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後,魯肅為什麼會被任命為統帥全軍的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10 個回答
苍茫大地顾炜斌
2019-07-08

魯肅看了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肯定會在自己的墓裡猛敲棺材板,真實的魯肅是個大戰略家,周瑜之後東吳大帥的不二人選,下面蒼茫大地為文友們介紹一下真實的魯肅。

一、雅量無二,賢臣擇明君。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人。出生不久就喪父,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財,生性喜好施捨。當時天下大亂,魯肅大肆散發家中的錢財貨物,標價出賣田地,把救濟窮困和結交讀書人作為當務之急,深得鄉親擁戴。

周瑜任居巢縣長,帶幾百人專程拜訪魯肅,並請求資助糧食。魯肅家有兩倉米,各三千斛,魯肅送一倉給周瑜,周瑜明白此人不同凡響,與他親近結交。袁術聞聽魯肅名聲,讓他代理東城縣長。魯肅發現袁術沒有法度,帶同族老弱親屬和任俠少年百餘人,南行到居巢投奔周瑜。周瑜東渡長江,魯肅隨行,祖母去世,魯肅回東城安葬祖母。後聽從周瑜的勸說,投奔孫權。

二丶天才戰略家,和孔明難分伯仲。

周瑜推薦說魯肅是具備輔助君主治理時政的大才。孫權立即接見魯肅,相談甚歡。眾賓客告退,孫權留魯肅同席對飲,孫權問:當今天下大亂,我承繼父兄基業,試圖建立齊恆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君何以助我?魯肅直言:漢廷不可復興,曹操不可能一下剷除。為將軍計,只有佔江東先成三足鼎立之勢靜待天下變化。照此藍圖謀劃,當毫無顧忌。時下北方多事而混亂,無暇南顧,將軍可趁機剿滅黃祖,進伐劉表,佔有荊襄,進一步奪取天下,建立高祖一樣的霸業。孫權極為佩服,張昭責備魯肅驕傲,說魯肅年輕不可重用,孫權弗聽,尊重魯肅,賜給魯母衣服帷帳及日用雜品,讓他家富裕如初。

三、審時度勢,力主聯劉抗曹,為三分天下奠基。

劉表去世,魯肅向孫權進言:荊州有長江、漢水環繞,內有山陵險阻,如同金城一般堅固,沃野萬里,如能據為已有,就獲得帝業基礎。劉表新逝,長子劉琦、劉琮不和,軍中分為兩派,劉備是天下豪傑,但不被重用,如劉備與荊州方面相見歡,就結盟劉備;如劉備與他們離心離德,就該另想辦法以成大事。我請求奉令去荊州弔唁,同時慰勞荊州將領,以及說服劉備安撫劉表部下,共抗曹操,劉備如答應,事情就成功了。後魯肅趕到夏口,聽說曹操已向荊州進軍,於是日夜兼程到南郡,得知劉琮降操,劉備準備南渡,魯肅直接在當陽縣長阪,向劉備轉達孫權意圖,促成孫劉聯盟,劉備派孔明與魯肅一起見孫權。

孫權得知曹操準備東進,手下都勸孫權迎降曹操,唯有魯肅力排眾議:眾人之言妨害將軍,不值得謀劃大事。像我迎降,逐步升遷能到州郡的長官,將軍若降,該怎樣設計自己的歸宿呢?望將軍早日定奪!孫權說:我和你看法相同,你是老天賜給我的。

魯肅勸孫權追回周瑜,任命周瑜主管軍事,讓魯肅擔任贊軍校尉,協助他出謀劃策。赤壁大勝後,魯肅先行返回吳郡,孫權大請眾將迎接魯肅,魯肅要入閣門拜見孫權,孫權起身行禮,便對他說:子敬,我用扶鞍下馬的方式迎接你,足以使你顯耀麼?魯肅小步快走說:不夠。眾人大駭,就座之後,魯肅緩緩舉起馬鞭說道:我希望將軍的聲威和德行覆蓋四海、囊括九州,完成帝王大業,再用迎接德高望重者的安車軟輪來徵召我,那樣才真算是顯耀了。孫權聽後鼓掌歡笑。

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共同抗曹。曹操聽說孫權以荊州土地資助劉備,正在寫信的他,筆驚掉在地……

三、周瑜臨終力薦,孫權慧眼識珠,魯肅終登東吳第二位大都督之位。

周瑜病危,向孫權力薦魯肅,信中說:現在東吳已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敵我邊境近在咫尺,附近百姓未附,當用良將鎮撫。魯肅智慧謀略足以勝任,我請求讓他接替我的職務。於是孫權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兵,周瑜手下四千兵及作為奉邑的四縣盡歸魯肅。魯肅開始屯江陵,後改到下游陸口駐紮,聲威恩澤普遍施行,部隊增加到一萬多人,又被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建安十九年,跟孫權破皖城,轉任橫江將軍。

四、講靈活性,更講原則性,單刀赴萬人敵關羽會,書卷氣不輸劍氣!

赤壁大戰後,劉璋如待宰的羔羊,周瑜、甘寧一起勸孫權攻蜀地,孫權問之於劉備,劉備早有此意,假意替劉璋求情,希望孫權將來不追究劉璋過失。後來劉備西進圖蜀,令關羽鎮荊州,孫權大罵:大耳賊使詐。等到關羽與魯肅防區相鄰,多次猜忌,魯肅顧全大局,友好安撫。等劉備平定益州,孫劉矛盾尖銳,孫權討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拒不答應,孫權派呂蒙開打,劉備親率大軍鎮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魯肅屯益陽,與關羽對峙。魯肅邀關羽相見,各自兵馬留百步外,雙方主將單刀相會,魯肅責問關羽:當初你們無家可歸,東吳誠心誠意地將土地借給你們,如今你們已有益州新家,既沒有奉還荊州之意,對於我們只求歸還三郡的要求,竟也置之不理。關羽手下一在場部下大放厥詞:什麼天下有德者居之!魯肅厲聲呵斥,關羽喝退部下,正巧曹操率兵來攻漢中,劉備怕腹背受敵,割讓三郡,雙方以湘水為界,各自罷兵。

五、死後哀榮。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自為他發喪,又親自出席葬禮。孔明也為他舉行哀悼儀式。後來孫權稱帝,登上祭壇,回頭對公卿大臣說:過去魯肅曾對我說起稱帝事,他真可以說是明白天下大勢的人物。

綜合上述,魯肅接周瑜班,由總參謀長晉總司令,是因為有膽有識有雅量,深得總司令、國主倚重,他能擔任江東第二位都督,絕非僥倖!


魯肅看了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肯定會在自己的墓裡猛敲棺材板,真實的魯肅是個大戰略家,周瑜之後東吳大帥的不二人選,下面蒼茫大地為文友們介紹一下真實的魯肅。

一、雅量無二,賢臣擇明君。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人。出生不久就喪父,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財,生性喜好施捨。當時天下大亂,魯肅大肆散發家中的錢財貨物,標價出賣田地,把救濟窮困和結交讀書人作為當務之急,深得鄉親擁戴。

周瑜任居巢縣長,帶幾百人專程拜訪魯肅,並請求資助糧食。魯肅家有兩倉米,各三千斛,魯肅送一倉給周瑜,周瑜明白此人不同凡響,與他親近結交。袁術聞聽魯肅名聲,讓他代理東城縣長。魯肅發現袁術沒有法度,帶同族老弱親屬和任俠少年百餘人,南行到居巢投奔周瑜。周瑜東渡長江,魯肅隨行,祖母去世,魯肅回東城安葬祖母。後聽從周瑜的勸說,投奔孫權。

二丶天才戰略家,和孔明難分伯仲。

周瑜推薦說魯肅是具備輔助君主治理時政的大才。孫權立即接見魯肅,相談甚歡。眾賓客告退,孫權留魯肅同席對飲,孫權問:當今天下大亂,我承繼父兄基業,試圖建立齊恆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君何以助我?魯肅直言:漢廷不可復興,曹操不可能一下剷除。為將軍計,只有佔江東先成三足鼎立之勢靜待天下變化。照此藍圖謀劃,當毫無顧忌。時下北方多事而混亂,無暇南顧,將軍可趁機剿滅黃祖,進伐劉表,佔有荊襄,進一步奪取天下,建立高祖一樣的霸業。孫權極為佩服,張昭責備魯肅驕傲,說魯肅年輕不可重用,孫權弗聽,尊重魯肅,賜給魯母衣服帷帳及日用雜品,讓他家富裕如初。

三、審時度勢,力主聯劉抗曹,為三分天下奠基。

劉表去世,魯肅向孫權進言:荊州有長江、漢水環繞,內有山陵險阻,如同金城一般堅固,沃野萬里,如能據為已有,就獲得帝業基礎。劉表新逝,長子劉琦、劉琮不和,軍中分為兩派,劉備是天下豪傑,但不被重用,如劉備與荊州方面相見歡,就結盟劉備;如劉備與他們離心離德,就該另想辦法以成大事。我請求奉令去荊州弔唁,同時慰勞荊州將領,以及說服劉備安撫劉表部下,共抗曹操,劉備如答應,事情就成功了。後魯肅趕到夏口,聽說曹操已向荊州進軍,於是日夜兼程到南郡,得知劉琮降操,劉備準備南渡,魯肅直接在當陽縣長阪,向劉備轉達孫權意圖,促成孫劉聯盟,劉備派孔明與魯肅一起見孫權。

孫權得知曹操準備東進,手下都勸孫權迎降曹操,唯有魯肅力排眾議:眾人之言妨害將軍,不值得謀劃大事。像我迎降,逐步升遷能到州郡的長官,將軍若降,該怎樣設計自己的歸宿呢?望將軍早日定奪!孫權說:我和你看法相同,你是老天賜給我的。

魯肅勸孫權追回周瑜,任命周瑜主管軍事,讓魯肅擔任贊軍校尉,協助他出謀劃策。赤壁大勝後,魯肅先行返回吳郡,孫權大請眾將迎接魯肅,魯肅要入閣門拜見孫權,孫權起身行禮,便對他說:子敬,我用扶鞍下馬的方式迎接你,足以使你顯耀麼?魯肅小步快走說:不夠。眾人大駭,就座之後,魯肅緩緩舉起馬鞭說道:我希望將軍的聲威和德行覆蓋四海、囊括九州,完成帝王大業,再用迎接德高望重者的安車軟輪來徵召我,那樣才真算是顯耀了。孫權聽後鼓掌歡笑。

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共同抗曹。曹操聽說孫權以荊州土地資助劉備,正在寫信的他,筆驚掉在地……

三、周瑜臨終力薦,孫權慧眼識珠,魯肅終登東吳第二位大都督之位。

周瑜病危,向孫權力薦魯肅,信中說:現在東吳已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敵我邊境近在咫尺,附近百姓未附,當用良將鎮撫。魯肅智慧謀略足以勝任,我請求讓他接替我的職務。於是孫權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兵,周瑜手下四千兵及作為奉邑的四縣盡歸魯肅。魯肅開始屯江陵,後改到下游陸口駐紮,聲威恩澤普遍施行,部隊增加到一萬多人,又被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建安十九年,跟孫權破皖城,轉任橫江將軍。

四、講靈活性,更講原則性,單刀赴萬人敵關羽會,書卷氣不輸劍氣!

