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10 個回答
明德山人6998
2019-05-09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雖然慈禧太后確實沒有呂武之才,還有很隆重的婦人見識和情懷,但是放眼中國歷史上,慈禧能夠搞定八位顧命大臣,又拿下小叔子奕訢,統治大清兩代皇帝,其政治才能還是不可小覷。

一方面,慈禧確實沒有呂雉的強橫陰毒,也沒有武則天的雄才大略,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她們所面對的不同形勢和接手的不同攤子。

呂雉是接的開國皇帝劉邦的攤子,一般開國皇帝只要不是太作,都不會出大亂子。而且即便是劉邦在世時,呂氏已經表現的很強硬的開始介入政治。劉邦手下那一幫弟兄夥,還在戰亂時期,呂雉就開始刻意收買、維繫關係,畢竟劉邦當亭長的時候,這幫難兄難弟就在把呂雉喊嫂子。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所以呂雉奪權,可謂是輕而易舉。劉邦還在世,她就可以處死一代兵仙韓信,可見她當時對政治涉入之深,權力之大。劉邦這種開國之君都鎮不住她,她那軟弱的兒子劉盈就更是拿她沒有半點辦法。劉盈想保護趙王劉如意,天天住行都親自陪著,結果只是一會的空檔就被呂后弄死了,可見劉盈在呂后心中,僅僅是一個擺設,根本沒有半分挑戰她的力量。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最荒唐的是為了便於控制劉盈,竟然讓自己的親外孫女張嫣十一歲就嫁給親兒子,害得劉盈23歲就憂憤而死,張嫣做了一輩子處女。在那種絕對權力下,又是開國之君,呂后只要不招惹匈奴,就不會有大亂子,守天下自然是要容易的多。

再看武則天,她接手的可能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富裕、最穩定、最開放的一個時代,前有唐太宗文治武功,天下太平,經濟繁榮,舉國上下,以胖為美,蔚為成風。要知道,在古代,百姓能夠不缺衣少食,頓頓吃飽就是最大的幸福。後有李治認真守成,國家實力平穩前進。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在李治後期,她就基本上代李治處理國政了,李治一去,她順理成章輔佐國政,最後廢了兒子自己建立大周代之。雖然也算是政變,但是兵不血刃,和平交接,君還是那個君,臣還是那幫臣,國家並沒有任何傷筋動骨。既無外患也無內憂,自然看上去好像是她把國家建立的強盛了,實際上,她只不過是忙於面首娛樂,沒有在國政上搗亂而已。

最後看慈禧,嘉慶末期,英國就開始鴉片滲透,乾隆掏空了國庫,國勢已經大不如前了。到了道光,發生了鴉片戰爭,中國慘敗,道光是披肝瀝膽、憂憤成疾,在床上吐血而死。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到了咸豐,國勢已經衰退的不成樣子了,英法聯軍一路打進了北京,咸豐嚇得帶著妻兒老小一路跑到滿清龍興之地承德避暑山莊,一病不起,嗚呼唉哉。那個時候的大清江山已經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戰亂四起。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慈禧接手的是這樣一個爛攤子。所以她的起點太低,她也不是雄才偉略之人,就只有如履薄冰、忍氣吞聲的在列強環伺下苦苦撐著大清的破船,即便再千瘡百孔,只要不翻船就阿彌陀佛了。哪裡還有雄心壯志建立強盛大國?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她倒是動了一回心,結果所託非人,把寶押在了義和團上,同時宣戰世界最強十三國,結果被八國聯軍再次攻進北京,打的大清遍地找牙,要不是李鴻章外交斡旋,恐怕慈禧連老命都保不住。她就沒有想一想,大清連單獨一個英國、日本都打不過,要依靠義和拳同時挑戰十三國,義和拳真要那麼厲害,大清早都讓義和拳滅了,何須聽你老妖婆指手畫腳?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坐古谈今
2019-05-10

從程度上說,呂雉、武則天的干政程度上比慈禧要厲害得多。但呂雉和武則天比慈禧佔據四個有利位置。其一:當時的儒家思想是否佔據統治地位;其二:國內朝廷和地方權力對比分配;其三:外敵強大與否,也就是中國所處的位置是先進還是落後。最根本地說,還是呂雉和武則天都比慈禧有才幹、有眼光、有魄力。慈禧過於自私。

