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是醫生還是病人?

10 個回答
小医生
2019-06-07

謝謝邀請。

如今的醫患關係是非常緊張的,醫鬧頻發,醫療事故也是經常見諸報端,在以往的媒體報道里,病人往往被當做弱勢群體,病人往往以受害者的角色出現,但是在最近幾年的媒體報道上,我們可以見到很多醫生因為被打、被辱罵、被殺害,醫生也開始作為受害者的角色出現在大眾眼前,而媒體的報道相比很多年以前,也顯得更加公正,更加客觀!那麼醫生和患者到底誰才是弱勢群體呢?

患者是弱勢群體

在以前的媒體報道中,患者經常以弱勢群體的角色出現在大家眼前,而且大部分民眾對此也比較認可,為什麼呢?因為患者是身患疾病,而且在疾病的診療、護理、康復、醫療費用等方面處於信息不對等狀態,患者掌握的信息和權利相比醫生似乎要少的多,所以大家對患者作為弱勢群體的身份表示認可。

所以,一旦發生醫療糾紛,輿論和大眾往往站在患者的角度,指責醫生和醫療單位,認為要麼是醫生不負責,要麼是醫療單位不作為,患者是受害者,必須得到應有的補償。患者在很長的時間內經常扮演著弱勢群體和受害者角色。

醫生是弱勢群體

但是最近幾年媒體的報道有所改變,因為隨著大眾知識水平和素質的不斷提高,逐漸認識到,在醫患關係中,患者不一定是弱勢,醫生在很多時候反而是弱勢群體,甚至是受害者,在以往的印象和報道中,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生和醫院往往是大眾指責的對象,但是隨著大家醫療健康知識水平的提升,以及媒體的客觀報道,我們發現很多時候其實不能怪醫生。

因為有很多疾病就是治不好的,手術也是有意外的,患者不一定全都是好人,壞人生病了也是壞人!而且壞的患者還不是個例,一旦醫生有一點讓他不滿意,輕則指責辱罵,重則打人殺人,而醫院在醫鬧事件發生後往往選擇息事寧人,醫生往往受了很大的委屈,卻要忍著,讓著!再加上醫生的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沒有預料中的好,醫生作為弱勢群體的角色,也慢慢被大眾所接受!

在病魔面前,所有人都是弱勢群體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在疾病面前,任何人都是弱勢群體,我們只有被動反擊的份,這裡所說的疾病,不單單是身體的疾病,更多的是心理的疾病,身體的疾病或許能治好,但有的人心理有毛病,心理不健康,心理認知出現了問題,往往比身體的疾病還難治!

有的患者心理有病,不尊重醫生,一旦不滿意就要醫鬧,認為只要鬧就有錢拿,有的醫生心理有疾病,不為患者著想,眼裡只有錢,只有名利!更可恨的是這部分人往往還扮演者弱勢群體的角色,嚴重的破壞了醫患關係!其實在疾病的面前,任何人都是脆弱不堪的,都是弱勢群體,醫生和患者要攜起手來,共同面對疾病的威脅和挑戰!

