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10 個回答
千佛山车神
2019-02-17

“必經之地”必然是繞不過去的!能繞過去就不叫“必經”了

戰略要地通常分為兩種,分別是:“關隘要塞”和“城市重鎮”。關隘一般是繞不過去的,而城市也是必須要拿下的,咱先說關隘。

關隘基本都是依照地形而修建的,大多數關隘都建在山脈的缺口,或者是河流旁邊,據險而守。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於兩旁有山脈河流的阻擋,進攻方在沒長翅膀的前提下,打不下關隘是過不去的。因此只要守住關隘要塞,就能把敵人擋在外面。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陝西東面的兩大關口:函谷關和潼關,這個關隘南邊是秦嶺,北邊則是黃河,想從東面進入關中就必須拿下這兩個關隘)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這個角度更容易理解潼關的位置,它介於秦嶺和黃河之間,是進入陝西的東大門)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山海關位置,西北是燕山,東南是渤海,就這一個口可以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山海關遠處的燕山)

既然關隘繞不過去,那麼那些城市重鎮可以繞過去嗎?

答案同樣是繞不過去。

古代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後勤補給”,特別是對於步兵而言,補給線的安全更是至關重要。

在古代,只要佔領一個城市便可以控制周圍一大片地區,建立穩定的補給點,縮短自己的補給線。並且城市有高大的城牆做保護,若進攻不利也可以入城防守。

不過古代的城牆是非常恐怖的,即便是有火炮,攻打一座防備嚴密的城市也非常困難。在很多圍城戰中,面對高大的城牆,進攻方往往束手無策,只得將城市圍城鐵桶,切斷對城內的糧食供給,生生地將守城者餓死。

但如果城內糧食充足,在即便是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守個五六年也是絕對沒問題。並且得益於中國的地下水非常淺,內城隨便挖口井就能打出水來,因此不用擔心飲水問題。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今天覆建的大同城牆,大同是明代九邊之一,歷史上大同城極少被正面攻破過)

如此以來,攻城就是個巨大的麻煩事。可就算再麻煩,這個城你也得打。

但如果你知難而退,選擇繞過去,那麼不僅意味著你的補給線被拉長,背後還有可能遭到守城敵軍的偷襲,那時你就十分被動了。

冷兵器時代打仗都是需要排開陣型的,陣型的正面是一支軍隊最強大的地方,而陣型的背後則是這支軍隊最脆弱的軟肋。軍隊如是在行軍和打仗時突然遭遇背後襲擊,那麼極有可能造成陣型崩潰,一旦陣型亂了,人再多都沒用。

冷兵器時代可沒有移動電臺的,底層官兵在混亂之中是沒有辦法及時接收上峰的命令,軍隊統帥將失去對全軍的控制,如此一來,整支軍隊的處境就危險了。

即便是你做好了防守,保護好了自己的身後,但漫長的補給線你就絕對看不住了。敵軍搶你幾次糧車,你就吃了上頓沒下頓,而每次當你反擊的時候,人家已經帶著糧食回城了。就算帶不走,人家給你一把火燒了,你能有啥脾氣?所以城市重鎮也繞不過去,必須打下來。

但事情無絕對,騎兵部隊就可以憑藉著高超的機動性繞過某些據點和城市,直插敵人的心臟地帶。比如說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在進攻濟南不利的情況下,便選擇帶領騎兵繞過濟南,最後成功地攻佔南京,這就是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巨大優勢,當年蒙古人正是憑藉著這一優勢橫掃亞歐大陸的。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騎兵自身攜帶的糧食和機動速度都遠超步兵,因此可以繞過些據點和關隘,長途奔襲敵人腹地,比如明末八旗就曾五次繞過山海關攻入中原搶掠,但這些行動僅僅限於搶掠,如果想徹底入主中原,攻城還是必須的)

Mer86
2019-11-10

所謂的必經之路,一般指的是大路,也就是最利於後勤運輸的線路。古代行軍打仗,可以參考現代戰鬥機空戰半徑的概念。每一架戰鬥機都有一個戰鬥半徑,超過了半徑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則就回不去了。但是若在飛行半徑的極限設立一個補給機場,戰鬥機就可以繼續往前行進,直至飛到既定的目標地點。

