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颱風行進上千公里,能下一路的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10 個回答
我就是兔斯基
2019-08-15

颱風利奇馬終於過去了,連續幾天的狂風暴雨。颱風利奇馬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刮到山東地區的颱風。看看天氣預報,颱風利奇馬在橫掃山東後又要登陸東北了。

對此大家就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還能下一路的雨,颱風怎麼就那麼多的雨呢?請大家坐好小板凳,拿好筆記本,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颱風利奇馬終於過去了,連續幾天的狂風暴雨。颱風利奇馬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刮到山東地區的颱風。看看天氣預報,颱風利奇馬在橫掃山東後又要登陸東北了。

對此大家就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還能下一路的雨,颱風怎麼就那麼多的雨呢?請大家坐好小板凳,拿好筆記本,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圖示:今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

颱風的威力相信大家已經領教過了吧?颱風的形成是需要極大的能量的。而這些能量歸根到底就是來自太陽。颱風是太陽的威力在地球上一種展現的方式。每年的夏季菲律賓群島以東的廣闊的熱帶太平洋地區是颱風的發源地。這裡有著廣闊的水域。當太陽把這大片海洋的溫度提升到26.5℃,且海面下60米以上的海水都達到26.5℃的時候,颱風就形成了。能夠晒熱60米深的海水,想象一下太陽的力量有多大?

此時,颱風形成的海域溫度較高的空氣攜帶者大量的水蒸氣上升到高空中,然後遇冷形成了大面積的降雨雲。而下方海面由於空氣的上升,氣壓變得比較低,因此附近海域的空氣就會向著氣壓比較低的颱風形成的中心海域流動。風就產生了。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向颱風中心直線運動的風會受到一個名叫科里奧利力的力的影響,就會旋轉起來。旋轉的颱風就產生了

颱風利奇馬終於過去了,連續幾天的狂風暴雨。颱風利奇馬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刮到山東地區的颱風。看看天氣預報,颱風利奇馬在橫掃山東後又要登陸東北了。

對此大家就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還能下一路的雨,颱風怎麼就那麼多的雨呢?請大家坐好小板凳,拿好筆記本,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圖示:今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

颱風的威力相信大家已經領教過了吧?颱風的形成是需要極大的能量的。而這些能量歸根到底就是來自太陽。颱風是太陽的威力在地球上一種展現的方式。每年的夏季菲律賓群島以東的廣闊的熱帶太平洋地區是颱風的發源地。這裡有著廣闊的水域。當太陽把這大片海洋的溫度提升到26.5℃,且海面下60米以上的海水都達到26.5℃的時候,颱風就形成了。能夠晒熱60米深的海水,想象一下太陽的力量有多大?

此時,颱風形成的海域溫度較高的空氣攜帶者大量的水蒸氣上升到高空中,然後遇冷形成了大面積的降雨雲。而下方海面由於空氣的上升,氣壓變得比較低,因此附近海域的空氣就會向著氣壓比較低的颱風形成的中心海域流動。風就產生了。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向颱風中心直線運動的風會受到一個名叫科里奧利力的力的影響,就會旋轉起來。旋轉的颱風就產生了

圖示:颱風上方看到的颱風,中間是颱風眼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還有這麼多雨水

這時候的颱風雛形已經形成,下一步就是遠征陸地,展現它的威力了。只要颱風經過的海域附近海水溫度超過26.5℃,颱風的能量就一直在增大,攜帶的雨水也就越來越多。颱風的降雨帶寬度可達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長數千公里。這麼大的降雨帶攜帶的雨水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有計算表明,一次颱風蘊藏的能量相當於幾顆原子彈的威力。

颱風在海面上前進時,能量損失是很小的。一旦所經過的海域海水溫度高於26.5℃,颱風的威力還會不斷的增強,一直到登陸。這樣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也就很好理解了。

颱風利奇馬終於過去了,連續幾天的狂風暴雨。颱風利奇馬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刮到山東地區的颱風。看看天氣預報,颱風利奇馬在橫掃山東後又要登陸東北了。