(1)西漢、中唐都是思想並未僵化時期,慈禧則處於儒家思想僵化時期,在這種情況下,慈禧難以真正讓“男陽女陰”的社會輿論向自己方向轉移,無法控制朝廷的絕對權力

西漢初期,“無為之治”思想受到了劉邦地重視,而儒家思想和儒士則成為劉邦的戲耍對象。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呂雉影視形象

那麼,儒家思想無論是前秦時期,還是漢武帝時期,或是宋朝的儒家、明清的儒家,他們都是儒家。你不可能說前秦時期的儒家是真儒,宋明清儒家是假儒。他們有一慣的思想脈絡,前秦也是“等級秩序”做基礎,因為儒家是以周禮為基礎的、傳統文化為基礎的。

到了武則天時期,儒家同樣沒有成為絕對主體地位。因為自東漢宦官專權開始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大亂,儒家知識分子們不斷地變節,哪有什麼忠君思想。所以,武則天作為女性可以作為君主。但是,北宋以後,宋太祖、宋太宗時期,儒家就已經佔據主體地位,所以,劉太后、曹太后、高太后等雖然有權力但不敢稱帝,特別是劉太后都有人勸稱帝了,她仍然不敢。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武則天影視形象

那麼,慈禧就更不要說了。誰敢請她稱帝?開玩笑。

(2)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

慈禧在1861年成為“兩宮一王”取得權力後,慈禧地位並不穩固,直到1881年以後慈安亡故、奕訢在1883年被打倒後才徹底掌握權力。而早在1861年前,清廷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咸豐在位期間連雲南巡撫被稀裡糊塗地殺掉,咸豐、肅順、慈禧都在裝糊塗不敢招惹雲貴權貴人物。

呂雉、武則天則全面控制地方。

(3)西漢和唐朝都處於世界先進文化,晚清時期則處於世界落後文化,慈禧並沒有代表先進落後主體上更代表落後文化,難以獲得廣泛認同,慈禧一心維持統治,並沒有為了國家發展考慮

西漢初年和唐朝的中國毋庸置疑都比周邊國家更先進,同時對比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也屬於先進。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慈禧影視形象

同時,在軍事上、經濟上、科技上也比較先進。晚清則不同了,思想落後且慈禧完全是代表“保守文化”,對於西方學習、改革都是表面文章,以其主導的“新政”“假立憲”為例,完全是權力鬥爭且以滿人貴族奪權為根本目的。

慈禧亡故前,地方督撫一級的滿蒙貴族已經佔據一半位置。然而,八旗子弟在那時只會提籠架鳥哪有什麼戰鬥力。世界形勢、國家形勢早已經不是五十年前、更不是一百年前,靠老一套的“制衡”“蠶食”的權力鬥爭手段,已經不適合國情。然而,慈禧卻仍然採用。

正如梁啟超評價李鴻章“不學無術”,絲毫沒有世界知識、先進知識一樣,慈禧在“開眼看世界”方面還不如李鴻章。

这些历史要读
2019-05-14

中國古代三個攬著政權的女人,武則天、呂雉和慈禧,一樣有過垂簾聽政,但卻被後人評述前者能建國、中者強國、後者亡國,真正的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我們就從當時她們所處女人社會地位、干政時大環境及自身能力方面分析分析。

首先,女性的社會地位不一樣。

武則天所處的唐朝,那時的唐朝胡漢融合,社會風氣與文化是相對比較開放。尤其是女性,甚至可以穿袒胸露臂裝。而且唐朝女性的地位相對於中國各個朝代是比較高的,哪怕出嫁之後,成為家庭主婦也擁有較高的地位與發言權,而且社會各階層的婦女在夫死之後改嫁也是家常便飯,二嫁、三嫁都不稀奇,甚至可以主動跟丈夫離婚,連唐朝公主改嫁的也不少,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給武則天執政提供當然是非常公平,甚至是有利的條件。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呂雉所處的秦末漢初,漢代女性相對還是比較開放的。因為儒家禮教的對女性的禁錮教條尚在初級階段,漢代女人可以協議離婚,寡婦可以再嫁、情侶可以私奔。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什麼的,算是給女性崛起提供了不錯的初始條件。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慈禧所處的清代,自然是女性地位低下,這毋庸置疑的。慈禧所處的中國的女性群體,自宋朝以來就生活在三從四德的壓迫之下,成為了大多家庭的附屬品,甚至歷史記錄中都很少有記錄女子的全名,由此可見女性的地位低下,不同前面二位一樣自由和富有進取空間。

