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10 個回答
坐古谈今
2019-09-06

不僅僅甲午戰前,就是戰爭打起來了,李鴻章採用的仍是避戰求和、避戰自保、避戰保船政策。

(1)李鴻章深知自己自吹自擂的海防是什麼實質,因此不敢打

李鴻章吹噓自己的三大基地牢固而不可破,還很得意的親自題詞留給世人誇耀。但冷靜下來,李鴻章自己貪腐與否、親屬和手下是什麼人他自己不清楚嗎?由此,李鴻章知道自己的海防漏洞很多。

李鴻章不清楚自己的兒子、外甥、幕僚與日本人有軍火買賣?生意往來嗎?如果不知道,那他真是老糊塗了。例如其外甥張士珩被板上釘釘地罪證——倒賣軍火給日本、與日本間諜有關聯等。

不僅僅甲午戰前,就是戰爭打起來了,李鴻章採用的仍是避戰求和、避戰自保、避戰保船政策。

(1)李鴻章深知自己自吹自擂的海防是什麼實質,因此不敢打

李鴻章吹噓自己的三大基地牢固而不可破,還很得意的親自題詞留給世人誇耀。但冷靜下來,李鴻章自己貪腐與否、親屬和手下是什麼人他自己不清楚嗎?由此,李鴻章知道自己的海防漏洞很多。

李鴻章不清楚自己的兒子、外甥、幕僚與日本人有軍火買賣?生意往來嗎?如果不知道,那他真是老糊塗了。例如其外甥張士珩被板上釘釘地罪證——倒賣軍火給日本、與日本間諜有關聯等。

旅順口老蠣炮臺,門楣為李鴻章題詞

由此,李鴻章深知戰爭一打自己將被置於何處?也正因為知道輕重緩急,李鴻章才會把“密”起來的八百萬兩白銀的“北洋軍費和日常開支”吐出來,交給自己的老政敵塞防派的代表王文韶。

(2)李鴻章和清廷都沒想到會發生戰爭,他們都採用的是“防禦”“拱衛京師”戰略。北洋三大基地建成後,他們本身就認為不需要再大規模投資了。這也是清廷翁同龢為了救災“暫時不許買西方武器”的原因。

以前我們說李鴻章防日,這是錯誤的:李鴻章搞海防只是便於培植自己的勢力而已,甲午戰爭中的“北洋陸軍”帶頭逃跑只是“自我保存實力”的授命行為。衛汝貴被殺前喊冤說的就是如此:我是奉命而已,李鴻章為何沒事兒?

李鴻章、丁日昌等“李鴻章系統洋務派”一直秉持著“聯日思想”,受“一衣帶水”“同文同種”思想的裹挾。1867年年底,江蘇布政使丁日昌上“自強八條”。李鴻章以《密陳丁日昌擬議修約片》的名義代它上奏。其中第10條(自強八條是指清廷問詢各地督撫如何自強的八個方面)就有聯日抵抗西方的觀點。

不僅僅甲午戰前,就是戰爭打起來了,李鴻章採用的仍是避戰求和、避戰自保、避戰保船政策。

(1)李鴻章深知自己自吹自擂的海防是什麼實質,因此不敢打

李鴻章吹噓自己的三大基地牢固而不可破,還很得意的親自題詞留給世人誇耀。但冷靜下來,李鴻章自己貪腐與否、親屬和手下是什麼人他自己不清楚嗎?由此,李鴻章知道自己的海防漏洞很多。

李鴻章不清楚自己的兒子、外甥、幕僚與日本人有軍火買賣?生意往來嗎?如果不知道,那他真是老糊塗了。例如其外甥張士珩被板上釘釘地罪證——倒賣軍火給日本、與日本間諜有關聯等。

旅順口老蠣炮臺,門楣為李鴻章題詞

由此,李鴻章深知戰爭一打自己將被置於何處?也正因為知道輕重緩急,李鴻章才會把“密”起來的八百萬兩白銀的“北洋軍費和日常開支”吐出來,交給自己的老政敵塞防派的代表王文韶。

(2)李鴻章和清廷都沒想到會發生戰爭,他們都採用的是“防禦”“拱衛京師”戰略。北洋三大基地建成後,他們本身就認為不需要再大規模投資了。這也是清廷翁同龢為了救災“暫時不許買西方武器”的原因。

以前我們說李鴻章防日,這是錯誤的:李鴻章搞海防只是便於培植自己的勢力而已,甲午戰爭中的“北洋陸軍”帶頭逃跑只是“自我保存實力”的授命行為。衛汝貴被殺前喊冤說的就是如此:我是奉命而已,李鴻章為何沒事兒?

李鴻章、丁日昌等“李鴻章系統洋務派”一直秉持著“聯日思想”,受“一衣帶水”“同文同種”思想的裹挾。1867年年底,江蘇布政使丁日昌上“自強八條”。李鴻章以《密陳丁日昌擬議修約片》的名義代它上奏。其中第10條(自強八條是指清廷問詢各地督撫如何自強的八個方面)就有聯日抵抗西方的觀點。

1874年,日本意圖吞併我國臺灣,派兵入侵。正巧,左宗棠在1874年從滿人貴族手中拿走了“處理新疆問題”的部分決定權。慈禧等人開始準備以滿人應對新疆問題的戰略,因為滿貴族內部沒有人能堪大用,只好開始逐漸讓左宗棠插手。李鴻章在此情況下,藉助“海防”問題準備向左宗棠奪權,由此才提出了“放棄新疆”問題。

李鴻章雖然一直宣揚的日本的危險,但僅是以此作為向清廷要錢、要人、要權的藉口。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陸奧宗光就說,“中國則譏諷我國為輕浮躁進妄自模擬歐洲文明皮毛的一個蕞爾島夷”。

到時到了1880年代,問題出現變化,但是因為“北洋成軍”,三大基地已經建成。李鴻章對此志得意滿,他的目光轉向洋務企業,自身也積極入股。

不僅僅甲午戰前,就是戰爭打起來了,李鴻章採用的仍是避戰求和、避戰自保、避戰保船政策。

(1)李鴻章深知自己自吹自擂的海防是什麼實質,因此不敢打

李鴻章吹噓自己的三大基地牢固而不可破,還很得意的親自題詞留給世人誇耀。但冷靜下來,李鴻章自己貪腐與否、親屬和手下是什麼人他自己不清楚嗎?由此,李鴻章知道自己的海防漏洞很多。

李鴻章不清楚自己的兒子、外甥、幕僚與日本人有軍火買賣?生意往來嗎?如果不知道,那他真是老糊塗了。例如其外甥張士珩被板上釘釘地罪證——倒賣軍火給日本、與日本間諜有關聯等。

旅順口老蠣炮臺,門楣為李鴻章題詞

由此,李鴻章深知戰爭一打自己將被置於何處?也正因為知道輕重緩急,李鴻章才會把“密”起來的八百萬兩白銀的“北洋軍費和日常開支”吐出來,交給自己的老政敵塞防派的代表王文韶。

(2)李鴻章和清廷都沒想到會發生戰爭,他們都採用的是“防禦”“拱衛京師”戰略。北洋三大基地建成後,他們本身就認為不需要再大規模投資了。這也是清廷翁同龢為了救災“暫時不許買西方武器”的原因。

以前我們說李鴻章防日,這是錯誤的:李鴻章搞海防只是便於培植自己的勢力而已,甲午戰爭中的“北洋陸軍”帶頭逃跑只是“自我保存實力”的授命行為。衛汝貴被殺前喊冤說的就是如此:我是奉命而已,李鴻章為何沒事兒?