赤壁大戰後,劉璋如待宰的羔羊,周瑜、甘寧一起勸孫權攻蜀地,孫權問之於劉備,劉備早有此意,假意替劉璋求情,希望孫權將來不追究劉璋過失。後來劉備西進圖蜀,令關羽鎮荊州,孫權大罵:大耳賊使詐。等到關羽與魯肅防區相鄰,多次猜忌,魯肅顧全大局,友好安撫。等劉備平定益州,孫劉矛盾尖銳,孫權討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拒不答應,孫權派呂蒙開打,劉備親率大軍鎮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魯肅屯益陽,與關羽對峙。魯肅邀關羽相見,各自兵馬留百步外,雙方主將單刀相會,魯肅責問關羽:當初你們無家可歸,東吳誠心誠意地將土地借給你們,如今你們已有益州新家,既沒有奉還荊州之意,對於我們只求歸還三郡的要求,竟也置之不理。關羽手下一在場部下大放厥詞:什麼天下有德者居之!魯肅厲聲呵斥,關羽喝退部下,正巧曹操率兵來攻漢中,劉備怕腹背受敵,割讓三郡,雙方以湘水為界,各自罷兵。

五、死後哀榮。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自為他發喪,又親自出席葬禮。孔明也為他舉行哀悼儀式。後來孫權稱帝,登上祭壇,回頭對公卿大臣說:過去魯肅曾對我說起稱帝事,他真可以說是明白天下大勢的人物。

綜合上述,魯肅接周瑜班,由總參謀長晉總司令,是因為有膽有識有雅量,深得總司令、國主倚重,他能擔任江東第二位都督,絕非僥倖!



魯肅看了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肯定會在自己的墓裡猛敲棺材板,真實的魯肅是個大戰略家,周瑜之後東吳大帥的不二人選,下面蒼茫大地為文友們介紹一下真實的魯肅。

一、雅量無二,賢臣擇明君。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人。出生不久就喪父,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財,生性喜好施捨。當時天下大亂,魯肅大肆散發家中的錢財貨物,標價出賣田地,把救濟窮困和結交讀書人作為當務之急,深得鄉親擁戴。

周瑜任居巢縣長,帶幾百人專程拜訪魯肅,並請求資助糧食。魯肅家有兩倉米,各三千斛,魯肅送一倉給周瑜,周瑜明白此人不同凡響,與他親近結交。袁術聞聽魯肅名聲,讓他代理東城縣長。魯肅發現袁術沒有法度,帶同族老弱親屬和任俠少年百餘人,南行到居巢投奔周瑜。周瑜東渡長江,魯肅隨行,祖母去世,魯肅回東城安葬祖母。後聽從周瑜的勸說,投奔孫權。

二丶天才戰略家,和孔明難分伯仲。

周瑜推薦說魯肅是具備輔助君主治理時政的大才。孫權立即接見魯肅,相談甚歡。眾賓客告退,孫權留魯肅同席對飲,孫權問:當今天下大亂,我承繼父兄基業,試圖建立齊恆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君何以助我?魯肅直言:漢廷不可復興,曹操不可能一下剷除。為將軍計,只有佔江東先成三足鼎立之勢靜待天下變化。照此藍圖謀劃,當毫無顧忌。時下北方多事而混亂,無暇南顧,將軍可趁機剿滅黃祖,進伐劉表,佔有荊襄,進一步奪取天下,建立高祖一樣的霸業。孫權極為佩服,張昭責備魯肅驕傲,說魯肅年輕不可重用,孫權弗聽,尊重魯肅,賜給魯母衣服帷帳及日用雜品,讓他家富裕如初。

三、審時度勢,力主聯劉抗曹,為三分天下奠基。

劉表去世,魯肅向孫權進言:荊州有長江、漢水環繞,內有山陵險阻,如同金城一般堅固,沃野萬里,如能據為已有,就獲得帝業基礎。劉表新逝,長子劉琦、劉琮不和,軍中分為兩派,劉備是天下豪傑,但不被重用,如劉備與荊州方面相見歡,就結盟劉備;如劉備與他們離心離德,就該另想辦法以成大事。我請求奉令去荊州弔唁,同時慰勞荊州將領,以及說服劉備安撫劉表部下,共抗曹操,劉備如答應,事情就成功了。後魯肅趕到夏口,聽說曹操已向荊州進軍,於是日夜兼程到南郡,得知劉琮降操,劉備準備南渡,魯肅直接在當陽縣長阪,向劉備轉達孫權意圖,促成孫劉聯盟,劉備派孔明與魯肅一起見孫權。

孫權得知曹操準備東進,手下都勸孫權迎降曹操,唯有魯肅力排眾議:眾人之言妨害將軍,不值得謀劃大事。像我迎降,逐步升遷能到州郡的長官,將軍若降,該怎樣設計自己的歸宿呢?望將軍早日定奪!孫權說:我和你看法相同,你是老天賜給我的。

魯肅勸孫權追回周瑜,任命周瑜主管軍事,讓魯肅擔任贊軍校尉,協助他出謀劃策。赤壁大勝後,魯肅先行返回吳郡,孫權大請眾將迎接魯肅,魯肅要入閣門拜見孫權,孫權起身行禮,便對他說:子敬,我用扶鞍下馬的方式迎接你,足以使你顯耀麼?魯肅小步快走說:不夠。眾人大駭,就座之後,魯肅緩緩舉起馬鞭說道:我希望將軍的聲威和德行覆蓋四海、囊括九州,完成帝王大業,再用迎接德高望重者的安車軟輪來徵召我,那樣才真算是顯耀了。孫權聽後鼓掌歡笑。

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共同抗曹。曹操聽說孫權以荊州土地資助劉備,正在寫信的他,筆驚掉在地……

三、周瑜臨終力薦,孫權慧眼識珠,魯肅終登東吳第二位大都督之位。

周瑜病危,向孫權力薦魯肅,信中說:現在東吳已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敵我邊境近在咫尺,附近百姓未附,當用良將鎮撫。魯肅智慧謀略足以勝任,我請求讓他接替我的職務。於是孫權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兵,周瑜手下四千兵及作為奉邑的四縣盡歸魯肅。魯肅開始屯江陵,後改到下游陸口駐紮,聲威恩澤普遍施行,部隊增加到一萬多人,又被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建安十九年,跟孫權破皖城,轉任橫江將軍。

四、講靈活性,更講原則性,單刀赴萬人敵關羽會,書卷氣不輸劍氣!

赤壁大戰後,劉璋如待宰的羔羊,周瑜、甘寧一起勸孫權攻蜀地,孫權問之於劉備,劉備早有此意,假意替劉璋求情,希望孫權將來不追究劉璋過失。後來劉備西進圖蜀,令關羽鎮荊州,孫權大罵:大耳賊使詐。等到關羽與魯肅防區相鄰,多次猜忌,魯肅顧全大局,友好安撫。等劉備平定益州,孫劉矛盾尖銳,孫權討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拒不答應,孫權派呂蒙開打,劉備親率大軍鎮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魯肅屯益陽,與關羽對峙。魯肅邀關羽相見,各自兵馬留百步外,雙方主將單刀相會,魯肅責問關羽:當初你們無家可歸,東吳誠心誠意地將土地借給你們,如今你們已有益州新家,既沒有奉還荊州之意,對於我們只求歸還三郡的要求,竟也置之不理。關羽手下一在場部下大放厥詞:什麼天下有德者居之!魯肅厲聲呵斥,關羽喝退部下,正巧曹操率兵來攻漢中,劉備怕腹背受敵,割讓三郡,雙方以湘水為界,各自罷兵。

五、死後哀榮。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自為他發喪,又親自出席葬禮。孔明也為他舉行哀悼儀式。後來孫權稱帝,登上祭壇,回頭對公卿大臣說:過去魯肅曾對我說起稱帝事,他真可以說是明白天下大勢的人物。

綜合上述,魯肅接周瑜班,由總參謀長晉總司令,是因為有膽有識有雅量,深得總司令、國主倚重,他能擔任江東第二位都督,絕非僥倖!




魯肅看了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肯定會在自己的墓裡猛敲棺材板,真實的魯肅是個大戰略家,周瑜之後東吳大帥的不二人選,下面蒼茫大地為文友們介紹一下真實的魯肅。

一、雅量無二,賢臣擇明君。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人。出生不久就喪父,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財,生性喜好施捨。當時天下大亂,魯肅大肆散發家中的錢財貨物,標價出賣田地,把救濟窮困和結交讀書人作為當務之急,深得鄉親擁戴。

周瑜任居巢縣長,帶幾百人專程拜訪魯肅,並請求資助糧食。魯肅家有兩倉米,各三千斛,魯肅送一倉給周瑜,周瑜明白此人不同凡響,與他親近結交。袁術聞聽魯肅名聲,讓他代理東城縣長。魯肅發現袁術沒有法度,帶同族老弱親屬和任俠少年百餘人,南行到居巢投奔周瑜。周瑜東渡長江,魯肅隨行,祖母去世,魯肅回東城安葬祖母。後聽從周瑜的勸說,投奔孫權。

二丶天才戰略家,和孔明難分伯仲。

周瑜推薦說魯肅是具備輔助君主治理時政的大才。孫權立即接見魯肅,相談甚歡。眾賓客告退,孫權留魯肅同席對飲,孫權問:當今天下大亂,我承繼父兄基業,試圖建立齊恆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君何以助我?魯肅直言:漢廷不可復興,曹操不可能一下剷除。為將軍計,只有佔江東先成三足鼎立之勢靜待天下變化。照此藍圖謀劃,當毫無顧忌。時下北方多事而混亂,無暇南顧,將軍可趁機剿滅黃祖,進伐劉表,佔有荊襄,進一步奪取天下,建立高祖一樣的霸業。孫權極為佩服,張昭責備魯肅驕傲,說魯肅年輕不可重用,孫權弗聽,尊重魯肅,賜給魯母衣服帷帳及日用雜品,讓他家富裕如初。

三、審時度勢,力主聯劉抗曹,為三分天下奠基。

劉表去世,魯肅向孫權進言:荊州有長江、漢水環繞,內有山陵險阻,如同金城一般堅固,沃野萬里,如能據為已有,就獲得帝業基礎。劉表新逝,長子劉琦、劉琮不和,軍中分為兩派,劉備是天下豪傑,但不被重用,如劉備與荊州方面相見歡,就結盟劉備;如劉備與他們離心離德,就該另想辦法以成大事。我請求奉令去荊州弔唁,同時慰勞荊州將領,以及說服劉備安撫劉表部下,共抗曹操,劉備如答應,事情就成功了。後魯肅趕到夏口,聽說曹操已向荊州進軍,於是日夜兼程到南郡,得知劉琮降操,劉備準備南渡,魯肅直接在當陽縣長阪,向劉備轉達孫權意圖,促成孫劉聯盟,劉備派孔明與魯肅一起見孫權。

孫權得知曹操準備東進,手下都勸孫權迎降曹操,唯有魯肅力排眾議:眾人之言妨害將軍,不值得謀劃大事。像我迎降,逐步升遷能到州郡的長官,將軍若降,該怎樣設計自己的歸宿呢?望將軍早日定奪!孫權說:我和你看法相同,你是老天賜給我的。

魯肅勸孫權追回周瑜,任命周瑜主管軍事,讓魯肅擔任贊軍校尉,協助他出謀劃策。赤壁大勝後,魯肅先行返回吳郡,孫權大請眾將迎接魯肅,魯肅要入閣門拜見孫權,孫權起身行禮,便對他說:子敬,我用扶鞍下馬的方式迎接你,足以使你顯耀麼?魯肅小步快走說:不夠。眾人大駭,就座之後,魯肅緩緩舉起馬鞭說道:我希望將軍的聲威和德行覆蓋四海、囊括九州,完成帝王大業,再用迎接德高望重者的安車軟輪來徵召我,那樣才真算是顯耀了。孫權聽後鼓掌歡笑。

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共同抗曹。曹操聽說孫權以荊州土地資助劉備,正在寫信的他,筆驚掉在地……

三、周瑜臨終力薦,孫權慧眼識珠,魯肅終登東吳第二位大都督之位。

周瑜病危,向孫權力薦魯肅,信中說:現在東吳已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敵我邊境近在咫尺,附近百姓未附,當用良將鎮撫。魯肅智慧謀略足以勝任,我請求讓他接替我的職務。於是孫權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兵,周瑜手下四千兵及作為奉邑的四縣盡歸魯肅。魯肅開始屯江陵,後改到下游陸口駐紮,聲威恩澤普遍施行,部隊增加到一萬多人,又被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建安十九年,跟孫權破皖城,轉任橫江將軍。

四、講靈活性,更講原則性,單刀赴萬人敵關羽會,書卷氣不輸劍氣!