其次,兩者干政時的大環境不一樣。

說到干涉政權,這三位都有自己的一套,也就是同樣具有野心,但她們面對的大環境又是不一樣的。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武則天算是機會給到面前,自己也樂意接受,同時也不缺助力自己的人。對於武則天來說,唐高宗可是直接把鍛鍊機會送到她面前,在唐高宗在世期間,她對政治的能力,高宗本人欣賞不已,甚至直接讓武則天摻一腳,武則天在某方面而言簡直是高宗的參謀。

高宗後期,體弱不管事,政務就直接交給武則天直接打理,這個直接的機會讓武則天從高宗的皇后,由幕後走到臺前,機會是給得足足的,直接與高宗並稱二聖,哪怕是高宗上朝時,武則天也直接在大殿上垂簾聽政。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呂雉算不上擁有特別好機會,但還是有嚐到權力的甜頭,還是有一些可以把握的便利條件在手中。漢朝創建之後,呂后是原配妻子,雖然劉邦此時對呂雉已經忘了愛,有了戚夫人,可是對於劉邦手下的一幫文臣武將來說,呂雉的主母身份,還是給了呂雉很大的便利,能夠真正和這些文臣武將打成一片。

也正是這段時期,讓呂雉體會到權力的滋味,雖然失去了愛,但她卻找到了另一件東西權力來替代,換成這樣,其實也還不錯,起碼當時給了她極大的安全感。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慈禧卻沒什麼先天條件,得到權力也是算是她給自己一步步爭取來的,並沒有前面兩位那麼順。慈禧在的的清代,滿清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地位很低,她如果過早稱帝的話,很多人都會反對她。所以她也只能垂簾聽政控制她的兒子,借她的兒子之手發號施令,至少是靠這樣掌權。但連她的兒子也不甘心受她擺佈,想謀求自己發展,慈禧也只能靠囚禁自己的親兒子,才算把權力一步步慢慢拿到手。

最後,是彼此的掌權能力不一樣。

武則天有能力有手段,她就像個有女性外表的男人。武則天之所以能夠登位成為女皇帝,靠的可是日積月累的長年樹立威信和鍛鍊管理能力,在她還是皇后的時候,就已經讓朝臣集天下人見識到她的政治手腕與能力。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高宗之後登基的兩個皇帝(中宗和睿宗),其實不過是活在武則天的光環下,相比之下,兩個皇帝體現的就是能力不足,大臣們其實一直願意信任武則天能更好治理國事,所以後來稱帝也就水到渠成了,要說創建自己時代,建國的能力當然是槓槓的。

呂雉有想法有謀略,叫女中豪傑也不為過。她以女性的身份登上高位,遊走於文臣武將之間,不上戰場,但大後方的一切都被她管在手中。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臨朝稱制”這可是由太后呂雉而來的,指女性掌控朝政,呂雉雖未稱帝,可手中掌握權力已與帝王無二。掌權後的呂雉,處理事情起來果斷殘忍老練。

任用親族穩權力,呂雉為了鞏固權力還大肆清算劉氏子弟,不斷擴大自己權力任用自己的親族,這也是歷史上外戚的由來。

拉攏人心搞聯姻,拉攏劉邦身邊大將,呂雉想到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邦的貼身愛將樊噲,看重樊噲如日中天的地位和影響力;殺人立威嚴斬韓信,她趁劉邦在外征戰之際,與蕭何用計殺掉了韓信,從而成功震懾了其他功臣;不擇手段清門戶,呂后命人將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又以啞藥將她毒啞,這才拋入茅廁之中成為“人彘”,這樣殘忍的手段就是通過雷霆方式讓人人心驚,從此讓呂雉徹底掌握大權,強鞏固自身國家政權,自然不在話下。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而慈禧,總體來說還是能力不足,成天也就知道東躲西藏的。面對清朝當時的內憂外患,咸豐皇帝沒有能力解決,慈禧本人同樣沒有,而且清朝國力不振,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度很低,加上洋人入侵這些外憂內患都夾雜在一起,但反觀慈禧本人不僅找不出出良策來改善政局跟人民的生活,遇事也只能賠償或各種逃跑,這樣不亡國才怪。