李鴻章、丁日昌等“李鴻章系統洋務派”一直秉持著“聯日思想”,受“一衣帶水”“同文同種”思想的裹挾。1867年年底,江蘇布政使丁日昌上“自強八條”。李鴻章以《密陳丁日昌擬議修約片》的名義代它上奏。其中第10條(自強八條是指清廷問詢各地督撫如何自強的八個方面)就有聯日抵抗西方的觀點。

1874年,日本意圖吞併我國臺灣,派兵入侵。正巧,左宗棠在1874年從滿人貴族手中拿走了“處理新疆問題”的部分決定權。慈禧等人開始準備以滿人應對新疆問題的戰略,因為滿貴族內部沒有人能堪大用,只好開始逐漸讓左宗棠插手。李鴻章在此情況下,藉助“海防”問題準備向左宗棠奪權,由此才提出了“放棄新疆”問題。

李鴻章雖然一直宣揚的日本的危險,但僅是以此作為向清廷要錢、要人、要權的藉口。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陸奧宗光就說,“中國則譏諷我國為輕浮躁進妄自模擬歐洲文明皮毛的一個蕞爾島夷”。

到時到了1880年代,問題出現變化,但是因為“北洋成軍”,三大基地已經建成。李鴻章對此志得意滿,他的目光轉向洋務企業,自身也積極入股。

過去有些人經常造謠翁同龢與李鴻章有私仇,我在頭條文章中已經對此通過十篇文章進行各方論證,根本是胡說。翁同龢壓根兒就沒把哥哥被參倒的事情放在李鴻章的頭上,而是其他人。那個人為曾國藩代筆,又沒有當官,在家養老教書,翁同龢如果是小心眼兒的人早去報仇了。

翁同龢不給北洋水師撥軍費,更是胡說八道。翁同龢因為黃河水災救護災民數百萬人,要求除了太后、皇帝以外所有有權人、有錢人都捐款,所有水師不能買西方武器。這才是真相,跟翁同龢也沒關係。李鴻章比戶部和尚書翁同龢都有錢,李鴻章真著急,能像左宗棠那樣把90%的工資獎金都捐出去,三個北洋水師都建成了。

小院之观
2019-09-08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是個理智的舉措。

要不要避戰,可以參考一下袁世凱的表現。甲午戰爭前,袁世凱是朝鮮的太上皇,坐鎮漢城,不可一世。可是日軍剛一增兵,表現出要動武的跡象,袁世凱就不得勁了,拼了老命裝病,向朝廷打報告:要是再不把我調回國內,我就得病死在這兒。最後,李鴻章無奈,只好調他回國。

要知道,袁世凱可不是慫包,之前他鎮壓朝鮮起義,毫不手軟,堪稱鐵腕。

袁世凱有病嗎?一離開朝鮮,他立馬生龍活虎,他患的什麼病呢,是心病,跟李鴻章一樣。

因為,久駐朝鮮,經常跟日本人打交道的袁世凱,和李鴻章一樣,對自己的實力太清楚了。

李鴻章要避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大清海軍和日本海軍戰鬥力的差距

甲午戰爭爆發是1894年,大清國最後一艘下水的軍艦是1888年,已經相隔6年之久。

您別小看這6年,那個年代,是世界海軍日新月異的年代,新式軍艦幾乎一年一個樣,今年剛下水的新艦,說不定沒兩年就跟不上時代,別說是6年,這個時間跨度,要幾倍於如今的海軍發展。

大清沒動靜,日本可沒閒著,從1884到1894十年間,日本下水新艦像下餃子一樣,10年前的弱雞,10年後,從噸位到航速再到火力,已經全面領先北洋水師。

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日本聯合艦隊超過。

要命的是,不光是沒有新艦,朝廷連進口軍火都不許買,不要說大炮,就連炮彈都不行。開花彈比實心彈威力大,可惜中國造不了,造出來也都是劣等品,沒法用,但又不能進口。

此外還有燃煤,在利益驅使下,供給北洋水師的都是劣質煤,動力既不足,燃燒的煙霧更是在海上老遠就能看見。

凡此種種,朝廷是不管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最清楚,打起來討不到好處,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是個理智的舉措。

要不要避戰,可以參考一下袁世凱的表現。甲午戰爭前,袁世凱是朝鮮的太上皇,坐鎮漢城,不可一世。可是日軍剛一增兵,表現出要動武的跡象,袁世凱就不得勁了,拼了老命裝病,向朝廷打報告:要是再不把我調回國內,我就得病死在這兒。最後,李鴻章無奈,只好調他回國。

要知道,袁世凱可不是慫包,之前他鎮壓朝鮮起義,毫不手軟,堪稱鐵腕。

袁世凱有病嗎?一離開朝鮮,他立馬生龍活虎,他患的什麼病呢,是心病,跟李鴻章一樣。

因為,久駐朝鮮,經常跟日本人打交道的袁世凱,和李鴻章一樣,對自己的實力太清楚了。

李鴻章要避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大清海軍和日本海軍戰鬥力的差距

甲午戰爭爆發是1894年,大清國最後一艘下水的軍艦是1888年,已經相隔6年之久。

您別小看這6年,那個年代,是世界海軍日新月異的年代,新式軍艦幾乎一年一個樣,今年剛下水的新艦,說不定沒兩年就跟不上時代,別說是6年,這個時間跨度,要幾倍於如今的海軍發展。

大清沒動靜,日本可沒閒著,從1884到1894十年間,日本下水新艦像下餃子一樣,10年前的弱雞,10年後,從噸位到航速再到火力,已經全面領先北洋水師。

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日本聯合艦隊超過。

要命的是,不光是沒有新艦,朝廷連進口軍火都不許買,不要說大炮,就連炮彈都不行。開花彈比實心彈威力大,可惜中國造不了,造出來也都是劣等品,沒法用,但又不能進口。

此外還有燃煤,在利益驅使下,供給北洋水師的都是劣質煤,動力既不足,燃燒的煙霧更是在海上老遠就能看見。

凡此種種,朝廷是不管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最清楚,打起來討不到好處,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淮軍和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差距

除了海軍,還有陸軍。清朝雖然號稱有上百萬陸軍,那只是個空殼子,嚇唬老百姓的。

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系統,人數也只有53000多人,這些軍隊,除去駐防軍,真正的機動兵力只有25000多人。

除了人數不足,關鍵還有戰鬥力。

當時的日本陸軍,已經是一支近代新式陸軍,師團、旅團、大隊等建制已經成型。而清軍,還是一支使用近代武器的中世紀軍隊,兩軍的訓練、士氣、後勤保障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帶來的結果就是戰鬥力的全面差距。

這一點,李鴻章同樣清楚,自己的老底子,自己能不知道嗎,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是個理智的舉措。

要不要避戰,可以參考一下袁世凱的表現。甲午戰爭前,袁世凱是朝鮮的太上皇,坐鎮漢城,不可一世。可是日軍剛一增兵,表現出要動武的跡象,袁世凱就不得勁了,拼了老命裝病,向朝廷打報告:要是再不把我調回國內,我就得病死在這兒。最後,李鴻章無奈,只好調他回國。

要知道,袁世凱可不是慫包,之前他鎮壓朝鮮起義,毫不手軟,堪稱鐵腕。

袁世凱有病嗎?一離開朝鮮,他立馬生龍活虎,他患的什麼病呢,是心病,跟李鴻章一樣。

因為,久駐朝鮮,經常跟日本人打交道的袁世凱,和李鴻章一樣,對自己的實力太清楚了。

李鴻章要避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大清海軍和日本海軍戰鬥力的差距

甲午戰爭爆發是1894年,大清國最後一艘下水的軍艦是1888年,已經相隔6年之久。

您別小看這6年,那個年代,是世界海軍日新月異的年代,新式軍艦幾乎一年一個樣,今年剛下水的新艦,說不定沒兩年就跟不上時代,別說是6年,這個時間跨度,要幾倍於如今的海軍發展。

大清沒動靜,日本可沒閒著,從1884到1894十年間,日本下水新艦像下餃子一樣,10年前的弱雞,10年後,從噸位到航速再到火力,已經全面領先北洋水師。

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日本聯合艦隊超過。

要命的是,不光是沒有新艦,朝廷連進口軍火都不許買,不要說大炮,就連炮彈都不行。開花彈比實心彈威力大,可惜中國造不了,造出來也都是劣等品,沒法用,但又不能進口。

此外還有燃煤,在利益驅使下,供給北洋水師的都是劣質煤,動力既不足,燃燒的煙霧更是在海上老遠就能看見。

凡此種種,朝廷是不管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最清楚,打起來討不到好處,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淮軍和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差距

除了海軍,還有陸軍。清朝雖然號稱有上百萬陸軍,那只是個空殼子,嚇唬老百姓的。

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系統,人數也只有53000多人,這些軍隊,除去駐防軍,真正的機動兵力只有25000多人。

除了人數不足,關鍵還有戰鬥力。

當時的日本陸軍,已經是一支近代新式陸軍,師團、旅團、大隊等建制已經成型。而清軍,還是一支使用近代武器的中世紀軍隊,兩軍的訓練、士氣、後勤保障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帶來的結果就是戰鬥力的全面差距。

這一點,李鴻章同樣清楚,自己的老底子,自己能不知道嗎,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李鴻章的私心

我們都知道,甲午戰爭實際上是以淮軍一系之力對抗日本一國之力的一場戰爭,直到後期,淮軍崩潰後,清廷才抽調了部分湘軍參加作戰,但早已於事無補。

淮軍是李鴻章的嫡系,是他賴以起家和發跡的資本,拿淮軍老底子出去打日本,就是把他放到火爐上烤,無論勝敗,淮軍必將損失慘重。如果沒有了這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李鴻章的地位,那就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是,如果戰敗,肯定會清算李鴻章,追究他的責任。您想想,海軍陸軍都是李鴻章的嫡系部隊,李鴻章相當於軍隊的統帥,打了敗仗,統帥沒有責任,誰有責任?

