被埋藏在地下深處,在高溫高壓的聯合作用下,岩石產生了強烈的變形變質,形成了震旦系樂昌峽群。
7/10 在距今5.7~5億年前的早古生代,由於地殼上升,海水相對較淺,並有較多水下隆起,以海盆的陸源碎屑沉積為特徵,形成了寒武系八村群砂泥質變質岩。在距今5~4.10億年前由於受加里東構造運動影響,古海盆褶皺閉合,武功山地區抬升露出水面,進入風化剝蝕階段。與此同時,華南大陸受當時南海陸塊向北擠壓,揚子板塊受華北陸塊向南推擠壓縮,揚子板塊與華南板塊發生陸――陸碰撞,大致沿萍鄉――廣豐古縫合線經斷裂帶對接拼貼
8/10 對接帶南側,武功山地區新元古代基底褶皺,並伴隨大量花崗岩岩漿侵入,併發生全區性低綠片岩相區域變質,在巖體邊部一定範圍內產生低角閃巖相的接觸變質,形成變形―變質―岩漿帶。
9/10 武功山體也再度斷裂上隆,與此同時,在重力勢能作用下重力滑脫應運而生,沿山體周邊形成一系列與山體走向一致的滑脫構造。在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晚期,山體進一步上升,形成了雄偉陡峭的斷塊山,從此以來,武功山山體表面主要接受風化剝蝕,結束了岩層沉積歷史,並控制了山體南北兩側的第四紀沉積物的形成,逐步形成了武功山變質核雜巖構造景觀。武功山的地質演化和地質遺蹟具有全球對比的地學意義及科學價值。
10/10 武功山主要由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層和印支-燕山期岩漿岩所組成,呈北東向隆起於醴陵-攸縣和茶陵-永新及萍鄉、蓮花縣等盆地之間,長約150多公里,寬達30~45公里,邊境制高點1405米。主峰金項在江西省境內海拔1918米。
2017-08-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