本文作者:真相只有2222個

历史的余光
2019-06-16

誠邀,如題。樓主此言差矣,其實男女都一樣,後宮不得干政不過是歷代皇帝為了保證皇權順利過度的藉口罷了。換句話說,呂雉,武則天和慈禧干政後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在於他們自己政治能力方面的差異。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呂雉,武則天和慈禧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呂雉在漢高祖劉邦死後架空漢惠帝執掌西漢政權,武則天在唐高宗李治死後架空中宗執掌大唐政權,慈禧在同治帝死後架空光緒帝執掌滿清政權,三人的經歷出奇的一致,不過武則天顯然厲害一點,畢竟中國歷史上就她這麼個女皇帝。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其實女人掌權也好,男人掌權也罷,執政者的能力才是決定國家走向的指南針

在控制政局的能力上三人大差不差,能夠在亂世中迅速掌握政權穩定局勢。但是個人心性上,慈禧就不怎麼好了,舉個例子,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利和麵子,慈禧自不量力,公然向西歐11國宣戰終究造成八國聯軍侵華,北京百姓淪陷,而呂雉能在匈奴單于寫信調戲的時候壓制怒火,看清局勢從而隱忍,穩定了大漢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和發展時間,二人才能高下立現,所以不是慈禧干政導致大清滅亡,而是慈禧沒有能力還愛瞎bb,這才導致大清無力迴天。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虎头山小妖
2019-06-15

雖說看起來好像這三個女人都是控制著整個國家,但是她們三人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當時的呂雉看起來已經掌控了整個大漢朝的權勢,可是在劉邦起兵打天下之前可是由呂家一直資助著他,可以說看起來劉邦如果沒有呂雉家族的支持很有可能連自己的縣城都出不去。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可以說從頭到尾劉邦所有的勢力與呂家根本分不開,不論是前期的蕭何還是後來的張良,跟呂家的關係都是相當的密切,當時的戚夫人一心想要跟呂雉爭太子之位,可是在呂家的各種勢力支持下劉備只能無奈的決定放棄了重新換太子的想法。

劉邦自從有了戚夫人之後,果斷就把呂雉扔到了腦後,可想而知有多寵這個新收的寵妃,可就算是如此依然沒有幫其達成太子的更換,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呂家的勢力有多強大了。

所以在劉邦死後呂雉掌了權之時,呂家還是有著大量的人才可以來管理大漢朝,並且朝中的大臣們也是比較信服呂后的。

其實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哪就是大漢朝才剛剛成立,一切東西都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只要當政的掌權者不胡作非為,一般來說整個國家的形勢只會越來越好,畢竟百姓剛剛經過戰亂的痛苦,正是需要養精蓄銳的時候,本能的就會厭惡戰亂,而呂雉也正是瞭解這一點,所以在整個政策上面以休養為主,所以整個大漢朝才會越來越強大。

到了唐朝的武則天之時,可以說當時的李治因為身體原因,所以在很久以前就一直處於半工作狀態,一般來說大多數的朝政要事都是由武則天來幫其辦理。

可以說在武則天成為皇帝之前,已經有了大量的工作經驗,包括朝中的臣子都是由武則天一手提撥起來的,這幾乎就是自己的一套班底,除了少數的有意見的重臣之外。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則天想要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好像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因為當時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包括朝中的大臣還有整個天下的繁榮,都屬於自己親手造就而成。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可以說當時的武則天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本來當這個皇帝了,她跟漢朝的呂后還不一樣,呂后是依靠的自己的家族力量,而武則天直接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李治還活著的時候,整個朝政要事都在武則天的掌控之中,所以有的朝臣更換都出自於武則天的手裡。

大權在握的武則天要是不把整個朝廷全部改成自己人是不是太對不起自己的這麼多年的苦心了,可以說武則天能成為皇帝只是順理成章的一個過程而已。

慈禧就有點不太好說了,畢竟她當時的環境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已經進入了大清的衰弱期,畢竟整個大清已經到處都是窟窿,比如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直接就讓大清的權勢降到了冰點。

