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10 個回答
安东尼的智慧

這是對兩個不同存在對象的描述,所以並不矛盾。

心經是在描述第八識自身所住境界,因為第八識不對色聲香味觸法作分別,智慧是與意識相應,所以用了“無智亦無得”來區分大家所熟悉的相應於意識的境界。

“慮而後能得”描述的明顯是意識的境界。

所以,從賢聖的角度來說,說“無得” 也可以,因為是站在第八識的立場,描述其自住境界相。說“得”也可以,因為是明心者(意謂著實證第八識的賢聖)站在意識的立場,他親自觀察到第八識,具有了這樣的智慧(佛教專用術語,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注:因為這種智慧所觀察的對象也就是第八識是對色聲香味觸法是不作分別的,所以稱為“無分別”智。)

希望這樣的說明能與大家結個善緣。

不二说的那些事儿

《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是大乘佛法的境界,如果不瞭解前面的語言模式,你是無法深得其中的妙義。前面依次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說的是無五蘊,就是破人我執,“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說的是無六根,無六塵,無十八界(無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裡是破法我執,如果人我執、法我執懼破,那我們就達到了成佛的境界,但這裡面是屬於聲聞緣覺的小乘境界。

接著又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裡省略了很多內容,這裡講的是十二緣起的內容,實質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進一步實際上是兩層意思“無無明,無行,無識,無名色……乃至無老死”,這裡是從十二緣起破除,跳出生死輪迴,無智的層面,但還有一層就更妙了,“亦無無明盡,亦無行盡,無識盡,亦無名色盡……乃至亦無老死盡”,不僅要破,還要破盡,屬於無得層面,這所有的所有,總結為“以無所得”,依“以無所得”,菩薩可以獲得解脫,諸佛,直接得正等正覺之果。

所以《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講的是大乘境界的不二法們。

而《大學》說“慮而後能得”裡面也有禪定的意思,所謂“慮”不是簡單的考慮,而是經過禪定後所悟所得。

現在我再回答你的問題,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如果我將“得”改為“德”,答案就一目瞭然,聖人有德而無所得,《道德經》將德解釋的非常清楚,“德”是道的顯現,“道”顯的一面,如過“德”性圓滿,則已得“道”。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即是“德”性圓滿,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是“德”的部分,小乘境界。

如果你還不明白,可以關注我,深度交談!

命理师陈一宏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說的都是一樣道理,一樣的事。古人著書立說,就怕後人學了不動腦,只要肯動腦,沒有不理解的,也沒有衝突的。

《心經》,說的就是心,心“無智亦無得”。這個意思是有很高的智慧,也不認為這就是智慧而生驕慢心,就是有得到什麼了,也不認為自己就了不起了,跟沒得到一樣。這是心態思想上的層次,觀自在菩薩,就是如此。

《大學》說的“慮而後得”,說的是生活中的良好行為習慣,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定,就是止。一個人面對事情的時候,要會懂得先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才會得到智慧,再去面對處理事情,這樣是最好的。這個意思,是要人保持一份冷靜。我們自己想想看,有多少事情,做錯了,失誤了,都是沒有靜下心來的緣故?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有人會說《心經》講的比較高,和《大學》不是一個層次級別的。真的是這樣嗎?觀自在菩薩,他若是要做事情的時候,一樣會是在靜定之中,冷靜之中,生出智慧來。難不成觀自在菩薩就直接變出來嗎?想幹嘛就幹嘛嗎?如果可以這樣,那還叫什麼觀自在菩薩?叫凡人凡夫了,這樣就有過了。

我們人呢,都是凡人,凡夫,所以我們經常生過失過錯。而我們想盡量的避免這些事情,就要學會《心經》的道理,或者學會《大學》的道理,然後慢慢的去改善,那就是凡夫在想著聖人菩薩前進。至少,可以做個更完善合格的人。

聖人有得還是無得啊?有得啊,但不在意多少得,不刻意,不自滿。

I来自Sun深处

🤗《心經》通篇的“無”都不是“沒有或不存在”的意思,是“可運用可拋棄、可粉碎可突破”的意思。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大學》與《聞思修》法相仿,與《心經》不相仿。《聞思修》與《苦集滅道》一樣,都是《心經》的前奏。