對此大家就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還能下一路的雨,颱風怎麼就那麼多的雨呢?請大家坐好小板凳,拿好筆記本,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圖示:今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

颱風的威力相信大家已經領教過了吧?颱風的形成是需要極大的能量的。而這些能量歸根到底就是來自太陽。颱風是太陽的威力在地球上一種展現的方式。每年的夏季菲律賓群島以東的廣闊的熱帶太平洋地區是颱風的發源地。這裡有著廣闊的水域。當太陽把這大片海洋的溫度提升到26.5℃,且海面下60米以上的海水都達到26.5℃的時候,颱風就形成了。能夠晒熱60米深的海水,想象一下太陽的力量有多大?

此時,颱風形成的海域溫度較高的空氣攜帶者大量的水蒸氣上升到高空中,然後遇冷形成了大面積的降雨雲。而下方海面由於空氣的上升,氣壓變得比較低,因此附近海域的空氣就會向著氣壓比較低的颱風形成的中心海域流動。風就產生了。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向颱風中心直線運動的風會受到一個名叫科里奧利力的力的影響,就會旋轉起來。旋轉的颱風就產生了

圖示:颱風上方看到的颱風,中間是颱風眼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還有這麼多雨水

這時候的颱風雛形已經形成,下一步就是遠征陸地,展現它的威力了。只要颱風經過的海域附近海水溫度超過26.5℃,颱風的能量就一直在增大,攜帶的雨水也就越來越多。颱風的降雨帶寬度可達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長數千公里。這麼大的降雨帶攜帶的雨水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有計算表明,一次颱風蘊藏的能量相當於幾顆原子彈的威力。

颱風在海面上前進時,能量損失是很小的。一旦所經過的海域海水溫度高於26.5℃,颱風的威力還會不斷的增強,一直到登陸。這樣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也就很好理解了。

圖示:在地球上空看到的颱風,多麼恐怖!

飛燕——走得最遠的颱風

去年的颱風飛燕大家還有印象吧?颱風飛燕在形成後,前進途中經又遇到了日本暖流加熱,威力十分強大。颱風飛燕席捲日本,經過日本海一直刮到了俄羅斯遠東地區,距離北極圈只有1500公里的地方才善罷甘休。颱風飛燕讓北極熊都聞到了一絲熱帶風暴的氣息。颱風飛燕的行程達6300公里,可以說是颱風中颳得最遠的。

颱風利奇馬終於過去了,連續幾天的狂風暴雨。颱風利奇馬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刮到山東地區的颱風。看看天氣預報,颱風利奇馬在橫掃山東後又要登陸東北了。

對此大家就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還能下一路的雨,颱風怎麼就那麼多的雨呢?請大家坐好小板凳,拿好筆記本,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圖示:今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

颱風的威力相信大家已經領教過了吧?颱風的形成是需要極大的能量的。而這些能量歸根到底就是來自太陽。颱風是太陽的威力在地球上一種展現的方式。每年的夏季菲律賓群島以東的廣闊的熱帶太平洋地區是颱風的發源地。這裡有著廣闊的水域。當太陽把這大片海洋的溫度提升到26.5℃,且海面下60米以上的海水都達到26.5℃的時候,颱風就形成了。能夠晒熱60米深的海水,想象一下太陽的力量有多大?

此時,颱風形成的海域溫度較高的空氣攜帶者大量的水蒸氣上升到高空中,然後遇冷形成了大面積的降雨雲。而下方海面由於空氣的上升,氣壓變得比較低,因此附近海域的空氣就會向著氣壓比較低的颱風形成的中心海域流動。風就產生了。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向颱風中心直線運動的風會受到一個名叫科里奧利力的力的影響,就會旋轉起來。旋轉的颱風就產生了

圖示:颱風上方看到的颱風,中間是颱風眼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還有這麼多雨水

這時候的颱風雛形已經形成,下一步就是遠征陸地,展現它的威力了。只要颱風經過的海域附近海水溫度超過26.5℃,颱風的能量就一直在增大,攜帶的雨水也就越來越多。颱風的降雨帶寬度可達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長數千公里。這麼大的降雨帶攜帶的雨水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有計算表明,一次颱風蘊藏的能量相當於幾顆原子彈的威力。

颱風在海面上前進時,能量損失是很小的。一旦所經過的海域海水溫度高於26.5℃,颱風的威力還會不斷的增強,一直到登陸。這樣颱風能夠行進上千公里也就很好理解了。

圖示:在地球上空看到的颱風,多麼恐怖!