古代的必經之地,實際上就等同於戰鬥機的中途補給點。因為大軍行動,中間沒有補給點是不現實的。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舉例來說,先秦時期的函谷關就是軍事上的必經之路,關東六國聯合伐秦,有四次就是從函谷關攻秦。很多人納悶,難道六國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第四次合縱伐秦時,聯軍就沒有走函谷關,而是繞過了函谷關這個必經之道,從河東渡過黃河直接攻秦,然而結果照樣是慘敗。

究其失敗的原因,無非就是兩點。第一是實力有差距,再加上六國之間不團結,被秦軍分而擊破;第二是繞道河東,會增加很大的後勤負擔,得不償失。權衡利弊後,直取函谷關反而是最優選擇。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再比如明末清初的關寧錦防線,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攻擊過,但是拿不下來。後來皇太極取道宣府、大同,繞過了關寧錦防線,多次殺入關內燒殺劫掠。然而儘管清軍多次繞道入關劫掠,山海關卻始終是滿洲人誓死要拿下的軍事要地。因為不拿下山海關,就意味清軍要繞道而行,而繞道是要增加後勤負擔的。不適合起傾國之兵出征。

明末著名將領盧象升在彙報剿寇之難時就說過這樣的話:一兵日食一升米,而此米非此兵自攜,乃有扛夫攜之與軍俱行,但扛夫亦要日食一升米。這段話說的很直白,假設一千石糧食可吃五天,多走一天就要費二百石糧食。大軍行動,多走一天所額外要支出的糧草是很可怕的數字。清軍雖然是騎兵,但是騎兵也是需要後援的。繞道宣大固然避過了明軍主力,但是後勤相應也增加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另外還有兩點,地形和敵軍守備兵力也是制約進攻方能否繞道的關鍵因素。

還是拿關寧錦防線舉例。明軍在這條線路上佈置了大量的兵力,如果清軍不走遼西走廊,它確實可以取巧入關,搶劫一番後回家過年。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清軍無法消滅佈置在遼西走廊上的明軍主力,無法對明軍形成致命性的打擊。戰爭的核心在人,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且如果不走遼西走廊,清軍就只能翻山越嶺,走山高水急,窮澗危巉的破路了。反觀遼西走廊,這條線路上的開發程度很高,到處都是衛所和軍鎮,糧草不是問題。而且沿途州縣鎮城之間的距離不過一日行程,休息也很方便。

總的來說,真實的戰爭不是玩戰爭遊戲。士兵打仗需要後勤的,需要一個安定的後方提供休息。繞過必經之地不是不可以,但是會增加後勤負擔。除非進攻方能夠對敵人的首都一擊必殺,然後再回頭逐一拔掉繞過的敵軍據點。但斬首行動的操作難度很大,當年遼軍和金軍攻宋,沿途的重要城市全部繞過,以騎兵優勢一路殺到開封城下,然而拿不下開封,被宋軍反包圍,最後還是隻能灰溜溜的撤軍。

記得上中學時,歷史老師給我們講斯大林格勒戰役,當時就有不少同學向老師提問,德軍為什麼一定要死攻斯大林格勒?難道不能繞過去嗎?然後歷史老師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有的城市是可以繞過去的,但有的是真不行。現在想想,老師說的有道理。不消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德軍繞過了斯大林格勒又如何?等著蘇軍在後方捅菊花?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2-25

我們在看古代戰爭史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古代的那麼諸侯們,都會去爭奪荊州、襄陽等這樣一些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呢?全國各地的地盤那麼大,城市那麼多,為什麼不先去爭奪那些城市和地盤呢?或者說,當遇到“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的時候,為什麼不繞過去,先打別的城市呢?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李自成起義)

歷史上其實也有過這樣成功的例子,比如李自成起義,他主要就是爭奪一些不出名的城市和大片農村,最後打進了北京城。

既然有成功的,為什麼古人卻並不採用這種方法呢?我覺得,古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消失敵人有生力量,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

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有生力量,首先是武器、戰馬、糧草這些,其次才是人。因為在古代,軍隊的士兵打起來,雖然比普通的老百姓厲害,但是也沒厲害到哪裡去。最重要的,還是武器、戰馬和糧食。

而古代無論武器,還是戰馬,還是糧食,都主要囤積在城市,尤其是被大家公認極為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裡。所以,不把這些城市打下來,你就無法獲得裝備和糧食。沒有好的裝備和糧食,想打勝仗就很難。

所以,古代戰爭,總會選擇進攻“兵家必爭之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大名府遺址)

二、擁有“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相當於擁有強大的根據地。

根據地對於古代爭奪天下的諸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你只有擁有強大的根據地,才能利用這種根據地,勢力往前延伸。