🤗其實是對經歷和所學知識,疑惑了痛苦了,才應運而生《心經》,前提是:此人已經十分博學了。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心經》是對玄奘法師講的,玄奘15歲中秀才18歲中舉,同年又考入佛門,經歷了中原門派的鬥諍,想再次取經。法師認為,後世的口舌佛祖一定會知道,會派菩薩來傳文字摧服口角的。

🤗玄奘法師在路上是很苦的,曾經在沙漠中昏迷,醒後盤坐、入定,就獲得了觀世音菩薩授予的《心經》。這是對一個淵博的人宣說的,不夠淵博的話,得先讓自己淵博起來。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世尊在肉身佛時期,曾大力推薦觀世音菩薩提供的《聞思修》法。法門倡導:智慧一定要多廣,思考一定要深透,修行一定要嚴謹又靈活。

🤗若沒有智慧與經歷,又能拋棄什麼?突破什麼呢?無知的人不能推翻舊法,也不能修改或號召新風尚。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聞思修的方法:①見聞世間事,思索世間道,實證佛法;②見聞佛法,思索世間法,善化世間法;③見聞世間法,思索佛法,出離一切世間法與佛法

🤗以“無觀念、無立場”的狀態去看待世界,粉碎、修整一切佛法與世法――從而以出離心,弘觀世間……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世尊喬達摩.悉達多,是冥想得道的,但他認為凡人不適合冥想。而一切的,有智的、無智的眾生,全都能運用“聞思修”法門來修行。

🤗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就是主張:要學習、要增長智慧;再運用所學去獲取財富與經歷;再運用獲取的過程,總結經驗完善智慧,這就是聞思修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小過程包含一輪“聞思修”。而聞過、思過、修過的目的,是為了更有經驗的,再一次聞思修。

🤗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去突破去發展。以前的過時了,不適用了,就拋棄不要固守――這就是大過程。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就像小學得了99分的作文,不能拿到大學去交作業,題目一樣也要另寫一篇。又像對沒退休的人說:養狗浪費精力;對孤獨的人又說,養個小狗作伴吧……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大菩薩都是入世間法,又出世間法的。以往,動亂或起義太多了,大家都盼望能夠統一不再打仗。紫薇星就會照耀一個磁場好的人,往往是人群中,最容易讓大家信任依賴的。這個人就出來最後定江山,又再立新法。

🤔大菩薩總是把以前,自己立過的朝代,自己回來又給推翻掉了。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這是一種轉換,以前推廣的法規與社會風氣,被人玩壞了,就回來粉碎自己定的規矩,制定適合當下的規範。

🤗菩薩都能打破自己親立的規章與社會風俗,我們又何必墨守成規呢――《心經》裡說的就是這個。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所以必須學習文化,但不能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要通篇讀懂,並且把含義用現代語言給人講透,不要照搬文言文,那隻能說明會背發音。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不光懂還要靈活運用,不能死板的,一成不變的去執行,要邊做邊思考。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要學要思考要運用。還要:因人制異,因時制宜,因勢置異。

天衢

《心經》中講述的和《大學》裡邊講述的並不一樣,是兩個概念,所以需要分別理解,大致可以分為出世和入世。

佛家所講諸法,其中核心之一就是要使得芸芸眾生脫離苦海,證得菩提,了脫生死。而一切苦厄皆因無明,所以,只有斷滅無明,明心見性才行,佛家用了到達智慧彼岸做比喻,這無明就是苦海,佛法就是渡船。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很多人都執著於有個苦海需要脫離,有個彼岸要渡,有法舟可使,雖然這一切的描述上確實可以這麼描述,但最後渡了彼岸過後就會發覺其實根本就沒有苦海,也沒有彼岸,也沒有舟船。因為這一切都是掛礙執著,如果存在有,那麼就絕對沒有到達彼岸,所以說無所得。其實,如果存在無,也絕對沒有到達。所以理解上也應該這麼理解,是名無所得,非無所得,其實是無所謂得與不得。且沒有“無所謂”。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慮而後能得”比較好理解,就不贅述了。只是要說一句,通常學佛的人都認為思慮就必然動心,動心就是無明,不動心起念才是對的。這句話本身是對的,但理解和運用上有些問題。