本身實力並不是很出眾,雖說在宮鬥中最後得到了勝利,但是在朝政上幾乎就是一個新人,問題是慈禧還感覺自己相當的厲害,這就很讓你無言了。

說實話在大清這樣的一個環境中,一個政權中的新人來管理整個大清,尤其是這個大清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之中,能保住他不會直接出現崩盤已經算是慈禧相當的努力了。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當然了事實證明慈禧果然有著亡國的能力,同樣也讓中國進入了最為黑暗的一段歷史當中。

可以說開局就不太好,呂后屬於新手難度,只要按班就步的走就可以了,畢竟劉邦給她留下來的各種政策足以讓呂后將整個大漢發展到強盛的模式。而武則天就屬於中等難度,不過武則天的實力很強大,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了自己道路,打造了一代女皇的寶座。而慈禧就直接進入了地獄難度,用最低的屬於來強行打通最難的關卡,只能說洗洗睡吧。

品读春秋001
2019-05-13

首先澄清一點,清朝亡國不是亡在慈禧手中,中西實力的對比轉換自明朝永樂年間就出現端倪。當慈禧接過權利時,滿清的腐敗與落後已經不可逆轉。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相反,面對國家的危亡,慈禧還重用漢族官員推行了洋務運動,一度使清朝有了中興的跡象。

甲午海戰結束後,慈禧一度放權給光緒帝,讓他搞變法。誰知光緒和崇禎差不多,改革太過急躁,短短的三個月竟然發佈了二百多條詔書,這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彈,沒有了實權大臣的支持,僅僅憑藉康有為、梁啟超一群書生的滿腔熱血,這也太高估了光緒帝的能力。

任何一位掌權者都不希望大好河山毀在自己手中,慈禧也是一樣。但是她無能為力,假如咸豐在世,也未必比慈禧做得好。

國運發展的趨勢在慈禧掌權的幾百年前就已經出現。

在漫長的農耕文明,中國一枝獨秀了幾千年。但是在14世紀到17世紀再到19世紀中葉,西方人突然開竅了。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西方的崛起起源於三件重要的事件: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

14世紀到17世紀的文藝復興從藝術和哲學的角度啟蒙了歐洲人的思想,激發人們注重個性的張揚和對自然科學的關注。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在文藝復興的幾百年見,歐洲出現了伽利略、牛頓等物理學大師。歐洲人一腳踏進了自然科學快速發展的大門。

在牛頓死後三十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自然科學的發展成果終於運用到了經濟建設上。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蔓延到了法國、德國、美國、俄國,就是沒有到達中國,因為那時的中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大清帝國依然徜徉在天朝大國的美夢裡。

到1830年代,歐洲的工業革命基本完成。中西力量的對比結局已註定,剩下的只是強者對弱者的蹂躪和掠奪。

呂雉和武則天當政都是在封建體制下進行的國家治理,在當時,整個世界沒有比中國更先進的國家出現,沒有外來的勢力危害國家。只要漢、唐自己不亂,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擊敗中國。

呂雉當政,源於呂氏家族對大漢江山的貢獻,劉邦鬧革命初期,一窮二白,沒有岳父家的財力支持、沒有呂氏兄弟的捨命相隨、劉邦很難成功,劉邦的成功,呂雉佔一半。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呂雉當政時期,儘管宮廷鬥爭激烈,但是國家的治理依然依靠蕭何、曹參等名相,在與民修養,減免賦稅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下,漢朝初年的經濟進一步發展,經過漢文帝,漢景帝一百多年的積澱,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終於有了可以滅掉匈奴的國力。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唐朝初期的武則天當政,雖然廢唐建周,但是重用名相狄仁傑,使唐朝的經濟進一步發展,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呂雉和武則天都是在封建社會制度下發揮了人治的優越性,而慈禧面對的是機械化大生產與資本的貪婪,時局與環境不同,結局自然不同。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2019-05-11