古代凡是沒有擁有根據地的,都稱為“流寇”。而“流寇”註定是沒有好下場的。

在冷兵器的古代,最重要的根據地,就是城市。因為城市不僅糧草充足兵源充足,而且有著堅固的城池防守。在山上建立根據地,是很難發展壯大的。《水滸傳》裡寫的“水泊梁山”,那其實是文學的虛構。而且,“水泊梁山”要活下去,還得去攻打“曾頭市”“大名府”這樣的城市,把城市裡的糧草洗劫到山上去。否則,梁山上的人,拿什麼來生活?就算生活,規模也不會太大。不會太大,當然無法發展。

而“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就是防守又堅固,糧草又富足的城市。以這樣的城市作為根據地,顯然才是最恰當的選擇。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擒賊先擒王,圖取其意)

三、“擒賊先擒王”的理念,決定著“兵家必爭之地”必爭。

杜甫曾寫過一首《前出塞》的詩,裡面有“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樣的句子。杜甫不是軍事家,但是這句話詩,卻非常明確地表達了古代的戰爭理念,就是在打仗的時候,不是以殺人為目的,而是以“擒王”為目的。

“擒王”有什麼好處?只要擒住“王”了,“王”下面的那些士兵,群龍無首,自然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都如鳥獸散了。

我這裡說的“王”,從軍隊來說,就是軍隊的首領。從全國的地理戰略來說,就是那些“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一旦你在作戰的時候,佔有了這些城市。那麼,你的戰爭就擁有了重要的節點。

我們很多人在看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看到了一詞——斬首行動。覺得這是美國的一種新型戰爭方略。其實,這樣的東西,我們古代早就有了。

攻下“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其實就是一種“斬首行動”。“斬首行動”實現後,將產生巨大的震懾力。其他一些抵抗力並不強的城市,往往“望風披靡”。

回過頭來看李自成。李自成之所以最終失敗,就是他一直是流寇。僥倖打進了北京城。如果他擁有幾座“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後來他還會敗得那麼慘嗎?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一枚明粉
2019-11-09

軍事上的必經之路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天然的軍事要地;第二種就是因為戰略規劃、戰役部署,某地成為必爭之地。

1、天然的軍事要地

在中國歷史上,天然的軍事要地並不算多。相對而言太原算一個,在東山、西山之間有東西長約12公里的河谷地帶,汾河從中間流過,太原就在此處。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東西很狹窄的太原)

太原是南北交通要道,得之則可以控制河東,失之則南下北上都失據。金與北宋作戰的關鍵點在於太原;金與蒙古作戰的關鍵點在於太原;明軍北伐穩固與否在於取得太原。太原是山西高原的核心點,山西高原是控制華北的基本點。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靖康太原作戰)

相對而言,四川的劍門關、陝西的潼關,也是重要軍事要塞,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但基本都是戰役級別的影響,上升不到戰略層面。

2、戰略、戰役上的必爭之地

戰爭是動態的,對於指戰員而言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許多事都是相對的,必爭之地也是相對的。

從戰略層面而言,朱棣的戰略部署是割據整個北方,贏得談判價碼,那就必須攻下濟南,濟南自然就是必爭之地;如果朱棣的戰略調整成了爭霸天下,戰術執行上長驅直入,沿途就沒有必爭之地了,南京才是一切。更準確說,南京的建文才是一切。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靖難之役)

從戰役層面而言,遼瀋戰役中,錦州作戰對於國軍來說塔山就是必爭之地,只有奪取塔山,才能取得戰役勝利,所以不惜波次衝鋒進攻。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塔山阻擊戰)

在戰鬥層面而言,平型關戰役中,對於雙方而言控制老爺廟制高點是戰局的關鍵,老爺廟就成了必爭之地。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平型關戰役)

戰爭中這一切都是相對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毛選》中許多文章從辯證角度有很深刻的論述,值得認真學習。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火器工坊
2019-03-29

當然不能繞過去。

古代的軍事必爭之地通常都是卡在咽喉要道上,它可以是群山之間的隘口、密佈的河道的渡口、商路交匯的中心。其作用是在長期的軍事行動中被人們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舉幾個例子吧。