赤壁大戰後,劉璋如待宰的羔羊,周瑜、甘寧一起勸孫權攻蜀地,孫權問之於劉備,劉備早有此意,假意替劉璋求情,希望孫權將來不追究劉璋過失。後來劉備西進圖蜀,令關羽鎮荊州,孫權大罵:大耳賊使詐。等到關羽與魯肅防區相鄰,多次猜忌,魯肅顧全大局,友好安撫。等劉備平定益州,孫劉矛盾尖銳,孫權討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拒不答應,孫權派呂蒙開打,劉備親率大軍鎮公安,令關羽爭奪三郡。魯肅屯益陽,與關羽對峙。魯肅邀關羽相見,各自兵馬留百步外,雙方主將單刀相會,魯肅責問關羽:當初你們無家可歸,東吳誠心誠意地將土地借給你們,如今你們已有益州新家,既沒有奉還荊州之意,對於我們只求歸還三郡的要求,竟也置之不理。關羽手下一在場部下大放厥詞:什麼天下有德者居之!魯肅厲聲呵斥,關羽喝退部下,正巧曹操率兵來攻漢中,劉備怕腹背受敵,割讓三郡,雙方以湘水為界,各自罷兵。

五、死後哀榮。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自為他發喪,又親自出席葬禮。孔明也為他舉行哀悼儀式。後來孫權稱帝,登上祭壇,回頭對公卿大臣說:過去魯肅曾對我說起稱帝事,他真可以說是明白天下大勢的人物。

綜合上述,魯肅接周瑜班,由總參謀長晉總司令,是因為有膽有識有雅量,深得總司令、國主倚重,他能擔任江東第二位都督,絕非僥倖!




汉史趣闻
2019-05-23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個很重要的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關於周瑜的能力,大家都知道,赤壁大戰火燒曹軍打敗曹操的人,正是周瑜。

相對比周瑜,魯肅可能大家就有點陌生了。

《三國演義》裡,由於對魯肅的描寫,有失公允,也就讓魯肅這個人暗淡了下來,其實真實歷史上的魯肅,是很有才能的。

這麼說吧,他比諸葛亮要提前很長時間預料出,當時的天下是要三分的。只不過魯肅預料的時候,劉備還沒有成為氣候。

所以,魯肅沒有把劉備算在裡面。魯肅以為,曹操,孫權和劉表以後是天下最為主要的三個盟主。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個很重要的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關於周瑜的能力,大家都知道,赤壁大戰火燒曹軍打敗曹操的人,正是周瑜。

相對比周瑜,魯肅可能大家就有點陌生了。

《三國演義》裡,由於對魯肅的描寫,有失公允,也就讓魯肅這個人暗淡了下來,其實真實歷史上的魯肅,是很有才能的。

這麼說吧,他比諸葛亮要提前很長時間預料出,當時的天下是要三分的。只不過魯肅預料的時候,劉備還沒有成為氣候。

所以,魯肅沒有把劉備算在裡面。魯肅以為,曹操,孫權和劉表以後是天下最為主要的三個盟主。

但是,後來劉表被曹操給吃掉了。然後是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分的天下。儘管當時魯肅沒有算準劉備。

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依然可以看出魯肅對天下大勢的把控的。

魯肅之所以能被任命為統帥,他當然也是有這個能力了,而且魯肅的才能是孫權和周瑜都十分清楚的。

魯肅之所以能走入孫權的法眼,很大程度上是周瑜在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周瑜是推薦魯肅輔佐孫權的第一人。

魯肅本來就屬於東吳的土著居民,他在東吳有很大的影響力。孫權要想在東吳立足腳跟,魯肅這一夥土著的勢力,他還是要拉絨的。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個很重要的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關於周瑜的能力,大家都知道,赤壁大戰火燒曹軍打敗曹操的人,正是周瑜。

相對比周瑜,魯肅可能大家就有點陌生了。

《三國演義》裡,由於對魯肅的描寫,有失公允,也就讓魯肅這個人暗淡了下來,其實真實歷史上的魯肅,是很有才能的。

這麼說吧,他比諸葛亮要提前很長時間預料出,當時的天下是要三分的。只不過魯肅預料的時候,劉備還沒有成為氣候。

所以,魯肅沒有把劉備算在裡面。魯肅以為,曹操,孫權和劉表以後是天下最為主要的三個盟主。

但是,後來劉表被曹操給吃掉了。然後是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分的天下。儘管當時魯肅沒有算準劉備。

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依然可以看出魯肅對天下大勢的把控的。

魯肅之所以能被任命為統帥,他當然也是有這個能力了,而且魯肅的才能是孫權和周瑜都十分清楚的。

魯肅之所以能走入孫權的法眼,很大程度上是周瑜在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周瑜是推薦魯肅輔佐孫權的第一人。

魯肅本來就屬於東吳的土著居民,他在東吳有很大的影響力。孫權要想在東吳立足腳跟,魯肅這一夥土著的勢力,他還是要拉絨的。

魯肅最主要的一個特點,他就是親劉派。他和諸葛亮的關係也十分的要好。在魯肅看來,東吳只要和劉備結合起來,打敗曹操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一直都是魯肅在說服孫權和劉備集團交好。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有一個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其實諸葛亮之所以能夠舌戰群儒成功,大部分功勞是因為魯肅。

也就是說,在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前,人家魯肅已經說服了孫權,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諸葛亮只不過是走了一個過場而已。

當時是曹操寫了一封信,說自己帶著百萬雄師,到江南遊玩,意思就是說想要混混孫權。孫權收到這封信之後,立刻召集部下討論要如何應對?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個很重要的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關於周瑜的能力,大家都知道,赤壁大戰火燒曹軍打敗曹操的人,正是周瑜。

相對比周瑜,魯肅可能大家就有點陌生了。

《三國演義》裡,由於對魯肅的描寫,有失公允,也就讓魯肅這個人暗淡了下來,其實真實歷史上的魯肅,是很有才能的。

這麼說吧,他比諸葛亮要提前很長時間預料出,當時的天下是要三分的。只不過魯肅預料的時候,劉備還沒有成為氣候。

所以,魯肅沒有把劉備算在裡面。魯肅以為,曹操,孫權和劉表以後是天下最為主要的三個盟主。

但是,後來劉表被曹操給吃掉了。然後是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分的天下。儘管當時魯肅沒有算準劉備。

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依然可以看出魯肅對天下大勢的把控的。

魯肅之所以能被任命為統帥,他當然也是有這個能力了,而且魯肅的才能是孫權和周瑜都十分清楚的。

魯肅之所以能走入孫權的法眼,很大程度上是周瑜在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周瑜是推薦魯肅輔佐孫權的第一人。

魯肅本來就屬於東吳的土著居民,他在東吳有很大的影響力。孫權要想在東吳立足腳跟,魯肅這一夥土著的勢力,他還是要拉絨的。

魯肅最主要的一個特點,他就是親劉派。他和諸葛亮的關係也十分的要好。在魯肅看來,東吳只要和劉備結合起來,打敗曹操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一直都是魯肅在說服孫權和劉備集團交好。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有一個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其實諸葛亮之所以能夠舌戰群儒成功,大部分功勞是因為魯肅。

也就是說,在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前,人家魯肅已經說服了孫權,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諸葛亮只不過是走了一個過場而已。

當時是曹操寫了一封信,說自己帶著百萬雄師,到江南遊玩,意思就是說想要混混孫權。孫權收到這封信之後,立刻召集部下討論要如何應對?

很多文官都說投降曹操,因為東吳沒有那麼多人,和曹操硬拼只有死路一條。但是,只有魯肅勸說孫權,絕對不能投降。

因為孫權是東吳的王,別人投降之後,沒有關係,大不了在去給曹操效力,但是孫權若是投降了,就成了亡國君,歷史亡國君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這個道理孫權當然懂了,所以,孫權召集了周瑜和魯肅開始聯合劉備,對抗曹操的。當曹操帶著幾十萬大軍來的時候,結果周瑜放了一把火,就把曹操打的落荒而逃了。

事後,孫權開慶祝大會的時候,還把魯肅給表揚了一番,說要是沒有魯子敬的話,恐怕東吳早就投降了曹操了。

意思就是在挖苦當時讓他投降的人。

可見,魯肅在孫權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魯肅的才華也是深受孫權賞識的。所以,當週瑜去世之後,魯肅來接任大都督之職,也就理所應當了。

南方鹏
2019-07-11

江東四儒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只有陸遜當過名副其實的大都督,其他三人所任職務並不是大都督,大都督的職位是在周瑜死了至少十年之後才出現的,它沿習曹丕的官位設置,屬於朝官的第一品加官性質;但凡加有這個官爵的官員,皇帝還要頒給他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魯肅代周瑜是以奮威校尉職務,後來升至橫江將軍,“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拜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從權破皖城,轉橫江將軍”

江東四儒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只有陸遜當過名副其實的大都督,其他三人所任職務並不是大都督,大都督的職位是在周瑜死了至少十年之後才出現的,它沿習曹丕的官位設置,屬於朝官的第一品加官性質;但凡加有這個官爵的官員,皇帝還要頒給他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魯肅代周瑜是以奮威校尉職務,後來升至橫江將軍,“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拜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從權破皖城,轉橫江將軍”


由於受到孫權職位的影響,封授官職也受到制約,總體言之,以演義的口徑說四人是四大都督,雖然沒有官名,卻是符合實際的。魯肅是戰略家,受孫權賞識,與周瑜至交,孫策死時,孫權年輕上位,內交外困,憂患重重,幸得內有張昭,外有周瑜扶持,周瑜堅決擁護孫權,一些異心的如孫瑜的兒子等都不敢妄動,雖然如此,作為兄長一系元老,孫權未必完全信任,魯肅的出現恰是時候。(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江東四儒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只有陸遜當過名副其實的大都督,其他三人所任職務並不是大都督,大都督的職位是在周瑜死了至少十年之後才出現的,它沿習曹丕的官位設置,屬於朝官的第一品加官性質;但凡加有這個官爵的官員,皇帝還要頒給他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魯肅代周瑜是以奮威校尉職務,後來升至橫江將軍,“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拜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從權破皖城,轉橫江將軍”