用户8424636056599
2019-03-22

肯定是患者 作為當事人,我想說一下自己的體會,我母親在2018年11月在上海華東醫院做了一個腸梗阻手術,手術當天醫生告知手術很成功,這對於我母親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在術後恢復期,由於護士不專業的失誤,腹腔管子插錯,將腹腔引流管紅色進水管誤輸注腸內營養液,導致期間輕度昏迷,電解質混亂,二氧化碳過高酸性中毒,出現了房顫多種現象,經過長期時間的住院治療,表面病情穩定後第一次通知出院,但出院一週不到出現吐血癥狀,120急救車又入華東醫院住院部治療,經過醫生保守治療二週後告知病情穩定第二次通知出院,出院當天下午又出現吐血現象,再次120急救車送入華東醫院治療,本以為這次治療會治癒後出院,期間配合做了多個項目,多次做了胃鏡,(母親要求做無痛,但被醫院拒絕),期間受了不少苦。沒想到在今年初年二中午,母親吃過午飯,發現注射液吊完,自身坐起打鈴,護士前來在打蘭蘇推針的過程中,母親突然捂胸大叫一聲,心跳驟停人無知覺的頭朝下倒在了地上。由於過年期間,都是值班醫生,經搶救送icu觀察,8天后就這樣不辭而別的離開了我們,從年初二至初十,一直深度昏迷連一句交代的話都沒有,就這樣走了。 隨後華東醫院醫療處派人過來,表示對於我母親的死因至今未解,也很同情我們家屬心情,看在醫方處理及安慰家屬激進的態度上,我們按照他們的要求,配合結算了費用,家人商量後表示不願做屍檢先為母親辦理喪事,隨後可以再來處理相關賠償。但隨後的態度就180度轉變,從主動聯繫我,到我無數次電話聯繫院方,從院方表示有部分責任到院方否認有醫療損害,讓我們走相關流程,是問無論走申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還是人民法院起訴,對我們患方來說都是弱勢一方,大量的時間影響了日常生活之外,取證的侷限性和片面性都很難受到保護,所有的文字證據,都是院方提供的,打交道的調解方醫院比我們熟悉多的多,如何來維護患者的權益?至今說好的給予協商答覆到現在都沒有個回覆溝通。我們患者家屬不僅受著離別的痛還受著院方杳無音訊等待答覆的痛。

王树林929
2019-03-22

我認為還是患者,優其是無錢無勢力的患者,我親身體驗了兩把了,二月二十六號住院以來由於沒認識人,又沒錢送紅包,造影時就得等著,後來的做完了一個一個的都走了咱才做上,當時我屋的主治醫生叫徐晗,三十來歲吧,我說了她幾句,這才壞事了,本來文件中寫著,七天後來拿病歷,第八天,也就是昨三月二十日我去了,從我家到車站打的,七元,平莊到赤峰十二元,到了長青公圓下車,走到赤峰市醫院得十五分鐘,到了病案史抓了個五十一號排到跟前,工作人員說沒有你的病歷,你去找你的主治醫生,我趕緊上了十二樓找到徐醫生把情況說明,當時她說我上午沒時間去,下午兩點半給你辦,我說可以,傲到兩點半做為我一個六十七歲人來說,從上午到下午真難傲啊,可二點半到了,她沒來等了一會還不見影,我想可能她在給我做吧,趕緊到樓下又抓了個164號,排到跟前還是沒有,我又上樓問別的醫生說她下午休,我說即然休,為啥說二點半給我辦呢,總之吧樓上樓下我跑五次也找不到這個醫生,四點多了再不走沒車了,只好掃興而歸,這一夜啊,反覆睡不著啊,想想看得罪了醫生的窮人活在這個世世界上多沒意思啊,今天下雪了去不了啦,明天再去等待我的又是什麼命運呢,我茫然了,

活着d知觉
2019-05-01

操手術刀的醫生反到成了"弱勢群體",任人宰割的病人卻成了"強人",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顛倒是非,令天下人無語。

市場化醫療體制下的醫院以牟利為唯一目的,窮盡一切手段瘋狂斂財,"過度醫療、過度檢查、宰病人、收紅包"等不一而足。從市場化醫療的本質上說,醫生已徹底淪為資本逐利的商人,病人則是等待醫生勘檢、生死命運全由醫生一手掌握的待宰羔羊。

病人花血汗錢得不到應有的服務,醫生處置不當、激化矛盾是釀成醫患衝突的根源所在。每位患者都是抱著求生、求健康的願望,來渴求醫者仁心的,沒有哪個人不怕死,願意鋌而走險做凶徒。

有媒體抽離上述事實,斷章取義地認為"醫生是弱勢群體"的說法,是極其荒謬的,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用户4679806梦的衣裳
2019-06-07

當然是患者!

醫生是單位人,他們的身後是醫院、衛生局,出了點什麼事,背後有一大堆人和組織為他出謀劃策,為他分擔。再一點,現在有個怪現象,把社會上的人分成了體制內和體制外,體制內的人即國家的人,所有的國家機器,幾乎都向他們傾斜。現在很多醫院,還自動組織了業餘護院隊,一旦有事,這些人就會採用各種黑社會手段,對待患者,讓你有理也不敢吭聲。而患者,則勢單力薄,除非你敢以命相搏!