先說陳倉。就面積和人口而言,陳倉是個小城,你說經濟意義卻是沒有多大,但是從蜀地去北伐關中,就必須拿下陳倉。不管你是走祁山、散關還是斜谷,陳倉的地理位置都顯得尤為重要。它位於隴山之間,渭水北岸,卡在斜谷和散關之間。你說繞過去自然也是可以,但是陳倉周圍,是沒有什麼軍事據點的,不拿下陳倉,你從祁山或者散關過去的後勤糧隊隨時都有可能被陳倉的守軍截斷。若是出兵斜谷,那麼陳倉就可以和援軍形成夾擊之勢。所以不拿下它,你很難受,這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為啥一定要拿下陳倉。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再比如襄陽。襄陽很重要,古代的評價是扼漢水而通荊襄,東可取武漢南京,西可入川。如果繞過襄陽直接去攻打武漢,那就要翻越群山,時刻面臨著來自江淮、襄陽、四川的敵軍援軍。反過來繞過襄陽去北伐中原,又有可能被偷家或者截斷糧道。正是知曉這個利害,忽必烈才會不顧一切的啃下襄陽,從而打開了南宋的大門。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最後說一下濟南。濟南四面環山,位於山東丘陵邊緣,被群山環抱,明代時,黃河並不經過濟南,所以濟南西北可直奔德州,西南可通臨清、東昌和濟寧。本身也是個大城。可以說是華北平原的東牆。靖難之役,朱棣本想拿下濟南,但是一直沒成功。隨後繞道走險棋直下南京。這一步風險很大,因為濟南在中間,隨時可以截斷燕軍的糧道。如果朱棣在前方失利,濟南守軍還可以與南軍南北夾擊燕軍,從而消滅朱棣。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所以說,古代的軍事重鎮基本上繞不過去的,只能拿下才可以,這是從安全和成本上考慮的。

锐视觉何老师
2019-03-09

這其實還是個老問題: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當然,現在已經是立體戰爭時代,沒有什麼前方還是後方,戰爭的節奏也非常的快,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探討這個問題,咱們還得把時空劃在古代。哎,在頭條寫文章,趕上玩大家來找茬了,一個疏忽就會被網友抓到破綻,要嚴謹。

我們現在和平、富裕的日子也是過了很多年,小年輕的一個個嗚嗚渣渣,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都覺得自己牛的不行。探討軍事問題,你必須要注意一個前提:一天不吃飯,人不如狗。人,其實是一種非常脆弱的動物。

十萬精兵,每個人都跟泰森似的,七天不吃飯,這就是十萬只泰迪。三天不喝水,七天不吃飯,部隊自己就崩了。所以,過去打仗,第一件事考慮的不是謀略、勇猛、戰術、地形、人數、將軍......這些東西,而是糧食。

尤其是中原的農耕文明,打仗的成本太高。

前線10萬人打仗,後方就得有100萬人在搞運輸。100斤糧食從後方運到前線,去掉民夫自己吃的,就剩下10斤、20斤。10萬人打仗,100萬人做後勤,這都得是壯勞力,問題是你後方還得種莊稼呢。供這110萬人吃飯,又得多少農民?剩下的勞力種的糧食實際上供不上前線的需求。所以以前要打仗,朝廷得提前幾年存糧食。至於兵器、鎧甲、馬匹,這甚至得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去準備。漢武帝打匈奴,憑的就是文景之治幾十年攢下的家底。即便如此,也是把大漢帝國消耗盡了元氣,死了全國一半的人口。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而古代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主要影響的就是:糧道。

這座城卡在交通線上,我的軍隊打不下來,也可以繞過去,但你的糧食運輸怎麼辦?你繞道500裡,交通線就拉長了500裡,民夫帶100斤糧食上路,按理說送到前方部隊會剩下20斤。你要是把交通線拉長500裡,那送到前線的也就剩下10斤了。

戰爭也講究兵貴神速,你繞道走,明顯是拖時間,給自己增加難度,給對方增加準備時間。

那你說:我不繞道,我直接從這城下過去。你主力部隊過去,後面的糧食咋運?你糧食隊伍路過城下,城裡的兵出來,不就把你糧搶了嘛。這裡面還有一個常識,冷兵器時代,士兵必須排成緊密的陣型,才能有戰鬥力。不排隊的士兵,就是山賊。運糧肯定有士兵保護,但保護糧隊的士兵,他是沒啥戰鬥力的,嚇唬一下土匪還行,面對有組織的敵軍密集的衝過來,他們根本沒抵抗力。

留下一座城,然後在城外走糧車,糧食會被人家衝出來搶走。然後你前方的十萬大軍七天不吃飯......