由於受到孫權職位的影響,封授官職也受到制約,總體言之,以演義的口徑說四人是四大都督,雖然沒有官名,卻是符合實際的。魯肅是戰略家,受孫權賞識,與周瑜至交,孫策死時,孫權年輕上位,內交外困,憂患重重,幸得內有張昭,外有周瑜扶持,周瑜堅決擁護孫權,一些異心的如孫瑜的兒子等都不敢妄動,雖然如此,作為兄長一系元老,孫權未必完全信任,魯肅的出現恰是時候。(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魯肅在周瑜未顯時便是知交,待到孫權上位,廣招人才,周瑜就向孫權推薦魯肅,孫權便親自與魯肅交談,言談合拍,賓主盡歡,魯肅便向孫權提出一個有名的戰略榻上對,因談話時二人是坐在榻上的。要孫權鼎足江東,看清形勢當機立斷,西進剿滅黃祖,佔據荊州地,全據長江以南,機會成熟再稱帝。孫權見這樣一個新人,又是自己親自招攬的,極為看重,張昭認為魯肅不夠謙虛,多次非議他,說他不可重用。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厚加賞賜。(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有與周瑜孫權二人的因緣,加上魯肅確非凡品,榻上對的戰略目光就非常前瞻長遠,但他又不墨過成規,在曹操南侵時,堅決勸孫權不可降並支持抗曹,又自告奮勇到荊州面見劉備,打探虛實,促使孫劉聯盟,合力破曹。在周瑜一定要消滅劉備,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時,魯肅據理力爭,認為孫劉合則兩全,分則兩亡,只有聯手才能抵抗曹操,勸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方,讓他們在荊州防守長江沿線。

江東四儒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只有陸遜當過名副其實的大都督,其他三人所任職務並不是大都督,大都督的職位是在周瑜死了至少十年之後才出現的,它沿習曹丕的官位設置,屬於朝官的第一品加官性質;但凡加有這個官爵的官員,皇帝還要頒給他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魯肅代周瑜是以奮威校尉職務,後來升至橫江將軍,“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拜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從權破皖城,轉橫江將軍”


由於受到孫權職位的影響,封授官職也受到制約,總體言之,以演義的口徑說四人是四大都督,雖然沒有官名,卻是符合實際的。魯肅是戰略家,受孫權賞識,與周瑜至交,孫策死時,孫權年輕上位,內交外困,憂患重重,幸得內有張昭,外有周瑜扶持,周瑜堅決擁護孫權,一些異心的如孫瑜的兒子等都不敢妄動,雖然如此,作為兄長一系元老,孫權未必完全信任,魯肅的出現恰是時候。(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魯肅在周瑜未顯時便是知交,待到孫權上位,廣招人才,周瑜就向孫權推薦魯肅,孫權便親自與魯肅交談,言談合拍,賓主盡歡,魯肅便向孫權提出一個有名的戰略榻上對,因談話時二人是坐在榻上的。要孫權鼎足江東,看清形勢當機立斷,西進剿滅黃祖,佔據荊州地,全據長江以南,機會成熟再稱帝。孫權見這樣一個新人,又是自己親自招攬的,極為看重,張昭認為魯肅不夠謙虛,多次非議他,說他不可重用。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厚加賞賜。(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有與周瑜孫權二人的因緣,加上魯肅確非凡品,榻上對的戰略目光就非常前瞻長遠,但他又不墨過成規,在曹操南侵時,堅決勸孫權不可降並支持抗曹,又自告奮勇到荊州面見劉備,打探虛實,促使孫劉聯盟,合力破曹。在周瑜一定要消滅劉備,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時,魯肅據理力爭,認為孫劉合則兩全,分則兩亡,只有聯手才能抵抗曹操,勸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方,讓他們在荊州防守長江沿線。


孫權聽從了,就出現劉備入川前天下分立的形勢,而取荊州,原是魯肅戰略規劃的一部份,只不過時勢不同,暫緩而已,之後代周瑜領兵,北抗曹操,西撫關羽,有理有節,維護了江東的權益。對於這樣一位自己提拔任用的心腹親信,並且領兵有方“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又有周瑜的囑託推薦,以魯肅代替周瑜的職務理所當然,水到渠成。

唐不三不四藏
2019-07-13

魯肅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繪成一個軟弱怕事,在孫劉兩家之間和稀泥,充當和事佬的形象。但是真實的魯肅還是有相當有才能的,孫權一向知人善用,沒點真本事,魯肅也不會被任命為孫權的全軍的統帥!

魯肅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繪成一個軟弱怕事,在孫劉兩家之間和稀泥,充當和事佬的形象。但是真實的魯肅還是有相當有才能的,孫權一向知人善用,沒點真本事,魯肅也不會被任命為孫權的全軍的統帥!

仗義疏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點家底的人都會想著怎麼保命,怎麼守財,怎麼藏富。然魯肅反其道而行之,樂善好施,曾經周瑜就跟魯肅借過糧,魯肅二話不說,拿出家裡一半的糧食給周瑜,還不用打欠條。好多人都跟魯肅借過糧,蹭過飯,魯肅都不會拒絕,大家都會稱讚魯肅仗義疏財,其實這點正體現出魯肅智慧,與看問題的高度。這個道理在天下太平時不太明顯,但在亂世就不一樣:擁有更多的財富固然不錯,但是財富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會有人惦記著你,有正值天下大亂,有的地方都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你正好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大財主,那結局可想而知。

魯肅看透了當時的世態,與其受著那點財富,讓別人惦記著來打我的主意,不如我直接“散盡千金”幫助天下有志之士,結交當世英雄,這才是在亂世最好的“投資”,說不定就“千金散盡還復來”!

魯肅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繪成一個軟弱怕事,在孫劉兩家之間和稀泥,充當和事佬的形象。但是真實的魯肅還是有相當有才能的,孫權一向知人善用,沒點真本事,魯肅也不會被任命為孫權的全軍的統帥!

仗義疏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點家底的人都會想著怎麼保命,怎麼守財,怎麼藏富。然魯肅反其道而行之,樂善好施,曾經周瑜就跟魯肅借過糧,魯肅二話不說,拿出家裡一半的糧食給周瑜,還不用打欠條。好多人都跟魯肅借過糧,蹭過飯,魯肅都不會拒絕,大家都會稱讚魯肅仗義疏財,其實這點正體現出魯肅智慧,與看問題的高度。這個道理在天下太平時不太明顯,但在亂世就不一樣:擁有更多的財富固然不錯,但是財富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會有人惦記著你,有正值天下大亂,有的地方都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你正好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大財主,那結局可想而知。

魯肅看透了當時的世態,與其受著那點財富,讓別人惦記著來打我的主意,不如我直接“散盡千金”幫助天下有志之士,結交當世英雄,這才是在亂世最好的“投資”,說不定就“千金散盡還復來”!

射術精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魯肅就是一如不經風的書生,其實不然,他箭法高超。

魯肅曾在袁術手下當差,由於實在不看好袁術這個人(事實證明魯肅還是看的很準),認為他成不了大器,就準備轉投周瑜,袁術就派人追殺魯肅,魯肅張弓搭箭,一次竟搭三箭同時射出,並且強勁有力,射穿了追兵的盾牌,追兵被嚇得撤退!可見魯肅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贏弱書生。

魯肅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繪成一個軟弱怕事,在孫劉兩家之間和稀泥,充當和事佬的形象。但是真實的魯肅還是有相當有才能的,孫權一向知人善用,沒點真本事,魯肅也不會被任命為孫權的全軍的統帥!

仗義疏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點家底的人都會想著怎麼保命,怎麼守財,怎麼藏富。然魯肅反其道而行之,樂善好施,曾經周瑜就跟魯肅借過糧,魯肅二話不說,拿出家裡一半的糧食給周瑜,還不用打欠條。好多人都跟魯肅借過糧,蹭過飯,魯肅都不會拒絕,大家都會稱讚魯肅仗義疏財,其實這點正體現出魯肅智慧,與看問題的高度。這個道理在天下太平時不太明顯,但在亂世就不一樣:擁有更多的財富固然不錯,但是財富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會有人惦記著你,有正值天下大亂,有的地方都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你正好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大財主,那結局可想而知。

魯肅看透了當時的世態,與其受著那點財富,讓別人惦記著來打我的主意,不如我直接“散盡千金”幫助天下有志之士,結交當世英雄,這才是在亂世最好的“投資”,說不定就“千金散盡還復來”!

射術精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魯肅就是一如不經風的書生,其實不然,他箭法高超。

魯肅曾在袁術手下當差,由於實在不看好袁術這個人(事實證明魯肅還是看的很準),認為他成不了大器,就準備轉投周瑜,袁術就派人追殺魯肅,魯肅張弓搭箭,一次竟搭三箭同時射出,並且強勁有力,射穿了追兵的盾牌,追兵被嚇得撤退!可見魯肅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贏弱書生。

榻上獻策

這點相信喜歡研究三國曆史的都知道,魯肅跟孫權有一出東吳版的“隆中對”。

當時魯肅經周瑜推薦與孫權會面,提出了有名的《榻上策》,

“漢室不可興,曹操不可卒除”“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漢朝的氣數已盡,曹操借殼上市,一時半會兒的難以剷除,我們穩固江東基業,和北邊的曹操,西邊的劉表成鼎足之勢,然後西進取荊州,建國稱帝,平定天下。

在二十多年以後孫權稱帝時說:“孤能有今天,魯肅早就預料到了,子敬真是神人也!”

魯肅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繪成一個軟弱怕事,在孫劉兩家之間和稀泥,充當和事佬的形象。但是真實的魯肅還是有相當有才能的,孫權一向知人善用,沒點真本事,魯肅也不會被任命為孫權的全軍的統帥!

仗義疏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點家底的人都會想著怎麼保命,怎麼守財,怎麼藏富。然魯肅反其道而行之,樂善好施,曾經周瑜就跟魯肅借過糧,魯肅二話不說,拿出家裡一半的糧食給周瑜,還不用打欠條。好多人都跟魯肅借過糧,蹭過飯,魯肅都不會拒絕,大家都會稱讚魯肅仗義疏財,其實這點正體現出魯肅智慧,與看問題的高度。這個道理在天下太平時不太明顯,但在亂世就不一樣:擁有更多的財富固然不錯,但是財富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會有人惦記著你,有正值天下大亂,有的地方都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你正好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大財主,那結局可想而知。

魯肅看透了當時的世態,與其受著那點財富,讓別人惦記著來打我的主意,不如我直接“散盡千金”幫助天下有志之士,結交當世英雄,這才是在亂世最好的“投資”,說不定就“千金散盡還復來”!