其二,醫生是專業人士,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加上每天面對各式患者,對患者的心理相當瞭解,他們即使是自已的錯,也可利用他的醫學知識和對患者的瞭解,很容易把患者忽悠的雲裡霧裡,只能任他們擺佈,被他們宰殺!

其三,是患者有求於醫,醫生本身處於主動地位,用什麼方法治療,用什麼藥,都是他們說了算。加上患者及其家屬的焦急恐慌,對醫生寄予的極大希望,自然就把自已擺在一個被動的弱勢地位

1504316279陇右行思
2019-06-09

醫患關係,患者與醫務人員都是弱者,惡之源,金錢也,生存之難也,實乃資本之惡,時代大環境之悲劇也。

醫生,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及開放初,受人尊敬,患者感恩圖報。為什麼當代出現這種現象?

人性扭曲,人心唯利。作為患者,理解,憎惡。作為醫生,嘆息。

今日之醫院,醫生有任務,要生存,身不由己。

患者求醫,應有自知之明。為什麼得病應反思,怎麼求醫應選擇。人心太自私,不面對,逃避責任。

罗民教授
2019-06-06

這個問題要從兩邊看,對於無理取鬧的患者來說,醫生就是弱勢群體,對於不良醫生來說,患者就是弱勢群體。

為什麼把危害性這麼大的社會問題,歸宗於一方呢?這明顯是人性問題,和職業無關啊?醫生與患者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誰是弱勢群體之分,就連醫生自己也逃脫不了病魔的手腕,醫生生病的時候難道就不是病人了?。

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是醫生還是病人?

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什麼樣的人都有,我不能太理解,下面一大面說患者是弱勢群體的人,我也從不認同,用個例事件說明所有行業的人?如果這種數據能夠說明事實的話,一個患者可能也就說出一兩個事例,而我能隨口說出上百個事件來,我從醫三十餘年見到的就更多了,那是不是也可以證明醫生就是弱勢群體?所以說醫生或者患者是弱勢群體,這顯然是不對的。這要歸結於具體事件,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事態發展?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有說清楚,直接下結論?網絡上都這麼不負責任嗎?

這個問題,我看了很多大家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在說,醫療貴的能拖垮一個家庭,醫療難的還要住在醫院走廊,看病要排隊等問題,說醫生黑心。

我來解釋一下第一個理由“看病貴”說醫生黑心,諸位可以去醫院打聽一下,上到手術費用,是醫院定的,下到一個藥品的費用,是國家定的。醫生能決定什麼?一個價位也決定不了,醫生也是一個打工仔。如果這種事想要解決,不妨您去藥監局去說,或者找到管醫院上邊的人去說。

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是醫生還是病人?

說醫療難的人,這個事情是沒辦法的事,住在醫院走廊也需要交住院費用,別說醫生或者護士黑心,對於我們來說您不住在走廊裡我們的事會更少,對於生命垂危的患者,如果醫院不收你能想象他們的結局嗎,而且我特別好奇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您還有良心嗎?我敢說沒有任何一個醫護人員主動讓您住在走廊,只有在您確實需要住院治療卻沒有床位的時候才會住在走廊,這時候您確實沒有享受到病床,但您享受了醫生護士的緊急看護,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這時候你反過來罵增加自己工作量卻沒有多掙錢的醫護人員,您真的有良知嗎?

現在每個醫院都有醫生或者護士人員不夠用的情況,但是醫院招聘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不會變低,因為從醫的,經驗和理論非常重要。患者越來越多,而從醫的人越來越少,自然而然就會出現醫療資源不夠的情況。現在很多醫院,醫生到了退休年齡也奮鬥在醫院一線,就是因為人手不夠,本可以回家領著工資,頤享天年,但是老醫生並沒有,就是因為自己放不下,如果您真的看不上醫生護士可以去找您信得過的神醫,任何一個醫護人員都沒強迫您的到來,如果患者少了,我們也可以輕鬆一點。

現在醫患矛盾比較嚴重,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冷靜的思維去考慮一件事,如果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那麼醫療問題永遠都不會得到解決。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是醫生還是病人?