呂雉,武則天,慈禧作為歷史著名的人物,能在男權的封建社會獨攬大權,能力實在厲害啊,論權謀藝術,她們算是同一檔次的高手啊!不同的是王朝在她們的統治下,漢朝和唐朝並沒有完蛋啊,而是走向巔峰,而慈禧則把清朝推向滅亡,能力相當,卻後果不同,一切都跟當時的環境和大局眼光不同有關啊!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呂雉和武則天剛好處於王朝開創初期,需要的就是新鮮創新的血液,而慈禧的時代則是清朝走向衰落的晚期,境況不同結果就不同啦!漢朝時,儒家思想還沒有獨大的時候,當時的人還是比較開明的,至於女人當權也無所謂,關鍵是大家有錢賺有官當就是啦!呂雉雖說殘忍血腥,可是在施政方面還是有得當的地方,呂雉很清楚知道漢朝想要治理好,必須靠人才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所以呂雉殘忍只是殺劉邦的女人和孩子啊,就是穩固自己的權力嘛,漢朝公司開不下去,呂雉也白搭,因此呂雉很明白事理,外朝依靠那些功臣輔助,並沒有清理那些功臣和謀士,大家一起發財嘛!當然呂雉為了獨攬大權,扶持自己的孃家人蔘與政務,這是很正常的事,只不過當外戚集團勢力過大威脅到朝堂的權力局勢時,就是內部自我清理的時候,後來不就是周勃和陳平發動政變,把呂氏集團幹掉,權力重新回到劉氏手中嘛,讓漢朝重新走向正軌罷了。其實呂雉的當權就像一個人內部長了毒瘤,而這個毒瘤是呂雉搞出來的,還在呂雉沒有把人搞死,後來是人的免疫系統把毒瘤清除了,呂雉的當權只是內部矛盾,沒有傷到漢朝的根基,這點上不得不服呂雉的眼光啊!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武則天的時代也是比較開明的,當時的唐朝算是世界中心啊,外國人也能當唐朝官員時代,可見對於武則天當皇帝,也還是能夠接受的,不想後來明清時那麼固執!武則天只不過換了一個女人當皇帝罷了,她治理唐朝比男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啊,武則天在治理國家上就是沿用了唐太宗時代的貞觀政策,還發揚光大了,內部打擊世家門閥,培養多數的寒族人士,外部鼓勵農業,可以說武則天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基礎啊!武則天的當權只不過是內部的權力分配罷了,皇帝的老婆變成了皇帝而已,武則天雖說殘忍,但也和呂雉一樣,沒有把殺戮擴大化,只是清理了自己的政敵罷了,同樣扶持武氏親人,達到權力的平衡。後來到了武則天的晚年,武則天看了,唐朝的舊臣就開始清理毒瘤的時候,把武則天的男寵幹掉,也清理了一些武氏族人,唐朝再次恢復正軌。呂雉和武則天的當權就是一顆石頭投進了湖裡,激起了一朵小浪花,浪花過後湖面又恢復了平靜啊!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慈禧所處的時代也是風雲變幻的時代,那時的清朝也是衰落的晚期啊,慈禧能夠做的只能是維持清朝別那麼快完蛋罷了。清朝可是滿族少數人統治的,漢族從內心就不服,到了慈禧的時候更甚啊,加上列強的入侵,清朝的不作為,民間革新思潮湧動,都想推翻這個無能的清朝啊!而慈禧能夠讓滿清維持了幾十年,這也是一種能力啊!慈禧採取的辦法無非就是漢人治漢罷了,用開明的地主漢人階層去治理更多的漢人,最後和漢人地主階層分享權力。滿清自咸豐以來,中央權力就不行了,地方漢族地主勢力崛起了,像李鴻章和曾國藩那樣的漢臣大官能夠和滿族當權者分享權力啊!反正那時中央也管不了地方了,還靠他們維持治理啊沒辦法,誰叫滿族貴族無能啊,八旗兵就是廢物,只會吃喝玩樂玩女人,其他的什麼都不會啊,滿族貴族也是無能,強的沒有幾個人,爭權內訌也是個個頂尖,外部只能依靠那些接受西方思想開明的漢族地主階層管理了,慈禧就是那樣乾的,具體什麼操作就依仗他們啦,滿清貴族只管享受和撈錢就行了,管理國家的事那是沒有的!這樣的分享權力局面一直到慈禧死亡,一旦慈禧死了,滿清也就土崩瓦解了,因為那時大家發現滿清都風燭殘年了,一推就倒,推翻它自己當家做主不就是很好嘛,一直不就是那樣想的嘛,所以後來的幾年的辛亥革命把滿清掃進垃圾堆裡啦!慈禧是自私的,決定了她不會有什麼國家意識,只是為了維持滿族的權力和享受罷了,她不會為了國家和民族考慮,她自己都說了“寧給外夷,不給家奴”,這樣自私自利的人,把國家利益當做買賣,民眾不反抗才怪呢!最後滿清還不是自作孽不可活嘛!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灵石蕴珠宝
2019-05-16