飛燕——走得最遠的颱風

去年的颱風飛燕大家還有印象吧?颱風飛燕在形成後,前進途中經又遇到了日本暖流加熱,威力十分強大。颱風飛燕席捲日本,經過日本海一直刮到了俄羅斯遠東地區,距離北極圈只有1500公里的地方才善罷甘休。颱風飛燕讓北極熊都聞到了一絲熱帶風暴的氣息。颱風飛燕的行程達6300公里,可以說是颱風中颳得最遠的。

圖示:2018年第21號颱風飛燕前進路線

為什麼颱風越來越強悍

大家知道為什麼現在的颱風越來越強,越跑越遠嗎?我覺得這和全球氣候變暖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全球變暖直接導致了海水溫度的上升,而海水溫度是形成颱風的關鍵因素。大面積的海水溫度上升,使得形成颱風的水域面積增加,颱風在海面上前進過程中的能量不斷增加。因此颱風在登陸的時候破壞性更強了,影響的範圍也越大了。

因此,保護地球環境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了。大自然已經在報復我們了。

地理那些事
2019-08-16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由於“利奇馬”是少有的北上臺風,登陸後由南向北縱貫我國華東地區約1300餘公里,不僅行進路徑長,而且帶來的降雨量也十分豐富,沿途的46個國家雨量監測站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極端閾值,浙江(北侖)、山東(廣饒、青州、臨朐)等部分區域甚至突破歷史極值,降雨量達到了291毫米~386.7毫米。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由於“利奇馬”是少有的北上臺風,登陸後由南向北縱貫我國華東地區約1300餘公里,不僅行進路徑長,而且帶來的降雨量也十分豐富,沿途的46個國家雨量監測站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極端閾值,浙江(北侖)、山東(廣饒、青州、臨朐)等部分區域甚至突破歷史極值,降雨量達到了291毫米~386.7毫米。

同樣以此次“利奇馬”對山東的影響為例,據中央氣象臺之前的報道,“利奇馬”影響山東期間,三天內扭轉了今年以來山東降雨量偏少的格局,竟然在3天內降了248.1億立方米的雨水,如果按濟南大明湖總庫容為1200000立方米計算,相當於足足有下了20675個大明湖的雨水,即便是與我國長江流域的大型湖泊(水庫)做比較,基本上相當於1個鄱陽湖和0.631個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可見“利奇馬”的厲害程度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颱風為啥有如此強悍的“生命力”,為何影響範圍如此之廣?其實這與颱風的形成原因有關。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由於“利奇馬”是少有的北上臺風,登陸後由南向北縱貫我國華東地區約1300餘公里,不僅行進路徑長,而且帶來的降雨量也十分豐富,沿途的46個國家雨量監測站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極端閾值,浙江(北侖)、山東(廣饒、青州、臨朐)等部分區域甚至突破歷史極值,降雨量達到了291毫米~386.7毫米。

同樣以此次“利奇馬”對山東的影響為例,據中央氣象臺之前的報道,“利奇馬”影響山東期間,三天內扭轉了今年以來山東降雨量偏少的格局,竟然在3天內降了248.1億立方米的雨水,如果按濟南大明湖總庫容為1200000立方米計算,相當於足足有下了20675個大明湖的雨水,即便是與我國長江流域的大型湖泊(水庫)做比較,基本上相當於1個鄱陽湖和0.631個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可見“利奇馬”的厲害程度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颱風為啥有如此強悍的“生命力”,為何影響範圍如此之廣?其實這與颱風的形成原因有關。

