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傳統|醉美古代定情信物,十五種你認識幾種?
內向獨白君
1/16 香囊: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先秦時,年輕人見父母長輩要佩戴編織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
2/16 玉佩: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古代君子如玉一般,講究恭敬平和,溫潤悠遠之愛。
3/16 篦梳:結髮同心,以梳為禮。我國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白頭偕老之意。 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願,也有愛意傳遞。
4/16 簪: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史記·滑稽列傳》裡說:“前有墮珥,後有遺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之句。
5/16 釵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釵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連綴著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6/16 手鐲: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還稱作“跳脫”等。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贈羊權金和玉跳脫。
7/16 耳環: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
8/16 清初李笠翁在《閒情偶記生容》裡將耳飾裡小巧簡潔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9/16 戒指: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為戒指是定親或定情信物,所以這個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卻是最重的。
10/16 纏臂金: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綰臂雙金環” 指臂釧,又稱纏臂金,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纏繞於臂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八圈,並有花、素之分:鏤刻有花紋的,稱“花釧”,素而無紋的,稱“素釧”。
11/16 羅裙: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古代“裙、群”二字同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12/16 羅帕:手執羅帕,巧笑嫣然。古代羅帕多用於傳情,帶著說不清道不盡纏綿之意多有這般場景,一女子面對心上人,含羞斂眉,面飛紅霞,雙手無措,便送帕於手。幾分無助,幾分嬌怯,幾分心喜,讓人憐愛之意頓生。
13/16 同心結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梁武帝蕭衍詩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宋代林逋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的詞。
14/16 同心鎖 :永結同心。同心鎖是將一對相愛戀人名字刻在鎖上,鎖在眾佛環繞鎖鏈上,將兩個人滴心緊緊“鎖”在一起,使他們愛情將永恆不變,只要相互真誠,佛祖都會見證保佑他們永恆感情。
15/16 如意:萬事如意,帝王之選。古代宮廷裡不少地方都會擺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賞。除此之外,如意還作為一種信物,在皇帝選後妃時,皇帝執如意,授予看中女子。如意在宮中還是一種高貴禮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慶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獻如意。
16/16 頭髮:青絲一縷隨身寄,妾身如絲永相隨。 青絲,“青”與“情”,“絲”與“思”。最早的《詩經》中“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凌亂的髮絲,那是對遠行的良人的思念;
2017-08-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