立在交通節點上的城池,裡面肯定還有很多敵軍,不考慮糧食,你部隊大搖大擺的過去,他們出來,從背後捅你一刀也是非常要命。如果前方打敗了,部隊精疲力盡的撤退,這裡的人還能出來把退路給你堵上。

打仗通常都是主力部隊在前面跟敵人拼命,但是後方會空虛。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文職官員、農夫、婦女兒童......如果你繞個遠路走了,必爭之地裡的敵軍趁機殺進你老家,把你連根拔了,到時候哭都來不及了。

就像明末袁崇煥殺毛文龍,這就是個致命的錯誤。有毛文龍在,皇太極就不敢亂來。毛文龍皮島這幫人打不過八旗軍,那還打不過八旗軍的七大姑八大姨嗎?要是皇太極帶部隊出發,毛文龍帶人在後方掏一下,把什麼皇太極家的老婆孩子、舅老爺、老姑奶奶都收拾了,這也受不了啊。臨走再放把火......看看,毛文龍一死,皮島被破,皇太極立馬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死的絕對不冤。

正常來講,這個兵家必爭之地,那確實是必須要先打下來的。留下個釘子,肯定是禍害。但是,我前面說的是“正常來講”,那不正常的呢?

在中國歷史上,繞過兵家必爭之地的案例那也比比皆是:北魏的拓跋燾、契丹的蕭太后、金國的完顏宗弼、蒙古的託雷、燕京的朱棣、大清的皇太極......這些人都曾經帶領部隊長驅直入,繞過大城池,打到中原內地,甚至是打過長江,打到海邊。而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騎兵。

這些人敢不搭理必經之地,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騎兵部隊機動能力強,對後勤依賴小。其實像蒙古部隊,他談不上後勤。一個人帶5匹馬,吃喝問題全解決。路上有水有草就行。為啥中原的農耕文明跟周邊的遊民文明打仗總是處於被動,關鍵原因就是遊牧民族打仗的成本遠遠低於農耕文明。咱們上面算的攢糧食、運糧食、路上民夫消耗,這些問題對於遊牧民族是不存在的。他們打仗的成本恐怕只有中原部隊的1%。

繞開必爭之地對於騎兵來講,別說500裡,就是1000裡,那也就是兩腳油的事兒。中原的步兵穿著幾十斤的盔甲,走80裡,騎兵就繞出1000裡了。你這叫艱苦的行軍,對於騎兵來講叫自駕遊。

騎兵部隊遇到堅固城池他可以兜個圈繞過去,跑到你沒防備的地方就地搶一把,就地解決補給,不用後方給我送。就算他打不過你,他也可以繞幾個圈,跑出去。你追?追半路,他在殺回來。

當年元軍打襄陽,這叫必爭之地,他咋沒繞過去呢?而是幾十萬人圍城,打了好幾年。因為元軍不等於蒙古軍,這幾十萬的部隊80%是中原人,所以打法又迴歸到農耕軍隊的形式。

朱棣南征,早期也是按套路打,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挨個的去拔。在最初的兩年裡,都是無功而返。是後來姚廣孝給朱棣出主意:你別跟路上的城池較勁,打不下來你就繞過去,直接打南京。這樣,朱棣才開了竅,迅速翻盤。奪得了大明江山。而姚廣孝之所以敢給朱棣出這主意,那也是因為朱棣手下是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

WarOH协虎
2019-11-09

乾巴巴地進行闡述,可能大家沒辦法深入體會到。接下來我將用山海關的例子,讓各位看官進行更加清楚、直接地瞭解到,為什麼非要打下這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當年吳三桂的“怒髮衝冠為紅顏”,為何如此有名?當然有陳圓圓這個美人的元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的這一舉動,直接將清軍放入了山海關內。驍勇的清軍騎兵一過山海關,便入猛虎下山一般,以橫掃之勢問鼎中原。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清軍在此之前,被山海關整整阻擋了二十多年幾久。山海關這條完整的防線,牢牢鎖住了清軍通往中原的大門。通過狹窄的通道配合關塞,山海關讓善於野戰的八旗清軍難以發揮其戰力優勢、只能望關興嘆!那為什麼當年的清軍不繞開山海關呢?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實際上,山海關並不是進入中原的唯一途徑。比如當年的皇太極便有好幾次是從北京密雲的長城開始入關的,但是密雲山區崎嶇的道路,便決定了大規模的軍隊無法進入,只適合小規模軍隊的劫掠。


