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很多年輕人都說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閉關鎖國,自從改革開放,開始融入大量的西方文化,生活水平上來了,人們也逐漸變得時尚起來。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貌似從漢唐時,我們就開始接受外國文化的輸入,並且漢唐自己的文化也作為輸出文化入駐他國。那個時候的文化輸入是雙向的,大家各自吸收不同的文化融入自己的國家,他們是自信的,相信自己的文化可以弘揚海外。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輸入中國,他們越俎代庖,甚至取代了中國固有文化,人們盲目的追捧、攀比,追著、追著,就忘記了回家的路!

帶你走回家的路

蝙蝠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蝙蝠:自從美國吸血鬼題材電影、電視劇的播出,蝙蝠就被作為了一個邪惡的標配,網上搜索蝙蝠,出現的都是蝙蝠進宅是凶兆,蝙蝠不吉利等。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

它們中的多數還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或回聲定位)系統。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因為蝙蝠捕食大量昆蟲,故在昆蟲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於控制害蟲。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蝙蝠”寓“遍福”,是好運和幸福的象徵。我們經常說的“五福(蝠)臨門”,其圖案就是由五隻蝙蝠組成,這“五福”代表了5個吉祥的祝福:壽比南山、恭喜發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書·洪範》雲:「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紋命。」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紋命即指善終不橫夭。「五福捧壽」寓意多福多壽。還有以萬字和蝙蝠組成圖案叫「福壽萬代」。

:《聖經》中說,蛇是上帝耶和華所造的萬物之中最狡猾的一種,由於它的引誘才使在伊甸園中的夏娃和亞當偷食了智慧之果,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了伊甸園,從此人類有了“原罪”。為了贖罪,人類必須敬仰上帝,經受各種苦難。蛇也受到了懲罰只能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並與人類為仇。

蛇在他們看來是一種禍患,網絡上曾流傳一句話”見蛇不打三分罪“,意思是見到禍患不處理便是有罪。蛇被貼上了邪惡、陰險、狠毒、冷血的標籤,但是蛇作為禍患,都是西方文化輸入後的觀點。

在中國,蛇乃華夏圖騰,古人崇其頑強,懼其凶惡,羨其繁衍,久而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據諸多古典文獻記載,輔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證,伏羲與女媧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伏羲、女媧神話便是崇蛇意識的濃縮與昇華。這種蛇崇拜覆經多次磨合與融匯,最終形成了中華圖騰――龍。所以蛇是龍的主要原形,人們常常把蛇雅稱為“小龍”,足以表明蛇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蛇對我國文化的演變和昇華有輔助作用。在繪畫和工藝品中常常出現蛇的形象,體現著人蛇之間的親密關係、人對蛇的認識與情感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早期巖畫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漢帛畫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

在文學領域中亦不乏蛇的影子。以蛇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出現甚早,不可勝計。如《詩經・小雅・斯干》中“維虺維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辭・天問》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語。成語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語,後用來比喻形形色色之異類;“虎頭蛇尾”,比喻做事有始無終;“打草驚蛇”,比喻因行動草率,反使對方有所戒備;“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之庸人;“筆走龍蛇”,則用於形容書家筆法之酣暢,造詣之精深。據不完全統計,與蛇相關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琅滿目,言淺意深。戲曲領域,《白蛇傳》可謂家喻戶曉。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卻美麗善良,表現出國人對蛇類之接納與認可。

雙手合十

在很多場合,我們都會看到雙掌合十,比如表示感謝、表示求饒、表示認輸、表示尊敬、表示祈禱等等,這完全是西方文化輸入的影響。

在中國,祭拜祖先、敬神拜神是不能雙掌合十的!雙掌合十本是印度禮儀,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應該行傳統的禮。

道教的“抱拳禮”來自於道教修行的手印--子午訣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先將左手的拇指放在右手無名指根部,右手拇指繞過左手拇指與右手中指相掐,然後雙手相抱,形成一個太極的形狀。

行禮的時候,雙手一抬。一般的道友間打招呼,雙手抬到胸前,如果對尊長行禮,雙手要抬到雙眉之間。(注:道教行禮不分男左女右)

按道教的說法,陰陽五行在手指上各有自己的位置,暗示陰陽二氣之交流。我們的手指頭,拇指外的其他四指指節都是三節,上有十二宮的分佈。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無名指根部是十二宮的“子”部,中指的指尖是十二宮的“午”部。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行禮時,左、右兩手的拇指分別搭在左右兩手的“子”、“午”部位,故而為“子午訣”。“子午”在道教觀念中是陰陽的象徵,子午相交表示陰陽二氣交流,也代表著太極中的平衡。

觀察日常的禮儀,拱手禮、抱拳禮、道教的子午訣,雙方的身體是不接觸的,其中卻隱含著一些奧祕,如圖所示:

小央美:這些被西方文化取代了的中國文化,你還認識回家路嗎?

還有一種說法,抱拳拱手禮對身體的好處:行抱拳拱手禮時雙手抱於胸前,對著膻中穴處,膻中穴為心包經上的大穴,有收心的作用。

七夕情人節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是上元佳節,是天官賜福的日子,民間花燈遍地,青年男女皆出遊相聚,再往上追溯,上巳節也符合。都是在春天,古人認為這是順應天地的脈動,符合天地時節。

陶思炎說,在牛郎織女七月七相會的故事產生之前,七夕節早已存在。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就記載了七月初七曝晒經書及衣裳的習俗。古人傳說中七月七是神仙相會或仙人下凡的日子,這也是人們將牛郎織女相會安排在這一天原因之一。

另外,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是與節氣緊密相關的,七夕也不例外。七夕的另一主要風俗“乞巧”,按照古人的傳統是男人拜魁星祈求功名利祿,少女拜織女祈求心靈手巧,能遇到好郎君,婦女們要開始縫製寒衣的生活習慣有關。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除了還是“乞巧節”外,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七娘會、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農曆的七月七日這一天還有魁星節、晒書節、神仙節、七夕水、盤古王節以及耕牛生日等節日名稱。民俗專家認為,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名稱,這麼多的不同過節方式,是因為這個日子積澱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們對生活的詮釋,任何一種都不應當被遺忘。

如今的七夕已經成為“中國情人節”的代名詞,正是由於西方文化的輸入,才使七夕節變了味道。在這樣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節日裡,當代牛郎織女們打算怎樣度過?是第二次被巧克力和玫瑰花包裝起來的消費日,還是第二個遠隔千山萬水的相思日?七夕如何才能過足中國味?

民俗專家認為,在美好的神話傳說氛圍中組織兼具現代感的各種活動,雖然無法再現或還原古時人們過佳節的場景和習俗,但這起碼可以讓現代的年輕人瞭解本土佳節的豐富內涵,同時也在節慶文化中弘揚傳統美德。

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