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中國人口最少的“馬背民族”,放下獵槍的鄂倫春人,如今這樣生活
彈指間行攝
1/9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山林裡住著勇敢的鄂倫春……”,這首平鋪直白的當地小調,不僅唱出了鄂倫春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也是我對這個民族的最初印象。鄂倫春族自稱為“山嶺上的人”,也有“使用馴鹿的人”之意。他們大都生活在黑龍江,內蒙古地區的大興安嶺山林地帶,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鄂倫春族共有8659人,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
2/9 鄂倫春族原以狩獵為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帶有濃郁的狩獵民族特色。 鄂倫春人威武健壯、身手敏捷、精騎善射,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世代在大興安嶺的森林裡狩獵為生,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鄂倫春人才走出山林,修房定居,由“四海為家”的狩獵逐漸轉向定居遊獵的生活。再在1996年,國家實行全面禁獵,鄂倫春人的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漸漸轉向農耕或和其他的勞動方式。
3/9 前年在內蒙古鄂倫春阿里河鎮我曾首次瞭解過這個民族,而這次黑河之旅,我再次走訪了鄂倫春族的聚居地--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璦琿區的新生鄂倫春民族鄉。是日一大清早,冒著-30℃的嚴寒,我們驅車來到坐落於美麗的剌爾濱河畔的新生鄂倫春民族鄉,一下車就受到當地鄂倫春姑娘和小夥的熱烈歡迎,紛紛獻上下馬酒,一杯熱酒下肚,渾身漸漸暖和,鄂倫春人的熱情好客全在這杯下馬酒中。
4/9 鄂倫春人早年居無定所,他們精騎善射,狩獵為生,世代遊獵在大、小興安嶺的森林中。解放前,鄂倫春族還保留著原始公社的生活方式。早先的鄂倫春民族公社叫“穆昆”,意為“兄弟們”或“同姓人”,由同一父系血統的人組成的共同體。一個“穆昆”由很多“烏力楞”組成,“烏力楞”即“子孫們”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傳的子孫後代。一個“烏力楞”就是一個父系家族,由幾個或幾十個“斜仁柱”組成。
5/9 “斜仁柱”,是遊獵民族生活的臨時居所,是用松木或樺木搭起支架,蓋上樺樹皮,冬季再用獸皮包裹,塔狀的“斜仁柱”底部最大直徑七八米,高五六米,在中間生起篝火,可做飯,取暖和照明。但如此寒冷的冬季,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真的能抵擋風寒嗎?想想便可知道這個遊獵民族曾經生活的種種心酸和不易。
6/9 新生鄂倫春民族鄉地處小興安嶺腹地,是1953年國家為安置長期過著遊獵生活的鄂倫春族群眾而建立的新鄉村。因此,鄂倫春族也是我國11個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之一。來到這裡,參觀鄂倫春博物館,依舊能看到鄂倫春族的遊獵生活場景和特色民俗風情。近年來,鄂倫春族特有的民族習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慕名而來,新生鄂倫春民族鄉也被當地政府確定為民俗風情遊的重點線路。
7/9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如今的鄂倫春獵民的家裡已難尋覓原來那些遊獵器具和生活用品,家家都添加了彩電、洗衣機、音響等電器以及衣櫃、沙發等現代生活配置,和漢族家庭沒有明顯差別。但在新生鄉的鄂倫春博物館,我們還能看到很多他們當年用的狩獵器具、生活用品和獸皮做的衣物和狍頭做的皮帽等。
8/9 看著一件件舊物,我們就可體會到鄂倫春人的聰明才智,他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僅用獸皮做了各種禦寒的衣物和帽子,還用白樺樹皮製作了不同的生活器皿,有樺皮簍、樺皮盒,不光做工精巧,還在上面用彩色絲線刺上美麗的圖案,每一件既是生活用品,也是民族工藝品。
9/9 鄂倫春人神祕的原始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改變,這個曾經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很多特色的遊獵文化和民俗風情正在慢慢消逝,在推廣旅遊的同時,應該加大力度做好民族遺產的保護,讓這些珍貴的民俗文化得以流傳和延續。
2018-12-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