所以山海關在路線距離與安全性方面,是清軍的最佳選擇。大規模清軍從這裡進入關內,可以縮短行軍路線以及補給線長度。繞開山海關會造成部隊脫節和消耗大等諸多問題,不利於清軍長期作戰。所以山海關對於儲備物資有限、需要長期作戰的清軍來說,是必須攻打下的關口。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所以諸如山海關等必經之路、必經之地,往往並不是不能繞開。而是繞開以後,便會面臨著行軍時間長、行軍消耗大、糧草調動困難等諸多問題。等到真正遇到了以逸待勞的敵方軍隊,結局可想而知。所以所謂必經之地,往往是現有兵力機動、後勤保障能力覆蓋下的唯一選擇。


軍隊的統帥一般都會選擇攻佔這些必經之地,以保障糧草的及時補給以及大股軍隊的快速行軍,以保障長期戰略的逐步推進乃至於獲得最後的勝利。另外萬一戰敗的時候,這些必經之地也能夠保障軍隊較為從容地撤回。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所以說,要想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這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都是不能繞開,必須實打實地打下來。但是這些必經之地,都是在古代兵力機動所諸多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如今絕大部分必經之地,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戰略價值。

史论纵横
2019-02-14

學習軍事對於地理的訴求是很大的,就我所知,拿破崙元帥以及林老總在軍校學習期間,最喜歡看的就是地圖,如果連地圖都搞不明白,那麼他連做軍官的資格都沒有。

在黃埔軍校前期的教學中,主要有四大教程,戰術、兵器、交通、築城,其中只有兵器跟地理沒有關係,在黃埔軍校的六本配套教材中,關於地理的包括《交通學》《地形學》《築城學》,由此可見軍事與地理的關係。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換句話說,打仗打的是什麼?不就是我要奪取你的地盤,或者防止你奪取我的地盤,地盤是載體,你不把地理整明白怎麼打?

在古代冷兵器的戰爭中,強調“天時、地利、人和”,其中的地利也可以看作是地形,在孫武的軍事名著《孫子·地形》篇中指出"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夫地形者,兵之助也"。也強調地形的作用。

正是因為如此,古代的山川險峻才形成了必經之路,大多數情況下是繞不過去的,繞過去也是徒勞的。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在古代的戰役中,很多戰役都是藉助地理位置才完成的,縱橫最近研究了很多三國時期的戰役,成敗都與地理有著巨大的關係,比如官渡之戰,曹操能夠取勝靠的就是黃河天險,袁世凱幾十萬大軍在官渡這個地方未能突破曹操的防守,最後糧草被燒,軍心打亂;赤壁之戰更是因為長江天險導致南北對峙,倘若沒有長江天險,可能曹操早就一統天下了。

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實就是軍事地理的典範之作,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荊州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北面控制漢、沔二水,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就是兵家必爭的地方。

除此之外,諸葛亮也認為益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益州是四川盆地以及漢中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秦漢從地方政權走向統一全國的根基,尤其是益州地勢險要,敵人輕易進不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劉備佔據了荊州、益州,成功跨入三大佬之列,按照諸葛亮的想法,一旦北方政權不穩就可以從荊州出發,直接推垮曹魏政權,當然,蜀國最後霸業沒有完成,就是因為劉備在佔領漢中的過程中,荊州被東吳所襲,隆中對也就無法實現了。

後來諸葛亮的北伐,也大多是徒勞的,因為不能從荊州而出,糧草問題得不到解決,諸葛亮的北伐是從漢中,然後繞個遠路走祁山,最遠的地方好像也就打到街亭,如果諸葛亮能夠聽從魏延的建議,從子午出奇兵,或許還有一線成功的希望。

明末時期,後金崛起,遼西走廊和山海關就成了清軍入主中原的必經之地,明末的很多將領都曉得,想要阻止後金入關,就必須在遼西走廊上建立起一條防線,後來袁崇煥建立的寧錦防線,著實抵擋了後金很多年,當年努爾哈赤大軍氣勢正盛,唯一就是在寧遠城下沒有打過去,最後中了炮彈,再上點火就一命嗚呼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寧錦防線一直都是後金入關的一個屏障,一直到鬆錦大戰,滿清舉國之力才徹底摧毀寧錦防線,然而前面還有山海關。