射術精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魯肅就是一如不經風的書生,其實不然,他箭法高超。

魯肅曾在袁術手下當差,由於實在不看好袁術這個人(事實證明魯肅還是看的很準),認為他成不了大器,就準備轉投周瑜,袁術就派人追殺魯肅,魯肅張弓搭箭,一次竟搭三箭同時射出,並且強勁有力,射穿了追兵的盾牌,追兵被嚇得撤退!可見魯肅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贏弱書生。

榻上獻策

這點相信喜歡研究三國曆史的都知道,魯肅跟孫權有一出東吳版的“隆中對”。

當時魯肅經周瑜推薦與孫權會面,提出了有名的《榻上策》,

“漢室不可興,曹操不可卒除”“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漢朝的氣數已盡,曹操借殼上市,一時半會兒的難以剷除,我們穩固江東基業,和北邊的曹操,西邊的劉表成鼎足之勢,然後西進取荊州,建國稱帝,平定天下。

在二十多年以後孫權稱帝時說:“孤能有今天,魯肅早就預料到了,子敬真是神人也!”

笑裡藏刀

魯肅並不是《三國演義》上好好先生,但他一直是用和平談判的外交方式,對待荊州問題,給劉備這邊的印象是魯肅希望和平解決荊州問題,輕易不會動武,雖然這是魯肅聯劉抗曹的一貫方針政策,但是魯肅的懷柔政策恰恰給了呂蒙一個天大的機會,讓關羽放鬆警惕,呂蒙的計謀能得逞,有一半功勞是魯肅的

魯肅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繪成一個軟弱怕事,在孫劉兩家之間和稀泥,充當和事佬的形象。但是真實的魯肅還是有相當有才能的,孫權一向知人善用,沒點真本事,魯肅也不會被任命為孫權的全軍的統帥!

仗義疏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有點家底的人都會想著怎麼保命,怎麼守財,怎麼藏富。然魯肅反其道而行之,樂善好施,曾經周瑜就跟魯肅借過糧,魯肅二話不說,拿出家裡一半的糧食給周瑜,還不用打欠條。好多人都跟魯肅借過糧,蹭過飯,魯肅都不會拒絕,大家都會稱讚魯肅仗義疏財,其實這點正體現出魯肅智慧,與看問題的高度。這個道理在天下太平時不太明顯,但在亂世就不一樣:擁有更多的財富固然不錯,但是財富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會有人惦記著你,有正值天下大亂,有的地方都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你正好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大財主,那結局可想而知。

魯肅看透了當時的世態,與其受著那點財富,讓別人惦記著來打我的主意,不如我直接“散盡千金”幫助天下有志之士,結交當世英雄,這才是在亂世最好的“投資”,說不定就“千金散盡還復來”!

射術精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魯肅就是一如不經風的書生,其實不然,他箭法高超。

魯肅曾在袁術手下當差,由於實在不看好袁術這個人(事實證明魯肅還是看的很準),認為他成不了大器,就準備轉投周瑜,袁術就派人追殺魯肅,魯肅張弓搭箭,一次竟搭三箭同時射出,並且強勁有力,射穿了追兵的盾牌,追兵被嚇得撤退!可見魯肅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贏弱書生。

榻上獻策

這點相信喜歡研究三國曆史的都知道,魯肅跟孫權有一出東吳版的“隆中對”。

當時魯肅經周瑜推薦與孫權會面,提出了有名的《榻上策》,

“漢室不可興,曹操不可卒除”“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漢朝的氣數已盡,曹操借殼上市,一時半會兒的難以剷除,我們穩固江東基業,和北邊的曹操,西邊的劉表成鼎足之勢,然後西進取荊州,建國稱帝,平定天下。

在二十多年以後孫權稱帝時說:“孤能有今天,魯肅早就預料到了,子敬真是神人也!”

笑裡藏刀

魯肅並不是《三國演義》上好好先生,但他一直是用和平談判的外交方式,對待荊州問題,給劉備這邊的印象是魯肅希望和平解決荊州問題,輕易不會動武,雖然這是魯肅聯劉抗曹的一貫方針政策,但是魯肅的懷柔政策恰恰給了呂蒙一個天大的機會,讓關羽放鬆警惕,呂蒙的計謀能得逞,有一半功勞是魯肅的

通過這些事情,魯肅到底什麼水平,有沒有資格擔任東吳的全軍統帥,可以做出評判了吧!

我是唐不三不四藏,為學日益,關注我每天瞭解一點歷史!

肖邦老师的课堂
2019-07-24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1.魯肅的為人

魯肅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達官貴人的家庭裡。他為人大方,樂善好施,結交名仕。由於當時的黃河流域戰亂紛紛,所以他開辦了一個習武班,讓青壯年練武防身。他還施捨錢財,糧食救濟窮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魯肅的好名聲遠播萬里,周瑜聽說了魯肅的善舉後,也來拉贊助,找魯肅要糧食。魯肅毫不猶豫地給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覺得魯肅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和魯肅成了朋友。這樣就給魯肅後來去吳國留下了伏筆。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1.魯肅的為人

魯肅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達官貴人的家庭裡。他為人大方,樂善好施,結交名仕。由於當時的黃河流域戰亂紛紛,所以他開辦了一個習武班,讓青壯年練武防身。他還施捨錢財,糧食救濟窮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魯肅的好名聲遠播萬里,周瑜聽說了魯肅的善舉後,也來拉贊助,找魯肅要糧食。魯肅毫不猶豫地給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覺得魯肅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和魯肅成了朋友。這樣就給魯肅後來去吳國留下了伏筆。



2.魯肅獨到的戰略眼光

魯肅來到吳國後,見到孫權,並與孫權交談甚歡。魯肅認為漢室無法復興了,建議孫權佔據長江以南,然後建國稱帝奪取天下。雖然孫權沒有立即同意魯肅的建議,但孫權認為魯肅是個非凡的人,十分器重他。凡東吳有大事魯肅都會參與策劃,比如,荊州牧劉表去世時,魯肅建議孫權佔荊州,為帝業打基礎。魯肅經過一番精彩分析後,提出來作為東吳代表去荊州弔喪,藉機探聽荊州虛實,孫權同意了。魯肅還沒見到劉琮,曹操就奪了荊州,魯肅就立即去見劉備,在長阪坡遇到了劉備。魯肅給劉備分析當下的局勢,認為曹操實力強大,孫劉任何一方是無法單獨抵抗曹操的,於是提出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建議。魯肅知道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藉著諸葛亮哥哥朋友的身份,和諸葛亮成為了朋友。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1.魯肅的為人

魯肅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達官貴人的家庭裡。他為人大方,樂善好施,結交名仕。由於當時的黃河流域戰亂紛紛,所以他開辦了一個習武班,讓青壯年練武防身。他還施捨錢財,糧食救濟窮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魯肅的好名聲遠播萬里,周瑜聽說了魯肅的善舉後,也來拉贊助,找魯肅要糧食。魯肅毫不猶豫地給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覺得魯肅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和魯肅成了朋友。這樣就給魯肅後來去吳國留下了伏筆。



2.魯肅獨到的戰略眼光

魯肅來到吳國後,見到孫權,並與孫權交談甚歡。魯肅認為漢室無法復興了,建議孫權佔據長江以南,然後建國稱帝奪取天下。雖然孫權沒有立即同意魯肅的建議,但孫權認為魯肅是個非凡的人,十分器重他。凡東吳有大事魯肅都會參與策劃,比如,荊州牧劉表去世時,魯肅建議孫權佔荊州,為帝業打基礎。魯肅經過一番精彩分析後,提出來作為東吳代表去荊州弔喪,藉機探聽荊州虛實,孫權同意了。魯肅還沒見到劉琮,曹操就奪了荊州,魯肅就立即去見劉備,在長阪坡遇到了劉備。魯肅給劉備分析當下的局勢,認為曹操實力強大,孫劉任何一方是無法單獨抵抗曹操的,於是提出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建議。魯肅知道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藉著諸葛亮哥哥朋友的身份,和諸葛亮成為了朋友。



劉備也順水推舟派諸葛亮跟魯肅去見孫權。孫權知道曹操奪了荊州,準備進攻東吳,就有些擔心,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大臣都建議投降曹操,唯獨魯肅反對投降曹操,他建議孫權抵抗曹操,並要求召回周瑜,讓他帶領水軍與曹操作戰。果然在赤壁大戰中東吳大敗曹操的軍隊。赤壁戰後,劉備來東吳借荊州,孫權有點犯難,就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家都認為應該扣留劉備,這時又是魯肅站出來反對扣留劉備。魯肅從大局考慮認為應該把荊州借給劉備,這樣可以促成孫劉聯盟,曹操也就不敢輕易南下攻打東吳了。孫權同意了魯肅的觀點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使得三分天下的局勢基本形成。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1.魯肅的為人

魯肅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達官貴人的家庭裡。他為人大方,樂善好施,結交名仕。由於當時的黃河流域戰亂紛紛,所以他開辦了一個習武班,讓青壯年練武防身。他還施捨錢財,糧食救濟窮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魯肅的好名聲遠播萬里,周瑜聽說了魯肅的善舉後,也來拉贊助,找魯肅要糧食。魯肅毫不猶豫地給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覺得魯肅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和魯肅成了朋友。這樣就給魯肅後來去吳國留下了伏筆。



2.魯肅獨到的戰略眼光

魯肅來到吳國後,見到孫權,並與孫權交談甚歡。魯肅認為漢室無法復興了,建議孫權佔據長江以南,然後建國稱帝奪取天下。雖然孫權沒有立即同意魯肅的建議,但孫權認為魯肅是個非凡的人,十分器重他。凡東吳有大事魯肅都會參與策劃,比如,荊州牧劉表去世時,魯肅建議孫權佔荊州,為帝業打基礎。魯肅經過一番精彩分析後,提出來作為東吳代表去荊州弔喪,藉機探聽荊州虛實,孫權同意了。魯肅還沒見到劉琮,曹操就奪了荊州,魯肅就立即去見劉備,在長阪坡遇到了劉備。魯肅給劉備分析當下的局勢,認為曹操實力強大,孫劉任何一方是無法單獨抵抗曹操的,於是提出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建議。魯肅知道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藉著諸葛亮哥哥朋友的身份,和諸葛亮成為了朋友。



劉備也順水推舟派諸葛亮跟魯肅去見孫權。孫權知道曹操奪了荊州,準備進攻東吳,就有些擔心,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大臣都建議投降曹操,唯獨魯肅反對投降曹操,他建議孫權抵抗曹操,並要求召回周瑜,讓他帶領水軍與曹操作戰。果然在赤壁大戰中東吳大敗曹操的軍隊。赤壁戰後,劉備來東吳借荊州,孫權有點犯難,就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家都認為應該扣留劉備,這時又是魯肅站出來反對扣留劉備。魯肅從大局考慮認為應該把荊州借給劉備,這樣可以促成孫劉聯盟,曹操也就不敢輕易南下攻打東吳了。孫權同意了魯肅的觀點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使得三分天下的局勢基本形成。



3.周瑜的推薦

當時,天下大亂,東吳的發展需要人才,周瑜就向孫權引薦了魯肅,孫權和魯肅交談後認為魯肅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而且魯肅在赤壁之戰和促成孫劉聯盟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孫權更加信任魯肅,也非常倚重他。赤壁之戰後不久,周瑜病重了,臨終前又向孫權推薦了魯肅代替自己為大都督。孫權便順水推舟同意了周瑜的建議,讓魯肅接管了周瑜的部隊,統領了水軍。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1.魯肅的為人