原因有多方面,呂雉、武則天、以及慈禧,其實這三人,慈禧更為強悍

呂雉死後,呂家遭到清算,連繼任帝王都割除了和呂家的關係;武則天雖然建周,但是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即遭到神龍政變,在自己的核心被人政變成功;慈禧呢,1884年通過甲申易樞徹底掌權後,至死都牢牢掌控朝局,時間達到25年,如果算上1861年的辛酉政變,慈禧掌權時間將近50年……

期間就算放權光緒帝十年,兩方對決,慈禧仍然是摧枯拉朽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1840年之後的清政府,內憂外患,但在慈禧的掌控下,仍然堅持不倒,手中力量仍然是絕對的

清朝中期以後,確實腐朽,還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但是在清王朝手中的八旗兵不堪重用情況下,湘軍崛起,仍然覆滅太平天國。湘軍之後,又有淮軍、南北兩支近代海軍艦隊,北洋艦隊覆滅後,袁世凱小站練新兵,最後都形成百萬規模的北洋軍閥……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大清亡國亡的不是慈禧一人,亡的是整個封建王朝統治基石,用一句話可以說明,三千年未遇之變局

慈禧的厲害,並非個人行為,慈禧出身滿清八旗,可代表八旗利益,是八旗利益體現;慈禧為大清皇權正統,可代表封建士紳利益,是儒門牧守思想體現:民可使知之,不可知由之……這些利益在面對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外部革命思想衝擊時,難得的結合一起,代表牧守思想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並沒有乘八旗衰弱取而代之,而是去維護其皇權統治,哪怕他們並不喜歡八旗,哪怕代表皇權去和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慈禧一干人等雖然厲害,幾經掙扎,但民智已開,大清亡了,封建王朝也亡了

感謝閱讀,一家之言,喜歡點贊加關注,常聊聊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
德厚致远
2019-05-09

劉邦的原配夫人呂雉出身於亂世,嫁給劉邦後一度顛沛流離,生活艱苦,並且還有兩年多時間曾被項羽抓去做為人質,倍受煎熬。自然知曉百姓的生活艱難,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即位,惠帝生性忠厚,看不慣呂后的所做所為,幾年後便憂鬱而死,此後呂后便扶植被稱為惠帝幼子的‘’少帝‘’即位,呂后開始臨朝聽政,呂后執掌大權後,依然是按照劉邦在位時期的政策和用人制度。並繼續推行與民休養生息的國策,重視農業生產,奠定社會基礎,且與匈奴保持友好和親,爭取和平建設空間,因此在其統治時期,漢朝的政治經濟等方面都仍得到發展。

武則天自幼酷愛讀書,天資聰穎,進宮後就被賜封為武才人和武媚娘,腹有詩書氣自華,李世民逝世後,武則天被髮配到感業寺剃度為尼,當唐高宗李治再度與武則天相遇,就倍加寵愛,曾一度不管大臣們的阻撓,將武則天進封為皇后。

武則天先是在李世民身邊服侍多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十分具有政治才能,武則天耳濡目染,自然受益匪淺,直到高宗執政,高宗本就體弱多病而且性格懦弱,又給了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機會,逐漸培養了武則天參政議政,處理政事的才能和本領,而唐高宗覺得有人主動替他分擔政務,他也覺得樂得清閒自在,武則天幫助李治治理國家,並審時度勢地提出建言十二事,即發展農桑。2以德感化天下。3.免除京畿地區徭役 4.禁浮華 5.崇尚儉樸 6.廣開言路 7.杜絕讒言 8.學習老子的《道德經》 9.為母服孝三年 10. 五年以上有功官員不再考核 11.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 12.任事已久又有才德官員可晉升 ,這十二條是治國之策,也是利民之舉。好的施政綱領,就是強國的基礎,武則天統治期間,繼承了貞觀之治,續接了開元盛世,在政治上是有所貢獻的。

慈禧,葉赫那拉氏,咸豐帝妃嬪,同治帝生母,為勾引咸豐縱慾,咸豐喝鹿血、吸鴉片,不治而亡。為大權獨攬害死東宮慈安太后,為獨斷專行,競干涉同治婚姻,同治染性病而死,後慈禧扶植傀儡,主政時間長達48年,