不動心是根本心不動,根本心本就不動不靜,哪裡需要去守靜不動,一守就是動了。而念頭也不是打水飄飄,而應該是如鏡照物。用計算機比喻估計好理解一點,無論電腦用了什麼軟件,電腦本身終究沒有動心起唸吧,而這不動心的狀態下,卻可以放歌、可以打遊戲、可以聊天、可以辦公……,當音響傳來大笑之聲,我們必然不會認為是電腦動了妄心發笑,而只是因為程序的自然運算結果而已。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不動心起念有三個層面,最差的,就是絕對的不動心起念,但無論吃飯穿衣,還是待人接物,思緒必然有所週轉,所以這個不動心起念是根本不能夠實際存在的。中等的,一切因緣而動,如同死物,如土木金石,餓了吃,困了睡,一切條件反射一般,不思不慮,像現在的機器人。最好的,雖然也是如同條件反射,也像機器人,但是這是有著情感的機器人,而且不同於人的情感和認知會迷亂而生妄心。這個狀態下,喜怒哀樂雖然真切,但也如同一段程序自然激發。哪怕是競賽,哪怕是爭鋒,也不過遊戲運算而已,看似強烈執著,可實際根本沒有掛礙。不動心如電腦主機為體,一切行為認知如同計算機裡的軟件自然運作為用,這就是體用之別。

何老师允武

心經和大學都是人類智慧的精華,所以不論多麼簡短的一句偈或者幾個字,展開了談,都得需要單獨、一定的篇幅。實際上這是個龐大的問題,光無智亦無得這五個字要想談明白,就得很長的篇幅。在這裡,恐怕沒人能把這個問題談全了,我也只能選擇一個視角太說說自己的認識,就是:佛家的目的和儒家的目的。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我為什麼要信佛,你要是覺得我是為了長生不老、刀槍不入、神通廣大......那是你自己沒想開。大乘佛經金剛經是以須菩提的提問為開篇的,他提出的問題就是:云何降服其心。須菩提問釋迦摩尼佛:我們怎樣才能降服自己的心。而金剛經通篇也是佛在教大家怎樣降服我們的心。在小乘佛經雜阿含經的開篇佛也說到: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金剛經談的是降服其心,阿含經講的是心解脫。這就是信佛修行的目的。

釋迦摩尼成佛第一次講法,講的第一個字就是“苦”,人生的各種苦。為什麼要最先講苦呢?講苦,就是在找病根,講苦是開始,根本的目的是破除苦。所以信佛的根本目的是:不苦。不苦是什麼?幸福、快樂。

信佛就是為了:脫苦得樂。我一說我信佛了,就有人問:你失戀了?你看破紅塵了?你受到啥挫折了?哎,搞得你哭笑不得。我為什麼信佛,因為我想快樂,我想幸福。這就是信佛的目的。

而獲得幸福快樂的辦法就是心的解脫。心不解脫,你就不幸福、不快樂。

我有朋友離婚了,很痛苦,因為他對那個家確實是真心的付出,很努力的在經營,但最終還是破碎了。他哭啊,醉啊。後來出去旅遊,在各地玩,發朋友圈,再配上雞湯文。但看他很心疼,因為很明顯,他的心還被這些痛苦栓著,就算他走到天涯海角也沒有意義。身子在旅遊,心還是被束縛的。這不是自由更不是解脫。

你追求自由,嚮往詩和遠方,但你的心那是被遠方所牽引,所束縛,那裡有個遠方,你就被勾引去了,實際上,那不是自由。想去哪,就去哪,不是自由。你的心被遠方勾引走了,然後你的心再強迫你的身體上路。我躺在家裡,哪都不想去才是自由。

所以佛家的目的是追求個人的解脫。

而儒家的目的是:和諧社會。

當然,往深了談,佛家的目的也是和諧社會,大家的心都平和了,社會也就穩定了。所以菩薩要普度眾生。度眾生,度的還是眾生的心。只不過,佛家追求和諧社會的辦法是儘可能多的讓大家心靈得到解脫。至於誰當皇帝,姓資還是姓社,這相當的不重要。

儒家也很講究人心的教化,但只是局部,他更重視怎樣經營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是什麼結構,佛家不管,但儒家必須要管。君主該怎麼做、聖人該怎麼做、臣、父母、兒女、親屬、鄰居、朋友都該怎麼做,這在儒家的眼裡是頂級的大事。儒家所提倡的禮,就是規矩和等級。作為社會人,你處在什麼等級,該負什麼責任,有什麼行為規範,這在儒家是有嚴格和詳細要求的。現在經常還有人在背八股文,說儒家就是統治者控制百姓的工具,這純屬閉著眼睛背鬼話。在儒家,對帝王和君主都有要求和行為準則。而推翻無道昏君,在儒家是支持的。至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唱戲的編的。