魯肅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達官貴人的家庭裡。他為人大方,樂善好施,結交名仕。由於當時的黃河流域戰亂紛紛,所以他開辦了一個習武班,讓青壯年練武防身。他還施捨錢財,糧食救濟窮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魯肅的好名聲遠播萬里,周瑜聽說了魯肅的善舉後,也來拉贊助,找魯肅要糧食。魯肅毫不猶豫地給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覺得魯肅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和魯肅成了朋友。這樣就給魯肅後來去吳國留下了伏筆。



2.魯肅獨到的戰略眼光

魯肅來到吳國後,見到孫權,並與孫權交談甚歡。魯肅認為漢室無法復興了,建議孫權佔據長江以南,然後建國稱帝奪取天下。雖然孫權沒有立即同意魯肅的建議,但孫權認為魯肅是個非凡的人,十分器重他。凡東吳有大事魯肅都會參與策劃,比如,荊州牧劉表去世時,魯肅建議孫權佔荊州,為帝業打基礎。魯肅經過一番精彩分析後,提出來作為東吳代表去荊州弔喪,藉機探聽荊州虛實,孫權同意了。魯肅還沒見到劉琮,曹操就奪了荊州,魯肅就立即去見劉備,在長阪坡遇到了劉備。魯肅給劉備分析當下的局勢,認為曹操實力強大,孫劉任何一方是無法單獨抵抗曹操的,於是提出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建議。魯肅知道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藉著諸葛亮哥哥朋友的身份,和諸葛亮成為了朋友。



劉備也順水推舟派諸葛亮跟魯肅去見孫權。孫權知道曹操奪了荊州,準備進攻東吳,就有些擔心,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大臣都建議投降曹操,唯獨魯肅反對投降曹操,他建議孫權抵抗曹操,並要求召回周瑜,讓他帶領水軍與曹操作戰。果然在赤壁大戰中東吳大敗曹操的軍隊。赤壁戰後,劉備來東吳借荊州,孫權有點犯難,就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家都認為應該扣留劉備,這時又是魯肅站出來反對扣留劉備。魯肅從大局考慮認為應該把荊州借給劉備,這樣可以促成孫劉聯盟,曹操也就不敢輕易南下攻打東吳了。孫權同意了魯肅的觀點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使得三分天下的局勢基本形成。



3.周瑜的推薦

當時,天下大亂,東吳的發展需要人才,周瑜就向孫權引薦了魯肅,孫權和魯肅交談後認為魯肅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而且魯肅在赤壁之戰和促成孫劉聯盟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孫權更加信任魯肅,也非常倚重他。赤壁之戰後不久,周瑜病重了,臨終前又向孫權推薦了魯肅代替自己為大都督。孫權便順水推舟同意了周瑜的建議,讓魯肅接管了周瑜的部隊,統領了水軍。



從這段歷史來看,魯肅雖然不會武功,但是卻是一個很優秀的謀略家。他出生在豪門貴族家庭,但是沒有紈絝子弟的陋習。他愛學習,為人大方慷慨,有同情心,幫助窮人,而且還喜歡結交名仕。由於他的這些優點,讓他名聲遠播,周瑜才會慕名而來,通過借糧兩人成為了好朋友。軍閥混戰時,周瑜又把魯肅推薦給了孫權,孫權見了魯肅後覺得魯肅果然不同凡響,使得魯肅順利進入仕途。魯肅在赤壁之戰和孫劉聯盟上又展現了大局觀和大謀略,這也是為什麼周瑜臨終前推薦魯肅接替他的職位的原因。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四傑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後繼任了東吳大都督一職,深得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東吳名將名臣有很多,魯肅又何德何能能夠從這些能人中脫穎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點:



1.魯肅的為人

魯肅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達官貴人的家庭裡。他為人大方,樂善好施,結交名仕。由於當時的黃河流域戰亂紛紛,所以他開辦了一個習武班,讓青壯年練武防身。他還施捨錢財,糧食救濟窮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魯肅的好名聲遠播萬里,周瑜聽說了魯肅的善舉後,也來拉贊助,找魯肅要糧食。魯肅毫不猶豫地給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覺得魯肅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和魯肅成了朋友。這樣就給魯肅後來去吳國留下了伏筆。



2.魯肅獨到的戰略眼光

魯肅來到吳國後,見到孫權,並與孫權交談甚歡。魯肅認為漢室無法復興了,建議孫權佔據長江以南,然後建國稱帝奪取天下。雖然孫權沒有立即同意魯肅的建議,但孫權認為魯肅是個非凡的人,十分器重他。凡東吳有大事魯肅都會參與策劃,比如,荊州牧劉表去世時,魯肅建議孫權佔荊州,為帝業打基礎。魯肅經過一番精彩分析後,提出來作為東吳代表去荊州弔喪,藉機探聽荊州虛實,孫權同意了。魯肅還沒見到劉琮,曹操就奪了荊州,魯肅就立即去見劉備,在長阪坡遇到了劉備。魯肅給劉備分析當下的局勢,認為曹操實力強大,孫劉任何一方是無法單獨抵抗曹操的,於是提出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建議。魯肅知道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藉著諸葛亮哥哥朋友的身份,和諸葛亮成為了朋友。



劉備也順水推舟派諸葛亮跟魯肅去見孫權。孫權知道曹操奪了荊州,準備進攻東吳,就有些擔心,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大臣都建議投降曹操,唯獨魯肅反對投降曹操,他建議孫權抵抗曹操,並要求召回周瑜,讓他帶領水軍與曹操作戰。果然在赤壁大戰中東吳大敗曹操的軍隊。赤壁戰後,劉備來東吳借荊州,孫權有點犯難,就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家都認為應該扣留劉備,這時又是魯肅站出來反對扣留劉備。魯肅從大局考慮認為應該把荊州借給劉備,這樣可以促成孫劉聯盟,曹操也就不敢輕易南下攻打東吳了。孫權同意了魯肅的觀點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使得三分天下的局勢基本形成。



3.周瑜的推薦

當時,天下大亂,東吳的發展需要人才,周瑜就向孫權引薦了魯肅,孫權和魯肅交談後認為魯肅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而且魯肅在赤壁之戰和促成孫劉聯盟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孫權更加信任魯肅,也非常倚重他。赤壁之戰後不久,周瑜病重了,臨終前又向孫權推薦了魯肅代替自己為大都督。孫權便順水推舟同意了周瑜的建議,讓魯肅接管了周瑜的部隊,統領了水軍。



從這段歷史來看,魯肅雖然不會武功,但是卻是一個很優秀的謀略家。他出生在豪門貴族家庭,但是沒有紈絝子弟的陋習。他愛學習,為人大方慷慨,有同情心,幫助窮人,而且還喜歡結交名仕。由於他的這些優點,讓他名聲遠播,周瑜才會慕名而來,通過借糧兩人成為了好朋友。軍閥混戰時,周瑜又把魯肅推薦給了孫權,孫權見了魯肅後覺得魯肅果然不同凡響,使得魯肅順利進入仕途。魯肅在赤壁之戰和孫劉聯盟上又展現了大局觀和大謀略,這也是為什麼周瑜臨終前推薦魯肅接替他的職位的原因。



後來的單刀赴會也再次證明了魯肅的膽識和謀略在當時的吳國是無人可比的,他為了不破壞孫劉聯盟,與關羽友好談判,雖說結果不讓東吳滿意,但也使得孫劉兩家平分荊州,使得曹操再也沒有機會南下。這樣東吳的局勢也得以保持穩定,東吳境內也能得到很好的經濟發展,等待機會再把整個荊州奪回來。一個統帥不一定會武功,但一定要有發展的眼光,和審時度勢的頭腦。魯肅具備這樣的特點和優勢,孫權讓他接替周瑜統帥水軍,非常正確,事實證明魯肅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統帥。即使與同時期的諸葛亮相比,魯肅也不輸於諸葛亮,只是《三國演義》更突出描寫了諸葛亮而已,魯肅的光輝就被淡化了。

历史简单说
2019-07-10

先糾正題主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周瑜沒有擔過大都督,自然也不可能讓魯肅接替化擔任大都督。

周瑜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是擔任左都督(或者右都督),而在赤壁之戰後,攻下南郡之後,周瑜成為偏將軍、南郡太守。

周瑜在臨死前,他跟孫權說,我們現在有曹操與劉備兩個勁敵,而我們在南郡需要一個良將,我覺得以魯肅的才智、謀略都足夠擔任,孫權就將周瑜手下的四千兵與四縣奉邑都交給了魯肅。

先糾正題主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周瑜沒有擔過大都督,自然也不可能讓魯肅接替化擔任大都督。

周瑜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是擔任左都督(或者右都督),而在赤壁之戰後,攻下南郡之後,周瑜成為偏將軍、南郡太守。

周瑜在臨死前,他跟孫權說,我們現在有曹操與劉備兩個勁敵,而我們在南郡需要一個良將,我覺得以魯肅的才智、謀略都足夠擔任,孫權就將周瑜手下的四千兵與四縣奉邑都交給了魯肅。

那魯肅,究竟何德何能呢?

魯肅是臨淮郡東城(安徽定遠)人,魯家是富庶之家,魯肅自小文武雙全,而且仗義疏財,所以周瑜前來借糧的時候,魯肅很大方的將一囷米,三千斛借給了周瑜,兩個人就結成了生死之交。

東城在袁術的地盤,袁術讓他做東城的縣令,魯肅知道袁術這個人不行,所以就帶著族人去投奔居巢的周瑜,建安五年,孫策死去,孫權接任,周瑜把魯肅介紹給了孫權。

先糾正題主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周瑜沒有擔過大都督,自然也不可能讓魯肅接替化擔任大都督。

周瑜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是擔任左都督(或者右都督),而在赤壁之戰後,攻下南郡之後,周瑜成為偏將軍、南郡太守。

周瑜在臨死前,他跟孫權說,我們現在有曹操與劉備兩個勁敵,而我們在南郡需要一個良將,我覺得以魯肅的才智、謀略都足夠擔任,孫權就將周瑜手下的四千兵與四縣奉邑都交給了魯肅。

那魯肅,究竟何德何能呢?

魯肅是臨淮郡東城(安徽定遠)人,魯家是富庶之家,魯肅自小文武雙全,而且仗義疏財,所以周瑜前來借糧的時候,魯肅很大方的將一囷米,三千斛借給了周瑜,兩個人就結成了生死之交。

東城在袁術的地盤,袁術讓他做東城的縣令,魯肅知道袁術這個人不行,所以就帶著族人去投奔居巢的周瑜,建安五年,孫策死去,孫權接任,周瑜把魯肅介紹給了孫權。

孫權與魯肅會面,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榻上論,魯肅指出,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一時除不掉,孫權應該據江東,然後觀天下的變化,北方戰亂,無暇顧及南方。

孫權可以藉機除掉劉表,這樣就能佔有長江以南的地方,稱帝,然後再一統天下,如漢高祖劉邦的故事。

先糾正題主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周瑜沒有擔過大都督,自然也不可能讓魯肅接替化擔任大都督。

周瑜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是擔任左都督(或者右都督),而在赤壁之戰後,攻下南郡之後,周瑜成為偏將軍、南郡太守。

周瑜在臨死前,他跟孫權說,我們現在有曹操與劉備兩個勁敵,而我們在南郡需要一個良將,我覺得以魯肅的才智、謀略都足夠擔任,孫權就將周瑜手下的四千兵與四縣奉邑都交給了魯肅。

那魯肅,究竟何德何能呢?