前面小地講到,颱風一般形成於低緯度(緯度大約介於10~25度之間)熱帶洋麵,這會主要是因為這一維度區域的洋麵由於太陽高度角較大,海水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多溫度升高,當一定水深範圍內的海水溫度達到或超過26.5攝氏度時,由於表面海水蒸發旺盛水汽不斷上升在高空遇冷變成積雨雲,而近洋麵形成低壓區四周空氣向中心輻合,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逆時針旋渦、南半球形成順時針旋渦。

由於海洋麵積廣闊,颱風在洋麵行進過程中由於受到的阻力較小,能力不僅損失小,而且所經過洋麵有暖流流經或洋麵溫度較高時,其能量還會不斷加強,直到登陸後由於地面摩擦加大其才逐漸減小。但只要颱風的中心結果沒有受到破壞,即仍然存在由四周向中心快速符合的氣流,那麼颱風的影響仍然會持續,這就是為什麼颱風登陸後,仍然能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緣故。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由於“利奇馬”是少有的北上臺風,登陸後由南向北縱貫我國華東地區約1300餘公里,不僅行進路徑長,而且帶來的降雨量也十分豐富,沿途的46個國家雨量監測站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極端閾值,浙江(北侖)、山東(廣饒、青州、臨朐)等部分區域甚至突破歷史極值,降雨量達到了291毫米~386.7毫米。

同樣以此次“利奇馬”對山東的影響為例,據中央氣象臺之前的報道,“利奇馬”影響山東期間,三天內扭轉了今年以來山東降雨量偏少的格局,竟然在3天內降了248.1億立方米的雨水,如果按濟南大明湖總庫容為1200000立方米計算,相當於足足有下了20675個大明湖的雨水,即便是與我國長江流域的大型湖泊(水庫)做比較,基本上相當於1個鄱陽湖和0.631個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可見“利奇馬”的厲害程度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颱風為啥有如此強悍的“生命力”,為何影響範圍如此之廣?其實這與颱風的形成原因有關。

前面小地講到,颱風一般形成於低緯度(緯度大約介於10~25度之間)熱帶洋麵,這會主要是因為這一維度區域的洋麵由於太陽高度角較大,海水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多溫度升高,當一定水深範圍內的海水溫度達到或超過26.5攝氏度時,由於表面海水蒸發旺盛水汽不斷上升在高空遇冷變成積雨雲,而近洋麵形成低壓區四周空氣向中心輻合,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逆時針旋渦、南半球形成順時針旋渦。

由於海洋麵積廣闊,颱風在洋麵行進過程中由於受到的阻力較小,能力不僅損失小,而且所經過洋麵有暖流流經或洋麵溫度較高時,其能量還會不斷加強,直到登陸後由於地面摩擦加大其才逐漸減小。但只要颱風的中心結果沒有受到破壞,即仍然存在由四周向中心快速符合的氣流,那麼颱風的影響仍然會持續,這就是為什麼颱風登陸後,仍然能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緣故。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由於“利奇馬”是少有的北上臺風,登陸後由南向北縱貫我國華東地區約1300餘公里,不僅行進路徑長,而且帶來的降雨量也十分豐富,沿途的46個國家雨量監測站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極端閾值,浙江(北侖)、山東(廣饒、青州、臨朐)等部分區域甚至突破歷史極值,降雨量達到了291毫米~386.7毫米。

同樣以此次“利奇馬”對山東的影響為例,據中央氣象臺之前的報道,“利奇馬”影響山東期間,三天內扭轉了今年以來山東降雨量偏少的格局,竟然在3天內降了248.1億立方米的雨水,如果按濟南大明湖總庫容為1200000立方米計算,相當於足足有下了20675個大明湖的雨水,即便是與我國長江流域的大型湖泊(水庫)做比較,基本上相當於1個鄱陽湖和0.631個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可見“利奇馬”的厲害程度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颱風為啥有如此強悍的“生命力”,為何影響範圍如此之廣?其實這與颱風的形成原因有關。