所以咱們也可以把佛儒兩家這樣看,佛家追求的是人心,儒家追求的是社會。

佛家追求的是人心,執行的就是:減法。

儒家追求的是社會,他必須執行:加法。

其實除了佛家,這個社會的所有思想、理論、路線、學科執行的都是加法。我會的越多,我知道的越多,我的辦法和手段就越多。所以除了佛家,大家都在追求“得”。不論是科學、藝術、政治、軍事、文化、教育......所有人都在極盡所能的多得,多學習,會得多,佔優勢。就像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樣,這個得不但要多,更要趁早。孩子學到了很多技能、知識,代價是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快樂童年。時光是無法彌補的,成年後,你掙再多的錢,也是彌補不了的。再說,這些贏在起跑線的孩子,最後真正成為人生贏家的又有幾個?未來的贏家人生是虛無縹緲的,現在失去童年的快樂卻是肯定的。哎,世人都是想不開。

又扯遠啦,咱們還是回到儒家。

慮而後能得,就是經過思考,又總結出新的經驗,在經營社會的時候,就有了新的辦法,增加了手段。

佛家追求心的解脫,而如果你想要的東西太多,甚至是沒有止境,那心就會被你想要的這些東西捆綁,你就不自由,自己把自己捆死了。你的幸福感來自於金錢、房子、地位、名譽......這些外部條件的刺激。如果得不到這些刺激或者失去這些刺激,你就會很痛苦。我的幸福感來自於內心的清靜,我也上班,我也賺錢,我也在不斷的升級進步,但不是那種玩命的追逐,只是盡力而為。所以,我的幸福感很穩定。我不需要旅遊,不需要吃得太豐盛,也不需要名車豪宅,我不需要過多的外界刺激,但我過得就是很快樂。

因為我學的是減法。坑我的人,我也不跟你吵,不跟你打,但我絕對會讓你在我的生命和思想裡消失。我不恨你,不惱你,我壓根就不想你。

得還是不得,是由儒佛兩家追求目標的不同決定的。經營社會,那你就得“得”。想幸福,該斷的就得斷。

心智无碍畅游虚空

《心經》中的“無智亦無得”與《大學》中的“慮而後能得”因從事物的觀察角度不同和詞句的不同,其結果有天淵之別。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大學》中的“慮而後能得”是從事俗層面來分析事物的,即經過細致的考慮觀察之後總能得到事物某些發展的規律或結果。沒有涉及出世間的智慧,誰都可以很容易理解的。

《心經》中的“無智亦無得”太過深奧了,一般人連字面上的意思也搞不懂,甚至會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揚州觀音山的幾位出家師傅們以曾和我探討過這一課題,他們曾疑惑不解地向我提出:“佛到底是有沒有智慧?”,在這裡我再次談一談我的淺見。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從釋迦牟尼佛的三轉法輪中不難看出,佛擁有兩個種類的五種智慧:即以空性般若的如所有智和以如來藏光明的盡所有智;又分別顯現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等的五種智慧。那麼《心經》為什麼會出現“無智亦無得”呢?有智或無智都是我們的分別念中的一個概念而已,在真實實相中不可能還存在這種分別念概念,真如自相非緣取之物,非分別念可以進入的。煩惱不是菩提!煩惱的本智是菩提。所以說“煩惱即菩提”是指煩惱的本性,而非煩惱的顯現。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對於出世間的第一諦即勝義諦所涉及的真如,經中之所說是“不可說”的,說出來即不對,即非言思之境。換一句話說,從佛陀的法身來說,無法安立佛的有無是非等觀點,也無法安立佛陀有智慧之說。在寂滅的法身上,安立“無智”之說是極具修持的要訣。

對於維護世間角度,應該選擇說佛有兩類五種智慧,佛是有大智慧的。但對於大乘的修行人來説,是不能持佛有智慧的觀點,大乘佛教徒應持佛無智慧的空性見解的。以應無所住的大清淨、大平等觀,而生其心的光明自性任運自成。對佛有沒有智慧,雖說有種種爭議,但都可接受。