肯定有人會說,即使繞過山海關,清軍也曾五次迂道入關,那麼山海關就不是必經之地,事情沒那麼簡單,1629年皇太極親自率領大軍繞過山海關,從蒙古地區攻破長城口,直接進逼北京,在袁崇煥援軍趕到的時候,皇太極隨即撤軍;從第二次入關開始,皇太極更是意識到,不攻大的城池,專門劫掠。

實際上我們也能看出來,皇太極派出關的隊伍,都是沒有後勤補給的兵,一切補給全靠搶,跟當年匈奴人遭逢天災南下劫掠是一樣的,但是真正決戰的話,還是要靠火炮和步兵,清軍騎兵野戰雖然厲害,奈何人家要是不出城,你也是沒辦法。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直到1644年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清軍才能傾兵而出,入主中原,也就是說,清軍繞過山海關只能是小打小鬧,想要主力入關,別的道是走不通的。

在古代,開闢的路更少,尤其是過山的路,想要經過就這一條路,這就是必經之路,因此在古代搶劫人有一夥人叫“劫道”,人家不去你家裡搶,就在這過山的必經之路搶,所謂“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除了地理上的必經之地,還有戰略上的必經之地,這個解釋起來就複雜了,歡迎關注,有機會一起討論。

邓海春
2019-02-02

在古代很多經典戰役中都會出現軍事要地的爭奪,這些軍事要地往往是重要城鎮或者必經之地。那麼古代人為什麼一定要攻下這個必經之地呢?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什麼不能繞路經過呢? 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有沒有別的路可以繞路呢?回答是,沒有!在古代很多情況下,官府沒有能力開闢更多的寬敞的大路,而古代大軍行進,尤其是輜重部隊的行軍,對路況的要求在當時來講是很高的。本來路就不多,達到要求的就更少了。這些無法繞過的路段也往往被防守的一方利用,做成要塞來阻擋進攻的大軍,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在必經之路上你爭我搶的現象,所以說這個問題的第一個答案很通俗,就是繞不過去,真的沒有其他路。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其實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即使適合大部隊行進的只有一條,那麼供行人通過的小路總不能只有一條吧?這裡面也有很多原因,首先小路就意味著易守難攻,進攻方的兵力優勢很難展開。此外,古代城牆都是在城池的四周圍繞,也用不到小路,隨時可以繞城而過。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包圍城池以後問題就來了,是進攻還是圍困。按理說城內糧食總是有限的,圍上一年半載糧食總有吃完的那一天,這樣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城池。但在古代的背景下,這樣做也是有很大風險的,古代城中一定會有糧倉儲存糧食不說,要打仗了這些必經之地的軍隊也會加以準備,這樣一來糧食就更多了,水源更不用更擔心,水井不是遍地都是嗎?

準備充分堅持一兩年都不是問題。在看進攻方的麻煩可就大了,由於是進攻方,往往遠離根據地,糧食等給養的運輸在古代可是個大麻煩,很可能沒困死城裡的守軍,反而城外的糧食供給不上,歷史上有很多戰役就是如此,所以很多將領才選擇把城池打下來。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繞過必經之地直接繼續進攻看上去也是不錯的選擇,可這樣一來就會有一股敵軍在己方陣線以內,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對其圍困、牽制。不然己方的運輸隊和後方都很容易受到襲擾。

另外,在自動武器沒有發明之前,攻城的傷亡相對較小,和近代展開的陣地戰相差不多,這也使得進攻方沒有必要繞過必經之路,從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角度,直接打了不是更加痛快嗎?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所謂必經之路,都是在古代的稱謂,在現代這種地方是很難存在的,一方面現代戰爭更加立體化,空降兵可以空降在任何戰略地點,很容易對要塞形成包圍。另一方面現代的給養運輸能力遠高於古代,在古代如果要包圍一座城池,可能城外的大軍糧草可能要比城內更加緊張,而在現代是完全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綜上所述,之所以不選擇繞路原因有三,一來進攻代價相對不大,二來圍困敵方不利於後續戰鬥,最後真的有可能沒路可繞。

度度狼gg
2019-12-27

由於地形、地勢和地貌造成的戰略要點,慣稱“自古兵家必爭之地”,非但軍隊繞不過去,其實也不敢繞,因為守軍會用火力封鎖道路和實施打擊。比如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重鎮長沙,就卡在華中日軍入侵大西南的交通要道上,遏守湘南,屏障廣西,衛護貴州和四川。從1939年到1942年間,侵華日軍曾經三次試圖攻取長沙均未能成功。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第四和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1944年日軍發起的“一號作戰”,其作戰目標除打通縱貫華北、華中到華南的鐵路交通線之外,還需要摧毀廣西桂林、柳州地區的美軍機場群,因為從這兩處空軍基地起飛的轟炸機不僅隨時可以炸燬粵漢鐵路,甚至還能攻擊駐越南方向的日軍。