前面小地講到,颱風一般形成於低緯度(緯度大約介於10~25度之間)熱帶洋麵,這會主要是因為這一維度區域的洋麵由於太陽高度角較大,海水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多溫度升高,當一定水深範圍內的海水溫度達到或超過26.5攝氏度時,由於表面海水蒸發旺盛水汽不斷上升在高空遇冷變成積雨雲,而近洋麵形成低壓區四周空氣向中心輻合,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逆時針旋渦、南半球形成順時針旋渦。

由於海洋麵積廣闊,颱風在洋麵行進過程中由於受到的阻力較小,能力不僅損失小,而且所經過洋麵有暖流流經或洋麵溫度較高時,其能量還會不斷加強,直到登陸後由於地面摩擦加大其才逐漸減小。但只要颱風的中心結果沒有受到破壞,即仍然存在由四周向中心快速符合的氣流,那麼颱風的影響仍然會持續,這就是為什麼颱風登陸後,仍然能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緣故。

以此次的“利奇馬”登陸浙江東南沿海之後,受東南丘陵的阻擋,路徑迅速北轉,由於所經之地主要為平原地帶,且先後經過了太湖、黃海海域,雖然登陸後其能量有所降低,但是在經過寬闊水面時又有所加強,這就是“利奇馬”能夠貫穿我國幾個面積較大的地理單元的緣故。

颱風為什麼能行進上千公里,而且還能一路下雨,颱風帶來的雨下不完嗎?

以最近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利奇馬”為例,它形成於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約1200公里的洋麵上,並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我國浙江省東南沿海挺進,從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後,一路輾轉北上,先後經過影響福建、浙江、安徽、上海、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共9省1市,基本上橫跨了我國江南東部、江淮東部、黃淮大部、華北東部以及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理單元。

由於“利奇馬”是少有的北上臺風,登陸後由南向北縱貫我國華東地區約1300餘公里,不僅行進路徑長,而且帶來的降雨量也十分豐富,沿途的46個國家雨量監測站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極端閾值,浙江(北侖)、山東(廣饒、青州、臨朐)等部分區域甚至突破歷史極值,降雨量達到了291毫米~386.7毫米。

同樣以此次“利奇馬”對山東的影響為例,據中央氣象臺之前的報道,“利奇馬”影響山東期間,三天內扭轉了今年以來山東降雨量偏少的格局,竟然在3天內降了248.1億立方米的雨水,如果按濟南大明湖總庫容為1200000立方米計算,相當於足足有下了20675個大明湖的雨水,即便是與我國長江流域的大型湖泊(水庫)做比較,基本上相當於1個鄱陽湖和0.631個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可見“利奇馬”的厲害程度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颱風為啥有如此強悍的“生命力”,為何影響範圍如此之廣?其實這與颱風的形成原因有關。

前面小地講到,颱風一般形成於低緯度(緯度大約介於10~25度之間)熱帶洋麵,這會主要是因為這一維度區域的洋麵由於太陽高度角較大,海水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多溫度升高,當一定水深範圍內的海水溫度達到或超過26.5攝氏度時,由於表面海水蒸發旺盛水汽不斷上升在高空遇冷變成積雨雲,而近洋麵形成低壓區四周空氣向中心輻合,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逆時針旋渦、南半球形成順時針旋渦。

由於海洋麵積廣闊,颱風在洋麵行進過程中由於受到的阻力較小,能力不僅損失小,而且所經過洋麵有暖流流經或洋麵溫度較高時,其能量還會不斷加強,直到登陸後由於地面摩擦加大其才逐漸減小。但只要颱風的中心結果沒有受到破壞,即仍然存在由四周向中心快速符合的氣流,那麼颱風的影響仍然會持續,這就是為什麼颱風登陸後,仍然能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緣故。