無智亦無得,也是在詮釋: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能說是因緣,喜滅諸戱論,我稽首禮佛。阿彌陀佛!善逝智慧,持而不執。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挎富追神

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把,小學題和研究生題,並列的考試。

儒家的那句話好解釋,‘’好好考慮一下,然後就能得出結果‘’。它很直白。

至於心經那句話,很是解釋不了,“無智亦無得”說的是一種狀態,是一種得道開悟後,然後照見“五蘊皆空”的狀態,他說的是一種感受吧。

舉個例子,‘’就如人喝醉了,迷迷糊糊的那個狀態。‘’喝醉過的人聽了能理解,沒喝過酒的說了也是白說,感受是根本理解不了的。 如果開悟了能理解,對不開悟的人說了也沒用。

我看很多人解釋了這句話,不知道這些人裡有沒有開悟的人?如果有,他的描述和解釋可以聽。如果沒有,那就是望文生義了。

我沒有開悟,我也瞎說說,說錯了別罵我😭。 我的理解是,開悟了,所以肯定是有了大智慧。 ‘’雖然有了智慧,但是反而覺得沒有得到什麼東西‘’,其實開悟一樣,就是禪師們所說的“並無所得”,也就是金剛經裡說的,雖深悟了佛法,但是並沒有法執,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什麼!

再說透點,智慧本來就是自己每個人本有的,只是被障礙遮蔽了,智慧從自己內心找到發現了,所以也不是從外面得到的。“找到了自己原來,就在自己兜裡的屬於自己的錢~智慧”這個錢不是從外面掙得,所以說‘’無得‘’。 佛性本自有,不是向外求!

佛祖悟道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人皆具如來,智慧德性,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只是被障礙了。”

別打我,我就這水平這麼多。

qsy112233864喜乐孩子

這兩句話都是正確的,而且也一點不矛盾,也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無智亦無得",沒有智慧,也就沒有得到,得到的當然是得到福。“遠離惡便是聰明,敬畏神即是智慧。"

智,就是神賜的智慧,就是敬畏神,敬畏神就是按神的旨意行,神的旨意就是叫人做義人,行公正公義,當你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是一個有智的人,就一定能夠得到福,這樣理解不對嗎?“無智亦無得",有智也就有得了。

“慮而後能得,"是仔細考慮之後再行動就能得到福。這樣理解不對嗎?

打仗,要先偵察,再研究作戰計劃,才能打勝,作生意要先看市場行情再定幹什麼,才能掙錢,沒有一個人花十元錢進一斤貨,再一元一斤去賣,還能成為老闆。打工還得看看這個老闆錢準不準,生活好不好,活累不累才能決定幹還是不幹,都考慮好了才能得到。

這二者都對,都得到了,不對嗎?

搶方向盤的如果考慮好了,就不會掉江裡死了,搶方向盤的如果知道公正公義,再仔細考慮,就不會蹲拘留所了,搶方向盤的如果有智慧,公正公義,慎重行事,怎麼會找了一頓揍,還叫警察抓去了呢,多冤哪,警察抓去可不是請喝酒的。挺大挺大的官,如果有智慧,作事慎重考慮,怎會進監獄呢,可咋整呀。

人們,要懂得神賜的智慧,公正公義,凡事三思三而後行,就一定能得福。

祝君得福,平安喜樂。

君子当不息

《心經》、《大學》這兩部經典之作,都是經過無數大德之人,通過辯證的方法提取精華,集大智慧於一體,並且能自圓其說的,可以流千古的不朽之作!所以我等乏乏之輩,切不可口出狂言,憑己之私念、愚念而對先賢作出大不敬之事。

關於‘’無智亦無得‘’、‘’慮而後能得‘’來談一下我的拙見。這兩句‘’真言‘’並非出世、入世之分,而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我們硬要分什麼門派,沒有把其精髓充分融合罷了。

先說‘’無智亦無得‘’,對一個修行者來說,如果沒有運用智慧,去區分假善與假惡、真法與偽法等,而是執著於一己之念,到頭來即便是修行了一世,也只能落得個一無所獲,或者是因妄解佛法,而下阿鼻地獄的下場,更別說是往生佛國啦。

再一個就是‘’慮而後能得‘’,這個就容易多了。凡事要從多方面考慮得失,先謀而後定,必事半功倍。

綜以上所說,其實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是一個道理,望各位要貫通各家之說,才能明世理,明大道,究竟人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