官場老油條李鴻章能不清楚這些派系傾軋嗎,無論輸贏,受損失的都是自己,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是個理智的舉措。

要不要避戰,可以參考一下袁世凱的表現。甲午戰爭前,袁世凱是朝鮮的太上皇,坐鎮漢城,不可一世。可是日軍剛一增兵,表現出要動武的跡象,袁世凱就不得勁了,拼了老命裝病,向朝廷打報告:要是再不把我調回國內,我就得病死在這兒。最後,李鴻章無奈,只好調他回國。

要知道,袁世凱可不是慫包,之前他鎮壓朝鮮起義,毫不手軟,堪稱鐵腕。

袁世凱有病嗎?一離開朝鮮,他立馬生龍活虎,他患的什麼病呢,是心病,跟李鴻章一樣。

因為,久駐朝鮮,經常跟日本人打交道的袁世凱,和李鴻章一樣,對自己的實力太清楚了。

李鴻章要避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大清海軍和日本海軍戰鬥力的差距

甲午戰爭爆發是1894年,大清國最後一艘下水的軍艦是1888年,已經相隔6年之久。

您別小看這6年,那個年代,是世界海軍日新月異的年代,新式軍艦幾乎一年一個樣,今年剛下水的新艦,說不定沒兩年就跟不上時代,別說是6年,這個時間跨度,要幾倍於如今的海軍發展。

大清沒動靜,日本可沒閒著,從1884到1894十年間,日本下水新艦像下餃子一樣,10年前的弱雞,10年後,從噸位到航速再到火力,已經全面領先北洋水師。

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日本聯合艦隊超過。

要命的是,不光是沒有新艦,朝廷連進口軍火都不許買,不要說大炮,就連炮彈都不行。開花彈比實心彈威力大,可惜中國造不了,造出來也都是劣等品,沒法用,但又不能進口。

此外還有燃煤,在利益驅使下,供給北洋水師的都是劣質煤,動力既不足,燃燒的煙霧更是在海上老遠就能看見。

凡此種種,朝廷是不管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最清楚,打起來討不到好處,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淮軍和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差距

除了海軍,還有陸軍。清朝雖然號稱有上百萬陸軍,那只是個空殼子,嚇唬老百姓的。

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系統,人數也只有53000多人,這些軍隊,除去駐防軍,真正的機動兵力只有25000多人。

除了人數不足,關鍵還有戰鬥力。

當時的日本陸軍,已經是一支近代新式陸軍,師團、旅團、大隊等建制已經成型。而清軍,還是一支使用近代武器的中世紀軍隊,兩軍的訓練、士氣、後勤保障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帶來的結果就是戰鬥力的全面差距。

這一點,李鴻章同樣清楚,自己的老底子,自己能不知道嗎,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李鴻章的私心

我們都知道,甲午戰爭實際上是以淮軍一系之力對抗日本一國之力的一場戰爭,直到後期,淮軍崩潰後,清廷才抽調了部分湘軍參加作戰,但早已於事無補。

淮軍是李鴻章的嫡系,是他賴以起家和發跡的資本,拿淮軍老底子出去打日本,就是把他放到火爐上烤,無論勝敗,淮軍必將損失慘重。如果沒有了這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李鴻章的地位,那就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是,如果戰敗,肯定會清算李鴻章,追究他的責任。您想想,海軍陸軍都是李鴻章的嫡系部隊,李鴻章相當於軍隊的統帥,打了敗仗,統帥沒有責任,誰有責任?

官場老油條李鴻章能不清楚這些派系傾軋嗎,無論輸贏,受損失的都是自己,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戰敗的結果

事實確實也是如此,平壤之戰失敗後緊接著黃海海戰的大敗,海陸一敗塗地,北洋陸海軍都是李鴻章的嫡系,這個鍋,他不背,誰背?

翁同龢一直與李鴻章不和,此人生前身後,名氣都很大,不過小院認為,翁同龢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典型,說好聽點,他是個腐儒,說難聽點,他是國家罪人。

要說翁同龢是奸臣,那倒也對不上號,他的所作所為,是以他自己的觀點出發,認為自己在做對的事,偏偏,他的觀點和決定全都錯誤。

更要命的是,他是光緒的帝師,清流的領袖。

翁同龢立即彈劾李鴻章“北洋事事殆誤,非嚴予處分不可,尤非拔花翎褫黃褂不可”,要求嚴厲處分李鴻章。

要求停止對北洋撥款,禁止購買國外軍火的是翁同龢,朝鮮局勢吃緊後,不顧己方實力,強烈要求主戰的也是翁同龢,如今戰事大不利,翁同龢又把責任全都推給了具體執行者。

世界上,肯真正正視自己,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少之又少。

光緒皇帝也是如此,雖然翁同龢是提出了建議,他自己才是最後批准人,但是皇帝怎麼可能認錯呢,尤其是親征不久,血氣方剛的年輕皇帝。

那就只好由李鴻章來背鍋了。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是個理智的舉措。

要不要避戰,可以參考一下袁世凱的表現。甲午戰爭前,袁世凱是朝鮮的太上皇,坐鎮漢城,不可一世。可是日軍剛一增兵,表現出要動武的跡象,袁世凱就不得勁了,拼了老命裝病,向朝廷打報告:要是再不把我調回國內,我就得病死在這兒。最後,李鴻章無奈,只好調他回國。

要知道,袁世凱可不是慫包,之前他鎮壓朝鮮起義,毫不手軟,堪稱鐵腕。

袁世凱有病嗎?一離開朝鮮,他立馬生龍活虎,他患的什麼病呢,是心病,跟李鴻章一樣。

因為,久駐朝鮮,經常跟日本人打交道的袁世凱,和李鴻章一樣,對自己的實力太清楚了。

李鴻章要避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大清海軍和日本海軍戰鬥力的差距

甲午戰爭爆發是1894年,大清國最後一艘下水的軍艦是1888年,已經相隔6年之久。

您別小看這6年,那個年代,是世界海軍日新月異的年代,新式軍艦幾乎一年一個樣,今年剛下水的新艦,說不定沒兩年就跟不上時代,別說是6年,這個時間跨度,要幾倍於如今的海軍發展。

大清沒動靜,日本可沒閒著,從1884到1894十年間,日本下水新艦像下餃子一樣,10年前的弱雞,10年後,從噸位到航速再到火力,已經全面領先北洋水師。

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日本聯合艦隊超過。

要命的是,不光是沒有新艦,朝廷連進口軍火都不許買,不要說大炮,就連炮彈都不行。開花彈比實心彈威力大,可惜中國造不了,造出來也都是劣等品,沒法用,但又不能進口。

此外還有燃煤,在利益驅使下,供給北洋水師的都是劣質煤,動力既不足,燃燒的煙霧更是在海上老遠就能看見。

凡此種種,朝廷是不管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最清楚,打起來討不到好處,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淮軍和日本陸軍的戰鬥力差距

除了海軍,還有陸軍。清朝雖然號稱有上百萬陸軍,那只是個空殼子,嚇唬老百姓的。

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李鴻章手下的淮軍系統,人數也只有53000多人,這些軍隊,除去駐防軍,真正的機動兵力只有25000多人。

除了人數不足,關鍵還有戰鬥力。

當時的日本陸軍,已經是一支近代新式陸軍,師團、旅團、大隊等建制已經成型。而清軍,還是一支使用近代武器的中世紀軍隊,兩軍的訓練、士氣、後勤保障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帶來的結果就是戰鬥力的全面差距。

這一點,李鴻章同樣清楚,自己的老底子,自己能不知道嗎,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李鴻章的私心

我們都知道,甲午戰爭實際上是以淮軍一系之力對抗日本一國之力的一場戰爭,直到後期,淮軍崩潰後,清廷才抽調了部分湘軍參加作戰,但早已於事無補。

淮軍是李鴻章的嫡系,是他賴以起家和發跡的資本,拿淮軍老底子出去打日本,就是把他放到火爐上烤,無論勝敗,淮軍必將損失慘重。如果沒有了這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李鴻章的地位,那就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是,如果戰敗,肯定會清算李鴻章,追究他的責任。您想想,海軍陸軍都是李鴻章的嫡系部隊,李鴻章相當於軍隊的統帥,打了敗仗,統帥沒有責任,誰有責任?