以此次的“利奇馬”登陸浙江東南沿海之後,受東南丘陵的阻擋,路徑迅速北轉,由於所經之地主要為平原地帶,且先後經過了太湖、黃海海域,雖然登陸後其能量有所降低,但是在經過寬闊水面時又有所加強,這就是“利奇馬”能夠貫穿我國幾個面積較大的地理單元的緣故。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小P影娱
2019-08-13

颱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颱風。

支撐颱風的要素主要有:

1、高溫、高溼的大氣。

2、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臺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颱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

一般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颱風會迅速減弱消亡,消亡之後的殘留雲系可以給某個地帶來長時間強降雨。

3人没有妙计
2019-08-13

謝謝邀請。

本人認為颱風的雨下不完,海不枯,風不停,雨也就會連續性強,雨量充足。“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

颱風之所以會帶來暴雨,這是與颱風的結構和颱風維持的機理有關,颱風能夠維持是由於熱能轉換為動能,熱能來源於熱帶的溫度較高的洋麵而蒸發的水汽,這一些水汽要釋放熱能必須進行相態變化,也就是從氣態變為液態水,釋放大量的能量轉換為動能,這動能又抽取更多的高溫水汽,水汽再釋放熱能,這樣就形成熱機。所以颱風就有大量的液態水釋放和降落形成暴雨。

峰哥志趣影视
2019-08-13

任何事物能不能持久要看它的能量聚集,來看看臺風的的形成過程和它的能量吧,你就知道它為什麼能一路攜風帶雨:颱風通常在熱帶地區離赤道平均3-5個緯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動主要受大尺度天氣系統等影響,最終在海上消散、或者變性為溫帶氣旋、或在登陸陸地後消散。登陸陸地的熱帶氣旋會帶來嚴重的財產和人員傷亡,是自然災害的一種。不過熱帶氣旋亦是大氣循環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將熱能及地球自轉的角動量由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 當熱帶氣旋登陸或北移到較高緯度的海域時,因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高溫高溼條件,會很快消亡。

颱風的形成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麵,水溫高於26.5攝氏度而且在到60米深的一層海水都要滿足這一條件。 颱風形成每天都要消耗大量能量,巨大的能量只有熱帶海洋釋放的潛熱才能提供,這要求海水溫度達到或超過26.5攝氏度。另外,颱風中心由於氣壓降低,會造成中心海水翻騰,這種現象能影響到60米深度,所以要維持颱風,60米以上的海水都要超26.5攝氏度。 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才能讓氣流旋轉且不讓空氣直接流進低壓中心,而是沿著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的的颱風做順時針運動)。

颱風在本質上是一種熱機,能夠從溫暖的海水中汲取大量能量。據科學家研究,颱風釋放的能量功率相當於全世界發電功率的200倍。颱風是地球上最大的移動物體,尺度可達數百至上千公里。

罗定气象时代
2019-08-13

很高興能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颱風形成條件: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抬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面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溼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抬升。如此循環,形成正反饋,即第二類條件不穩定(CISK)機制。在條件合適的廣闊海面上,循環的影響範圍將不斷擴大,可達數百至上千公里。

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摩擦,由於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旋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颱風和颱風路徑。

以下為人教版高一地理書第一冊的描述:

在海洋麵溫度超過26℃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近洋麵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麵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這樣近洋麵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後形成了颱風。

從颱風結構看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

要有廣闊的高溫洋麵。海水溫度要高於26.5℃,而且深度要有60米深。颱風是一種十分猛烈的天氣系統,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釐米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能供應。另外,颱風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60米深的海水發生翻騰,為了確保海水翻騰中海面溫度始終高於26.5℃,暖水層的厚度必須達60米。

要有合適的流場。颱風的形成需要強烈的上升運動。合適的流場(如東風波,赤道輻合帶)易產生熱帶弱氣旋,熱帶弱氣旋氣壓中間低外圍高,促使氣流不斷向氣旋中心輻合併作上升運動;上升過程中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潛熱,形成暖心補給颱風能量,並使上升運動越來越強。