慈禧為了慶賀六十大壽,竟然動用軍費大規模修葺頤和園,臣僚上書勸諫,她還發怒:‘’誰跟我過不去,我就讓他一輩子過不去‘’!然後就把海軍衙門的經費挪用於修造園林工程,結果,正當萬壽慶典緊鑼密鼓籌備之時,甲午海戰爆發,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被迫簽定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臺灣、澎湖,遼東半島,開放通商港口,被迫拆除沿海炮臺。

中日甲午戰後,帝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擾擾在各地開設租界,搶奪資源,迫使愛國救亡有志有識之士覺醒,想參照外國實行變法維新。但因損害到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利益,遭到慈禧的反對和打擊。囚禁光緒,捕殺戊戌變法六君子,戊戌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後,十一國勒令慈禧歸政,光緒復出,慈禧大為惱怒,竟然向十一國宣戰,還以義和團為政治籌碼,先縱容義和團燒燬教堂、清除信徒,藉助義和團運動排外。等到列強明確表示,不會以光緒皇帝取代慈禧太后,慈禧立即向義和團進行屠殺,還說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

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名,進行武力干涉,出兵趁火打劫,藉機瓜分中國,八國聯軍燒殺劫掠北京後,慈禧還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賠款合計9.8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保護,該條約標誌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使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慈禧的奢侈腐化也是出了名的,每食上百道菜,過個生日竟化費千萬兩白銀,死後的隨葬品更是無數,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禍,慈禧最後落的個挖墳掘墓,屍骨難全。

蝈蝈的文史原创
2019-05-08

之所以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慈禧干政亡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影視劇中的呂雉

1. 所處的歷史階段的影響。呂雉所處的階段正是剛剛實現國家大統一的起勢階段,尤其是劉邦推翻了秦的暴政,建立了西漢王朝,國家各項事業正處於百業待興、蓬勃發展的態勢,雖然劉邦去世,但是呂雉知道其奪取天下的不易和艱辛,所以其能夠繼承劉邦的創業精神,勵精圖治推動國家向前發展。武則天處於大唐時代,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峰,國家、社會,政治、經濟等各項制度均已非常完善,大唐上升發展的勢頭迅猛,其也處於守業的階段。而慈禧所處的時代已經是大清沒落的時期,已經經歷了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等戰爭洗禮,國家整體實力已不堪一擊,政治體制已落伍於社會發展,整個國家體制機制已出現嚴重問題。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影視劇中的武則天

2.個人掌權的目的不同。呂雉掌權一方面是因為兒子漢惠帝軟弱,同時也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使得呂氏掌握權力,雖然她的目的不單純,大肆屠殺劉氏子弟,但其對治理國家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推動了漢朝經濟社會向前發展。武則天掌握權力功勞在唐高宗,由於高宗身體不好,其經常幫助高宗處理政務,從幕後一直走到臺前,其具有不一般的治國理政才能,在大肆打壓李氏子弟的同時,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慈禧處於晚清的沒落時期,其一直垂簾聽政,但其沒有呂雉及武則天治國理政的實力,而且其思想頑固不化,萬事多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不睜眼看世界,只在於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利益,其最終導致的必然是亡國。

呂雉干政能強國,武則天干政能建國,為何慈禧干政卻是亡國?慈禧

3.社會矛盾不同。呂雉和武則天所處的時代階段,都是處於封建王朝上升階段,整個國家發展是向上的,社會矛盾相對來說比較緩和,雖然偶爾社會會有個別的亂動,但整體社會保持穩定和繁榮。而在慈禧所處的時代,大清王朝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社會內部矛盾已經徹底被激化,農民起義四處爆發,外部環境更加惡劣,世界各國已經發展迅速,新科技、新技術廣泛應用,而大清仍然滿足於閉關鎖國和盲目自大,所以落後就要捱打,大清一邊既要鎮壓農民起義,又要對外抵抗外來侵略,而大清本身國力孱弱,財政虧空,官員腐敗,已是滅亡之兆,再加上慈禧的頑固不化,怎能不亡國。

綜合以上幾點,就註定了三位女性執政的結果。以上就是我對此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請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