官場老油條李鴻章能不清楚這些派系傾軋嗎,無論輸贏,受損失的都是自己,所以他要極力避戰。

戰敗的結果

事實確實也是如此,平壤之戰失敗後緊接著黃海海戰的大敗,海陸一敗塗地,北洋陸海軍都是李鴻章的嫡系,這個鍋,他不背,誰背?

翁同龢一直與李鴻章不和,此人生前身後,名氣都很大,不過小院認為,翁同龢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典型,說好聽點,他是個腐儒,說難聽點,他是國家罪人。

要說翁同龢是奸臣,那倒也對不上號,他的所作所為,是以他自己的觀點出發,認為自己在做對的事,偏偏,他的觀點和決定全都錯誤。

更要命的是,他是光緒的帝師,清流的領袖。

翁同龢立即彈劾李鴻章“北洋事事殆誤,非嚴予處分不可,尤非拔花翎褫黃褂不可”,要求嚴厲處分李鴻章。

要求停止對北洋撥款,禁止購買國外軍火的是翁同龢,朝鮮局勢吃緊後,不顧己方實力,強烈要求主戰的也是翁同龢,如今戰事大不利,翁同龢又把責任全都推給了具體執行者。

世界上,肯真正正視自己,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少之又少。

光緒皇帝也是如此,雖然翁同龢是提出了建議,他自己才是最後批准人,但是皇帝怎麼可能認錯呢,尤其是親征不久,血氣方剛的年輕皇帝。

那就只好由李鴻章來背鍋了。

光緒下旨,拔去李鴻章花翎,剝奪黃馬褂,這一切進行得如此之快,半天之內就已完成,連翁同龢都感覺有點意外。

李鴻章避戰,是對也不對呢,這裡就不多加討論了。關於甲午戰爭,小院有專門的專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2019-04-05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前因後果及當時的情勢,李鴻章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戰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斷斷續續的小型衝突,使得大清上下誤判了甲午形勢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資本像1930年代退出國聯那樣囂張。

19世紀時,中日兩國都不敢公然挑戰國際法規則,也不敢無視英俄列強的態度。

早期的日本,還沒有足夠力量與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後的日本精英階層,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過了大清。他們利用武裝為輔,外交為主的方式,與大清進行長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鮮問題上的軟肋:中朝之間的宗藩關係,已經不符合當時歐式外交的慣例!

日本牢牢把握這個軟肋,與大清斷斷續續進行了三次博弈,擴大了在朝鮮的影響力。

但是,畢竟此時日本實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凱等人的果決行動下,大清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佔了一些便宜。同時,日本通過對大清對朝鮮的宗主關係採取了“先質疑,後收默認”的方式,維持了大清的顏面,使得大清也認為自己是勝利方!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前因後果及當時的情勢,李鴻章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戰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斷斷續續的小型衝突,使得大清上下誤判了甲午形勢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資本像1930年代退出國聯那樣囂張。

19世紀時,中日兩國都不敢公然挑戰國際法規則,也不敢無視英俄列強的態度。

早期的日本,還沒有足夠力量與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後的日本精英階層,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過了大清。他們利用武裝為輔,外交為主的方式,與大清進行長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鮮問題上的軟肋:中朝之間的宗藩關係,已經不符合當時歐式外交的慣例!

日本牢牢把握這個軟肋,與大清斷斷續續進行了三次博弈,擴大了在朝鮮的影響力。

但是,畢竟此時日本實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凱等人的果決行動下,大清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佔了一些便宜。同時,日本通過對大清對朝鮮的宗主關係採取了“先質疑,後收默認”的方式,維持了大清的顏面,使得大清也認為自己是勝利方!

袁世凱在朝鮮挫敗日本的挑釁,展現了傑出的才具。但是,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形成的思維慣性,使得大清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誤判了甲午形勢。

因此,大清上下,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對付日本在朝鮮的挑釁,小規模衝突打擊對手,然後適當讓步息事寧人。


誤判形勢,日本佔據先機

朝鮮發生叛亂後,向老大大清求援。大清派兵前往協助鎮壓叛亂。依《中日天津條約》,在中國派兵時,日本也有權派兵前往朝鮮,因此,日本也開始派兵前往。

由於袁世凱等人對形勢的誤判,只是準備鎮壓叛亂,大清派的兵很少,總計2465名清兵!而且,為了不刺激列強,刻意選擇了遠離漢城而接近叛亂髮生地的牙山登陸。

此時的日本,早已決意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和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打敗大清!因此,出兵好不手軟,先手派兵8000(即使在叛亂已經平息後,依然執意加兵),而且,一出手就進駐了仁川和漢城!同時,公然質疑大清和朝鮮的宗藩關係,開始攤牌!

此時,大清在朝鮮的形勢非常不利:

1、前線兵力遠遠少於日本;

2、牙山“孤軍”,形勢危急,進退兩難。

3、朝鮮已經通告叛亂已平息,大清再增加兵馬入朝已無口實。

誤判形勢,先機已失。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前因後果及當時的情勢,李鴻章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戰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斷斷續續的小型衝突,使得大清上下誤判了甲午形勢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資本像1930年代退出國聯那樣囂張。

19世紀時,中日兩國都不敢公然挑戰國際法規則,也不敢無視英俄列強的態度。

早期的日本,還沒有足夠力量與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後的日本精英階層,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過了大清。他們利用武裝為輔,外交為主的方式,與大清進行長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鮮問題上的軟肋:中朝之間的宗藩關係,已經不符合當時歐式外交的慣例!

日本牢牢把握這個軟肋,與大清斷斷續續進行了三次博弈,擴大了在朝鮮的影響力。

但是,畢竟此時日本實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凱等人的果決行動下,大清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佔了一些便宜。同時,日本通過對大清對朝鮮的宗主關係採取了“先質疑,後收默認”的方式,維持了大清的顏面,使得大清也認為自己是勝利方!

袁世凱在朝鮮挫敗日本的挑釁,展現了傑出的才具。但是,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形成的思維慣性,使得大清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誤判了甲午形勢。

因此,大清上下,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對付日本在朝鮮的挑釁,小規模衝突打擊對手,然後適當讓步息事寧人。


誤判形勢,日本佔據先機

朝鮮發生叛亂後,向老大大清求援。大清派兵前往協助鎮壓叛亂。依《中日天津條約》,在中國派兵時,日本也有權派兵前往朝鮮,因此,日本也開始派兵前往。

由於袁世凱等人對形勢的誤判,只是準備鎮壓叛亂,大清派的兵很少,總計2465名清兵!而且,為了不刺激列強,刻意選擇了遠離漢城而接近叛亂髮生地的牙山登陸。

此時的日本,早已決意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和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打敗大清!因此,出兵好不手軟,先手派兵8000(即使在叛亂已經平息後,依然執意加兵),而且,一出手就進駐了仁川和漢城!同時,公然質疑大清和朝鮮的宗藩關係,開始攤牌!

此時,大清在朝鮮的形勢非常不利:

1、前線兵力遠遠少於日本;

2、牙山“孤軍”,形勢危急,進退兩難。

3、朝鮮已經通告叛亂已平息,大清再增加兵馬入朝已無口實。

誤判形勢,先機已失。

1893年,英國防務情報人員已經預判:無論海陸軍,大清非日本對手。但若大清組織得力,動員果決,絕不至於像歷史發生的一樣慘!