很滑
2019-11-28

都是弱勢群體,立場不同。

病人一輩子積蓄,可能一病返貧,自然心情不好,特別是有些慢性疾病,每年都要用很多錢,比如肝硬化,每年反反覆覆住院,輸血,套扎,肝昏迷,手術,最後可能面臨肝移植,但患者仍然緩慢加重,在過程中家屬及患者早就失去耐性,最後患者一但離去,人財兩空,這個時候也許在平時都不是事的事都可能導致患者變成醫鬧,雖然在治療過程中反覆溝通,但當時病人想活,家屬期望值高。

同時醫生只是治療,醫院治療費用,藥費,都不是醫生可以左右。

其實我們現在應該探討的是如何完善制度,不至於讓患者因病返貧,二,如何構建陽光醫院,提高醫院、醫生在人民群眾的公信力。

現在人民不相信醫生,其實是在還債,還過去30年來在金錢至上,監管不到位,部分醫生無醫德的賬。

我希望人民理性思考,如果我們今天不理性,苛責、辱罵醫生,也許將來也會面臨病無可醫的賬。

我也不希望媒體把個別問題放大,導致輿論一邊倒。

請大家想想如何構建全民醫療報帳,如何構建陽光醫院,如何製造和留住優秀而有醫德的醫生,謝謝。

如一g李
2019-06-07

人生而平等,無所謂強弱,當然,這是我們大家的理想,更需要我們大家去共同努力爭取的社會狀態。

這方面,毛主席就是我們大家的楷模,嚴於律已,努力為自己的信仰拼搏了一生。

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更多的是怨天尤人,對社會不良事件不敢申張正義,相反,甚至是推波助瀾。大家囗口聲聲討厭貪腐官員,討伐醫生收紅包拿回扣,指責老師上課不講下課講,賺取高額補課費等等不良事件,其實更多的是自己沒有相關的機會,一旦遇到機會,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的社會,普遍的人都在尋求特權,尋求出人頭地!所以才有幾千年的衣錦還鄉,近年,暴發戶甚至扮落魄回家去考驗人心,本質上都是弱勢思維,也是我們千年戰亂奴性文明的正常延續。改變,需要時間。

放到醫患關係這一對具體關係來說,醫患在疾病面前都是弱勢群體,醫患本應該是攜手抗擊病魔的戰友,從幾何時,因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了目前的尷尬局面,錯不在醫,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成就有目共睹,也不在患,患者在承擔著巨大的身心痛苦的同時,還在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

醫患問題是肯定可以解決的,但不是醫患兩方面能解決的。我們的各種問題也是可以儘可能解決的,但不是普通民眾能解決的。再出一個毛主席,是不太可能了,再出來一個類似於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一樣的人,也不容易。我們只能耐心的等待倒逼改革推進的自上而下的緩慢進步慢慢的普惠你我。

脑力王子范知旭
2019-11-28

醫生和病人都在同一條船上的兩隻螞蚱,共同的目標是對抗疾病。

醫生作為掌管生命健康的專職人員,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但醫生不僅要全身心醫治病人,還要照顧形形色色病屬的情緒。病人在不幸得病的時候,也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媽各懷鬼胎、各種刁難。禍不單行,不是每個病屬都希望病人很快康復,醫生卻最希望病人活下來。

強勢弱勢都是相對來說,如果病人一直都很強勢,根本不用求醫治病。醫生對於疾病需要強勢出擊,肯定不能夠隔靴搔癢了,否則會耽誤病情貽誤診療。

如果說打架,醫生有專業的人體解剖學,對人的要害部位瞭如指掌。但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救人要緊從不挑事,病人求醫治病也不想垂死掙扎還要大吵大鬧逞英雄。

醫生最擅長背黑鍋,“某主任中秋收禮得鉅款”,好像貌似跟醫生一點關係都沒有,某些人依然藉機對醫生痛罵一頓。還有道聽途說連蒙帶猜的,只要跟醫生沾邊恨不能咬上一口。

醫療環境惡劣,醫生急劇減少,最終實現了【看病難】醫生荒的目標。醫療產業化、市場化、企業化實現了【看病貴】的“宏偉藍圖”。

強勢弱勢都是相對的。老人摔倒本來弱勢,訛詐扶者就變成強勢了。病人痛苦不堪本來弱勢,病屬心情不好打砸搶大鬧醫院就變成強勢了。碰瓷、訛詐,醫暴、醫鬧、車鬧成為主流,價值觀扭曲受害的還是人民群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