魯肅是臨淮郡東城(安徽定遠)人,魯家是富庶之家,魯肅自小文武雙全,而且仗義疏財,所以周瑜前來借糧的時候,魯肅很大方的將一囷米,三千斛借給了周瑜,兩個人就結成了生死之交。

東城在袁術的地盤,袁術讓他做東城的縣令,魯肅知道袁術這個人不行,所以就帶著族人去投奔居巢的周瑜,建安五年,孫策死去,孫權接任,周瑜把魯肅介紹給了孫權。

孫權與魯肅會面,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榻上論,魯肅指出,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一時除不掉,孫權應該據江東,然後觀天下的變化,北方戰亂,無暇顧及南方。

孫權可以藉機除掉劉表,這樣就能佔有長江以南的地方,稱帝,然後再一統天下,如漢高祖劉邦的故事。

建安十三年,劉表去世,劉琮繼位,繼爾向曹操投降,而曹操也同時向江東孫權發出了勸降信,江東上上下下都勸孫權投降,但是魯肅卻表示反對,他跟孫權說,雖然劉表沒了,但是劉備還在。

如果荊州上下與劉備一心,那我們就與他們聯合,對付曹操,如果他們不能,那麼我們就借這個機會拿荊州,孫權下定了決心,最終促成了孫劉聯盟,最終打敗了曹操。

ZXP宗小胖
2019-08-06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提起魯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軟弱,任誰都可以欺負,不僅孫權,周瑜時常責備魯肅,就連聯盟的劉備,關羽,也瞧不起魯肅,那麼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以當上大都督呢?

首先大都督是什麼樣的一個官職,是全國最高之軍事統帥。簡單來說,:就是軍區司令啊,當大都督最拿手的應該是什麼?當然是會打仗,那麼魯肅會打仗嗎?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打孫權,當時吳國上下以張昭為首的大多數文臣都不支持和曹操打仗,都覺得應該投降曹操,只有魯肅和周瑜覺得應該和曹操打仗,當時孫權也打算投降曹操,魯肅就對孫權說:“我可以投降曹操,但是你不行”孫權就問:“為什麼呢”魯肅:“我要是投降曹操,曹操會考教我的能力,我最起碼可以做官,但是你呢?”孫權聽後對魯肅說:“還是你看的長遠,說到我的心裡去了”才決定抵抗曹操,而且赤壁之戰是魯肅幫助周瑜運謀劃策才打敗曹操,魯肅功不可沒。這件事就可以證明魯肅是一個會打仗的將軍。在一個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知道魯肅對自己忠心,可以放心讓魯肅統帥軍隊。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提起魯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軟弱,任誰都可以欺負,不僅孫權,周瑜時常責備魯肅,就連聯盟的劉備,關羽,也瞧不起魯肅,那麼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以當上大都督呢?

首先大都督是什麼樣的一個官職,是全國最高之軍事統帥。簡單來說,:就是軍區司令啊,當大都督最拿手的應該是什麼?當然是會打仗,那麼魯肅會打仗嗎?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打孫權,當時吳國上下以張昭為首的大多數文臣都不支持和曹操打仗,都覺得應該投降曹操,只有魯肅和周瑜覺得應該和曹操打仗,當時孫權也打算投降曹操,魯肅就對孫權說:“我可以投降曹操,但是你不行”孫權就問:“為什麼呢”魯肅:“我要是投降曹操,曹操會考教我的能力,我最起碼可以做官,但是你呢?”孫權聽後對魯肅說:“還是你看的長遠,說到我的心裡去了”才決定抵抗曹操,而且赤壁之戰是魯肅幫助周瑜運謀劃策才打敗曹操,魯肅功不可沒。這件事就可以證明魯肅是一個會打仗的將軍。在一個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知道魯肅對自己忠心,可以放心讓魯肅統帥軍隊。

魯肅雖然是大都督但是很少自己領兵打仗,因為魯肅非常有戰略眼光,當時曹操勢大,吳國剛經歷赤壁之戰,雖然贏了,但是也贏得不輕鬆啊!所以魯肅主要聯合劉備撮合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毫不誇張的說,之所以魯肅死後,孫權敢讓呂蒙,陸遜攻打關羽,都是魯肅這幾年休養生息換來的啊!

君山话史
2019-08-08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1、少年豪傑,俠士之風

魯肅是臨淮東城人氏,生於公元172年。他出生後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撫養長大。雖有幼年喪父之痛,魯家仍富甲地方,史書稱“家富於財”。長大成人後,魯肅一表人才,“體貌魁奇”,他深受時代精神影響,“有壯節”、“好為奇計”。時值天下動盪,亂世將至,魯肅知道在亂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領,他苦練擊劍、騎射,結交江湖豪傑義士,講兵習武,散盡家財以賑濟貧民士人,名聲日隆,遠近聞名,附近豪傑多來歸附。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魯肅有種印象,此人憨直純樸,腦袋有點不靈活,屬於容易吃虧的大好人。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並非如此,他不僅不是呆頭呆腦,反倒有俠士風流,甚至是很瘋狂、很搖滾的一個人。他家幾代積累下來的財產,被他大肆揮霍,豢養一班少年俠客,終日射獵南山。家族中的父老之輩都搖頭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1、少年豪傑,俠士之風

魯肅是臨淮東城人氏,生於公元172年。他出生後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撫養長大。雖有幼年喪父之痛,魯家仍富甲地方,史書稱“家富於財”。長大成人後,魯肅一表人才,“體貌魁奇”,他深受時代精神影響,“有壯節”、“好為奇計”。時值天下動盪,亂世將至,魯肅知道在亂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領,他苦練擊劍、騎射,結交江湖豪傑義士,講兵習武,散盡家財以賑濟貧民士人,名聲日隆,遠近聞名,附近豪傑多來歸附。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魯肅有種印象,此人憨直純樸,腦袋有點不靈活,屬於容易吃虧的大好人。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並非如此,他不僅不是呆頭呆腦,反倒有俠士風流,甚至是很瘋狂、很搖滾的一個人。他家幾代積累下來的財產,被他大肆揮霍,豢養一班少年俠客,終日射獵南山。家族中的父老之輩都搖頭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結交周瑜,出手闊綽

有一回,周瑜帶著幾百人外出公幹,途經東城,所帶的糧食吃光了。他早已風聞魯肅濟貧好義的美德,便思忖著前往借點糧食。

到了魯家後,周瑜拜會魯肅,兩人年齡相差不多,都屬高富帥,又有遠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魯肅聽說周瑜沒糧食,二話沒說,領他到後院,後院有兩處糧倉,每倉估摸有糧食三千斛左右。他指著糧倉對周瑜說:“您就隨便挑一倉糧食帶走吧。”

儘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魯肅的慷慨嚇了一跳。自己與他不過才第一次見面,實屬素昧平生,魯肅居然傾財相助,出手如此闊綽,豈非奇人異士、曠世豪傑?錢財本是身外物,但對錢財的態度,隱約可見一個人的志向與抱負。周瑜知道魯肅絕非常人,遂傾心相交,引為密友與知己。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1、少年豪傑,俠士之風

魯肅是臨淮東城人氏,生於公元172年。他出生後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撫養長大。雖有幼年喪父之痛,魯家仍富甲地方,史書稱“家富於財”。長大成人後,魯肅一表人才,“體貌魁奇”,他深受時代精神影響,“有壯節”、“好為奇計”。時值天下動盪,亂世將至,魯肅知道在亂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領,他苦練擊劍、騎射,結交江湖豪傑義士,講兵習武,散盡家財以賑濟貧民士人,名聲日隆,遠近聞名,附近豪傑多來歸附。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魯肅有種印象,此人憨直純樸,腦袋有點不靈活,屬於容易吃虧的大好人。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並非如此,他不僅不是呆頭呆腦,反倒有俠士風流,甚至是很瘋狂、很搖滾的一個人。他家幾代積累下來的財產,被他大肆揮霍,豢養一班少年俠客,終日射獵南山。家族中的父老之輩都搖頭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結交周瑜,出手闊綽

有一回,周瑜帶著幾百人外出公幹,途經東城,所帶的糧食吃光了。他早已風聞魯肅濟貧好義的美德,便思忖著前往借點糧食。

到了魯家後,周瑜拜會魯肅,兩人年齡相差不多,都屬高富帥,又有遠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魯肅聽說周瑜沒糧食,二話沒說,領他到後院,後院有兩處糧倉,每倉估摸有糧食三千斛左右。他指著糧倉對周瑜說:“您就隨便挑一倉糧食帶走吧。”

儘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魯肅的慷慨嚇了一跳。自己與他不過才第一次見面,實屬素昧平生,魯肅居然傾財相助,出手如此闊綽,豈非奇人異士、曠世豪傑?錢財本是身外物,但對錢財的態度,隱約可見一個人的志向與抱負。周瑜知道魯肅絕非常人,遂傾心相交,引為密友與知己。

3、箭穿盾牌,嚇退追兵

後來,孫策奪取吳郡自立門戶,好友周瑜打算前往投奔。魯肅知道周瑜與孫策乃是好友、刎頸之交,便領著家屬及俠客少年百餘人,棄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兩人一商量後,事不宜遲,應儘早脫離袁術,渡江東去。

大丈夫立身處世,當斷則斷,絕不拖泥帶水。周瑜果斷把官印一扔,帶著家眷隨從,會等魯肅等,共三百餘人,棄城而去,直奔江東。很快,逃亡的消息便為揚州官府所察覺,州政府派騎兵追來。

魯肅讓老弱婦女先撤,自己率俠客少年殿後。他讓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利箭疾馳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大家對魯肅的印象,只是個文臣而非武將,實際上魯肅的劍術、箭法都出神入化。魯肅露了這麼一手功夫,前來追捕的人個個瞠目結舌,自己的血肉之軀,比起這盾牌來如何?保命要緊,還追個屁。這樣,魯肅竟然一箭嚇退追兵,實是英雄。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1、少年豪傑,俠士之風

魯肅是臨淮東城人氏,生於公元172年。他出生後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撫養長大。雖有幼年喪父之痛,魯家仍富甲地方,史書稱“家富於財”。長大成人後,魯肅一表人才,“體貌魁奇”,他深受時代精神影響,“有壯節”、“好為奇計”。時值天下動盪,亂世將至,魯肅知道在亂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領,他苦練擊劍、騎射,結交江湖豪傑義士,講兵習武,散盡家財以賑濟貧民士人,名聲日隆,遠近聞名,附近豪傑多來歸附。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魯肅有種印象,此人憨直純樸,腦袋有點不靈活,屬於容易吃虧的大好人。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並非如此,他不僅不是呆頭呆腦,反倒有俠士風流,甚至是很瘋狂、很搖滾的一個人。他家幾代積累下來的財產,被他大肆揮霍,豢養一班少年俠客,終日射獵南山。家族中的父老之輩都搖頭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結交周瑜,出手闊綽