“以夷制夷”,弄巧成拙

形勢上來說,大清雖號地大人多,但能戰之兵並不多。且由於沒有現代的戰爭動員制度、兵役制度,平時兵馬並不多,新募之兵,沒有三個月形成不了戰鬥力。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前因後果及當時的情勢,李鴻章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戰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斷斷續續的小型衝突,使得大清上下誤判了甲午形勢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資本像1930年代退出國聯那樣囂張。

19世紀時,中日兩國都不敢公然挑戰國際法規則,也不敢無視英俄列強的態度。

早期的日本,還沒有足夠力量與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後的日本精英階層,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過了大清。他們利用武裝為輔,外交為主的方式,與大清進行長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鮮問題上的軟肋:中朝之間的宗藩關係,已經不符合當時歐式外交的慣例!

日本牢牢把握這個軟肋,與大清斷斷續續進行了三次博弈,擴大了在朝鮮的影響力。

但是,畢竟此時日本實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凱等人的果決行動下,大清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佔了一些便宜。同時,日本通過對大清對朝鮮的宗主關係採取了“先質疑,後收默認”的方式,維持了大清的顏面,使得大清也認為自己是勝利方!

袁世凱在朝鮮挫敗日本的挑釁,展現了傑出的才具。但是,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形成的思維慣性,使得大清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誤判了甲午形勢。

因此,大清上下,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對付日本在朝鮮的挑釁,小規模衝突打擊對手,然後適當讓步息事寧人。


誤判形勢,日本佔據先機

朝鮮發生叛亂後,向老大大清求援。大清派兵前往協助鎮壓叛亂。依《中日天津條約》,在中國派兵時,日本也有權派兵前往朝鮮,因此,日本也開始派兵前往。

由於袁世凱等人對形勢的誤判,只是準備鎮壓叛亂,大清派的兵很少,總計2465名清兵!而且,為了不刺激列強,刻意選擇了遠離漢城而接近叛亂髮生地的牙山登陸。

此時的日本,早已決意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和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打敗大清!因此,出兵好不手軟,先手派兵8000(即使在叛亂已經平息後,依然執意加兵),而且,一出手就進駐了仁川和漢城!同時,公然質疑大清和朝鮮的宗藩關係,開始攤牌!

此時,大清在朝鮮的形勢非常不利:

1、前線兵力遠遠少於日本;

2、牙山“孤軍”,形勢危急,進退兩難。

3、朝鮮已經通告叛亂已平息,大清再增加兵馬入朝已無口實。

誤判形勢,先機已失。

1893年,英國防務情報人員已經預判:無論海陸軍,大清非日本對手。但若大清組織得力,動員果決,絕不至於像歷史發生的一樣慘!

“以夷制夷”,弄巧成拙

形勢上來說,大清雖號地大人多,但能戰之兵並不多。且由於沒有現代的戰爭動員制度、兵役制度,平時兵馬並不多,新募之兵,沒有三個月形成不了戰鬥力。

李鴻章混跡官場多年,此時開戰,正是“以李鴻章一人敵日本一國”,大清上下有多少人想看他出洋相?他自己清楚。

而此時的日本,早已備戰妥當,正希望尋釁開戰!

即使開戰,也不應該在敵人期望的時間,期望的地點開打

因此,李鴻章開始玩弄起了自己的“外交之能”。

當時的世界外交的主流,是英俄爭霸。英國,害怕中日開戰,使得俄國左手漁翁之利。

俄國,由於西伯利亞鐵路未完成,運力有限,尚無力大規模武力介入,因此,也希望借調停中日,擴大在東北亞的影響力。

李鴻章兩頭激將,試圖引起英俄爭相調停。這正是李鴻章常用的“戰術性外交”

可是,由於李鴻章在激將中,給英國造成了“中俄同盟”的錯覺,使得英國上下傾向於與日本結成“英日同盟”。恰好,成熟的日本外交家利用這個心理,促成了“英日修約”,解除了日本開戰的後顧之憂!

進退失據,一敗塗地

李鴻章在外交上爭取時機的做法,並無不妥。

但是,大清的攤子已經爛了!爭取的這些時間並沒有任何作用!

增兵備戰,又怕刺激列強;轉移牙山孤軍,又覺得認慫丟人;平壤軍馬甚至長期沒有主帥!而國內呢?除了“請流派”喊打喊殺,幾乎沒有進行戰爭動員或添置軍械。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前因後果及當時的情勢,李鴻章為何在甲午站前竭力避戰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斷斷續續的小型衝突,使得大清上下誤判了甲午形勢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資本像1930年代退出國聯那樣囂張。

19世紀時,中日兩國都不敢公然挑戰國際法規則,也不敢無視英俄列強的態度。

早期的日本,還沒有足夠力量與大清抗衡。可是明治之後的日本精英階層,在外交能力上,早已超過了大清。他們利用武裝為輔,外交為主的方式,與大清進行長期的博弈。

日本一眼看出了大清在朝鮮問題上的軟肋:中朝之間的宗藩關係,已經不符合當時歐式外交的慣例!

日本牢牢把握這個軟肋,與大清斷斷續續進行了三次博弈,擴大了在朝鮮的影響力。

但是,畢竟此時日本實力有限,大清在袁世凱等人的果決行動下,大清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佔了一些便宜。同時,日本通過對大清對朝鮮的宗主關係採取了“先質疑,後收默認”的方式,維持了大清的顏面,使得大清也認為自己是勝利方!

袁世凱在朝鮮挫敗日本的挑釁,展現了傑出的才具。但是,在這些小規模衝突中形成的思維慣性,使得大清低估了日本的野心,誤判了甲午形勢。

因此,大清上下,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對付日本在朝鮮的挑釁,小規模衝突打擊對手,然後適當讓步息事寧人。


誤判形勢,日本佔據先機

朝鮮發生叛亂後,向老大大清求援。大清派兵前往協助鎮壓叛亂。依《中日天津條約》,在中國派兵時,日本也有權派兵前往朝鮮,因此,日本也開始派兵前往。

由於袁世凱等人對形勢的誤判,只是準備鎮壓叛亂,大清派的兵很少,總計2465名清兵!而且,為了不刺激列強,刻意選擇了遠離漢城而接近叛亂髮生地的牙山登陸。

此時的日本,早已決意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和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打敗大清!因此,出兵好不手軟,先手派兵8000(即使在叛亂已經平息後,依然執意加兵),而且,一出手就進駐了仁川和漢城!同時,公然質疑大清和朝鮮的宗藩關係,開始攤牌!

此時,大清在朝鮮的形勢非常不利:

1、前線兵力遠遠少於日本;

2、牙山“孤軍”,形勢危急,進退兩難。

3、朝鮮已經通告叛亂已平息,大清再增加兵馬入朝已無口實。

誤判形勢,先機已失。

1893年,英國防務情報人員已經預判:無論海陸軍,大清非日本對手。但若大清組織得力,動員果決,絕不至於像歷史發生的一樣慘!

“以夷制夷”,弄巧成拙

形勢上來說,大清雖號地大人多,但能戰之兵並不多。且由於沒有現代的戰爭動員制度、兵役制度,平時兵馬並不多,新募之兵,沒有三個月形成不了戰鬥力。

李鴻章混跡官場多年,此時開戰,正是“以李鴻章一人敵日本一國”,大清上下有多少人想看他出洋相?他自己清楚。

而此時的日本,早已備戰妥當,正希望尋釁開戰!

即使開戰,也不應該在敵人期望的時間,期望的地點開打

因此,李鴻章開始玩弄起了自己的“外交之能”。

當時的世界外交的主流,是英俄爭霸。英國,害怕中日開戰,使得俄國左手漁翁之利。

俄國,由於西伯利亞鐵路未完成,運力有限,尚無力大規模武力介入,因此,也希望借調停中日,擴大在東北亞的影響力。

李鴻章兩頭激將,試圖引起英俄爭相調停。這正是李鴻章常用的“戰術性外交”

可是,由於李鴻章在激將中,給英國造成了“中俄同盟”的錯覺,使得英國上下傾向於與日本結成“英日同盟”。恰好,成熟的日本外交家利用這個心理,促成了“英日修約”,解除了日本開戰的後顧之憂!