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如果輻合氣流直達氣旋中心發生空氣堆積阻塞,則颱風不能形成。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使輻合氣流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中心,而是沿著中心旋轉,使氣旋性環流加強。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向兩極逐漸增大,故颱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距以上,在5~20度之間。

氣流鉛直切變要小。即高低空風向風速相差不大。如果高低空風速相差過大,潛熱會迅速平流出去,不利於颱風暖心形成和維持。緯度大於20度的地區,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颱風不易出現。

颱風演變:

一、孕育階段:太陽經過1天照射,海面上形成了很強盛的積雨雲,這些積雨雲裡的熱空氣上升,周圍較冷空氣源源不絕的補充進來,再次遇熱上升,如此循環,使得上方的空氣熱,下方空氣冷,上方的熱空氣裡的水汽蒸發擴大了雲帶範圍,雲帶的擴大使得這種運動更加劇烈。經過不斷擴大的雲團受到地轉偏向力影響,逆時針旋轉起來(在南半球是順時針),形成熱帶氣旋,熱帶氣旋里旋轉的空氣產生的離心力把空氣都往外甩,中心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空氣壓力不斷變小,形成了熱帶低壓—颱風初始階段。

二、發展(增強)階段 :因為熱帶低壓中心氣壓比外界低,所以周圍空氣湧向熱帶低壓,遇熱上升,共給了熱帶低壓較多的能量,超過輸出能量,此時,熱帶低壓裡空氣旋轉更厲害,中心最大風力升高,中心氣壓進一步降低。等到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一定標準時,就會提升到更高的一個級別,熱帶低壓提升到熱帶風暴,再提升到強熱帶風暴、颱風,有時能提升到強颱風甚至超強颱風,這要看能量輸入與輸出比決定,輸入能量大於輸出能量,颱風就會增強,反之就會減弱。

三、成熟階段:颱風經過漫長的發展之路,變得強大,具有了造成災害的能力,如果這時登陸,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四、消亡階段:颱風消亡路徑有兩個,第一個是:颱風登陸陸地後,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颱風會迅速減弱消亡,消亡之後的殘留雲系可以給某地帶來長時間強降雨。第二個是:颱風在東海北部轉向,登陸韓國或穿過朝鮮海峽之後,在日本海變性為溫帶氣旋,變性為溫帶氣旋後,消亡較慢。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程大成
2019-08-13

颱風的成因是地面溫度高,氣流上升,海面風和水蒸氣由於比重大,沿地面補充地面空氣,海面溫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空間,由於海面大,溫差小,海面上空聚集水蒸氣多,降雨範圍廣,水蒸氣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補充便形成大風。

大風從海洋帶來地大量的水汽,水汽在強對流天氣條件下形成降雨。所以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

不過隨著颱風登錄以後,逐漸的前進,雨水量會越來越小,直到沒有。

珍惜牵手阿明
2019-08-14

因為,颱風從熱帶海上而來,帶來大量水氣,颱風是圍繞低氣壓中心猛烈旋轉的熱帶大氣旋渦。當它登陸後,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響,風力便大大減小,中心氣壓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風仍然圍繞著低氣壓中心吹颳著,來自海洋上高溫高溼的空氣仍然在上升和凝結,不斷製造出雨滴來。如果潮溼空氣遇到大山,山的迎風坡還會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結,那裡的暴雨就更凶猛了,就像地震一樣,來來回回還是有餘震。

阿紫的生活日记
2019-08-13

首先颱風的成因是地面溫度高,氣流上升,然後颱風是從還面上行成的,海面風和水蒸氣由於比重大,沿地面補充地面空氣,海面溫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空間,由於海面大,溫差小,海面上空聚集水蒸氣多,降雨範圍廣,水蒸氣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補充便形成大風。颱風就是一個像一個空中旋轉的大烏雲。

大風從海洋帶來地大量的水汽,水汽在強對流天氣條件下形成降雨。所以這樣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

用户6231739175071
2019-08-14

為什麼我們人類不能向颱風借能量呢?能不能借我一點愛,讓我向寒冬買點溫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