有一回,周瑜帶著幾百人外出公幹,途經東城,所帶的糧食吃光了。他早已風聞魯肅濟貧好義的美德,便思忖著前往借點糧食。

到了魯家後,周瑜拜會魯肅,兩人年齡相差不多,都屬高富帥,又有遠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魯肅聽說周瑜沒糧食,二話沒說,領他到後院,後院有兩處糧倉,每倉估摸有糧食三千斛左右。他指著糧倉對周瑜說:“您就隨便挑一倉糧食帶走吧。”

儘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魯肅的慷慨嚇了一跳。自己與他不過才第一次見面,實屬素昧平生,魯肅居然傾財相助,出手如此闊綽,豈非奇人異士、曠世豪傑?錢財本是身外物,但對錢財的態度,隱約可見一個人的志向與抱負。周瑜知道魯肅絕非常人,遂傾心相交,引為密友與知己。

3、箭穿盾牌,嚇退追兵

後來,孫策奪取吳郡自立門戶,好友周瑜打算前往投奔。魯肅知道周瑜與孫策乃是好友、刎頸之交,便領著家屬及俠客少年百餘人,棄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兩人一商量後,事不宜遲,應儘早脫離袁術,渡江東去。

大丈夫立身處世,當斷則斷,絕不拖泥帶水。周瑜果斷把官印一扔,帶著家眷隨從,會等魯肅等,共三百餘人,棄城而去,直奔江東。很快,逃亡的消息便為揚州官府所察覺,州政府派騎兵追來。

魯肅讓老弱婦女先撤,自己率俠客少年殿後。他讓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利箭疾馳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大家對魯肅的印象,只是個文臣而非武將,實際上魯肅的劍術、箭法都出神入化。魯肅露了這麼一手功夫,前來追捕的人個個瞠目結舌,自己的血肉之軀,比起這盾牌來如何?保命要緊,還追個屁。這樣,魯肅竟然一箭嚇退追兵,實是英雄。

4、極盡孝道,再投孫權

魯肅與周瑜渡江後,也受到孫策的禮遇,史書說孫策“雅奇之”。只是不久後,魯肅得悉祖母去世的消息,心中大為悲慟。他年少失父,由祖母一手養大,感情深厚,由於祖母年事已高,不能與之東渡,仍留於東城。魯肅為盡孝道,毅然冒著被袁術逮捕的風險,回到東城安葬祖母。直到孫策去世後,魯肅才又投奔東吳。

重歸東吳後,周瑜在孫權面前極力推薦魯肅,認為他有輔佐之才。魯肅初見孫權,便獻上一策,大意是:“漢室已經不可復興了,而曹操實力強大,一時間也無法剷除。最好的辦法,便是坐守江東,以待天下局勢的變化。如今北方戰亂未定,應趁此時機,剿滅黃祖,進而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這乃是帝王的事業。”後來東吳之發展方向,與魯肅所言大體一致,可見其卓越的戰略眼光。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1、少年豪傑,俠士之風

魯肅是臨淮東城人氏,生於公元172年。他出生後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撫養長大。雖有幼年喪父之痛,魯家仍富甲地方,史書稱“家富於財”。長大成人後,魯肅一表人才,“體貌魁奇”,他深受時代精神影響,“有壯節”、“好為奇計”。時值天下動盪,亂世將至,魯肅知道在亂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領,他苦練擊劍、騎射,結交江湖豪傑義士,講兵習武,散盡家財以賑濟貧民士人,名聲日隆,遠近聞名,附近豪傑多來歸附。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魯肅有種印象,此人憨直純樸,腦袋有點不靈活,屬於容易吃虧的大好人。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並非如此,他不僅不是呆頭呆腦,反倒有俠士風流,甚至是很瘋狂、很搖滾的一個人。他家幾代積累下來的財產,被他大肆揮霍,豢養一班少年俠客,終日射獵南山。家族中的父老之輩都搖頭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結交周瑜,出手闊綽

有一回,周瑜帶著幾百人外出公幹,途經東城,所帶的糧食吃光了。他早已風聞魯肅濟貧好義的美德,便思忖著前往借點糧食。

到了魯家後,周瑜拜會魯肅,兩人年齡相差不多,都屬高富帥,又有遠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魯肅聽說周瑜沒糧食,二話沒說,領他到後院,後院有兩處糧倉,每倉估摸有糧食三千斛左右。他指著糧倉對周瑜說:“您就隨便挑一倉糧食帶走吧。”

儘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魯肅的慷慨嚇了一跳。自己與他不過才第一次見面,實屬素昧平生,魯肅居然傾財相助,出手如此闊綽,豈非奇人異士、曠世豪傑?錢財本是身外物,但對錢財的態度,隱約可見一個人的志向與抱負。周瑜知道魯肅絕非常人,遂傾心相交,引為密友與知己。

3、箭穿盾牌,嚇退追兵

後來,孫策奪取吳郡自立門戶,好友周瑜打算前往投奔。魯肅知道周瑜與孫策乃是好友、刎頸之交,便領著家屬及俠客少年百餘人,棄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兩人一商量後,事不宜遲,應儘早脫離袁術,渡江東去。

大丈夫立身處世,當斷則斷,絕不拖泥帶水。周瑜果斷把官印一扔,帶著家眷隨從,會等魯肅等,共三百餘人,棄城而去,直奔江東。很快,逃亡的消息便為揚州官府所察覺,州政府派騎兵追來。

魯肅讓老弱婦女先撤,自己率俠客少年殿後。他讓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利箭疾馳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大家對魯肅的印象,只是個文臣而非武將,實際上魯肅的劍術、箭法都出神入化。魯肅露了這麼一手功夫,前來追捕的人個個瞠目結舌,自己的血肉之軀,比起這盾牌來如何?保命要緊,還追個屁。這樣,魯肅竟然一箭嚇退追兵,實是英雄。

4、極盡孝道,再投孫權

魯肅與周瑜渡江後,也受到孫策的禮遇,史書說孫策“雅奇之”。只是不久後,魯肅得悉祖母去世的消息,心中大為悲慟。他年少失父,由祖母一手養大,感情深厚,由於祖母年事已高,不能與之東渡,仍留於東城。魯肅為盡孝道,毅然冒著被袁術逮捕的風險,回到東城安葬祖母。直到孫策去世後,魯肅才又投奔東吳。

重歸東吳後,周瑜在孫權面前極力推薦魯肅,認為他有輔佐之才。魯肅初見孫權,便獻上一策,大意是:“漢室已經不可復興了,而曹操實力強大,一時間也無法剷除。最好的辦法,便是坐守江東,以待天下局勢的變化。如今北方戰亂未定,應趁此時機,剿滅黃祖,進而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這乃是帝王的事業。”後來東吳之發展方向,與魯肅所言大體一致,可見其卓越的戰略眼光。

5、聯劉抗曹,光耀千秋

我覺得赤壁之戰,魯肅與周瑜都是最大功臣,至於小說裡吹的諸葛亮,並沒起到關鍵作用。

曹操大舉南征、劉表去世、劉琦、劉琮兄弟失和……一旦荊州落入曹操之手,將沒有能阻止他一統中國。這時,魯肅向孫權提出聯合劉備的主張,並以弔喪的名義,前去荊州刺探。

魯肅的戰略眼光,實不在諸葛亮之下。縱觀天下割據勢力,曹操鶴立雞群,最為強大,荊州劉氏與東吳孫權屬於第二梯隊。荊州與東吳,脣亡則齒冷,任何一方要想與曹操單打獨鬥,肯定打不贏。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

魯肅到夏口(江夏郡)時,荊州局勢已迅速惡化,劉備落荒而逃,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在這關鍵時刻,魯肅力勸劉備與孫權結盟,共同對敵。他知道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有意與他拉近關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在江東任長史,與魯肅關係不錯,魯肅利用這層關係,與諸葛亮的友誼很快建立起來。諸葛亮作為劉備的特使,與魯肅一起到了東吳,完成結盟的使命。

面對曹操大兵壓境,東吳朝臣們個個成縮頭烏龜,只有魯肅明確主戰,他對孫權說:“

我觀察眾人的言論,都只是誤人誤國的謬論,不足以跟他們共謀大事。若是我魯肅投降曹操,那是可以的;若是將軍則萬萬不可。為什麼呢?我魯肅投降,曹操好歹把我送回老家,給我一個官職,起碼也當個低級的下曹從事之類的官,有牛車可坐,有吏卒隨從,可以同士人交遊,慢慢往上爬,說不定還能當個州牧、太守。將軍若是投降,能往何處安身呢?

魯肅的主戰,以及結盟劉備的努力,是赤壁之戰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功勞不在周瑜之下。

正由於魯肅有膽有識、有勇有謀,周瑜臨死前,寫了一封信給孫權,其中說道:“魯肅為人忠勇剛烈,臨危不亂,我死了之後,他可以代替我的位置。”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魯肅。《吳書》這樣評價他:“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oOtkGod
2019-07-06

魯肅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三國最強謀士,沒有之一。

第一,能力絕對頂尖。

1,曹操南下攻吳,整個吳國搖擺不定。這時魯肅一改文臣形象,堅決和曹操一站到底。這件事情,不僅能看出魯肅的膽魄,同時也是魯肅判斷利弊自己分析的結果。

2,劉備沒有實力,魯肅想辦法讓劉備強大起來。因為魯肅知道,當時的形式,沒有第三方站起來,東吳難逃被曹操滅亡的命運。周瑜想要滅劉備,孫權對劉備也起了殺心。但魯肅是腦子最清晰的,知道利害關係。

這兩件事,都是關係到東吳國運的大事。魯肅在這兩件大事裡,該戰則戰,該和便和,拿捏相當到位,為東吳的長遠發展找到了最佳路線。

第二,魯肅的忠心。

孫權是個猜忌心和嫉妒心很重的人,東吳那些大都督基本沒個有好結果的。但唯獨魯肅當大都督時,孫權是絕對放心的。能讓主公完全放心的能臣,這才是好謀士。

綜上所述,一個能力頂尖,又能讓主公完全信任的謀士,這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立志成虫
2019-08-06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覺得魯肅是個實在人,太實在了,頭腦真是簡單,比方說為了討還荊州一再被劉備和諸葛亮用各種說法理由敷衍忽悠,他都信了。後來邀請關羽過江談荊州的事情,結果關羽“單刀赴會”而璀璨奪目,因為關羽事先就看穿了魯肅的想法。現在在看魯肅這個人物可真不簡單,深藏不露的戰略級大咖。曹操南下,魯肅藉著去給劉表弔喪的機會請諸葛亮來見孫權,促成了孫劉聯盟打贏了赤壁之戰。要知道,孫權的爸爸孫堅可是劉表害死的,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而且魯肅力勸孫權抗曹,陳述利害,見識魄力讓孫權非常感動和倚重。至於荊州,魯肅深知這是孫劉聯盟抗曹的紐帶所在,所以魯肅把要回荊州的活兒攬在自己身上,跑了一趟又一趟都無功而返,因為魯肅就沒打算把荊州要回來,即使劉備奪取了益州。周瑜死後,魯肅能繼任大都督首先是孫權對魯肅忠誠的信任和倚重。魯肅在任期間,沒有載入史冊的軍功,曹操也沒有再次南侵,根本的原因在於曹操很忌憚孫劉聯盟,魯肅做到了“上兵伐謀”和“不戰而屈人之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