進退失據,一敗塗地

李鴻章在外交上爭取時機的做法,並無不妥。

但是,大清的攤子已經爛了!爭取的這些時間並沒有任何作用!

增兵備戰,又怕刺激列強;轉移牙山孤軍,又覺得認慫丟人;平壤軍馬甚至長期沒有主帥!而國內呢?除了“請流派”喊打喊殺,幾乎沒有進行戰爭動員或添置軍械。

大清上下,都等著看李鴻章笑話,這樣的國家機器,如何抗衡日本呢?

因此,李鴻章避戰求和,是合理的,是因為前線形勢所迫。只是,李鴻章的戰術型外交,拆東牆補西牆還可以,如何與日本一個系統化的外交組織抗衡呢?而大清國家機器(當然,也包括李鴻章本人)尚不是近代化的高效的組織,避戰爭取的時間,並沒有換來前線形勢的改變。

历史阿辉
2019-09-02

甲午海戰,曾是亞洲第一、世界前八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廷認為是李鴻章誤國,歷史鑑定是洋務運動失敗。

甲午海戰,曾是亞洲第一、世界前八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廷認為是李鴻章誤國,歷史鑑定是洋務運動失敗。

梁啟超曾在《李鴻章傳》中說,甲午海戰,是李鴻章以一人敵一國。

甲午海戰的失敗,說穿了:

是一支1888年後再無新船、再無新長官的艦隊,打不過一支開戰前還在添磚加瓦的艦隊。

是一個不懂何為國防預算、軍備競賽的古老國度,對抗一支全民攢錢的軍國主義國家。

甲午海戰的失敗,不是中國敗給了日本,而是李鴻章一個人的堅持,終於輸給了世界潮流。

甲午海戰前,其實李鴻章已經察覺到日本正在全力發展海軍,以期與北洋艦隊決一死戰。

他曾給光緒上書,直言北洋艦隊只有自保自力,與日本決戰,毫無勝算。

自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後,我軍未增一船。丁汝昌及各將領屢求添購新式快船,臣仰體時艱款絀,未敢奏諮瀆請……海上交鋒,恐非勝算,即因快船不敵而言。倘與馳逐大洋,勝負實未可知。萬一挫失,即沒法添購亦不濟急。惟不必定與拚擊,今日海軍力量,以攻人則不足;以之自守尚有餘……

此奏章在1894年8月29日,半個月後,黃海海戰爆發,結局如他所料。

也許,老李的這封奏章只是一種姿態罷了,跟現在某些地方政府遇到大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報再說。事情鬧大後,只會說我已經上報過了,責任不在我。

但是老李最終還是當了背鍋俠。

甲午海戰,曾是亞洲第一、世界前八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廷認為是李鴻章誤國,歷史鑑定是洋務運動失敗。

梁啟超曾在《李鴻章傳》中說,甲午海戰,是李鴻章以一人敵一國。

甲午海戰的失敗,說穿了:

是一支1888年後再無新船、再無新長官的艦隊,打不過一支開戰前還在添磚加瓦的艦隊。

是一個不懂何為國防預算、軍備競賽的古老國度,對抗一支全民攢錢的軍國主義國家。

甲午海戰的失敗,不是中國敗給了日本,而是李鴻章一個人的堅持,終於輸給了世界潮流。

甲午海戰前,其實李鴻章已經察覺到日本正在全力發展海軍,以期與北洋艦隊決一死戰。

他曾給光緒上書,直言北洋艦隊只有自保自力,與日本決戰,毫無勝算。

自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後,我軍未增一船。丁汝昌及各將領屢求添購新式快船,臣仰體時艱款絀,未敢奏諮瀆請……海上交鋒,恐非勝算,即因快船不敵而言。倘與馳逐大洋,勝負實未可知。萬一挫失,即沒法添購亦不濟急。惟不必定與拚擊,今日海軍力量,以攻人則不足;以之自守尚有餘……

此奏章在1894年8月29日,半個月後,黃海海戰爆發,結局如他所料。

也許,老李的這封奏章只是一種姿態罷了,跟現在某些地方政府遇到大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報再說。事情鬧大後,只會說我已經上報過了,責任不在我。

但是老李最終還是當了背鍋俠。

而且對於光緒和慈禧來說,他們撥下來的銀子,只是壯大了李鴻章的淮軍,而不是他們的清軍,他們只會認為李鴻章在藉機進一步壯大淮軍的實力。

其實在光緒和慈禧的心裡,更希望的是北洋艦隊的戰敗,因為淮軍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強到已經威脅到他們的統治地位了,他們更希望北洋艦隊戰敗,李鴻章的實力退回到和各地督撫一個水平。

這裡面,其實李鴻章也已經察覺到了問題的關鍵,所以他一直極力避戰,一味依靠外國調停,因為不管北洋艦隊的勝敗,對他而言也絕非好事。

所以,儘管甲午海戰時,淮軍在各大洋行還有260萬兩白銀的存款,但是李鴻章卻不敢用來購買軍艦。當然,這裡面也有李鴻章想給自己留下養老錢的思考。

總之,這裡面涉及到了帝黨、後黨之爭,中央、地方之爭,皇權與大臣之爭,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94310417小云
2019-12-03

國陏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二國交兵的是軍心士氣民族精神😊,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身為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水師的締造者,他深知政府腐敗無能,六年不撥銀兩之危,海軍以多年無實彈訓練了,如果死拼切歸零,不戰議和至少對方也不敢肆意妄為,,但翁同和作為帝師無人臣禮儀,大局觀念,鼓動皇帝一戰定勝負,言水師耗費巨大,養軍千日,用兵一時,豈可不戰而自丶弱,,,中堂決意調停議和萬萬不可以戰,,他深知艦老械舊,,將領多不堪以用,,,,積重難返,文娛武嬉,,,天朝上下一致開戰,,,他也只能闇然聽命,思出路方略,,,,。然而次日水師提督丁汝昌見中堂,言各艦少帶炮彈,以裝樣危敵退缺,,,,是一大敗筆,戰後有人清點炮彈仍有一萬多枚未開封,,多為中堂多年積累之合,,,,果如其思水師大敗而歸,旗艦鎮遠艦一開炮後座力大,震塌了基座,丁汝昌受傷,無人指揮各自為戰,約半個時程,,,劉步蟾總兵升起將旗,指揮作戰一度打的日軍抬不起頭,以後退遠逃,,,,日艦速度快,射速快威力小,大清艦炮,威力大射程遠,多為大口徑克劣伯大炮口徑350毫米以上的巨炮,,,,但由於長期缺少實彈操練,準頭小無多少實際損傷,,,,日軍反觀知水師以無彈乃反戈一擊,北洋水師完敗而歸,,,,

mdq660310
2019-12-03

謝謝提問!

李鴻章步入仕途後,憑他的才智步步升遷,至晚清時位高權重,甲午戰爭前,他避戰求和,是其政治智慧的體現,在當時為最好的選擇,因為他有“四知”。

一知己:雖為重臣,不能一言九鼎。他久經官場,已居高位,卻身為漢臣,深知當朝用而不信,只好寧彎不折,只有避戰求和以自保。

二知國:國力衰弱,政層腐敗。晚清實已病入膏肓,對外一無所知,對內疲於平叛,朝庭揮霍無度,仕官層層腐敗,國庫虧虛,民眾滿怨,舉國上下沒有同仇敵愾,誓死抗敵的精神和實力,不是對手,只有避戰求和以降損。

三知敵:當時日本已完成資本主義改造,帝國主義侵略野心膨脹,國盛軍強,對中國虎視耽耽,一旦開戰“戰必敗矣”,只有避戰求和以謀穩。

四知勢:晚清中國閉關自守,不進則退,綜合國力遠落後西方列強,長期以往,國將不國,趨勢昭然,一旦開戰,加速亡國亡朝,只有避戰求和以續命。

事實證明,李鴻章作為政治家,已把韜略發揮到極致,避戰求和至少延續清朝五十年。

席军WH
2019-12-03

啊😭!!!!!淚流滿面,無顏見江東父老啊!項羽自刎烏江而留下了千古疑問——他到底敗於什麼?