已經失去空中優勢的日軍是不能指望轟炸來完成任務的,這樣負責湘桂段作戰的日寇第11軍就必須深入桂北地區,期間有三個城市橫亙在必經之路上:長沙、衡陽、全州,尤其是衡陽地處湘桂水陸交通節點,全州乃湘桂交界山地咽喉,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長沙守將第4軍張德能)

也就是說,日寇欲入廣西,必經全州;欲取全州,必克衡陽;欲過衡陽,必取長沙,因此在這場國軍方面稱為的“豫湘桂”戰役中,湖南戰場主要圍繞這三個城市進行,故又稱“長衡會戰”。

1944年6月起,七個師團20餘萬日軍分成左中右三路撲向長沙,左右兩翼的第3、第13師團等精銳兵團首先擊破了第九戰區的外線機動部隊,由於薛嶽的輕敵和應對失誤,他的老把式“天爐戰法”就此失效。中路日軍這才開始進攻已成孤城的長沙,湘江西岸的日軍迂迴包抄嶽麓山,守城部隊張德能第4軍僅僅三小時即告崩潰,堅守五年之久的長沙淪陷,張德能中將被電召重慶,軍法審判後予以槍決。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衡陽守將第10軍方先覺)


薛嶽殘部被日軍二個師團趕往湘東南,從此這個“老虎仔”一蹶不振,而日軍主力則馬不停蹄再撲衡陽。沒想到在這裡碰到了硬茬子,方先覺的第10軍火力全開不動如山,日軍從二個師團增兵至四個師團,酷暑中整整圍攻47日不能得手。但由於國軍解圍無力,彈盡援絕,8月8日衡陽還是陷於敵手。

方先覺和第10軍將士由此給全州的防禦爭取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從四川兼程趕來的中央軍第93軍進駐全州,工事完備,彈藥充足,如果該軍能有“泰山軍”的意志和決心,死守全州兩週以上,在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之下,後勤補給較為困難的日軍極有可能收兵回撤,放棄進入廣西的計劃。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全州守將第93 軍陳牧農)


可惜的是,黃埔一期的93軍軍長陳牧農,坐擁20000多人的美械精銳部隊,卻遠不如三期師弟方先覺硬氣,僅接火一天,便炸燬150萬發彈藥和大批汽油棄城而逃,方先覺和第10軍將士的血就這樣白白流淌了。衝上陣地的日軍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防線和工事都堪稱堅固,實在不明白93軍為何如此草雞,甚至一度懷疑國軍有什麼陰謀詭計,而日本人的迷糊,則是國軍抗戰的恥辱。

陳牧農中將被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扣押,以擅自逃跑的罪名執行槍決,執行人是桂林警備司令韋雲淞。逃跑將軍雖然殺了,可是日軍也順利通過湘桂咽喉跟了進來,發起了本來可以避免的“桂柳會戰”,陳牧農百死莫贖其罪。面對氣勢洶洶的日軍,而頂在前面的中央軍又非敗即逃,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不想犧牲桂軍主力,草草安排桂林城防後也撤往貴州。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桂林警備司令韋雲淞)

1944年11月初,橫山勇指揮日軍用兩週時間攻破桂林,守軍131師師長闞維雍自殺殉國,同時柳州也被日軍攻克,兩處空軍基地被徹底破壞,日本人幾乎全部完成了作戰目標。在抗戰勝利的前一年有如此戰果,簡直是奇蹟,這也就是國軍的“豫湘桂大潰敗”。打紅了眼的日軍一部,甚至通過黔桂邊界的要地宜山侵入貴州南部,重慶震動,舉國譁然。蔣介石緊急調動八個軍從四川南下增援,加之日軍也是強弩之末稍稍後退,最終雙方對峙於桂北地區。

“豫湘桂大潰敗”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幾十萬國軍精銳連續丟掉三個戰略要點,致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的桂柳基地全部喪失,美國人對蔣介石的軍事能力產生了嚴重質疑,不僅減少了對重慶政府的軍事援助和戰略仰賴,同時開始接觸蘇聯政府,希望蘇聯在打敗德國後出兵遠東,對後來的政治局勢影響頗大。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