清末鐵帽子王曾格林沁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空有報效清廷之心卻無戰略的能力。

李鴻章和他們一樣,只不過他清楚自己的短處。因為他一直緊盯日本的戰備發展。

事實上,李鴻章在甲午海戰中應負擔的責任包括:戰略規劃能力不足,戰略指揮藝術不佳,不懂得戰略欺騙、戰略示強和戰略隱藏的真正祕訣。甲午海戰之前,戰爭的戰略制定和規劃以及全體將士的自信心都沒有進行有效的發動,從而造成甲午大東溝海戰的經過是沒有預案和戰略意圖以及戰前預習的情況下進行的逃離式作戰,而且在擁有可利用的艦隊戰略調整期中又茫然若失!第三是,貴族政治體制下的裙帶關係式選將制度造就了錯誤把丁汝昌放到了艦隊的戰略指揮位置。第四是固守兵歸將有的封建式軍隊建設方針,使得整個北洋體系內部分裂狀態嚴重,統一號令極難。

不過,我不認為李鴻章這一決定是為了賣國。腐朽的封建制度下,腐敗和分裂狀態的昌盛,卻讓一個只配稱中高等人才的李鴻章來獨木支撐,這也是李鴻章的無奈啊!

正阳资讯
2019-12-04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只是避戰,根本就沒有和,求和是在戰敗之後不得已而為之。分析如下:

一、李鴻章雖然是翰林出身,但是憑藉軍功上位,所以熱衷掌控軍權。因為經歷過戰爭,知道戰爭的慘烈,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開戰。

二、太平軍、攆軍被剿滅後,國內戰爭威脅不多,於是轉向防止外敵,因此,在清軍水師的基礎上組建北洋水師,也是為了在和平年代掌控軍權。

三、北洋水師建成後,成為當時東亞最強大的海軍,當時外部威脅也不大,而李鴻章又可依靠強大的北洋水師成為朝廷重臣,避戰對李鴻章來說是最理想的狀態,沒必要無事找事。

四、隨著局勢的變化,日本海軍逐漸崛起,總想與大清水師一決高下。兩國海軍只要不開戰,大清水師就會保持心裡上的優勢,而一旦開戰,勝負一分,對李鴻章和大清水師是不利的。所以李鴻章不願開戰。

五、隨著李鴻章的洋務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朝廷的分量越來越重,而手握重兵,地位無人能撼動,對他嫉妒的人也越來越多,想方設法削弱他的權勢,成了各方共識。

六、光緒皇帝親政後,急需樹立政績立威,強化皇權。此時,洋務運動成效顯著,國力蒸蒸日上,對外打一戰,正好檢驗一下水師戰力,展示一下大清國的實力,一掃鴉片戰爭以來的晦氣。西洋各國不好惹,撿個軟柿子捏捏,東洋日本人最合適。此時,日本也因海軍擴充,急需找個對手練練,雙方一拍即合,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七、李鴻章知道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近幾年實力是此消彼長,兩國開戰風險太大,保持對日威懾,引而不發,是李鴻章和大清國的最好選擇,而一旦開戰,真相大白,他數十年建起的權勢將土崩瓦解。

八、光緒皇帝急於中興想打,日本人急於出頭也想打,朝廷上下官員唯恐天下不亂,想看李鴻章笑話,上躥下跳鼓動著光緒皇帝快打,慈禧太后因為已歸政光緒,對水師實力評估也外行,樂觀其成,只有李鴻章一人,基於個人私利,國際形式,極力避戰,但孤掌難鳴,已無力扭轉乾坤。開戰不可避免。

九、從開戰進程看,大清水師噸位大,火力猛,但軍艦速度慢,機動性差,在渤海內蹲守,採取守勢的策略是合適的,日本海軍噸位小,速度快,採取進攻態勢也無可厚非。日軍求速戰速決,大清靠以拖帶變,用持久戰,大清不一定輸。但日本海軍是集全國之力與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較量。其他南洋水師,廣東水師都是坐山觀虎鬥,吧不得李鴻章打敗,他們好出頭。北洋水師的大本營——劉公島附近的山東陸軍不歸李鴻章管轄,更是按兵不動。最後,日本海軍從渤海的正面進攻沒有成功,而是海軍陸戰隊從膠州灣登陸,從後面的陸地上包抄得手,此時守衛山東半島的陸軍在哪裡?雖然這打的是海戰,但更是陸戰,也需要陸軍配合呀。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號和鎮遠號也不是被擊沉,而是彈盡被俘。

军武文斋
2019-12-20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而這個時候,只有李鴻章清醒的認識到局勢,李鴻章作為一線統帥,對北洋的實力一清二楚,對日本的實力也清楚。李鴻章自己知道,這一仗,根本沒有絕對的勝算,而清朝是萬萬沒有輸的本錢。可沒辦法,說了算的,是皇上,而皇上聽翁師傅的,兩代帝師,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李鴻章的。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而這個時候,只有李鴻章清醒的認識到局勢,李鴻章作為一線統帥,對北洋的實力一清二楚,對日本的實力也清楚。李鴻章自己知道,這一仗,根本沒有絕對的勝算,而清朝是萬萬沒有輸的本錢。可沒辦法,說了算的,是皇上,而皇上聽翁師傅的,兩代帝師,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李鴻章的。

李鴻章和外國人

李鴻章的思路是,用外國人治外國人。李鴻章縱橫多年,與洋人打交道最多,在洋人和朝廷之間遊走,很受歡迎。李鴻章瞭解洋人,知道洋人要什麼,而自己掐著洋人的脈,來維護自己國家。

李鴻章深知自己不是列強的對手,大清是被瓜分的。列強是多個國家,各個國家都擔心別人多分一塊。李鴻章也就利用洋人的利益需求,來牽制各國的瓜分,從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大清。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而這個時候,只有李鴻章清醒的認識到局勢,李鴻章作為一線統帥,對北洋的實力一清二楚,對日本的實力也清楚。李鴻章自己知道,這一仗,根本沒有絕對的勝算,而清朝是萬萬沒有輸的本錢。可沒辦法,說了算的,是皇上,而皇上聽翁師傅的,兩代帝師,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李鴻章的。

李鴻章和外國人

李鴻章的思路是,用外國人治外國人。李鴻章縱橫多年,與洋人打交道最多,在洋人和朝廷之間遊走,很受歡迎。李鴻章瞭解洋人,知道洋人要什麼,而自己掐著洋人的脈,來維護自己國家。

李鴻章深知自己不是列強的對手,大清是被瓜分的。列強是多個國家,各個國家都擔心別人多分一塊。李鴻章也就利用洋人的利益需求,來牽制各國的瓜分,從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大清。

以夷制夷,不戰而屈人之兵

甲午戰爭的目的其實是清政府和日本在爭奪朝鮮這塊地方,而俄羅斯也覬覦東北,東北挨著朝鮮。李鴻章的目的,就是想把俄國拖下水。日本佔了朝鮮,俄國的利益必然遭到損害,事實上,真就損害了,參考日俄戰爭。這點,李鴻章的眼光真是非常長遠。如果拖上一陣,沒準俄國就和清朝結盟了。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而這個時候,只有李鴻章清醒的認識到局勢,李鴻章作為一線統帥,對北洋的實力一清二楚,對日本的實力也清楚。李鴻章自己知道,這一仗,根本沒有絕對的勝算,而清朝是萬萬沒有輸的本錢。可沒辦法,說了算的,是皇上,而皇上聽翁師傅的,兩代帝師,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李鴻章的。

李鴻章和外國人

李鴻章的思路是,用外國人治外國人。李鴻章縱橫多年,與洋人打交道最多,在洋人和朝廷之間遊走,很受歡迎。李鴻章瞭解洋人,知道洋人要什麼,而自己掐著洋人的脈,來維護自己國家。

李鴻章深知自己不是列強的對手,大清是被瓜分的。列強是多個國家,各個國家都擔心別人多分一塊。李鴻章也就利用洋人的利益需求,來牽制各國的瓜分,從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大清。

以夷制夷,不戰而屈人之兵

甲午戰爭的目的其實是清政府和日本在爭奪朝鮮這塊地方,而俄羅斯也覬覦東北,東北挨著朝鮮。李鴻章的目的,就是想把俄國拖下水。日本佔了朝鮮,俄國的利益必然遭到損害,事實上,真就損害了,參考日俄戰爭。這點,李鴻章的眼光真是非常長遠。如果拖上一陣,沒準俄國就和清朝結盟了。

日本不光覬覦朝鮮,還有青島和臺灣。青島被德國人控制,而臺灣被英國佔領。所以這些國家都會維護自己權益。李鴻章就是想把這三個國家都拉下水,讓這些國家幫著自己制約日本,這樣,日本就不能大張旗鼓的進攻了。這其實是非常高明的戰略。

拖延時間,爭取最大的發展

李鴻章請洋人斡旋,並非長久之計。而他可以趁洋人開撕的時候,李鴻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壯大自己的北洋海軍。甲午戰爭開始後,各國看到了勝負的天平已經傾斜,都不賣給清軍了。如果,在沒開戰的情況下,德國英國俄國斡旋的時候,清政府採購的軍艦可能都會送到北洋海軍的手中。那個時候,軍艦有了,炮彈也有了,甲午海戰,清軍就有了必勝的把握。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而這個時候,只有李鴻章清醒的認識到局勢,李鴻章作為一線統帥,對北洋的實力一清二楚,對日本的實力也清楚。李鴻章自己知道,這一仗,根本沒有絕對的勝算,而清朝是萬萬沒有輸的本錢。可沒辦法,說了算的,是皇上,而皇上聽翁師傅的,兩代帝師,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李鴻章的。

李鴻章和外國人

李鴻章的思路是,用外國人治外國人。李鴻章縱橫多年,與洋人打交道最多,在洋人和朝廷之間遊走,很受歡迎。李鴻章瞭解洋人,知道洋人要什麼,而自己掐著洋人的脈,來維護自己國家。

李鴻章深知自己不是列強的對手,大清是被瓜分的。列強是多個國家,各個國家都擔心別人多分一塊。李鴻章也就利用洋人的利益需求,來牽制各國的瓜分,從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大清。

以夷制夷,不戰而屈人之兵

甲午戰爭的目的其實是清政府和日本在爭奪朝鮮這塊地方,而俄羅斯也覬覦東北,東北挨著朝鮮。李鴻章的目的,就是想把俄國拖下水。日本佔了朝鮮,俄國的利益必然遭到損害,事實上,真就損害了,參考日俄戰爭。這點,李鴻章的眼光真是非常長遠。如果拖上一陣,沒準俄國就和清朝結盟了。

日本不光覬覦朝鮮,還有青島和臺灣。青島被德國人控制,而臺灣被英國佔領。所以這些國家都會維護自己權益。李鴻章就是想把這三個國家都拉下水,讓這些國家幫著自己制約日本,這樣,日本就不能大張旗鼓的進攻了。這其實是非常高明的戰略。

拖延時間,爭取最大的發展

李鴻章請洋人斡旋,並非長久之計。而他可以趁洋人開撕的時候,李鴻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壯大自己的北洋海軍。甲午戰爭開始後,各國看到了勝負的天平已經傾斜,都不賣給清軍了。如果,在沒開戰的情況下,德國英國俄國斡旋的時候,清政府採購的軍艦可能都會送到北洋海軍的手中。那個時候,軍艦有了,炮彈也有了,甲午海戰,清軍就有了必勝的把握。

無疑,李鴻章的計謀是正確的,但是很無奈,很不幸,國內的主戰派都是一些飽讀詩書卻不懂戰事的書呆子,這些人有著書生自古以來的骨氣與強硬,他們的死撐,導致北洋無可奈何的去打這個沒準備的仗。

李鴻章的這招其實是非常高明的,但並不是求和,是讓西方國家去牽制日本,讓日本並不敢打

1894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開始,清軍倉促應戰,最終,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苟延殘喘的清政府再次雪上加霜。

甲午戰爭中實力對比

甲午海戰前幾年,從1875年開始,李鴻章著手經營北洋海軍,購買新式軍艦,培養優秀軍官,北洋海軍在他的帶領下,逐步壯大。遠東第一艦隊,並不是吹的。當北洋海軍去日本巡視時,日本人下了一大跳。日本開始籌備新式艦隊,購置軍艦,一切都以大清為假想敵,目的就是擊敗大清。

在李鴻章的經營下,全國都看見了北洋海軍的實力。固然,李鴻章的對手翁同龢為了削弱李鴻章的實力,從1888年到1894年,六年時間內,沒給北洋撥款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六年時間,北洋海軍的軍艦沒有任何更新,炮彈也沒買過一發。

在那個時代,軍艦發展的速度堪比現在的手機,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很多人用的都是老式二代機,而現在,蘋果的新款手機滿大街都是,功能越來越齊全。而當時軍艦發展也正是這個速度。而日本,舉國上下都捐款購置軍艦,發展壯大海軍。幾年時間,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的實力。

全國只有李鴻章清醒

當時的中國,全國上下還都得意滿滿,認為自己已經富強了,實力壯大了,英法比不起,日本彈丸之地,不足為懼。滿朝文武,尤其是帝黨都主張開戰。贏了,這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功,威信增加,帝黨的勢力壯大。輸了,不要緊,李鴻章為統帥,李鴻章可以背鍋,翁同龢可以順便削弱李鴻章勢力。

而這個時候,只有李鴻章清醒的認識到局勢,李鴻章作為一線統帥,對北洋的實力一清二楚,對日本的實力也清楚。李鴻章自己知道,這一仗,根本沒有絕對的勝算,而清朝是萬萬沒有輸的本錢。可沒辦法,說了算的,是皇上,而皇上聽翁師傅的,兩代帝師,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李鴻章的。

李鴻章和外國人

李鴻章的思路是,用外國人治外國人。李鴻章縱橫多年,與洋人打交道最多,在洋人和朝廷之間遊走,很受歡迎。李鴻章瞭解洋人,知道洋人要什麼,而自己掐著洋人的脈,來維護自己國家。

李鴻章深知自己不是列強的對手,大清是被瓜分的。列強是多個國家,各個國家都擔心別人多分一塊。李鴻章也就利用洋人的利益需求,來牽制各國的瓜分,從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大清。

以夷制夷,不戰而屈人之兵

甲午戰爭的目的其實是清政府和日本在爭奪朝鮮這塊地方,而俄羅斯也覬覦東北,東北挨著朝鮮。李鴻章的目的,就是想把俄國拖下水。日本佔了朝鮮,俄國的利益必然遭到損害,事實上,真就損害了,參考日俄戰爭。這點,李鴻章的眼光真是非常長遠。如果拖上一陣,沒準俄國就和清朝結盟了。

日本不光覬覦朝鮮,還有青島和臺灣。青島被德國人控制,而臺灣被英國佔領。所以這些國家都會維護自己權益。李鴻章就是想把這三個國家都拉下水,讓這些國家幫著自己制約日本,這樣,日本就不能大張旗鼓的進攻了。這其實是非常高明的戰略。

拖延時間,爭取最大的發展

李鴻章請洋人斡旋,並非長久之計。而他可以趁洋人開撕的時候,李鴻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壯大自己的北洋海軍。甲午戰爭開始後,各國看到了勝負的天平已經傾斜,都不賣給清軍了。如果,在沒開戰的情況下,德國英國俄國斡旋的時候,清政府採購的軍艦可能都會送到北洋海軍的手中。那個時候,軍艦有了,炮彈也有了,甲午海戰,清軍就有了必勝的把握。

無疑,李鴻章的計謀是正確的,但是很無奈,很不幸,國內的主戰派都是一些飽讀詩書卻不懂戰事的書呆子,這些人有著書生自古以來的骨氣與強硬,他們的死撐,導致北洋無可奈何的去打這個沒準備的仗。

李鴻章,生錯了時代,他的眼光是遠遠超出了當時的迂腐書生。他作為一個變革者,根本沒有任何實力去扳倒那些迂腐到骨子裡的頑固派。有心殺賊,無力迴天。而這個賊,就是國內的頑固勢力,這個賊也是侵略者。這些頑固勢力,無形中幫助了日本的侵略,他們才是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

博古不论今
2019-12-03

在當時,說是慈禧太后掌握政權,但是實際掌握全國真實情況的只有李鴻章!當時李鴻章做出這一決策,因為當時中國雖然洋務運動達到一個階段,有些成績,但事實上與日本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些差距,這些信息也只有李鴻章掌握!另外,洋務運動當中的北洋水師等都首當其衝,為了保全力量,無論是從自己這考慮,還是國家考慮,都要低調!最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中國當時的財政狀況和國家實力,對於這一仗李的認識更為全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